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时间:2024-12-13 09:03: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逢李龟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首诗的大意及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之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杜甫的一些诗,不知道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一首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

  二、指导学习

  师:杜甫对同学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那位同学愿意给我们从新介绍一下他吗?

  生: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要同学们一起先朗读全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经过安史之乱繁荣的唐王朝是家不将家,国不将国,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杜甫和李龟年都逃难流落到今湖南长沙一带并在此相遇,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师:我们先看诗的题目《江南逢李龟年》,大家看注释,这里的“江南”是指现在湖南长沙一带,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江南水乡的“江南”,“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歌手,经常到皇宫贵族演出。

  首先,我们来理清诗歌的大意,那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阐述这首诗?

  生:当年在岐王宅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几次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在这落花的时节又与你重逢。

  师:好,理清这首诗的大意,那老师现在问一个问题,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从全诗来看有什么作用?

  生:是诗人对当年与李龟年交往情景的回忆。“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开元盛世时期两个有名的`文艺名流聚集之地。而今,这已经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只能在回忆中重温当年的美好时光。这番对往昔的追忆,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为下文做铺垫。

  师:我们接着往后边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一词把我们从过往的回忆里边瞬间拽到现实当中。那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生:如今正是江南大好风光之时,置身其中,原本应该流连于美景之中,但现在看到的却是凋零的落花。

  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在这春光大好之际诗人的眼里只有凋零的落花? 生:那是因为诗人想到时世凋敝之丧乱,艺人之颠沛流离,人生之凄凉飘零。

  师:诗的后边本是写景,但“身世之感,时代之痛”无不尽显于“落花时节”之中。这里的“落花时节”哀景衬出悲情。诗人借“落花”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2

  学习目标

  1、导读背背,理解、积累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

  3、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读读背背导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注释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④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三、译文

  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四、赏析

  1、整体把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2、结合诗句理解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____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五、练习背诵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相关文章:

《江南》大班教案07-16

《江南春》教案02-19

江南的冬景教案06-05

《江南春》教案09-2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09-25

龟兔赛跑教案10-15

大班犟龟教案10-19

《龟虽寿》教案08-21

古诗江南春教案08-23

小学一年级《江南》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