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
教学难点: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感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建立“轻”“重”的概念。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物体比较重,有的物体比较轻。 出示两个同样大的'瓶子,让学生猜猜哪个瓶重?
那究竟有多重呢?我们最好来称一称。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秤
1、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呢?
(出示各种秤:盘秤,电子秤,弹簧秤,天平,磅秤……)
2、逐一介绍。
台秤:把物体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体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体放入盘内,再输入单价,就可以知道要用多少钱。 弹簧秤:把物体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体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体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体质量。
3、认识台秤
台秤可以来称物品有多重,就是指物体的质量。常用的重量单位是千克,千克也叫做公斤,用符号“kg”来表示。
(1)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做了调查,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汇报。
(2)那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要想了解1千克有多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台秤。
仔细观察秤,说说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大致观察)
分别找出秤面上的千克数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
(二)、认识千克。
1、今天重点来认识1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
称一称桌上的物品,看看还有哪些物品重1千克?(1袋大米,一袋白糖,一叠作业本)
2、感受1千克
(1)四人小组每人用手掂一掂这些重1千克的物品,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2)掂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和你平时拎的物品(书包、文具盒、笔袋)比较一下,有何感受?
(3)一个苹果的重量和这个比呢?一只大公鸡呢?1个鸡蛋呢?
3、估一估
(1)刚刚我们掂了很多1千克的物品,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了吗?下面不用秤,只用手,你能掂出大约1千克的物品吗?拿出自己带的物品,小组合作,掂出大约1千克的物品,看看哪组掂的最接近1千克。
(2)不论物品的形状、颜色、用途如何,1千克重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下面请你估一估自己的书包、一袋苹果等物体的重量,再称一称,看估的准不准?
四、巩固深化 。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自学书本第30页上关于净含量的知识。
说说盐水鸭和大米的袋子上的“净含量”是多少?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说说电梯的载重量。 练后小结并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第3题。
生写出另外三种蔬菜的质量。
集体校对。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
让学生分别说出西瓜和菠萝各重几千克,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延伸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一、活动体验,感受质量。
1、老师先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谁愿意来?(点名三人上台)你来背一背他们两人,等会儿让底下的小朋友听听你背的感觉,好吗?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他背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吧!
很好,你们感受到了小伙伴的体重,有轻,有重。
2、这是两袋食品:红枣,膨化食品,它们的包装大小差不多,可是,猜一猜,哪一袋会重些?(指名2~3人)
刚才是小朋友的猜测,那究竟猜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来验证小朋友的猜测?
“掂一掂”这个办法真简单、真方便!
“称一称”这个办法真科学!
就请你来掂一掂吧!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
3、今天来上课,我们带来了好多物品,在哪?看--(小组长拿出两样不同的物品)
请小朋友先不动手,只用眼睛看——哎!在心里猜测一下,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静静地猜。
谁来说一下你的猜测?(指名2~3人)
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把刚才的两个物品分别放在左手、右手上,掂一掂(边说边示范),看看你猜得对不对。依次序进行。(小组活动交流)
谁愿意把你验证的情况说给大家听?(指名2~3人)
用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
4、小朋友,刚才通过背一背,掂一掂,我们感受到了:物体是有重量的,有的物体重些,有的物体轻些。对吗?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1、小朋友,想想看,如果我们要确切地知道物体有多重,就要请什么工具来帮忙了呢?(秤)
2、我们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我们都见到过哪些秤呢?
(生答,师相机点击电脑,屏幕出示:磅秤 天平 台秤 电子秤 弹簧秤)
(选1~2个说说在什么地方可以见到。)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秤,可以用来称物体有多重。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秤。
3、(教师出示台秤画面)这就是小朋友刚才所说的——台秤。
小朋友有兴趣来和台秤交交朋友吗?
瞧,我们的朋友来了。(小组长拿出台秤)
让我们一起观察秤面,说说在这个秤面上可以看到些什么?开始观察。
指名回答(刻度、指针、数字、kg)
想想看,我们测量长度时,要用到什么?(长度单位)
那么,测量重量呢,就要用到——重量单位。千克就是常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千克)
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
在秤面上看到有kg,就说明在这个台秤上称出的物品重量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小朋友一起在小组里的秤面上找一找!(巡视)1千克;2千克;5千克;8千克,10千克。
三、提供机会,主体参与。
1、(老师出示一袋鸡蛋。)谁来猜一猜,老师手里这袋鸡蛋重几千克?你来掂一掂,估计重几千克?
老师放到台秤上来称一称,轻轻地放上去,放好了,手拿开,看一看!几千克?你是怎么看的'?
小朋友们猜一猜: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呢?(指名2~3人),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一千克鸡蛋在16个左右。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有多少个呢?
2、小朋友想亲自动手称物品的重量是吗?好,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袋盐,请小朋友轮流掂一掂,好,猜猜有几千克?究竟多少千克呢?我们用秤称一称,看看几千克?
这是一千克的盐,我们来拎一拎,来感觉一下这一千克。
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袋苹果,轮流着掂一掂,感觉一下会有几千克。
我们来称称。
按小组来说说,你们称出的苹果是几千克。
一千克苹果有几个呢?数一数。
有什么不同情况吗?怎么回事呢?
4、感觉“1千克”。
刚才,小朋友相互合作,称出了好几种1千克的物品。现在,让我们来感觉一下“1千克”。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用手掂一掂或拎一拎这些1千克的物品,体会1千克有多重。把小组里的几种物品轮流着都掂掂或拎拎,多体会几次。好吗?开始!
找到1千克的感觉了吗?真找到了?那我们又要来玩个游戏了。有兴趣吗?
四、操作体验,巩固感知。
1、称出1千克大米。
我们来比赛称大米。请小朋友先不用台秤,在袋子里装米,最后去称一称,比一比谁装的米的重量最接近1千克 。
(学生活动)
2我来评评:哪个小组最接近一千克?哪些小组比一千克多一些?哪些小组比一千克少一些?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千克。
1、想想做做1。
你能说出下面物体有多重吗?(出示)
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把千克说成公斤。(板书:公斤)1千克可以说成1公斤,5千克可以说成5公斤。
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个“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他是指包装袋内物品实际有多重。如果把这袋盐水鸭放在台秤上称,指针是不是就指在一千克上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
请看下一组。(出示)
第2小题:如果这辆卡车的实际载重量为6000千克,让你当警察,你会让它通过吗?
生活中啊,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这里提到的几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其实这里还藏着一个新的、与千克相关的数学知识呢!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去探究一下。
3、想想做做3。
小朋友们,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当然离不开新鲜的蔬菜。我这里也有一组,看看它们各是多少千克?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指名2~3人)
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4、想想做做4。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想想做做5。你是怎么想的?体会有多重。
六、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1、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机出示课题:千克的认识
2、学了一千克,知道了一千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我这里有两个建议,大家看看好吗?(想想做做6,想想做做7。)
小朋友还可以把了解到的结果记录下来,或写成数学日记,联系现实体会数学内容,进一步增强对千克的认识。
3、阅读“你知道吗?”进一步体会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3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2)称一称。
说话: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说话: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断出它们的重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一开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掌握基本知识。
(5) 动手操作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数数有多少个。
说一说书上37页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题说出电梯或卡车的载重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数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下基础。
4、认识重量单位“克”。
(1)称一称。
a、用台秤称一枚2分硬币。
b、用台秤称1块橡皮。
c、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2)认一认。
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动手称出10克黄豆有多重。1个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克”。小组同学通过掂鹅毛和塑料尺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观念。
练习:称一称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具的重量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学生能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估计能力。
能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克、千克、吨的认识。
2、开发性学习包
(1)实物称重。
(2)奇妙的动物世界。
(3)82页你知道吗?
3、拓展性学习包
(1)自己寻找生活中质量单位的广泛应用并做好统计。
(2)丰收园。
(三)整合点说明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仅一个信息窗,由于千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所以将千克的认识放在最前面学习,再者是克的认识,最后是吨的认识。
2、学科间整合:《科学》动物的学习,有关生物知识可以在本单元做铺垫引入。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体育课上铅球、垒球等的重量与本单元知识相结合。
4、体验式活动:在课堂中搞一次以质量做对等交换的“买卖”活动。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 3课时。
注:学生针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教师借助这一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因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见,所以先探究1千克有多重,再探究1克有多重,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框架,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调换顺序,实现了千克和克学习的课程整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05-28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09-26
10的认识教学设计06-04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6-26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08-16
认识自己的教学设计08-31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08-14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5-30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08-13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