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学总目标
1、认识生物的主要分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植物物的生殖大多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二)学生情况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七年级学生对生物知识还是新知识,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二)方法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秉承“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教学理念,以“10+3+1”、“五好孩童”和“三颗种子”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加强实验环节,使每一个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并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和锻炼;在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理解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能利用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实际相结合,注重生物学的应用,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步入新的学习阶段,对繁多复杂的学科既有不适应,也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所以,如何抓住学生的好奇顺势引导,使之对生物学产生兴趣是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关。
四、具体措施
1、立足教材,深入解读,遵照“导-学-练-议-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开学报名22致同学、生物生存的环境23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2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25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6国庆放假27第一次月考、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28生物生存的家园、饮食与营养29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膳食210人体对事物的消化吸收211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212食物链、食物网213植物的光合作用214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盐215第三次月考216能量的释放和利用217人体的呼吸218第四次月考、期末复习219期末复习220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初步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等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教材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4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养成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提高观察、收集资料、分析、评价、综合概括的能力;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连的观点。
教学任务和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及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4、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人体的营养、呼吸、血液循环、废物的形成和排出。
6、眼、耳的`结构及功能、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7、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
8、细菌、真菌和病毒、绿色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9、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10、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生殖。
1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12、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坚持业务学习: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写好学习笔记。
2、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3、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统一教案、作业设计、教学进度等。
4、每周积极参加至少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轮流说课、集体反思等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内相互学习、帮助,精诚团结。
5、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在教学中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7、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问题导向法、实验探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比较法和归纳法、识图学习法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5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自成教育
本学期将继续彻底贯彻落实初一年级的“迈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初一年级以自信成功为主体,鼓励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关注学生心灵花园的耕耘,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与自信。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去年上一学期年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班与班差别比较大,班内两极分化严重。
(2)每个班的人数太多,有时候老师无法估计到所有学生。
(3)优秀率不很突出,一部分同学成绩不太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争取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许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每一章内容之前设置学习导语,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每单元末尾又有信息库,进一步深化及强调基础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基础知识的学习。
五、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l、钻研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计划
(1)钻研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和难点。
(2)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知识状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编制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写好教案
(1)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每一课时的讲述内容。
(2)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选参考资料。
(3)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写出具体教案。
(4)教案内容包括:课题、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方法,教具、教学反思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任教班级为148班和149班。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54课时,每周3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1课时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课时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课时
第二章探索生命的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2课时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课时
第2单元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课时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课时
第三节细胞分裂与分化:
2课时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单细胞生物:
1课时第二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2课时
第3单元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2课时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2课时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2课时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3课时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2课时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课时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2课时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3课时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课时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1课时
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课时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课时第三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课时
复习:10课时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分析以后,争取及格率要达到90%,优秀率要达到50%。这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7、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8、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9、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6)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7)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8)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9)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10)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1)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六、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为学生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6、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7、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8、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9、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10、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1、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四、 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像、投影、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
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7、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8、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9、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
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1、本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对生物学困难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运用生动的表达,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担出探究性的问题;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话。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1、(9.1-9.2)致同学们
2、(9.6-9.1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
3、(9.14-9.18)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4、(9.21-9.25)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与第二节植物细胞
5、(9.28-9.30)第三节动物细胞
6、(10.1-10.7)国庆放假
7、(10.8-10.1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8、(10.12-10.16)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与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9、(10.26-10.30)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0、(11.2-11.6)期中考试期中评卷
11、(11.9-11.1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第二节种子植物
13、(11.16-11.20)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与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4、(11.23-11.27)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以及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5、(12.1-12.4)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6、(12.7-12.11)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7、(12.14-12.1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8、(12.21-12.25)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9、(12.28-1.20)复习期中考试以来的内容
20、总复习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 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 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10课时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维目标,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1节
2
第一章
认识生物2节
3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2节
4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3节复习第一单元
5国庆放假
6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使用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
第三节
动物细胞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8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的结构层次
9
第三节
单细胞的生物
10
复习第二单元
11
第三单元
第一章绿色植物
1、2节
12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1、2节
13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3节
14
第三章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
2 15
第四章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节
16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节
17
第六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8
第七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复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安图县教育局XX年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分析以后,争取及格率要达到90%,优秀率要达到50%。这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
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 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有了上个学期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生物的态度和习惯,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有些学生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不听。
2.学习思维习惯不好,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
3.个别学生对副科不够重视。
4.一些学生学习不踏实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此外,生物术语比较多,有时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讲活,讲透,为了提高成绩,节省时间,只好缩回传统的记忆圈,脱离了实验教学这个生物教学的支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只有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由七章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六章,依次是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概过程。
2、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概过程和相关的.结构基础。
3、知道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措施的科学依据。
4、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5、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和“探究”等学习活动,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并发展探究能力;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6、通过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和结构基础的了解,能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有进一步的领悟。
7、通过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的环境和资源,人类的活动又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进一步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四、教学重点:
1、人体的营养。
2、人体的呼吸。
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4、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5、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五、教学难点:
1、人体的呼吸
2、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六、教学安排:
按照《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课时数,本册书共有36个课时,这个学期一共有20周,每周2个课时,但期间会有三月三、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共5天的国家法定节日放假,再减除两次城区统一测试和期末考试的时间,那么这个学期大约只有28个课时的时间,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的教学安排如下:
第1、2周人的由来,测试第一章
第3、4周人体的营养,测试第二章
第5、6周人体的呼吸,测试第三章
第7周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8周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9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测试第四章
第10周输血与血型,期中测试。
第11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第五章
第12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3周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14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15周激素调节,测试第六章
第16、17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18、19周复习
第20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在东莞市组织的首届生物结业会考中考出好的成绩。同时为学生们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人教板。
三、学生情况: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中年级六个班,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好,但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刚接班,上课时,学生和老师的配合,课堂纪律都较好,有了好的开端,不怕没有好的结果。我准备尽快认识他们,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课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兴趣,来促进他们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各班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
四、具体措施:
1、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2、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工作计划# 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4、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05-25
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11-1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03-07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15篇04-01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2-20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2-23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11-09
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计划11-08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