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

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

时间:2024-12-19 08:26: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文案吧,文案用以记录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你知道什么样的文案才是特别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3、在活动中培养等毛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盒子,奖品。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提问或列举等形式,复习奇、偶数的意义。)。

  活动1: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汇报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举出开、关的情况。

  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

  让学生数数,直观地发现第11个人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3、第二次汇报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并作答:当人数是1、3、5、7……的时候,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当人数是2、4、6、8……的时候,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进来的是奇数个同学时,开关被打开;进来的是偶数个同学时,开关被关闭。因为47是奇数,开关被打开;108是偶数,开关被关闭。

  (三)巩固应用。

  1、看书学习并解决小船的靠岸问题。

  2、解决杯子上下翻转,杯口的朝向问题。

  3、举例说说数的奇偶性还能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四)活动小结。

  当一个事物只有两种(运动或变化)状态时,运动奇数次后,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反,运动偶数次时,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同。

  活动2:探索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一)有奖游戏。

  1、出示分别装有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两个盒子。宣布游戏规则:从自己喜欢的盒子里任意抽取两张卡片,如果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为奇数,你就可以领取一份奖品。

  2、游戏开始。部分学生按规则抽取卡片,并将卡片上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及得数写在黑板上。上来的同学无一人获奖。

  3、引发思考。

  4、发现规律。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发现其中的“秘密”: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此抽取卡片,永远无法获奖。

  5、举例验证。

  6、修改游戏规则。

  (新规则:在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两张卡片上数的和是奇数可获奖。)。

  (2)请学生按修改后的规则试抽几次,并发奖以资鼓励。

  (3)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二)总结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11387+131268+1024。

  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xx:11387+131:

  268+1024:46786+25787:

  6007+8997: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

  2块平行四边形彩色纸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画出它一条底边上的高吗?(在平行四边形图片上画一画,并标出底和高。)。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创设故事情境。

  2、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口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2)师:你能帮它们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胆猜想。

  (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都是18平方米……)(知识点)。

  (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纸板,生看图猜测。)。

  生汇报猜测结果,师随机板书。

  2、操作验证。

  提示:想一想,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就可以根据已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

  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小组合作),并向周围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转化的

  (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上来演示并说一说呢?

  (学生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梯形,有的拼成长方形,还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已学过的图形,你们真棒。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种图形的面积我们懂得计算呢?

  生:长方形。

  师:怎样剪才能拼成长方形呢?

  师:请大家拿起另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动手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吧!

  生再次操作。

  4、发现方法。

  师:我们已经成功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请结合刚才的实验过程,动动脑筋想一想这些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电脑显示思考题)。

  小组讨论交流。

  (1)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吗?

  (2)方形后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能不能根据这些关系,总结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呢?

  实物图片展示拼剪过程同时回答上面的讨论题。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知识点)(能力点)。

  5、回顾公式推导过程。

  (1)结合课件演示各部分间的相等关系。

  (2)指名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推导出来的?

  6、学习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如果平行四边形式形面积用字母s表示,底用a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吗?(指名说说,师板书:s=ah)。

  7、记忆公式。

  闭上眼睛记记公式。

  如果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8、尝试运用。

  (出示喜羊羊的草地图)(说明格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运用,加深理解。

  通过计算,它们两人的草地面积相等吗?(相等)它们终于消除了误会,破涕为笑,齐声说:“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原来这么简单,我们也会了。”

  1、算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考查点)。

  课件出示图形。

  (羊村长看到小羊们的进步很高兴,说:“再出几个选择题考考你们吧。”)。

  2、选一选。(题目见课件)(考查点、能力点)。

  (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底边对应的高)。

  你有什么结论?(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羊村长说:我老了,你们能帮我算需要多少棵白菜秧苗吗?)。

  (考查点、能力点)。

  四、解决问题,应用拓展。

  1、小小设计师。

  2、喜羊羊准备在草地的四周围上篱笆,你能帮它算算篱笆长多少米吗?

  五、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是怎么来学会这些知识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使学生正确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公约数,求两个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出两个数的公约数,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指名口算课本第64页第11题)。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小数的意义,今天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特性的认识,掌握好数的整除的意义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二、复习约数和倍数。

  1、提问:什么是整除(板书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当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时,还可以怎样说?板书:

  约数。

  倍数。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说明倍数和约数的依存关系。

  3、学生练习。

  (1)从小到大写出9的五个倍数。

  复习约数倍数相关知识(略)。

  (2)写出18的所有约数。

  三、复习质数合数。

  1、提问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类,除0以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

  板书:1。

  质数。

  合数。

  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口答:

  (1)说出比10小的质数和合数。

  (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各是几?

  (3)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785123579190。

  3、提问:你能把90写成质数相科乘的形式吗(板书)这里的因数叫做90的什么数?(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4、做“练一练”第3题。

  练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四、复习公约数和公倍数。

  1、学生练习。

  (1)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指出公约数。

  (2)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五个公倍数,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什么叫做公约数和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公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练一练”第4题。

  集体练习,指名口答,说一说方法怎样归纳三种关系?

  追问:用短除法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复习。

  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1、提问: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板书:——能被2、5、3整除的数)。

  2、“练一练”第5题。

  提问:这里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什么数?不能被整数的数都是什么数,板书:偶数。

  奇数。

  想一想,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说说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七、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和12题。

  2、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5、16题、17题中(3)(4)。

  八、课外作业:练习十一第18题。

  1.观察课本主题图,请学生分析情景中的数学信息,数量关系,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3.算法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4.强调: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4

  尝试与猜测这部分内容是《标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它从“中国古代名题”延伸到“普遍联系找规律”,其中内容广,想法深,理念新是教材的一大特色。《点阵中的规律》看起来似乎对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如: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以及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在生动的情景中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的意识。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数学学科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2)、通过活动教学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和逻辑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增强学生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点阵中的规律。

  4、教学难点: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安排。

  本节课我运用了活动教学形式,通过创设找朋友的游戏情境,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组内合作学习,以及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方式,归纳总结出中的规律,充分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学法体现。

  五年级学生善于动手操作、探究能力较强,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粘一粘等形式,体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第三部分:设计思路。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针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理性的重组:首先利用常见的五子棋、跳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点阵,再通过生动有趣的找朋友活动,为学生呈现了形似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部分点阵图,让学生发现概括点阵中的规律,从而计算出后面图形点的数量。

  其次,为学生演示了点阵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规律,并列出算式,让他们体会到点阵研究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完成练习,最后为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点阵。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

  (一)课始激趣,兴趣盎然。

  1、师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点阵图中的部分图形,将其余图形发给小组内的学生,请他们玩找朋友游戏,将手中的.图形在黑板上对号入座。(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2、请小组派代表按点阵中的规律贴图,并说一说想法。

  3、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通过互评将规律补充完整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想计算每个点阵中有多少个点子该怎么办呢?”“如果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再多一些,该怎样快速求出点阵中点的个数呢?”

  4、以正方形点阵为例,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总结的规律抽象成算式。

  5、请学生运用发现的这一规律说出第五个正方形点阵有多少点,试着画出图形,并说一说想法。

  6、同理,请学生总结出长方形点阵的规律,并列式计算。

  7、请学生继续寻找三角形点阵的规律,并写出算式。适时引入划分法,让他们说说三角形点阵有没有其它的划分方法。

  8、让学生用划分法将第五个正方形点阵图进行划分,并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灵活的出示“折线划分法”,使学生体会到通过点阵研究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三)课末设疑,兴趣犹存。

  1、按下面的方法划分点阵中的点,并填写算式。

  (请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图中的划分可以轻松列出算式。)。

  2、观察下列图形的规律并填空。

  (此题是总复习中练习,让学生寻找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观察下图中已有的几个图形,按规律画出一个图形。

  (为了使有困难的学生生动地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我采用了不同颜色标出了每次的变化情况。)。

  第五部分:拓展应用。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了拓展应用,运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点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它对我有什么帮助?这节课表现的怎样?”或者反思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达到思想共享的目的。

  (这种开放式的总结,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评与互评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这节课我本着“充分预设,关注生成”的态度,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经验”。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归纳概括的全过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文案热选】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11-30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01-23

苏教版第一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小学思品教案10-16

小学数学教案(热)07-22

(热)小学数学教案07-06

【热】小学数学教案06-21

小学数学教案[热]07-06

小学数学教案【热】06-28

小学数学教案(热)08-0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