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始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秦始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视频信息,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视频信息,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三句名人名言: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读三句话。齐读,说说你知道这三句话都是在赞美什么的吗?
2、是的,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3、先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19秦兵马俑》。理解题意:你理解课题的意思吗?秦指的是?
秦,秦朝,距今2200多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这一年,秦国吞并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后,第一次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俑又是什么意思?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检查字词昨天老师已经请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我先来检查一下字词掌握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同学们自己先准备一下,再指名读,由小老师领读,最后全班齐读。
三、初读课文:
1、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总体介绍秦兵马俑的,你找到了吗?(出示第一段)
2、指名读第1段。
(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2)从这一段中你了解有关秦兵马俑的哪些信息?
(出土地点、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3)指导朗读。
过渡:如此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它的几个方面特点呢?(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找到课文中的那句话读一读。(出示)
四、感悟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在本中有什么作用?划一划能够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词句。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朗读,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适时出现相关图片,理解“鸟瞰”。
3、读最后一个长句子,作者为什么会有“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的想法的呢?(观察仔细,边看边想。)(体会联想手法的运用。能工巧匠把他们建造得惟妙惟肖,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让作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4、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五、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秦兵马俑真是规模宏大呀,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9自然段,思考:课文又是如何介绍秦兵马俑类型众多的特点?
2、(我来挑战)考一考,认一认。说说你是怎么认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借助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说将军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他个性特点。
试着通过朗读把你心目中的将军形象表现出来吗?
3、自学5——9自然段过渡:读了作者的描述,看了逼真的造型,听到同学们的朗读,仿佛这位秦朝的将军正威风凛凛地站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课文里说的“惟妙惟肖”。那么,武士俑、骑兵俑等等又有什么个性特点呢?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其它几种兵俑。可运用学习将军俑的方法,先读一读,再分别用一二个词概括某一种兵俑的个性特点,然后说说为什么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并且把你的理解,感受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
(2)小组汇报交流,各小组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可以读,可以演,可以说,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各种兵马俑的特点。
(3)小结:几位同学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而且也让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就叫“种类众多”“个性鲜明”。
4、这些俑虽然身分服饰不同,动作神态各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比较这六种兵马俑的相同之处。
这些兵马俑不仅个性鲜明,而且个个忠君爱国、各尽其责、英勇善战,难怪秦始皇能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了。大战在即,让我们再靠近一点,近距离地去欣赏他们各自的不同神态,去静静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5、(学习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2)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听到他们的心声吗?为什么你能听到这些心声?
(3)这里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是写也写不完的,请你仔细观察,展开联想,学着文中的句式,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继续写下去。(4)学生交流
(5)“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佣说:“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这不正是我国古代制作工艺的高超和魅力所在吗?
(6)正如文中所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我们再次感受它们精湛的制作工艺,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感受他丰富的想象。
第10自然段。
(7)小结过渡:精美绝伦的秦兵马俑,在艺术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难怪作者在了解了秦兵马俑之后,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六、学习最后一段。
1、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2、找出两段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秦兵马俑以它恢宏的气势,精湛的制作工艺吸引了无数的中外友人,他们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慨万分,这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美国基辛格博士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萧克参观兵马俑后的留言,再次请你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七、总结延伸
1、总结:正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所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模拟军阵的排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兵马俑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共同宝贵财富。
八、布置作业。
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研究兵马俑,和同学尝试合作完成一份学习小报,向大家介绍这个伟大的奇迹。
秦始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2、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许”、“似乎”词语的意思。
3、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难点: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深入研究3、4自然段,领略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风采。
二、 学习3、4自然段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简要概括(板书:阵容 神态)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就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先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秦俑的风采吧!
(2)齐读第一句话,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指导朗读: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雕得像活的一样,高明的作者又把它写活了,我们能不能把它读活呢?
(4)自由练读,重点读喜欢的兵马俑的句子。
(5)汇报:
A、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
这个老战士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猛)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虎视眈眈)
B、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
大家喜欢这样的小战士么?喜欢他的什么?读出小战士的活泼、稚气。
C、一匹匹战马,膘肥体壮,竖耳瞪眼,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
要读出战马的什么?理解“膘肥体壮”“竖耳瞪眼”。
(6)我们连起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齐读。
(7)师:听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老师也想读,可以么?
(8)师读,故意少读“似乎、也许、可能”。
(9)老师这样读可以么?为什么?(有这些词说明是猜测)
(10)出示几幅兵马俑的图片,问:你能不能学着作者的样,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的外貌、神态来猜测呢?注意要用上“似乎、也许、可能”。
(1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2)交流汇报。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这些兵马俑不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当你看到军阵精妙的布局时,更会为之惊叹!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读了这段话之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么?准备怎么介绍?
(4)学生准备介绍,要求用不同方法,如画图介绍、朗读、复述、也可以小组合作表演等。
(5)汇报。
三、总结
师:这一列列、一行行的金戈铁马,再现了秦皇朝当年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壮观场面,真不愧为——世界八大奇迹(师板书,生齐说)
板书设计:整体
军 阵 部分 前——后——两侧和最后
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 老战士:虎视眈眈
神 态 新兵:一脸稚气
战马:膘肥体壮
秦始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智育目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过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初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
学生活动设计
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播放录像(课件1)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以威武雄壮的秦军画面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产生心灵的震撼。)
2、描述概况(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描述与评述)(课件2)
(1)地理位置;
(2)发现时间;
(3)规模。
3、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课件3)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让学生通过预习,描述秦始皇陵及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地理位置、规模,兵马俑的发现时间、过程,以及对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客观评价,使学生对秦兵马俑的产生背景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课件5)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2)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A、发式;
B、胡须;
C、脸部表情;
D、姿势;
E、装束;
F、陶马
3、辨一辨,认一认:(课件6)
将军俑、军吏俑、士卒俑等
(本环节为本课的重点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兵马俑雕塑写实的艺术特色;又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对秦俑雕刻的细部刻画进行观察、讨论、分析、描述,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解释,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雕塑作品的内在本质。最后,通过辨一辨,认一认,学生的判断能力得到了锻炼,欣赏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探索评价(课件7)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学生评价
(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选代表说;
(3)写一写感受
3、小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欣赏评述”课中,“评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不但要学会欣赏,而且还要学会评价,把自己的看法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及时对学生从兵马俑雕塑的欣赏延伸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使他们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四、课后拓展(课件8)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询问家长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五、教学反思、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的互动与交流。欣赏评述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欣赏,另一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鉴别。针对本课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一递进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欣赏秦始皇兵马俑雕塑,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并预习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在导入课题后,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兵马俑的地理位置、发现时间、规模多大等,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基本上能够把问题回答准确,但这种描述是初步的、相对客观的。
接着,通过录像欣赏,让学生分析兵马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学会用语言表达写实的具体体现,如气势磅礴的军阵、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形态逼真的陶马等,为下一步的欣赏活动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重难点是指导学生欣赏秦俑雕塑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为了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较好的欣赏效果,我有意识地把秦俑的细部刻画分成发式、胡须、脸部表情、姿势、装束等几大块,分发图片和模型让各小组有重点地欣赏、讨论、分析,教师融入其中一起探讨学习。在小组汇报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通过人物的表情、胡须刻画,你认为他是什么性格的人?从人物的发式、装束和姿势的刻画上,你认为他的职位、职能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凭借学生的回答适时解释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技巧等。最后让学生通过辨一辨、认一认,学会辨认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这样,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了根本的提高。
评价阶段是学生在进行了前面的学习活动后表达对秦始皇兵马俑雕塑艺术的具体感受。我让他们先用口头语言表达──互相说,选代表说;然后再用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最后请学生朗读小结部分,引起情感共鸣。学生由衷地感受到秦俑雕塑艺术的魅力,并对古代艺术大师高超的雕刻技术产生强烈的震撼,激发起浓浓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
本课重难点是指导学生欣赏秦俑雕塑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为了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较好的欣赏效果,我有意识地把秦俑的细部刻画分成发式、胡须、脸部表情、姿势、装束等几大块,分发图片和模型让各小组有重点地欣赏、讨论、分析,教师融入其中一起探讨学习。在小组汇报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通过人物的表情、胡须刻画,你认为他是什么性格的人?从人物的发式、装束和姿势的刻画上,你认为他的职位、职能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凭借学生的回答适时解释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技巧等。最后让学生通过辨一辨、认一认,学会辨认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这样,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了根本的提高。
秦始皇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北师大版十二册第二单元遗迹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比较详尽地评介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以及制作技术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详尽介绍,并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作了高度的评价。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凝练,写得具体细致。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兴趣,去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培养学生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分析:
应该说,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有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了解得比较少,所以课前应组织学生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另外,由于学生对感性的材料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应准备一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且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3、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重点:
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且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 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释题引趣
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你知道这则消息指的是什么吗?(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板书课题并齐读。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出示课件)
2、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到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1)俑:古代殉葬的偶像。在奴隶社会,奴隶产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隶来陪葬,但到了商代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发情,奴隶渐渐获得了人身自由,用奴隶陪葬就改成了用“俑”代替“活人”的方式来进行。
(2)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我国陕西西安临潼城东5000米处,有一处显赫的皇陵,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1987 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被誉为“世界第入大奇迹”。
3、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注意快速捕捉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盛赞”)
(结合内容理解“盛赞”)
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一起学习一下,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把文章中你主为比较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地下大军高超艺术制作技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师: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乐搜索行动,看书阅读“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哪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文章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谁来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
军阵分为:前锋、军阵主体、侧卫和后卫
陶俑分为: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
(2)、二号坑由四办公桌方阵组成,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
四个方阵:东边为弩兵方阵;南部是车兵方阵;
中部为车、步、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北部是骑兵方阵。
引导想像:这样布阵在战斗中有什么好处?
(3)、三号坑由战车和护卫队组成,为统帅所在的位置。
3、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1、理解“无与伦比”
2、自己读“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这一部分,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并板书: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齐读:“站在它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它们交谈。”
师:这无与化比的高超艺术,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
(三)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1、学生学习,教师加以指导。
2、交流反馈
兵马俑的制作分四道工序:制造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
3、看起来好象不复杂的四道工序为什么会让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这四道工序的细致和严谨。
结合资料了解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全文小结,情感延伸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于干什么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出示一号坑)伫立于秦俑坑前,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等)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生齐读)
你怎么理解老华侨说的话?(扣住“扬眉吐气”来理解。)
2、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大屏出求:请学生朗读法国总统希拉理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教师小结:同学们,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古都西安。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这里拉开序幕,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缔造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包括秦朝在内的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如果说同学们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整理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
3、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 气势宏伟 规模巨大 结构严整
高超艺术 传神 栩栩如生 神情各异
制作技术 令人惊叹 无限自豪
秦始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
1.学习3、4自然段),完成作业 本作业 。
2.了解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用也许、似乎造句。
5.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用段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要做到语句简洁、连贯。
2、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难点 :
1、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题,激情入境:
1.导入 :在数千年文明中,有这样的一个奇迹,它是秦始皇兵马俑。
2.读课题,想读出什么感觉?
3.用自豪的,充满惊叹的,历数沦桑的感情,用自己的声音,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找出重点:
1.想看看兵马俑吗?欣赏作者用妙笔为我们铺开的介绍兵马俑的画卷。
2.快速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兵马俑的?
3.概括一下,写了什么?(板书:军阵神态)
三、了解军阵,读出气势:
1.考虑一下,四人小组读这段,可以根据角色怎样分配任务
2.指名小组读,为什么?(了解总分总结构)
3.分别读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三句话,掌握精锐,强大,灵巧稳固的特点。
4.根据军阵图分别指出这三类军士,并补充
5.能根据图猜测一下当时他们是如何打仗的吗?
6.是的,秦军依靠这支军队获得无数胜利,读一读作者如何盛情赞美军阵的。
7.补充内,快速阅读:
1)介绍了几个俑坑?共有几个秦俑?
2)兵马俑分为兵俑和马俑,这段提到几种兵俑?
8.总结,好一个威武雄壮的兵马俑。
四、揣摩神态,训练句式:
1.导游指引下,读第四自然段。
2.这些兵俑共有的特点是?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
3.古代雕塑家将他们雕得像活的一样,作者又用高明方法把它们写活了,我们能把他们读活吗?
4.介绍了哪几种,最喜欢哪个兵俑,划一划,读好它。
1)老战士:
A.老战士给你什么印象?哪儿看出来的?(说,读,比结合)
B.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你由衷地感到一种敬佩,大家一起读一读
2)小战士
A.喜欢小战士哪点?解释稚气,读出稚气
B.谁愿意做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小战士,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3)战马:
A.战马在做什么?战马有什么特点?(抓住竖耳瞪眼,膘肥体壮的特点)
B.没读过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5.这三句描写的句子中,都有一个作用相当,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6.出示似乎可能也许,表示什么?
7.用上猜测的方法,能使静化为动,死变成活,欣赏一个片断描写。
8.观察,并写句型
9.交流,汇报。
10.由兵马俑的面相能联想到性格,谈吐,职业,这也是联想的高境界了,要这知道这些兵俑只是一些陶土烧制出来的而已,如今我们眼前能这样生动地展示出来,得归功于技艺高超的匠人,和妙笔生花的作家了。
五、总结内容,再度激情:
1.最后,介绍一个秦陵的略图。
2.我们能相信,当秦陵完全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必然会再次令世界震惊!
秦始皇教学设计6
学习流程:
一、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第一家皇家陵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引起全世界的震惊与关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预习检测
1、把课文读通、读准
2、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并用它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醒同学们难读的字、词。
三、阅读导学
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有什么特点?
2、“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怎样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和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3、面对气势恢宏的兵马俑,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听得或看到了什么?
四、自主学习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时间:主备:参备:序号:2-5-1
五、合作交流
六、展示点拨
1、“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气势宏伟、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高超艺术体现在: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制作艺术令人惊叹,体现在:四道工序(制作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细致严谨3、秦始皇陵兵马俑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以及作为一个人的自豪。
七、拓展延伸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3、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读后感。
学习:(谈收获和困惑)
秦始皇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这是一
学情分析
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有限,特别是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
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3、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重点
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
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对他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
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上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
2、课前我让你们搜集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你都搜集了哪些资料?向同学们说说吧。
3、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搜集的资料。那么,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呢?下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结合理解“盛赞”。
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开始快乐的学习之旅,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读课文。要求:
⑴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
⑵把文章中你认为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
⑴同学们有没有难读的字词需要其他同学帮助呢?
⑵同学们能用文章中的几个关键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过渡:是的,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是)
板书: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快乐搜索大行动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搜索行动,自己阅读“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哪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
1、学生交流: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交流,概括一下几点)
⑴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巨大、布局严密。
⑵二号坑是以四个方阵组成,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
⑶三号坑由战车和护卫战士组成,为统帅所在的位置。
3、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自然段,我们一起思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快乐搜索大行动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1、理解“无与伦比”。
2、自己读“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这一部分,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
齐读:“站在他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他们交谈。”
4、这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
(三)快乐搜索大行动三: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指导。
2、交流反馈
兵马俑的制作分四道工序:制作粗胎、细雕、装窑烧制、彩绘。
3、看起来好像并不复杂的四道工序为什么会让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工序的细致和严密、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全文
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元首。其中法国的前总统希拉克曾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伫立于秦俑坑前,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感受作为
五、作业设计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
3、以“由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气势宏伟
高超艺术无与伦比
制作技术令人惊叹
课例研修
在上《秦始皇陵与兵马俑》这一课前,我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绍,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像……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
接着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
作业布置方面,我又引导学生课后利用教材,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
在这堂课中也存在着些不足,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浏览这么丰富的资料,学会选择,准备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学生只能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体验。为此,我觉得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重点、难点解决。
其次,组织的课堂讨论效果不好。我本来就想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读后思考每一个兵马俑的特点,然后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进行讨论,这样一来,能使讨论的效果显著些。但是,实践看来,适得其反,学生经过讨论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交流效果不近人意。这也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准备要充分,要从教科书和学生两头进行备课,考虑问题要周全。
秦始皇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四年级下册第20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支部队阵容整齐,装备精良,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秦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圆雕和浮雕的区别,使学生对雕塑产生初步认识,还可以介绍秦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写实的艺术特征——形象生动,形态逼真。
通过欣赏与评述,学生会对古代艺术大师高潮的雕刻技艺产生强烈的震撼,唤起自己珍爱国宝、为祖国的伟大文化而骄傲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2、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艺术珍贵艺术作品的重视。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图片导入
教师语言:齐读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及秦兵马俑”
2、出示课题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始皇吗?昨天你搜集了
哪些资料?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生答。
你是否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些了解了呢?
3、了解世界八大奇迹。
埃及金字塔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以弗所(小亚细亚)的阿泰密斯神殿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哈利卡纳苏(小亚细亚)的摩索拉斯陵墓
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
亚历山大城的灯塔
中国兵马俑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二)讲授新课
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
提问: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
教师语言: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2、兵马俑以及一号坑介绍
教师语言:秦始皇陵出土兵马俑的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
2、具体体会大和多的特点.
师:有谁知道,兵马俑的规模有多大?(生说)观看课件(秦陵和兵马俑简介):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教师语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历史文物更是艺术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雕塑艺术。
师:你知道什么是俑是什么吗?请看美术书第38———41页。
生: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奴隶主死后用奴隶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欣赏书上的俑的图片。
3、出示陶俑、陶马、兵器图片
教师语言: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艺术珍品?雕塑分为哪几种?陶俑的塑造风格是怎样的?
教师语言:
(1)简单了解俑的制作过程。
(2)陶俑内部构造
教师语言:秦俑的上半截,即头、躯干和臂部是空心的,而下半截,即腿、脚是实心的。上部空心,可以减少重量压力;下部实心,可使重心下移,不易倾倒,并增加承压能力。
4、通过图片我们能够看到两种雕塑艺术作品,一种是圆雕作品另一种是浮雕作品。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一些柱子上雕的一些花纹。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秦兵马俑属于圆雕雕塑,陶俑的塑造逼真形象,风格属于写实风格。
5、欣赏古希腊浮雕图片,陶俑圆雕图片对比。
6、出示陶俑图片
请你观察陶俑,看一看陶俑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陶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
教师语言:
(1)陶俑有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3)神态以及服饰姿势雕刻注重细节刻画。
教师语言:
(1)发式:帽子不同,发髻不同。军队中的军官都戴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绾成圆形的发髻。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2)表情:千人千面,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喜怒哀乐,表情各异。
(3)服装和动作:服装不同,有的穿铠甲有的穿布衣;有将军俑、军吏俑、士卒俑。
7、赏析陶俑的艺术特色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我们观察兵马俑的外貌、发式、表情、神情、手势、服装、姿势,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鉴赏。
例1: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随时准备把箭射向敌人。
例2:武士俑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陶马俑
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铜马车
课本中的铜车马是1980年在秦陵两侧出土的,是用金、银、青铜制造的,显示了精湛的金属加工技艺。被誉为青铜之冠,国之魂宝。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像老师这样分析鉴赏这几种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吗?
蹲式弩弓俑(跪射俑):格外机智勇敢。
外貌: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精神抖擞。
发式:头顶左侧挽一发髻。
神情:神情坚毅果断,眼睛炯炯有神。
服装: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姿势: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着甲步兵俑:具有坚韧不拔的气质,蓄须。
外貌:该俑挺身直立,身材魁梧,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发式:头顶的右侧绾圆形发髻,上罩尖顶的圆形介帻。
神情:它们神态庄重沉稳、坚毅勇敢。
服装:身着战袍,穿右衽齐膝长襦,外披铠甲,铠甲前片长垂及腹,后片及腰,肩臂戴短披膊。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小腿扎行滕,足穿履。
姿势:双臂下垂,右手半握拳作持兵器状。此俑反映出秦人高超的铠甲编缀和制造技术。铠甲的质地似为皮甲,是当时秦军装备的主流。
御手俑: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外貌:御手俑的职责是驾驭车马,保护车马进退得宜,并兼当主帅受伤可以代替其执掌指挥工具金和鼓。御手俑是秦代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式:头绾扁髻,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
神情:笃定、专注认真。
服装: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
姿势: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三、秦兵马俑堪称“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教师语言: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教师语言: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先民宝贵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兵马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保护文物,便是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历史文化珍宝?
生答,“长城,颐和园,故宫......”
教师语言:请你谈一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谈谈作为新时代小学生的你会如何保护保护历史文物?
生思考,自由发言。为祖国的伟大文化而骄傲,为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师相机宣读保护宣言:“珍爱文物从发我做起”。
秦始皇教学设计9
一、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来到了西安的骊山,看到了兵马俑博物馆,那是(读课文),使我们感受到了建筑的壮观,(板书建筑壮观)想不想去亲眼目睹一下那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的参观者的地下军阵?
二、读课文第二小节,感受威武雄壮的军阵
好,在参观前,要是对这地下军阵有个初步的了解,我相信大家在参观时会有更深的体会,打开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小节是介绍地下军阵的?
交流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自己再读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他们又有什么你没发现的。
交流:
1、结构整体到部分到整体
2、观察从前往后再两侧和最后
3、感受威武雄壮,临战气息浓厚
读一读,能不能让我们感受的紧张的临战气息。
看了课文,想不想去实地参观一下?(播放影片)
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板书阵容威武雄壮)
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三、读第三小节,体会神态栩栩如生
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感受到了紧张的临战气氛,让我们下到坑内,去看看兵俑和马俑。
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你见到了什么?
交流:老战士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严肃。
新兵束着头发一脸稚气。
战马膘肥体壮竖耳瞪眼似乎在倾听。
在这些兵俑和马俑中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好好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之情。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兵俑和马俑之外,在博物馆还陈列着不少其他的兵俑,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图片)
能象课文那样生动地来介绍你最感兴趣的一件兵俑吗?
准备一下,交流
出示:走近坑内,我看到了更多的兵俑,这些兵俑,这是,你看,他,也许。
尽管这些兵俑和马俑距离我们已经有2千多年了,但当他们出土时仍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板书神态栩栩如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学最后一小节,感受历史价值
难怪,它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甚至有外国朋友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看秦始皇兵马俑,就不能说到过中国。”让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教材分析:
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文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练的语言、合理的段落结构把兵马俑的军阵写得威武雄壮,把兵马俑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是训练学生丰富语言和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进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人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为学生创造平等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读懂词句,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熏陶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第3、4自然段,完成作业。
2、了解兵马俑威武雄壮的军阵和栩栩如生的神态。
3、用“也许”、“似乎”造句。
4、了解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秦始皇教学设计10
知识与能力
(1)根据课本的人物、事件及相关的内容作为此活动课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史料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阅读、筛选材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整个过程按照课前准备和课堂辩论方式进行,课前在班上自由组合成两大组(a组、b组)a组代表正方队、b组代表反方队,作为辩论双方。
正方论题: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
反方观点: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暴君,过大于功。
2、每队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搜集资料,然后再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做好课堂辩论前准备工作。
3、辩论过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辩论正反方一辩陈词立论阶段;正反方二辩发言阶段;正反方三辩发言阶段;群众队员补充阶段;评委对双方观点及辩论过程进行点评;宣布结果阶段。
4、辩论的规则
(1)辩论的正反方队员须在规定时间里用简洁语言完成(每人约3分钟),超过时间将从团队总分中扣去1—5分。
(2)辩论双方讲究辩风,文明用语。
(3)辩论双方按要求轮流发言。
5、评判标准:
(1)将聘请学校五位历史教师和班级中由同学们推选出的五位同学担任此次评委,评委将对本次辩论赛进行全程评议和监督。
(2)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团体和个人分别记分,满分均为100分)
要求:
①论点正确,审题与立论对本队所持观点要有理有据,多层次,多角度为本队论点服务,论据充分,能做到以理服人,分析到位
②能迅速抓住对方失误,驳论有力。
③辩手表达清晰,层次清楚。
④配合:看队员之间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和配合,能否做到统一。
⑤辩风:要求文明用语。
⑥优秀辩手分别由正方、反方中得分最高同学获得,每组各选出一名优秀辩手。
⑦违反评分标准和细则中要求的辩手将酌情扣分,扣完设定分值为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始皇是非功过的辩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
通过学生辩论的形式评价学习。
辩论过程:
正方一辩陈词: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方观点是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理由如下:(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前无古人的功绩。(2)秦朝建立后,为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再分县,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3)在经济发展方面,秦灭六国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了统一规定。(4)秦始皇在文化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行隶书。(5)边防上为防御匈奴的滋扰、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6)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为中原和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有利条件。
以上六点清楚地说明秦始皇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杰出贡献的帝王,所以我再次阐明我队观点,秦始皇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国君,谢谢!
反方一辩陈词: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刚才正方一辩讲到了秦皇的功绩,但是我队认为他的功绩却远远比不上他的暴政,暴政是他主要方面,原因有下面五点:
(1)秦始皇是一个骄奢淫逸的国君,修建的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就是其罪证之一;
(2)秦始皇修长城、驰道、每年服劳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精壮劳力几乎全部服役,严重破坏农业生产。
(3)赋税重,秦朝赋税是将农民收获2/3以上缴给国家,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4)刑法残酷,秦始皇主张轻罪重罚:就是轻微的犯罪,处以极重的刑罚,希望通过重刑杜绝犯罪。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还有连坐和族诛等刑法,老百姓受到酷刑处治的人很多,是其罪证之四。
(5)在文化上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方式摧残了文化,箝制了思想造成历史文化典籍的损失。
综上所述,我队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暴君,他过大于功。
二辩阶段:
正方二辩陈词:
刚才反方一辩讲到秦始皇修驰道,长城问题,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它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并不是仅仅以个人的利益出发,他也从老百姓的利益考虑出发的,秦始皇是征用了民力,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修起了不少城墙,筑起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墙,这条城墙虽然耗费了秦朝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它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它维护了秦人民的安定团结,给秦朝人民带来了和平局面,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我认为这不是秦始皇的“过”,而是秦始皇的“功”。
反方二辩陈词:
虽然秦始皇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而修建长城,但是他给人们造成灾害却是深痛的,几家灯火几家愁,大家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当时全国总人口约二千万,除去妇女一千万人,再除去男子一千万中的老弱病弱残,剩下的青壮男子总数有三四百万人, 修弛道,建宫室,筑长城几乎不下三百万人,连丁女也被征调运输粮食,死伤者无数,可是长城是用累累的白骨垒建起来的,是用人民的血和泪修成的。这难道还能被看作是秦始皇的“功”吗?
三辩阶段:
正方三辩陈词:
除我队上述理由认为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贡献,是杰出的君王外,史书上还记载着秦始皇的其他功绩。
例如:还提到交通方面的成就,战国以来,各地车辆大小不一样,因此车道窄宽不一,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十分不方便,而秦始皇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有利于全国各地车辆的往来。
另外,秦始皇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两条弛道,一条向东通到齐燕地区,另一条到达就是吴楚地区,另外还修建“直道”、“五尺道”、“新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网,有利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政令的通达,军队的调遣,这些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秦始皇派蒙恬打败匈奴后,设平原郡,在平定南方后,添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迁移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荒地,推进汉人和越人杂处,同时还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这些措施既加强秦朝的统治,又促进了西南经济、交通的发展,这些不可不谓是壮举也。
反方三辩:
在秦始皇的暴政中,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不进忠言,唯我独尊也是个缺点,这也给秦帝国的收场添上了一笔。
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这些都是加重了人民的灾难。这些都是他的过错。
群众队员补充阶段
反方群众队员:
讲到秦始皇的残暴,我们可引用《秦律》中的规定:五人共盗一钱以上,要断左足,五人以下的盗窃者,所盗超过660钱,罚“割劓为城旦”。可见其残暴性,因修骊山陵墓而遭刑的人有七十万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记功,炫耀声威。这些加重了当时老百姓的负担。
正方群众代表:
秦始皇巡游多次而且主要是在巡行东方郡县一带,东方郡县是统一后新设立的郡县,秦始皇不辞辛苦出巡,条件是艰苦的,他常常遭遇“逢大风”“水波恶”甚至“为盗所惊”等风险(这里“盗”即六国旧势力反抗),为什么回去那里,是视察东方郡县情况,安定那里的国土,日后可以对东方的方针起到参考作用,至于歌功颂德,许多学者已研究到,认为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罢了,其中包括一些政治主张。是一种手段。
正方总结点评:
综上所述,秦始皇在其统一的过程中,为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封建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束了长期诸侯混战局面,为巩固政权,又能创立“三公九卿”制度,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平定南方和匈奴,设立郡县巩固边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虽有过错,但不可不谓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我方再次表明我们观点──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
反方总结点评:
各位老师、同学,秦始皇虽统一中原,建立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先后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他的暴政,却是可以和夏桀、商纣相比,他的这些功绩远远比不上他的残暴过失,摘不掉他是一位暴君的帽子,我方观点是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暴君,过大于功。
【秦始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
2.教室教学设计
3.《边城》教学设计
5.《咕咚》教学设计
6.硅教学设计
8.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