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摆》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四、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细绳一根,计时器一个,支架一个,直尺一把,垫圈若干,实验记录卡。
教师准备:摆钟实物,有关摆的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昨天张老师到钟表店里去逛了逛,发现了这个东西,你们认识吗?(出示摆钟)
生:钟、摆钟……
师:你知道它是靠什么来工作的吗?
生:靠下面的大圆盘、靠下面摆动的东西、靠下面的摆……
师:(指钟摆)这是钟摆,摆钟就是靠它来工作的,我们把像钟摆这样的装置叫做摆。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钟摆摆动的现象?
生:秋千、公园里的海盗船、心理医生用的催眠器……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板书课题)
二、认识摆、学习制作摆,并学会如何数摆的次数。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摆,你们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上面挂的线是摆线,下面挂的重物是摆锤。摆线可长可短,摆锤可轻可重。若让摆摆动起来,摆起来的角,我们叫做摆角。
老师现场制作一个摆:你们看,老师把线绕在这根木板上,再用夹子给夹住,线上再挂上垫圈,一个简易的摆就做好啦。
师:老师先玩玩这个摆,你们要学会如何数摆的次数,摆往返摆动一次我们叫摆动一次,注意,手不要加力,摆线一定要拉直。一、二、三……
师:来,我们一起数数,一、二、三……
师:你们猜猜,老师这个摆15秒钟会摆动多少次?
生:10次、12次、15次、20次……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老师来看时间,你们来数。老师从角度指示器30度的地方开始。
生:一、二、三、四……
师:停。
生:12次、13次。
师:有的同学说12次、有的同学说13次,到底多少次?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再做一次。
师:为了能让实验结果更准确,一般每次实验我们要做三遍。我们还要再做两遍。预备,开始。
生:一、二、三、四……
师:停。
生:12次。
师:最后一遍。预备,开始。
生:一、二、三、四……
师:停。
生:12次。
师:你现在能告诉老师,我的摆15秒钟内摆动多少次吗?
生:12次。
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摆吗?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自制一个摆,并数数你们的摆15秒钟摆动多少次?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卡1上。
学生动手制作摆并数摆动次数,老师巡视。
师:能告诉我,你们做的摆15秒摆动多少次吗?说最后结果。
生:10次、12次、13次、11次、11次、16次、10次、11次。(教师板书)
三、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师:大家仔细看看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问题想说的.?
生:为什么有的组做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生:为什么有的组做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一样?
生: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
师:你们觉得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生:摆线的长度。
师:就是摆长。(师板书)
生:摆锤的重量。
师:就是摆重。(师板书)
生:摆角的大小。(师板书)
师:到底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现在能下结论了吗?我们要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指板书)三个问题,你想研究哪个?你打算怎样做呢?我们还是先来讨论讨论吧。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师:讨论有结果了吗?你想研究哪个问题,怎样研究?
生1:我们想研究摆线的长度,做两个摆,一个摆线长一些,一个摆短一些,看看15秒钟哪个摆摆动次数多一些。
师:在你们设计的实验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
生1:摆线的长度。
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生1:摆锤的重量和摆角的大小。
师:你们小组想研究哪个问题。
生2:我们想研究摆锤的重量,也是做两个摆,一个摆锤重些,挂三个垫圈,一个摆锤轻些,挂一个垫圈,看看15秒哪个摆动次数多一次。
师:在你们设计的实验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
生2:摆锤的重量。
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生2:摆线的长度和摆角的大小。
师:你们小组想研究哪个问题?
生3:我们想研究摆角,做两个摆,一个摆角大一些,一个摆角小一些,看15秒哪个摆动的次数多一些。
师:在你们设计的实验里,哪些条件需要改变?
生3:摆角的大小。
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
生3:摆线的长度和摆锤的重量。
师:好了,现在三个问题都有小组要进行研究了,那就请你们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卡2上,你们估计做这个实验需要多长时间?
生:5分钟、8分钟、10分钟、1分钟……
师:老师给你们15分钟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你的问题研究完了,可以再到老师这里领取一张实验记录卡,研究下一个问题,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研究的问题最多。
学生分组研究,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认真写实验记录卡2。
师:通过实验,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快慢有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们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摆线最长,有40厘米,它摆动了10次,第二次摆线有13厘米,摆动了13次,第三次摆线最短,有8.5厘米,摆动最快,摆了22次。
师:因此,你们得出摆线的长度与摆动的快慢有关的结论。(师板书:有关)
师:还有没有哪组跟他们研究的是相同的问题?
生2:我们得到的结论也是摆线的长度和摆动的快慢有关。
师: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我们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摆线42厘米,摆动了10次,第二次摆线35厘米,摆动了12次,第三次摆线15厘米,摆动了14次。
……
师:还有哪个小组研究了其他的问题?
生3:我们研究的是摆锤。
师: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3:摆锤的重量与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师: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3:我们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只用了一个垫圈,摆动了11次,第二次用了两个垫圈,摆动了11次,第三次用了三个垫圈,还是摆动了11次,所以,我们小组的结论是摆锤的重量与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师:你们小组通过实验发现摆锤的重量与摆动的快慢没有关系。(师板书:无关)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相同问题的?
生4:我们小组也是发现摆锤的重量与摆动快慢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第一次也是用的一个垫圈,摆动了15次,第二次用了两个垫圈,摆动了15次,第三次用了三个垫圈,还是摆动了15次。
……
师:有哪个小组是研究摆角与摆动快慢有没有关系的?
生5:我们小组。
师: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
生5:我们发现摆角与摆动的快慢也没有关系。
师:为什么?
生5:第一次我们的摆角是10度,摆动了11次,第二次摆角是30度,摆动了11次,第三次摆角是50度,还是摆动了11次。
师:所以你们发现摆角与摆动的快慢无关。(师板书:无关)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发现摆动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与摆重、摆角都没有关系。
四、设计一个摆。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摆,但每组的要求都不一样,你们第一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0次的摆,第二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1次的摆,第三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2次的摆,第三组设计一个15秒钟摆动13次的摆……看看哪组设计得最快。
学生设计,老师巡视。
将设计好的摆全班展示。
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每组设计的摆,你发现了什么?
生: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生:摆线越长,摆动得越慢。
……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生:说明了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
五、总结全课,知识拓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生:我知道了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生:我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生:我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也没有关系。
……
师:(出示摆钟)你知道摆钟一分钟摆动多少次吗?
生:60次。
师:那你能设计一个小摆钟吗?让摆一分钟摆动60次。
生:能。
师:那请你们回家后,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小摆钟。下节课我们接着交流。下课!
六、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且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对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在探究中,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制定研究的计划,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而老师只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他们最终完成探究任务。“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执行。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二个特点:
1、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抓住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心理有四大特点: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四好”组织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好玩、好奇心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对摆角的大小不影响摆的快慢感到很惊奇,进而产生问题。接着教者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研究。当然,在学生动、玩的同时,有一定的任务,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在自己设计一个摆,把课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
《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
教师提问:.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78○6913○31
70+9○7963—3○701+80○81
65○65+537○37—1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
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相同时间间隔内摆摆动次数实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操作;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大摆钟,数据汇总表,课件
小组:螺帽一个,摆绳一根,铁架台一个,记录单,秒表
一、引入
1、故事导入:老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16世纪的时候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学家叫伽利略,在他17岁也就是1583年,有一次他在教堂里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天花板上挂着一盏吊灯,在微风的吹拂下,吊灯左右摇晃,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现象,伽利略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实验,有了惊人的发现。你们想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回到1583年,跟着伽利略一起去研究这个现象。
2、展示一个摆,并介绍摆的结构:摆锤,摆绳,摆角,与当时的现象对应,并引出摆的概念。
3、演示摆的运动,让学生上台示范,并进行点评。
二、观察我们的摆
1、制作一个摆:发放相关材料,强调一些注意点。
2、仔细观察摆的摆动,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摆的幅度越来越小,方向有所偏离,摆动次数减慢等)
3、什么叫摆动一次?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摆动次数减慢了?
(预设:分别测量0—10秒之间、10—20秒、20—30秒、30—40秒摆摆动的次数)。
4、学生实验
我们小组的单摆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第 组)
预测: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会 。(变快、变慢、不变)
摆动次数
0~10秒 次
10~20秒 次
20~30秒 次
30~40秒 次
我们小组的发现:
5、学生交流汇报: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变—摆的等时性。
三、观察摆钟
1、人们根据摆的等时性制造了摆钟,观察摆钟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
2、比较摆钟相对于其它计时工具的优越性。
3、比较摆钟的摆动次数和我们自己做的摆的摆动次数,继而进行课外的`延伸—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老师也来做一个摆,把线的一端系在螺帽上,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摆,这个摆每分钟也会摆动60次吗?我们来测一下,测得时候要注意,摆线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千万不能推一把;摆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别超过90度)。我请一个同学来帮忙计时,其余同学自己在心里默数。我们发现这个摆一分钟摆了( )次,说明不是每一个摆都是一秒钟摆一次的。
(这一步需要吗?因为通过后面的实验也是能够得出不是每一个摆都是一秒钟摆动一次的,可以直接让学生观察摆在摆动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但通过这一次我觉得和上一个环节过渡的更加合理一点。)
2、同学们,为了准确,我们再测一次,这次在数的过程中要求仔细观察一下摆在摆动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吗?(预设: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了,摆的方向偏了,摆的速度越来越慢或快了。)
同学们发现的真不少,是不是在摆动过程中,摆真得摆得越来越慢了呢?你有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我觉得这里让学生说方法有点难的,该如何引导,需不需要让学生进行讨论)
3、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方法,分别测量0——10秒之间、10——20秒、20——30秒、30——40秒摆摆动的次数。这种方法可以吗?
(中间不间断的测量数数对学生来说也是有难度,是否可以在自由摆动的过程中自由选择,只要求是10秒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似乎可以降低操作上的难度。但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摆时间长了会停下来,该如何处理?)
4、实验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课件温馨提示:1、这个实验的时间把握很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2、如何记时和分工比较好?组内讨论好之后来领器材。
3、实验完成之后把数据拿上来汇总。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同时在投影仪下的记录单上填写。
《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直尺、线若干、钢球、塑料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认识摆。
1、 (课件出示摆钟的图片)教师模仿老钟爷爷谈话:孩子们你们好,你们还认识我吗?
2、 学生回答
3、 (课件出示动态摆的装置)教师模仿老钟爷爷讲述: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钟表,因为在我的肚子里有一个来回摆动的装置,叫做摆。所以大家又叫我摆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摆。(板书课题:摆)
4、 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认识摆:(教师拿出一个用线系着钢球的摆,边演示边说)成的,底下挂的钢球叫做“摆锤”,摆锤可重可轻,可用垫圈、螺帽来做。上面挂的线叫做“摆线”,摆线可长可短。若让它摆动起来,提起的这个角度叫做“摆角”,摆角可大可小。
二: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课件出示:动态小女孩荡秋千的图片)谈话:你们玩过荡秋千吗?你有办法让这位小朋友荡得更快些吗?
2.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3.学生提出假设,教师及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
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设:
(1).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
(2).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系
(3).摆的快慢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系
4、谈话: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吧。怎么做实验呢?大家先来设计一下实验。
5、学生设计实验
6、评价指导设计方案
师:我们先看第一小组的设计方案,有请一位同学说出你们组的设计意图
生:学生回答
师:很好,你们组的同学思维敏捷,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你们的设计很快就会引起一场战争。
生:学生话剧表演
师:有智慧的人是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我说一个方案你们感觉如何?
师:我就用第一个假设举例: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吗 ?
摆锤、摆角你俩保持不变,先让摆线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摆线你变吧,你一会变长,一会变短,我们记录15秒内摆的次数,用数据来说话。
7、学生分组实验并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方案如何,我们开始实验,全班分成六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的摆线长,另一个小组的摆线短。)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1号负责摆线,2号负责摆角,3号负责摆锤,4号负责计数,小组要注意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实验中要轻声交流。
(2)、在按下秒表的同时要放摆锤,放摆锤时,不能给他任何外力。
(3) 老师计时15秒,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数准自己的摆摆动的次数。
《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PVC架、棉线、钩码、铁夹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太阳钟、水钟等。)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灯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板书课题:机械摆钟)
2、以摆作为振动系统的钟称为摆钟。通常都有报时功能,所以又称为自鸣钟。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1656~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后经不断改进,沿用至今。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68资料库中《教堂里的“摆”》,简要说明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二、观察钟摆:
1、(出示摆钟)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2、用秒表测一测:钟摆摆动怎样算一次?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介绍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摆线、摆锤。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老师给你提供PVC架、棉线、钩码,你能做一个摆吗?
4、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数一数0~10秒、10~20秒、20~30秒、30~40秒摆摆动的次数。(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5、反馈交流结果。
6、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7、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四、延伸思考:
虽然每个小组的单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反思:
牐牶献餮习是个曾经时髦的话题,曾经让很多的教育界人士怦然心动。讲了多少套话,发表了多少理论。明知合作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可是因为找不到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途径而逐渐失去希望。然而,在今天的课上,我却看到了合作探究的身影!
牐牻裉焓茄生第一次接触摆。课由前面的太阳光影计时、滴水计时等计时方式来引入。把摆钟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古老的摆钟里也有着有关计时的知识。
牐犖页鍪玖艘惶鬃槌砂诘牟考:PVC架、棉线、钩码。一边组装一边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摆,是一个最简易的单摆。这个演示的过程也就是让孩子很快地明白做一个摆的方法,为后面的实验作准备。
牐牻滩闹杏辛礁鍪笛椋一是单摆在1分钟的时间里摆动几次。在实验前,首先告诉孩子们,怎么来数摆的`次数。这个细节,不是啰嗦,而是一个很重要的,会影响实验速度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在后面的数次数上没有出现问题。
牐牶⒆用锹叫地完成了实验,虽然测到的数据参差不齐,可毕竟他们第一次制作了摆,第一次操作了摆。
牐犑奔湟丫花去了好多,我开始担心后面的那个实验是不是要受影响了。因为后面的实验更加难操作一些。
牐犚桓霭冢是不是会出现先快后慢的现象呢?这个问题是很多人的担心,也是比较正常的一种想法。于是,我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用数据来说话。
牐犆10秒钟为一个时间段,数出每个时间段的摆动次数。这个实验可不那么容易操作。需要计时的和数次数的同学通力合作,对同伴之间的合作的默契要求比较高。对于连续计数学生还不是太明白,所以我先让他们交流得出了这个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计时的要及时地告知每个时间段的分界点,比如“开始”、“10秒”、“20秒”等。其他组员合理分工,对各时间段的计数做到各负其责。最重要的是,每个成员要恪守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样会使实验效率得到提高。
《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通过控制摆长,可以制成一个每分钟摆60次(或任意次)的单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的活动过程,经历对摆长不断调整直至使摆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为能测量到一个精确的实验结果而不断地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教学难点:
不断调整使摆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教学准备:每组铁架台、夹子、钩码、尺子、计时器、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摆。)这是一个简单的摆。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线长短。)
2、摆线长短是怎样影响摆动次数的?——摆线长的摆的慢(摆动的次数少)、摆线短的摆的快(摆动的次数多)。教师板书。
二、摆长影响摆动次数实验
1、出示30厘米和15厘米的摆。猜测:根据这种关系大家猜测一下摆长分别为15厘米和30厘米时摆每分钟能摆几次?你是根据什么猜测的?这数据只是大家的猜测,到底猜的.准不准或和实际相差多少,我们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它。
2、你认为实验时我们要用到哪些材料?学生提到30厘米、15厘米的摆。师问:摆怎么做?A、提示“量”、“挂”的方法。怎么量?(请一生与老师合作演示。)尺子“0”刻度线对准摆绳开端,往上量准需要的长度用水笔作记号。怎么挂?挂的时候夹子边缘对准记号点,多余的部分在杆上绕一圈。还需要什么材料?学生提到秒表。师问:计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B、温馨提示:a) “量”、“挂”要尽量准确(难度最大,不准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b) 计时一分钟 c) 及时记录 d) 重复几次 e)
注意:计时与放摆要同时开始,数数与计时要同时结束
3、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建议大家把摆长30厘米的和15厘米的同时进行实验。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及时指导(建议5分钟内得出数据)
探究活动一: 我们的摆一分钟摆几次第( )小组 记录员:_____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大约几次 | |
摆绳长30厘米 | 大约( )次 | |||
摆绳长15厘米 | 大约( )次 |
4、汇报A、各组汇报:摆绳长30厘米和15厘米时各摆几次。(师板书。)B、综合分析:总结次数,分析误差原因。(可能量的时候有误差,可能测得时候有误差。)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测量要仔细,尽量减少误差)
5、小结:根据各组实验数据你觉得摆线的的减短引起了什么变化?(摆的快了,摆动次数增加了。) 反过来呢?摆线的加长会引起摆动次数的减少。
三、做个“钟摆”
1、摆长30厘米一分钟摆动次数大约是50次,摆长15厘米一分钟摆动次数大约是70次,根据这两组数据,(投影出示问题讨论。)要求以最快速度制作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摆绳的长度该怎样调整?第一次调整的长度该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小组讨论。
3、汇报:你们组准备怎样调整?你是怎样想的?(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如果按第一次调整的长度测出每分钟并不是60次,怎么办?(还要继续不断的调整。)如果调整后测出是59次或61次,比较接近60次了怎么办?(调整的范围要小一点。)
4、学生实验,过程纪录 探究活动二 : 我们制作“钟摆”的过程记录第( )小组 记录员:_____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大约几次 | |
摆绳长__厘米 | ||||
摆绳长__厘米 | ||||
摆绳长__厘米 | ||||
摆绳长__厘米 |
我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结论是:当摆线长___厘米时,我的钟摆每分钟摆60次。
5、实验汇报:方法与结论汇报。
6、小结:通过调整钟摆的摆长,我们可以制成一个每分钟摆60次的摆。
四、生活运用生活中,摆钟有时走快了有时走慢了,你觉得该怎么办啊?(调整摆线的长度。)
《摆》教学设计7
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似乎可以给不太理想的课后反思提供些慰藉。我则不喜欢,如果不好,就应该勇于面对,只有敢于面对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改进和提高。试讲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研讨之后找到了解决的有效手段,效果明显地增强了,所以我感到很欣慰。再教设计的过程中感受是很深的,本来不觉得这样的课会有什么深度与难度,钻研之中却发现恰恰相反,本课的难度的确不小。首先,三维目标的实现必须体现在探究过程之中,让目标自然地实现其实并不容易;其次,与实验相关的许多细节都要有鲜明有效的处理措施,而这些措施的策划与选择却很需要我们的创造力,一个精巧构思的形成往往是在绞尽脑汁、辗转反侧、反复修改之后;再次,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常常是教学流程的设计依据,发现这种联系就需要教者对它有独特透彻的理解,做到这一点也不像闲庭信步那样容易;最后,字斟句酌、推敲教学语言,使之规范、恰当、精炼、生动,紧扣学生的心弦也很难做到。另外,我自身素质的提高仍然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对过渡语的设计能力太低,很久也想不出来一个比较恰当的“语言链接”在这方面不仅需要今后加强学习和交流,还需要对科学课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下面说一下我对本课教材设计意图的理解以及处理方法上的得与失:本课是在《机械摆钟》一课刚刚学习了摆的等时性(即“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样的”)之后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什么条件决定了摆的快慢呢?怎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懂得反复实验的意义同时明确对实验数据及误差的正确处理方法,从而实现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P61在本课最后,设计了摆绳长短相同、摆锤的长短明显不同的两个摆的对比实验,其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摆锤的重心高低也会影响到摆动的快慢,其实质是增加了摆长,而摆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来,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清晰讲解了。因此,我在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不仅想办法让学生意识到重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摆动的快慢,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摆的快慢在本质上是摆长决定的。为此,我设计了版画示意图以及一个文字不等式来直观简洁地说明解释,我的预设是要把这个实验同“摆锤的轻重对摆的快慢的影响的实验”联系起来,相互照应,相互印证,可是由于时间仓促,忙乱之中把之一美好构想给忘记了,这不能说不是个遗憾。也是本课收束得不够透彻的主要原因。总之,教学目标达成了,重点也突出了,难点突破的不够彻底。这是我对这节课的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的第三次改进方案:
结语设计:从演示实验来看,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长短有关,摆锤越短,摆动越快。这是我们的直观感觉,下一节课,我们将设计实验,用数据来探究这个结论究竟对不对,大家感兴趣吗?请你准备实验材料:宽1cm长10cm20cm30cm的木条各一根,磁铁一对,秒表一块。请同学们课前预习和尝试,以便下一节课上汇报。
《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真正摆长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准备】统一使用秒表计时(教师)(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一、3个钩码、一长一短两个铁管,分别在中间及一端用等长的摆线悬挂、一组不同的摆(演示导入用)等硬纸板20cm、30cm各一个以磁铁当作摆锤,(延伸演示用)。 为可能的生成而准备:圆柱形塑料盒子内可装两个钩码,盖上带挂钩或铁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几个单摆使他们逐个摆动起来,问:摆的快慢一样吗?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讨论: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3.学生分工负责计时、计数、记录。
4.集体汇报。
5.小结: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有怎样的关系?
6.讨论: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注意:钩码的挂法,要按老师的演示去做】
7.学生分工负责计时、计数、记录。
8.集体汇报。
9.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
过渡: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我们能否回答如下问题:
(1)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2)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
2.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摆角顶点(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7.回顾我们所做的第二个实验,你能解释为什么不把钩码这样挂吗?教师演示:钩码垂直挂接。
说说你的想法。
8.出示20、30cm的两片硬纸片、大头钉、两块磁石,组合成一个摆,并演示它的摆动,问你怎样使它摆动加快?下节课,需要准备20、30cm的两片硬纸片、大头钉、两块磁石,我们将要制作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运用本课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摆的研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摆动幅度大小对摆动快慢影响不大轻摆锤 摆动的快慢没有改变长,摆动慢;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摆的长度 = 摆绳的长度,
《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一样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多次观测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和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深入理解摆的等时性。
3.理解重复多次实验的意义,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理解摆的等时性。
2.难点:相同时间内摆摆动次数实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操作。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秒表、铁架台、棉线、螺帽、记录单各一份
2.其他材料:摆钟、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在古代,人们是怎样记时的呢?(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
3.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摆钟。(揭示课题:摆钟)
二、认识摆钟
1.介绍摆钟的组成。
2.初步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补充课题:机械摆钟)
三、观察钟摆
1.集体测量,摆钟的钟摆一分钟摆动几次?
2.重复测量,分析实验数据。
3.小结:摆钟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四、“我们的摆”探究活动
1.活动一:“我们的摆”每分钟摆动次数
(1)出示一个摆,问: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相同呢?
(2)了解注意事项:摆绳一定要拉直;自由摆动不能推;摆动角度不能大;往返一次算一次;出现问题重新做。
(3)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每分钟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猜想:我们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选填“相同”或“不同”)
(4)交流反馈:通过观测,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活动二:同一个摆不同时段摆动次数的观察
(1)过渡:同一个摆,多次摆动,相同时间摆动次数相同。那么同一个摆在连续摆动时,相同时间摆动次数会不会变?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同一个摆不同时段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猜想: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 (会变或不变)。
(3)汇报交流,小结:同一个摆在连续摆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叫单摆的等时性。
五、机动拓展
1.阅读书上68-69页《教堂里的“摆”》。
2.关于摆,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板书设计
机械摆钟
单摆:等时性
《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1页“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奇妙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个位和十位上摆棋子写数的活动中发现棋子数与所摆出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规律直接写出7、8、9颗棋子所表示的数,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棋子数与所摆出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讲故事《神奇的1》。
2.引入:把1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用棋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板书课题:摆一摆 想一想
二、初次探索,感悟有序
1.请一位同学上台拿3颗棋子摆一个数。
2.同桌2人合作,用3颗棋子摆数,一人摆一人记录。
3.汇报并交流。
4.对比几种摆法,体会“有序”的好处。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选“1颗”、“2颗”、“4颗”、“5颗”棋子中的一种,用自己认为最有序的方法去摆,把摆出的数有顺序的记录在纸上。
2.全班汇报交流。
3.检验用6颗棋子摆的数是否正确:6、24、15、34、33、42、51、60。
4.同桌讨论,寻找规律。
小结:无论怎样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棋子的个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棋子数多1。
5.猜想并验证用7颗、8颗、9颗棋子摆数。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猜年龄:老师和小朋友的年龄都可以用8颗棋子摆出来,猜猜老师和小朋友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五、用百数表,体验规律
师:其实,刚才用棋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的规律,在百数表中就有体现。你能找找2颗棋子摆的数在哪里吗?1颗?3颗?8颗?
六、拓展延伸,辩证思维
1.猜一猜:10颗棋子可能摆出多少个数?说一说怎么摆出最小的数?
2.小结:并不是珠子越多,组成的数就越。规律有时是一段的,并不适用于全部。
七、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1.学生谈收获。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将会有更神奇的发现。
2.作业:用11——18颗棋子摆一摆,看看有什么规律。
八、板书设计
摆一摆 想一想
十位
个位
从小到大 3,12,21,30
从大到小 30,21,12,3
3,30,12,21
《摆》教学设计11
目标预设:
1. 通过编童话故事和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习性,拓宽知识面。
2.了解编故事的基本要求。
3.读懂例文,用自己喜欢的玩具编一个童话,做到故事情节完整。
4.展开丰富的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习作,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敢想、爱说、乐写。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创编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完整地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教学难点:
利用自己的语言积累、想象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将故事编得更有意思。
资源利用:
1.主题阅读文本。
2.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和同伴交流、玩耍。
教学过程:
一、 主题阅读
1.提前两周上好阅读推荐课,组织学生利用阅读课、晨诵午读等时间组进行童话故事的阅读。
2.进行讲童话故事的比赛。
3.组织学生阅读童话故事《两只笨狗熊》《兔龟赛跑》,并交流读 后体会。
(设计意图:阅读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学习童话故事的表达方法,体会怎样把童话故事写得有意思。
二、 观察记录
1.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学习任务。
2.及时了解学生的观察情况,组织交流。对学生在观察记录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
3.选择典型的观察记录,一起学习交流。
(设计意图:创编动物故事要以动物原形为基础,要符合动物的基本特点。观察动物的基本习性就是让孩子在创遍童话故事的时候要符合动物的基本物性。童话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动物世界反映。通过观察动物的有趣镜头,想象故事就是为编童话故事积累素材。)
三、习作教学
课前游戏:
用联想的办法玩词语接龙游戏。
1、谈话。我们轻松一下,玩一个游戏,好吗?我们来一个词语接龙比赛。老师说一个词,你就展开联想,想到另一个词。比如说“晚上”,我就想到了“月亮”,说到“月亮”,我就想到了“嫦娥”,因为嫦娥住在月宫里呀!这样一个个接下去。在你说出词语的时候,最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想到了那个词。听明白了吗?
2好。咱们开始了。
我说——小白兔,———?
再玩一个。
我说——小花狗,——?
小结:小朋友,你们的想像力太丰富呀,普普通通的词语因为有了你们的联想变得多么有趣!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接龙的游戏,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有趣,同时懂得想象要大胆,但是想象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游戏又为课堂的想象练习作适当铺垫。)
(一、)激趣导入,打开话匣。
1、哟,孩子们,今天,咱们的教室里真热闹呀,来了好多的玩具!你们都带了些什么?举起我们的宝贝,让他亮个相。
孩子们简单地介绍自己的玩具。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创设了愉快、轻松的习作氛围,激发了学生介绍自己玩具的欲望,同时又引起了同伴的好奇,使学生沉浸在一种兴奋的学习情绪中,较好地培养了孩子习作的兴趣。)
(二、)范文引路,赏析得法。
1.激趣,引出故事主人公。
看得出,小朋友们非常喜欢自己的玩具。吴老师也带来了两个。是什么呢?1,2,3,瞧,——大熊猫?对了,多可爱的大熊猫呀!熊猫妈妈,熊猫宝宝。
喜欢这两只熊猫吗?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初读例文,感知想象的重要。
有一个小朋友呀,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大熊猫玩具,有空的时候还常常拿出来玩。她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一边玩一边想象,还编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一天熊猫妈妈和宝宝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打开书本,P122页,赶快读一读。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呀?(这个故事真有意思、有趣、生动、具体、想象力丰富)
点评:编故事时,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例文是孩子习作的引路人,因此,一定要带孩子较好地学习例文。创编童话故事的`重点是有趣生动,这一环节在让孩子通过学习例文明白,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要展开想象,把童话故事编得有趣生动。)
3.再读例文,感知文章脉落。
(1).孩子们,故事的文字中是藏着画面的。再读读故事,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生再读例文。
(2)。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第一幅画面:小熊猫食欲不振,,妈妈带他找饿去。板书: 为什么
第二幅画面:熊猫妈妈带着小熊猫找“饿”。 板书: 怎么做
第三幅画面:小熊猫终于找到“饿”了。 板书: 结 果
(3).孩子们,咱们一起看这儿(黑板),小作者在编故事时注意讲清了这三个问题,为什么找“饿”,母子俩是怎么去找“饿”的。还告诉我们小熊猫终于找到“饿”了。这就是告诉了我们事情的结果。这样,就把故事编得很完整。
板书 故事完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例文的过程中懂得编故事要完整,要有因有果,还要有经过。)
4.拓展延伸,丰富想象。
刚才,小作者在编故事时把两只熊猫看成了母子俩,你们说说看,除了母子俩,这两只熊猫还可能是什么关系?
它们之间还可能发生什么事呢?展开你的想象,动脑筋想一想。
(设计意图:为学生打开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创编故事时为故事主人公创设更多的人物关系,编出更多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四、摆摆玩具、编织故事
1.出示课题,明确习作要求。
两只熊猫之间就能发生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带了许多心爱的玩具,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摆摆玩具,编织有趣的故事吧。
出示课题:摆玩具,编故事
2.摆摆玩具,打开思路。
(1).生摆弄玩具,边玩边说。拿出你们心爱的玩具,一边玩一边张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你的宝贝玩具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呢?在你想象的时候回忆一下你前几天观察的小动物有趣的镜头。还可以把你的观察记录拿出来看看。这些都能点燃你想象的火花,让你想象的故事更有意思。
(2).交流,借机指导故事题目。
孩子,你说的是一个小猫历险记的故事吧。呆会儿呀,就可以用“小猫历险记”作为故事的题目,好吗?
你说的是——,你可以用——做题目了。
板书关键词:历险记 捉耗子 剪胡子 学唱歌 过生日 比美……
板书:想象丰富
(设计意图:学生编故事往往很平淡。本次习作成功的关键是能通过一个故事表现一个主题。因此,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的适当点拨其实就是为孩子编的故事提炼出一个中心,关键词的板书即打开了孩子的思路,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又能让孩子编故事的时候有据可依,同时又懂得了如何命题。可谓一举几得。)
3.展开想象,表达完整。
(1).你们的想象好丰富呀!玩具之间发生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再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故事呢?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怎样呢?想一想,能把这个故事说完整吗?各自再试着说一说,呆会儿,让我们比一比,谁的故事讲得完完整整,谁的故事想象很丰富。你就能获得一份精美的奖品。
(2).谁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其他的小朋友,你们就是小评委,可要认真地倾听。
故事讲完了,小评委们,你们可以表扬表扬他,也可以给他提提建议。
(3).听了小评委们的精彩点评,想一想自己的故事,能不能也加上一些精彩的语言、动作呢?自己再试着说一说。
(4).同学们现在编的故事一定更精彩了。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完整的可获得完完整整奖,想象丰富的获得想象丰富奖,给出精彩点评的可获得金点子奖。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让孩子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一环节通过相互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让孩子把故事说得通顺、具体、生动,相互分享习作、交流的快乐。同时又要照顾孩子学习作文的热情,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要孩子习作中有一个成功的地方就要给予鼓励。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
五、习作成文。
1.小朋友,你们编的故事多有意思呀,都成小作家了。那就赶快把你的故事写下来吧。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五、交流分享,修改完善习作。
1.小朋友,你们编的童话故事可真有意思,谁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2.集体赏析:你觉得这个故事什么地方特别有意思?哪些地方还要修改一下?
3.小结: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要做到前后统一,没有破绽。还要尽量把故事写得有意思。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4.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再读读改改自己的作文。让你的童话故事更有意思。
(设计意图:三年级作文是起步阶段。许多学生往往在写作文的时候出现语句不通,不能抓住重点。通过集体交流,就是让学生在同伴的作文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懂得怎样表达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生动。)
六、誊写习作,课堂总结
1.请小朋友把自己编的故事端端正正地写在作文本上。
2.今天,我们在玩具王国里快快乐乐地做了一次旅行。课后,老师还要举行一个“小小安徒生”的评比。看看谁的故事和安徒生童话一样精彩!
(设计意图:获得成功是每个孩子的愿望,通过课后的“小小安徒生”的评比。不仅能激发孩子习作的兴趣,更能强化这一过程,最后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把孩子从习作之路引上创作之路!)
《摆》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五课,旨在通过做摆,探究摆得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十足,已基本具备了观察、思考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也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类,但探究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综合与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上不同的位置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的过程,发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摆法,感悟摆出的数的个数与所用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准备:数位表,记录单,汇总表,磁性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
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
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
生:这就能表示了。(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
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
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记录单上。
2、交流摆法。
预设一: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记录下来。
师:看明白了吗?谁再来摆一摆?(指名重复)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预设二: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生2:我是先摆十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1,再从十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追问:这位同学是从哪位摆起的?
生:从十位摆起。
预设三: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3: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又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得到数11,最后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就得到数20。
3.小结摆法。(略)
三、合作体验,理解有序性
1、熟悉方法:用3个圆片摆数
师:用3个圆片,同桌合作摆一摆,看你能不能把所有的数都摆出来。要求左边的同学摆,右边的同学边看边在记录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摆完后请两组同桌到黑板上演示,讲述摆的方法,引导有序思考和有序摆的方法。)
2、 巩固方法:用4个圆片摆数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大家一起思考。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 (1、10)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20、11、2)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观察摆出的这些数(教师手指汇总表),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适时引导、归纳)
预设:生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
师: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 3 3=1 2 3=2 1 3=3 0。
生3:我发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数多1.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请利用你们自己发现的.这些规律,直接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学生写,指名汇报。
生:我是把5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字5,然后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14,再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23,像这样依次移动圆片,得到32、41、50。
师: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写完后全班交流。
……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六、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堂课的活动,老师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1:我学会用一个或几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生2: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才不会遗漏。
生3: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么从个位开始摆,要么从十位开始摆。
生4:我还学会了先从个位开始摆,然后逐渐向十位移动一个圆片。
……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正确应用规律就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
圆片个数 摆出的数 数的个数
1 1、10 2
2 2、11、20 3
3 3、12、21、30 4
4 4、13、22、31、40 5
5 5、14、23、32、41、50 6
6 6、15、24、33、42、51、60 7
7 7、16、25、34、43、52、61、70 8
8 8、17、26、35、44、53、62、71、80 9
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个数多1。
《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2、进一步熟练flash中的绘画功能
3、使学生了解图层、帧、关键帧、普通帧和空白关键帧等常用概念
4、熟悉制作逐帧动画的思路,并学会制作摇摆的企鹅
5、学会熟练使用“任意变形工具”中的旋转与调整大小的功能
6、学会插入新的场景
7、学会测试场景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和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文明操作电脑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教学重点:制作逐帧动画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资源:
1、电子教学软件
2、计算机及网络
3、教学课件——自制的flash课件、屏幕录制文件——企鹅摇摆(逐帧动画)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教学软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二、欣赏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三、导入课题——逐帧动画的制作
1、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并思考要让企鹅摇摆一周最少需要几个画面。
(两个画面,一个左侧,一个右侧)
在flash动画制作中时间轴上的每个帧就是用来放每一时刻的图形画面的。
2、返回到场景中并插入一个新场景,在新场景中制作企鹅摇摆
a让学生观察第一个帧和其它帧有什么不同(圆圈——空白关键帧)
b选中第一帧将企鹅元件拖入到场景中,让学生观察第一个帧有什么变化。(圆点——关键帧)
c现在只有一个画面,如何在再增加一个画面呢?这时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命令——插入关键帧
在第二帧上右击,插入关键帧。现在两个画面都一样企鹅能动起来吗?
d用“任意变形工具”将两个关键帧上的图形进行旋转。然后用“测试场景”命令看一下效果。
e动画播放时1秒中默认可以播放12帧的画面,我制作的企鹅摇摆只用了2帧,也就是说1秒中企鹅就摇摆6次,同学们说可能吗?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思考)
解决思路:让两个画面持续一段时间。怎样让画面持续呢?这时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命令——插入帧
调整企鹅摇摆的速度:在第一个关键帧上插入帧,重复几次,然后将第二个关键帧也插入几帧。
(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关键帧与普通帧的区别)
关键帧中是主要的画面。普通帧是前一个图形画面的持续。
注意:我们在制作时可以直接考虑到企鹅的摇摆速度,并在相应的帧上直接插入关键帧。第二个关键帧的帧数必须和第一个关键帧的帧数要一致。否则动画不美观。
我们刚才在场景中制作了一个企鹅的摇摆,但是如果我们要在整个舞台中放入无数个摇摆的企鹅,用刚才这种方法就比较难实现了,下面我们再一次借助于元件来完成。元件不光是可以绘制图形,它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类型的动画。
3、插入一个企鹅动的'元件,在这个元件中制作逐帧动画。
a将企鹅元件拖入到元件的编辑区
b我们想让企鹅1秒中摇摆一周,那么第二个画面应该放在第几帧?(学生思考)
c在第7帧上插入关键帧
d在12帧上插入帧
e观看动画效果
在元件中想看一下动画的效果必须用“播放”命令。 (选择循环播放)
f返回到场景中将企鹅动元件拖入到舞台中(多拖入几个)
g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企鹅的大小,使企鹅千姿百态。
三、布置学生操作内容
1、新建一个元件——企鹅动。
2、在这个元件中用逐帧动画制作企鹅的摇摆
3、完成的同学思考如何让鸽子的翅膀动起来,可以试着制作一下
4、参考课件——“在元件中制作企鹅摇摆”。课件的存放位置在每台电脑的“E:五年级”文件夹中
四、学生练习——制作逐帧动画
五、老师巡视辅导
六、小结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七、展示学生部分作品
八、总结逐帧动画的制作思路及它应用
制作鸽子翅膀动思路
九、学生巩固练习
十、布置课外作业
家中有电脑的同学可以将你们创作的动画形象加上一些分解动作,让它动起来。
家中没有电脑的同学下节课上课之前把你们创作的动画形象的动作在电脑制作一下。
十一、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将键盘与椅子放回原处,并检查周围的卫生情况及时清除。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机房
《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影响摆摆动的因素,作出自己的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知道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
铁架台、铁夹、线、回型针、小螺帽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5分钟
1.谈话:我们上一节科学课上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摆,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摆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摆是由支架、摆线、摆锤组成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我们通过实验,有什么发现吗?谁说一说?
生: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3.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摆。来研究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的问题?
(出示课题:摆的研究)
二、科学探究 23分钟
1.学生推测
师:观察讲台上的摆,你认为摆的快慢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课的实验。上节课我们发现在40秒内摆的幅度会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在1~10秒、10~20秒、20~30秒、30~40秒内摆的次数基本一致,为此我们还做了在摆幅的大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一样,得出摆的幅度对摆的摆动快慢没有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可以排除摆幅这一因素。)
师:现在我们剩下的猜测就只有摆锤轻重、摆绳长度,这两个因素。今天我们就来找证据研究这两个因素,对摆摆动快慢有没有关系。
(板书影响因素:摆绳长度、摆锤重量等)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
谈话:我们先研究摆的快慢跟摆锤的重量有没有关系的课题。
活动一: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15分钟
(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设计: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设计
(引导学生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
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
① 改变的是什么条件?
(摆锤重量)
② 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摆线长度、时间、摆动幅度:通过用量角器控制好角度)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在摆的板画上注明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小组讨论:改变摆锤重量实验操作中的注意点。
(3)学生交流,实验操作要点,教师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① 15秒相同时间内看摆的次数
② 排除误差,同一个条件下测定3次。
③ 三次实验数据不一样,如何取值。(鼓励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④ 为了实验更严谨,老师做一下大的分工,一半小组做增加一颗螺帽的实验,一半小组做增加两颗螺帽的实验。
⑤ 小组内分工提高实验效率。(一人计时、其余数摆)
⑥ 实验前,将绳子系在铁架台上时,注意所系的绳结应位于近支架的下端,防止实验时,摆绳的长度随着摆的摆动而发生改变。实验开始时,手拿重物于规定摆幅位置,等待老师说开始后,松开手拿的重物。
(4)学生实验、记录《同步探究》P51表格:比比哪组实验时安静并且效率高!
(5)数据反馈、汇报小结。
(展示两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师:“分析这些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学生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活动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8分钟)
(1)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设计: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
(明确①要改变什么条件?②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结合学生回答板画摆绳长度对比实验的条件)
(3)学生交流,实验操作要点,教师明确实验要点。
(与上一实验基本相似。提示:先做两倍的摆线长度,然后用尺子量或者用对折的方法做一倍的摆线长度)
(4)学生实验、记录《同步探究》P51表格。
(5)数据反馈、汇报小结。
(展示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6)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7)分析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8)师生小结: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同步探究》P52的判断题了吗?大家一起完成.
2.学生观察:课本中P61的两个摆。分析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摆绳长度一样。 不同:摆锤长度不一样)
3.学生猜测:你认为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会是怎样?
(请回答不一样的同学,说说你根据什么来猜测它们摆动的快慢不一样?完成在《同步探究》P52表格中。)
4.出示课本中的摆。
教师演示实验:两个摆锤长短不同的摆,在60秒摆动次数。
5.学生填写实验结果和我的发现。
(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视情况而定,适时介绍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悬挂法确定物体的重心。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为什么摆锤长的摆动慢,摆锤短的摆动快也就是我们下一堂课要研究的问题。)
7.学生自评、互评.
8.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6 摆的研究
摆锤重量→只改变重量→无关
摆绳长度→只改变绳长→长则慢,短则快
摆长=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06-29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09-05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07-09
摆教学反思09-22
举你的右手摆一摆中班教案08-1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1-04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08-07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10-04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5-21
教学设计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