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文化上的,其中我们经常见到“古诗”就是这遗产宝库中一块无价之宝。
同学们:我们以前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学习过哪些古诗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回忆一下,现在请同学们背诵一下自己最喜爱的古诗。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记得,本学期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陆游的诗,《示儿》,谁来背一下,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指名说一下,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揭示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课题)
2、简介陆游。指名读一下陆游的个人简历,在让大家一起读一下。
教师再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宽,讲一下陆游一生爱国,作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诗人。
3、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这里要引导学生根据“示”组词)譬如:指示、训示、表示、显示、示众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说“示”的意思,进而说说诗题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体会。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训示自己的儿子子聿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读
2、布置自读要求:(指名读一下)
要求:(1)学生自己读这首古诗几遍,要求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
学生明确要求后自己认真的练习朗读。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要求富有感情的朗读,
检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等等。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作及时的评价指导。
四、学习理解
我们读好了这首诗,是否还想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呢?
1、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第一行,说说关键词并理解一下:如: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留多余的力。换句话说就是“用尽全部的力气”。
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读书学习)是不遗留多余的力气的。或者古人学习总是竭尽全力的。十分的努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指名读第二行诗,说说关键词:少壮:年轻的时候;工夫:花了工夫始:才
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2、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行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终:终究、到底、毕竟。(可以通过组词理解如;终于、终究等等,通过比较说出终究比较合适)
浅:肤浅、浅显。同样可以通过组词找出合适的答案。
指名读读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很肤浅的。
(2)理解第四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绝:表示程度深,知:知道了解(两者和起来就是“绝知”:理解得透彻、深入地理解)
此事: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
躬行:亲身去实践(“躬”也可以通过组词解决如:从“躬”字字型去理解,再通过查字典解决)
指名读读说说意思: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理解三、四行诗句
指名读读说说意思。
(4)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思考:三、四行有什么关系?指名说说
师总结: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五、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读深入体会一下
2、读了这么几遍,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从中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写下下来。学生自己写几句话,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首诗告诉我们:
(1)读书学习必须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2)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学问的人。
相机出示板书
六、指导背诵,默写。
七、板书设计:
书本知识
冬夜读书示子聿真正的学者
实践经验
八、作业
1、完成补充教材上的练习。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能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能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勤奋苦学和知行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前准备:
今日古诗:《劝学》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诗人的名字。有这样一位诗人,你知道是谁吗?
【课件出示】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交流:陆游【课件出示】
2、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他写的一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生背诵,师板书:示儿)【课件出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讲解:子聿,陆游的幼子。)
交流:相同点:都有“示”字,都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
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把事物摆出来给儿子看”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课件出示】
2、从题目上你还知道了什么?(交流)时间:冬天的一个夜晚;诗人在读书时生发了感想……
3、小结:题目告诉我们,诗人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写了一首诗来教育小儿子。
4、再读课题。
过渡: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了些什么呢?
三、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课件出示】自学古诗:(1)读通顺、流利;(2)以小组猜猜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做出简单的批注。
2、检测朗读。个别——集体
四、深入理解,交流感悟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
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遗”: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③“始”:才。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联系实际:
A、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成语故事吗?(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B、你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王羲之、岳飞、玄奘、司马光、包拯、唐伯虎……)
(4)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课件出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A.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玩吧!
D.中国( ),名扬海外。
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5)小结: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板书: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6)齐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诗句意思。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
①“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②“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③“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联系实际:
A、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课件出示】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B、 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C、 教师启发: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D、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课件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钱泳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俗语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4)提示:“觉”“绝”音同义不同,写得时候要注意。
(5)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真正的学问=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6)齐读后两句。
五、整体把握,熟读背诵
1、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教师随机检测学生对于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3、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1)听范读。
(2)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古诗吧。
4、快速背诵。
5、总结全诗,点明这首古诗与课前诵读的《劝学》都是寓理诗,告诉了人们一些道理。
六、课堂检测【课件出示】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 )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
(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 )这句诗。 与“实践出真知”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
七、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默写这首古诗;
2、读一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做学问: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真正的学问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示儿教学设计10-13
古诗示儿教学设计范文09-20
地震父与子教学设计09-14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12-22
《忆读书》教学设计04-24
《忆读书》教学设计08-03
忆读书教学设计07-05
父与子教学反思08-09
《示儿》教案07-3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