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易方程》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易方程》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易方程》教学计划1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教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数学成绩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基础不扎实甚至偏差,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学习主动性欠缺,方法单一,疏于动脑;计算不准确,综合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较为薄弱,在实际应用中对数量关系找得不准确,理解不到位,前后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对于知识规律性的探索和应用上欠灵活,掌握得不够牢固,成绩很不理想。
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两个班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在第一单元的考试很不理想的情况下,两个班的学生能积极的端正学习态度,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的补差辅导班,在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第二单元的检测有了较大的进步;不少后进生开始学数学、爱数学,学习的兴趣大为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培养起来。
本单元的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较为紧密,在以往教学中,已逐渐让学生认识和体会方程的意义和解法,如利用课本35页第12题、46页第九题、53页19题等题目的练习。在教学第四单元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加强对解简易方程的计算,举行了一次口算能力的前测,在40道检测题中,有2人全对,占总人数的2%;有22人对35题以上,占总人数的25%;两个班的总平均分为26.8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用算术法思考,总想着用条件求问题,未能淡化条件,建立与问题相关的最明显的相等关系;因此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加强分析等量关系的训练,结合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建立代数意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与等式,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会解简易方程、
3、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能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选择用方程法或算术法来解应用题。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字母表示数或常见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并检验。
3、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1、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的含义、
2、理解并掌握解含有二、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的方法与原理。
3、掌握根据题意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并能正确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并检验。
4、能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5、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简易方程》教学计划2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二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
关键:
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方程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解方程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又如第2节中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等。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五、课时安排:
简易方程(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1课时)
方程的意义
设计者史桂晓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公正、公平人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radic;”。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3、练习十一第1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简易方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3-19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9-02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10篇04-15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精品15篇07-10
五年级《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07
《第四单元第二节解简易方程》教案06-03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12
《方程的意义》教案05-16
方程教学反思03-28
《方程》教案范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