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1-03-02 13:19:1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计划集锦九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教学计划集锦九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浙江省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以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和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为重点,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中小学评价改革研究

  1、加强中小学评价管理和指导,不断完善中小学评价改革管理制度,使全市中小学教学评价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2、认真做好全市93所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评价改革实施工作,加强调研视导和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试验。通过各实验学校合作交流、研讨、展示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评价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引领全市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4、做好教育教学评价课题调研指导工作。调查研究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现状,形成评价发展对策并对现有研究课题进行分类、分层进行合作交流、调研指导,提高研究质量。

  5、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包括幼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组织实验。全面推进学生评价改革。

  6、联系市中招办参与中考、高中会考改革研究,协助市教育局直管处参与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方案制定研究,做好普通高中课改前期的教学评价调查摸底及评价方案的研制工作。

  7、办好“教学评价”网站(主页),收集丰富网上教育教学评价资源。定期刊出“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专集。

  (二)做好市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

  1、做好教育信息化总课题结题工作,在取得省20xx年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结题计划,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分课题、子课题结题检查和管理,注重下乡结题调研指导,及时推广课题结题的经验及成果。

  2、继续以建模为重点,大力推广我市提炼出的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八种教学模式,组织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推广新成果,交流新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以建队为关键,继续通过教育信息化研修班的培训活动,培养和锻炼一支精干的教育信息化骨干队伍,带动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确保教育部重点课题顺利结题。

  4、继续办好《教育信息化研究》学员专刊和“教育信息化”学员网站,广泛交流学习研究经验及文章,不断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优化网上信息交流。

  5、组织召开分课题具体负责人工作会议,落实结题新任务。组织部分研究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参加教育信息化研讨会,获取第一手材料,深化研究。

  6、做好全市中小学德育网站(主页)及学生德育小软件的评比工作。

  7、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加工研究材料,认真做好总课题结题报告撰写及修改完善工作。

  8、准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申报。

  20xx年下半年教学评价研究室工作安排

  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备注

  8月至9月

  1、组织召开市直属学校教育信息化分课题具体负责人会议。

  2、修订义务教育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3、分别召开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实验学校负责人会议。

  4、“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实验调查。

  5、教育信息化分课题结题指导。

  6、市教育信息化总课题结题报告撰写。

  10月

  1、召开县(市、区)教育信息化分课题具体负责人工作会议。

  2、市中小学德育网站(主页)及学生德育小软件评比。

  3、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4、市教育信息化研修班培训活动(第十一次)。

  5、组织市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到上海考察学习。

  6、召开教师评价改革课题组会议。

  7、市局《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的研究》课题方案准备工作。

  11月

  1、组织召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

  2、市教育信息化总课题成果报省。

  3、部分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4、市教育信息化研修班学员外出考察学习。

  5、《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的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6、刊出《教学评价》专集(二)

  11月7日至11月13日期中考

  12月

  1、各县(市、区)农村教育信息分课题申报。

  2、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3、启动《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4、召开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

  5、教师评价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6、召开教师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工作会议。

  20xx年1月

  1、洞头、永嘉县教育信息化课题调研指导。

  2、召开学生评价改革研讨会。

  3、准备市第二次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优秀案例评审工作。

  4、召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负责人会议。

  5、教师评价改革实验校调研指导。

  6、刊出《教育信息化》20xx年第6期。

  7、学期工作总结。

  8、制订下学期科室研究工作计划。

  1月22日

  寒假开始

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立意上的反弹琵琶;2.虚实结合的写法。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

  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A. 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B.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

  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毛笔对有些孩子来说是头一回接触,有七八个学生去年跟着我学过毛笔书法,今年有十多个基础是零的学生加入,学情参差不齐,教学中要分层教学,既让去年学过的同学能够有所提升,也要让头一回接触的学生打好基础,书法指导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学中还是要注意的是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教学目的

  通过举办书法班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四、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展览形式是在专业教室墙上悬挂展出和专业教室门口展板上展出或以展板的形式举办中心展览。

  六、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七、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系统掌握国内外学术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研究状况,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成果,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信息,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二、学习时间 20xx年3-6月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以所开讲题为中心,教师进行必要的讲授,学生围绕教师讲授的基本内容和提供的研讨题目,在事先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加深对本学科经典著作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 五、考核方法

  课程结束后,每个学员提供一篇与本课程有关的5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题目自拟,要求所撰论文具有独到见解和较高学术水平,争取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

  哲学教研部

  中央党校20xx级博士研究生课表

  (20xx年1月)

  中央党校20xx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教学计划

  (20xx年 1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的学习和研究,系统掌握国内外学术界对本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状况,深入了解本学科研究的重点、难点、热点、进展及成果,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信息,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二、教学时间 20xx年3-6月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以所开讲题为中心,教师作必要讲授,学生围绕教师讲授的基本内容和提供的研讨题目,在事先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加深对本学科前沿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见课表) 五、考核方法

  课程结束后,每个学员提供一篇与本课程有关的5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题目自拟,要求所撰论文具有独到见解,能够达到较高学术水平,争取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

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与历史责任感,并帮助大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信念。

  二、实施原则

  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原则;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的原则。

  三、课时分配与形式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计32课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28课时(占总课时87.5%),课外实践教学4课时(占总课时12.5%)。

  由于课外实践教学不进课表,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课后时间选用以下一种形式:1、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相关的纪念、征文或精品微课堂等活动。2、开展课外专题调查。事先由任课教师布置实践调研的选题如“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要求学生根据选题组建调研小组,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交由任课教师批阅。3、就近自主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市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实践教学基地等,提高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课内及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都要做到主题明确,全员参与,事先有活动策划,事后有活动总结,并提交成果材料,交由任课教师批阅,作为其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标准。

  四、考核办法

 实践教学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实践形式和取得的实际效果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如,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展示情况等。主要考核学生观后感的质量、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自主学习参与度与收获情况等,进一步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材料搜集与调查实践能力等。

  为了鼓励争优创先,树立榜样作用,可在各教学班级内进行相关的学习成果竞赛,表现较好的学生,平时成绩亦可酌情加分,部分优异的学生可免试本课程期末考试。

教学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

  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

  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习:

  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

  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

  ⑴ 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

  ⑵ 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

  ⑶ 体会小白兔的想法:

  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

  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⑴ 要下雨了,燕子( )。

  ⑵ 要下雨了,小鱼( )。

  ⑶ 要下雨了,蚂蚁( )。

  ⑷ 要下雨了,天气( )。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

  ( )正忙着( )!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 闷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⑴ 读生字:

  开火车接读生字。

  ⑵ 扩词:

  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 )、( )、( )

  彳:( )、( )、( )

  2、读句子,加标点:

  ⑴ 是要下雨了吗( )

  ⑵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

  ⑶ 天气很闷( )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吗 坡 割 闷 伸 喊 潮 往

  吧 很

  虫 湿 虫 消 搬 阵 哗 得

教学计划 篇7

  是我国最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是一门易学乐器,没有年龄限制,不需要任何基础,只要持之以恒加勤奋练习就一定会学好。那么学习的好处有哪些呢?

  1.培养学生的毅力,注意力,想象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古筝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其音符的表现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意义,这便给孩子的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诠释自己心中的音乐,因此学习古筝对提高智力及大脑的各方面能力。

  2.让孩子全面发展古筝看似是一个孤立的乐器,其实,它和很多其他东西都有关联的,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的小知识,这些小知识的丰富,会给孩子们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对孩子以后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益处。

  3. 缓解压力

  学习古筝不仅可以练得一技之长,更重要的可以让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心烦气躁,练练古筝,更是能让你静下心来。还可以培养自信心,学古筝的时候,每天认真学,认真坚持,等到你完全学会一首曲子的时候,你就会很有自信心。潜移默化地,个人也会因为音乐的熏染会变得更加有气质、更加自信。

  4. 提升气质修养

  古筝是“仁者之器”是雅乐,常习者气质趋于古典优雅,古筝学习是需要有传统文化底蕴作为积垫和润养的,如此,才能各位能够好的理解古筝这个乐器的根性,也 才能更好地理解曲目的内涵,从弹奏出发动听的乐章,也能发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如此,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

  5.对少儿和成人的不同好处

  少儿学习古筝能够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力,培养耐心细致的,更是对急燥慌张的性格有所收敛。成年人学习古筝能够陶冶情操、加强个人及艺术气质,还能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老年人学习古筝更能够丰富晚年娱乐生活、使身体与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教学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注音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八、理解课文讨论分析

  1、秦晋为何围郑?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

  ⑴ 以退为进;

  ⑵ 晓之以弊;

  ⑶ 许之以利;

  ⑷ 巧施离间。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

  郑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示:

  ⑴ 课文原句

  ⑵ 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⑶ 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

  九、实践活动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2、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十、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

  越国以鄙远:边境、边邑

教学计划 篇9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没想到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为了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地进行梳理一学期来,与孩子们所学习知识的点点滴滴,因此,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我们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8个单元:1、大数的认识2、角的度量3、公顷和平方千米、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7、统计 8、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三、复习目的和要求: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会画垂线和平行线。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并会熟练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5、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对正确熟练解决简单的烙饼问题。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5)不搞题海战术,优化练习,精讲简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精选教学计划集锦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计划集锦7篇

2.精选教学计划集锦八篇

3.【精选】教学计划集锦4篇

4.精选教学计划集锦6篇

5.【精选】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6.【精选】教学计划集锦八篇

7.精选教学计划集锦9篇

8.精选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上一篇:教学计划 下一篇:初一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