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计划>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05-28 09:32:5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必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必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60名学生,他们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虽然籍贯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本班学生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通过学习课本的有关文章,受到一定的教育:如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奋发向上,关心他人,做事一丝不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等。但个别同学认识不够,纯粹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正面引导。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分量比较重,但是它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计算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在前几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学习了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建立统计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前几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我们已经比较详细地阐述过本套实验教材,以《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在解决问题方面采取的措施,在此不再赘述。本册实验教材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同时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实践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例如,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学生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等量代换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同时这些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增加自主探索、设计与制作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新内容,其中练习机动课自行调整。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 班级分析

  本学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34 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口算、笔算、验算、及脱试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强化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升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表、位置与方向、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安排的数学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 “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明白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5实践方面的

  安排了年历制作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是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会读写小数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5、认识面积的含义

  6、认识时间年、月、日,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7、明白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明白平均数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法、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产生、形式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预言,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认真及时的纪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

  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4课时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1课时

  三单元:统计图 2课时

  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9课时

  五单元:面积 8课时

  六单元:年、月、日 3课时

  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 4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继续担任三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66人,通过这两年时间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习积极努力。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在数学课上学得有趣的知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开阔视野,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上,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的 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本学期的数学课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应有所提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指南针

  2.年历卡

  3.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4.面积单位卡片

  5.简易天平

  四、课时安排

  ① 位置与方向(5课时)

  除法 ……………………………………3课时左右

  ②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③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④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⑤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⑥面积(7课时)

  ⑦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⑧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⑨数学广角(2课时)

  ⑩总复习(4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

  本班共有xx名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努力之后,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进步,对待学习态度有所好转,但是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形成强大的纪律观念,完成学业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也是本册教的另外两个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第三单元 统 计

  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材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六单元 面积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3)、(4)共有学生111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比如班里的章之涵、周加任、王哲骋、叶仪华等同学。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比如班里的洪羽音、方思尹、解思涵等同学。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比如班里的何俊杰、黄丹阳、张哲益等同学。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会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措施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但备教材,还认真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有,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4、让学生学得主动.在课堂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定时进行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尤其像李涛这样的学生,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要家长关心、关注他了,他的成绩就会跟上其他同学,而且学起来也有了信心。

  6、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在课堂上一功夫,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利用自习课集中辅导,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四、课时安排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1、位置与方向(5课时)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9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统计(4课时)(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2).平均数 (2课时)

  4、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5、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6、面积(7课时)

  7、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9、数学广角(2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五、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2.18 除法 1

  二 2.21至2.25 除法 5

  三 2.28至3.5 除法 5

  四 3.7至3.11 除法、机动(2)位置与方向(2) 5

  五 3.14至3.18 位置与方向(2)、机动(1)统计(2) 5

  六 3.21至3.25 统计(2)、机动(2)年、月、日(1) 5

  七 3.28至4.1 年、月、日(5) 5

  八 4.4至4.8 乘法(4) 4

  九 4.11至4.15 乘法(4)、机动 5

  十 4.18至4.22 期中测试、面积(1) 5 期中测试

  十一 4.25至4.29 面积(5) 5

  十二 5.3至5.6 面积(1)、机动4 5

  十三 5.9至5.13 小数 5

  十四 5.16至5.20 小数机动(2)解决问题(3) 5

  十五 5.23至5.27 解决问题(4)设计校园(1) 5

  十六 5.30至6.3 数学广角(4) 4

  十七 6.6至6.10 月测试(3) 总复习 5

  十八 6.13至6.17 期末复习(5) 5

  十九 6.20至6.24 总复习 5

  二十 6.27至6.30 期末测试、期末工作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四、教学难点:

  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以及A、B两种不同的长方形(各30张)的教具。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老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的表演能力,你们敢接受考研吗?那请你们用动作表现出下面的内容:清晨起床后,我会迅速的洗脸、洗手,然后去学校,到学校后我迅速的将课桌面完整的擦干净,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2)学生表演结束后,让学生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都做了那几个动作,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接触的都是物体的什么部位?(指明学生回答)

  (3) 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引出: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① 摸一摸:摸一摸桌面、板凳面、指甲盖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② 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③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① 认一认: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课件出示相应的图形)

  ② 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③比一比:下面的图形与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吗?(课件出示“非封闭图形”)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学生归纳后,教师课件展示面积的概念)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① 课件出示:喜洋洋带来的问题:小朋友们羊村想建一所大一点的“快乐学校”,你能帮我们选一所大一点的土地吗?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A、B两块土地哪块面积大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②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③ 提出操作要求:

  ⅰ 、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ⅱ、 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ⅲ、学生操作。

  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 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 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ⅳ、 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ⅴ、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①要求自学课本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ⅰ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ⅱ每个常用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请你画出相应的句子。

  ⅲ这些面积单位分别适用于测量怎样的面积时?请分别举例说明。

  ②检查自学情况。

  ⅰ、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ⅱ、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ⅲ、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ⅳ、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运用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课件出示)[学生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进行]

  (2)判断(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说出原因]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 第74页做一做第1题。(指明学生回答后,集体订正)

  (4)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学生78人,从整体上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有80%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但只有20%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有20%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别有三四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不知道怎么学习,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也就60——7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五、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42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不强,需要在老老师的督促下才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并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位置与方向……………………………………3课时左右

  笔算除法……………………………………10课时左右

  统计……………………………………………4课时左右

  年、月、日……………………………………6课时左右

  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左右

  面积……………………………………………7课时左右

  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总复习…………………………………………4课时左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2.13—2.20

  第二单元

  口算除法

  3课时

  2.21—2.24

  笔算除法

  9课时

  2.27—3.8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3.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9—70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统计观念,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重难点、关键

  1、重点:读懂统计图,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难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3、关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认识平均数,并能运用已学统计知识和平均数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活动一:读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比赛吗?你们懂得一些投篮比赛规则吧?

  师简要说明一些投篮规则。

  师:三(1)班同学分成四小组举行两场投篮比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师:第一场比赛,准备,开始!同学们把比赛结果制成了统计图,请看!通过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发言,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发言。

  接着展示第二场比赛结果的统计表。师:这是第二场比赛的情况,谁能根据统计表帮老师把这场比赛的统计图完成呢?

  然后全体进行评价。

  2、活动二:奖牌给哪组

  师:两组比赛情况已经出来,下面让我们来评一评这两块奖牌分别该给哪个组?(师出示奖牌,同时展示课题:比一比)

  师:我想请大家来做裁判,你们乐意接受吗?

  师:同学们可以从中任选一场来评,评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看谁的办法好,理由充分,我们要给优秀裁判组发奖牌,各小组加油哟!(同时出示小奖牌)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然后反馈意见,适时发优秀裁判奖牌。

  师小结:第一场比赛两组人数相同,第一组总数20个,第二组总数19个,所以奖牌应给第一组。

  问:第二场比赛中,第三组总数25个,第四组总数24个,但人数不相同,奖牌应给哪组呢?

  师: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光看总数不公平,应比小组里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即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算出每组的平均数吗?

  激起学生再次进行讨论。

  小组汇报:①移多补少

  ②计算平均数:第三组(5+8+4+2+6)5=5(个)

  (板书)第四组(6+5+6+7)4=6(个)

  师生小结第二场比赛的奖牌应给第四组。

  师:刚才大家在积极思考第二场比赛的奖牌应给哪组,最后是谁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生:平均数。

  师:你们觉得平均数怎么样啊?

  师生小结:像第一场比赛人数相等,我们可以求总数,也可以求平均数;但第二场比赛人数不相等,就一定要用平均数才能解决问题,这里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除以人数。同学们的裁判任务完成得真不错,我代表三(1)班同学感谢大家!

  3、活动三:试一试

  师:最近小熊开了一个冷饮店,本月前三周卖出冰糕情况见统计图。(展示统计图)小熊现在有个难题,本周该进多少冰糕呢?你们能不能帮小熊解决这个难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反馈意见,师生共同评价,意见合理都要给与鼓励。

  4、活动四: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平均数的信息,比如,我了解到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部分学生汇报身高,师适时强调同学们要加强锻炼,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或用到过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说说看。

  指名汇报,师及时进行表扬,并鼓励学生平时要积极思考,善于积累数学知识。

  5、实践活动

  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

  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

  ⑵、万以内数的认识;

  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 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4人,男生少,女生多。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维活跃,学习比较主动,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所以在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会更上一层楼!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年历卡

  2、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

  3、面积单位卡片

  4、简易天平

  五、措施与方法。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但备教材,还认真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有,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4、让学生学得主动.在课堂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定时进行家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像李涛这样的学生,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要家长关心、关注他了,他的成绩就会跟上其他同学,而且学起来也有了信心。

  6、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在课堂上一功夫,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利用自习课集中辅导,班内建立优帮差小组,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8、自觉学习教育理论与专著,适时撰写教学反思、经验、案例,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9、利用网络教研开阔自己的眼界,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参与评论,参与探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与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基本情况:

  三(3)班共计48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目标,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有进步,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难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位置与标的目的,年头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位置辨认,计划的算理,时间的计划。

  五、具体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内在动机。

  7.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学、感受数学、认识数学、并运用数学。

  8.积极推广和使用多媒体、共享远程优质资源。

  六、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单元

  课时

  1

  2.17----2.21

  位置与方向

  4

  2

  2.24---2.28

  口算除法

  3

  3

  2.3----3.7

  笔算除法

  5

  4

  3.10----3.14

  笔算除法

  5

  5

  3.17---3.21

  简单的数据分析

  3

  6

  3.24----3.28

  平均数

  4

  7

  3.31----4.4

  年、月、日

  4

  8

  4.7----4.11

  24小时计时法

  4

  9

  4.14---4.18

  口算乘法

  4

  10

  4.21----4.25

  笔算乘法

  5

  11

  4.28----5.2

  面积和面积单位

  5

  12

  5.5----5.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5

  13

  5.12-----5.16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5

  14

  5.29----5.23

  小数的初步认识

  5

  15

  5.26---5.30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5

  16

  6.2---6.6

  解决问题

  5

  17

  6.9----6.13

  数学广角

  5

  18

  6.16---6.20

  总复习

  5

  19

  6.23---6.27

  总复习

  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教材简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这节课是在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故此,本课的设计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取应是 “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拓展几何学习的背景。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创设“激情”氛围,让学生怀着好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为此我在本节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改变,创造性地创设了生动有趣的“龟兔赛跑“故事进行导入, 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特色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空间与图形” 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是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观念、几何直觉、推理能力以及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我们生存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几何事实,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是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呈现教学内容的处理是以“观察、实际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变换和简单推理”为具体方式。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动手操作、比较和迁移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六、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算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展台、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度量长度的工具(尺子、绳子和铅笔)

  八、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策略 时间 活动

  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故事导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小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出示《龟兔再跑》的动画(图1)——小白兔上次因为骄傲输给了乌龟,一直都非常不服气,所以今天要跟小乌龟再赛跑一次。但是这回裁判员小猴却找了两条这样的路线图。小白兔看了看后,生气地说:“这不公平,我跑的路线比乌龟长!”(放大他们的路线图,让学生来判断,猜一猜公平还是不公平。) 学生观看完视频动画后,都开始猜测公平与不公平,并探讨自己的依据。 情境法、谈话法 5分钟 让学生怀着好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因势利导,探析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1)探析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刚才都知道只要求出他们的周长就可以证明公不公平了,但是现在关键是该如何“求周长”呢(板书:周长)学生开始争相讨论,老师给与引导。师:要求周长,首先要干什么呢?

  生:量出长和宽。

  师:最少要量几次就可以了

  生:量两次。只要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长方形的两条长是一样长的,两条宽也是一样长的,所以只要量出两条就可以知道另外两条的长度!

  师:非常好,那么量了出来之后就该怎样求呢?

  生汇报,师板书总结,并强调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都必须要知道长和宽的长度。

  (2)优化长方形的计算方法;

  (3)利用所学知识,巧解生活实例中的长方形周长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观察长方形的特征,并探析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观察法、活动法、探究法、发现法 8分钟 在探讨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学习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等相关概念,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 时间 活动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策略

  三、

  循序渐进,教学正方形周长计算 (1)探析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了,现在你手头上有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你们又可以把它的周长求出来吗?看一看谁想到的方法多,谁的方法最简便。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思考片刻后,汇报结果。

  师: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干什么呢?

  生:量出边长。

  师:最少量多少条?

  生:一条.

  师:这么厉害?为什么量一条就可以了?

  生: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师;哦,那么知道边长后,又该怎样计算呢?

  生1:可以把四条边一条一条地加起来。

  生2:可以用一条边的长度乘以四

  (2)优化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3)利用所学知识,巧解生活实例中的正方形周长问题。 总结上一环节中探析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共同观察正方形的特征,并探析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观察法、活动法、探究法、发现法 6分钟 在探讨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学习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等相关概念,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并懂得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四、巩固延伸,交替变换 (1)引用实例,提升认识

  学生经过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对典型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认识,但对生活中一些比较特殊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可能还会出现不太理解的情况。因此,在此环节,我们可以再加入两道如靠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菜地,要加围栏,求围栏长度的'练习题。

  (2)首脑并用,灵活变通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认知、理解、记忆知识要点的途径,主要分为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大途径,而触觉的效果却是最好的。因此在本节课,我将安排两个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小组操作活动。如:9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进行猜想、探究、论证及汇报 观察法、活动法、探究法、发现法 10分钟 在本环节加入一些特殊的生活实例以及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再次深入认识周长的含义,提高周长计算的认识和灵活性。

  五、情景延续,系统整理知识 (1) 情景延续,全面回顾所学知识

  师:同学们经过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现在可以帮助小白兔和小乌龟证明他们比赛公不公平了吗?

  生:可以。

  师:要证明他们的路线谁长谁短,我们首先要怎样呢?

  生1: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生2:还要量出正方形的边长。

  师:好,现在我们已经量出他们的长度了,看一看谁最快能证明出这比赛究竟公平还是不公平。引导学生分别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进行比较。

  (2)情景结束,深化学习所学知识

  师: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清楚地证明他们比赛的路线是?

  生:公平的!

  师:路线一样,如果小白兔不再骄傲,你们猜是谁会胜出呢?

  生:小白兔!

  师:对了,这回小白兔很认真对待这次比赛,所以经过他的努力下,终于赢得了这次比赛。你看,小白兔已经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了,我们掌声鼓励小白兔,好吗?

  (上课前猜对比赛公平的同学欢呼雀跃!)

  师:小白兔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赢回属于他的荣誉,同学也要向小白兔一样不断努力,争取有更好的成绩哦!

  师:老师在观察这个颁奖台的时候,老师也看到了一个很奇妙的数学问题想考一考大家,看哪位同学能答得出来——颁奖台的一个侧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只知道了一条边的长度是60厘米,另一条边的长度是40厘米,你们能知道整个侧面这么多条边的总长度吗?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并汇报情况!老师加以引导,指出只要把凹下去的两条边拉出来,就变成一个长方形了,很容易就可以算出总长度来了。 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白兔和小乌龟证明比赛的公平性,并让小白兔赢得了胜利,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与作用。最后,还通过求颁奖台的侧面周长,延续了对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情境法、活动法、观察法、探究法 9分钟 本环节的设计,与上课前的导入前后呼应,实现用故事为导线,贯穿整一节课的理念。让学生在一种生动有趣的浓郁氛围中,全程投入,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把这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都进行了回顾,并通过“颁奖台”侧面周长的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周长问题的灵活性!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轻轻松松地上完这节课了,你们觉得开心吗?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吗?

  生1、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生2、帮助了小白兔赢了比赛。

  生3、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学生和老师互相交流,畅谈感受和收获。 情境法、谈话法 2分钟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情感的发展以及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等认识。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时间 活动目的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难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

  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17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3-2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3-2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18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5-2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1-12

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5-21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5-1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