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7 16:25: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梅花魂》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魂》教学设计汇编15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梅花高尚品格,学习梅花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2、理解梅花魂,从外祖父爱梅花中,体会华侨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外祖父的语言、行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言行及文章线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赞美和描写梅花的诗文,以及归国华侨为国家做贡献的事例。

  2、准备《思乡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

  1课时。

  【设计理念】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赞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全文以梅花为线索,抓住外祖父的语言、行动、具体生动地讲师述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身的故事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许多诗句赞赏梅花。谈谈你收集到的诗句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背《墨梅》《梅花》等古诗。

  生:傲雪经霜、不畏严寒,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过度:

  师:有一位身处异国的华侨老人,他一生酷爱梅花,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学习《梅花魂》后,你就会理解老人的感情。

  二、指导自学,自主读书

  1、师:读了课题,你想知到什么?

  生:围绕梅花讲了那些事?题目中“魂”是什么意思?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

  2、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

  (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后交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体验)

  三、交流体会、深入理解

  1、畅谈读书体会,探索人物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努力及理解、表达能力)

  2、答疑讨论:

  ⑴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⑵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域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⑶外祖父把梅花当做什么象征?

  ⑷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

  四、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播放乐曲、分角色读。

  五、课堂拓展、丰富知识

  1、汇报自己知道的古人思乡的诗句。

  2、阅读欣赏:

  一

  雪梅争香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香,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有雪,

  支梅并作十分香。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

  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 腮边 训斥 玷污 呜咽

  欺凌 秉性 蒙眬 梳理 衰老

  手绢 华侨 白杭绸 抹干净 凉飕飕

  不甚在意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眷恋 缕缕幽芳 葬身异国 漂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

  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

  共有三处:

  1、

  2、

  3、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三 探究三苦:体会外公思乡之情

  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

  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

  (思乡的泪)

  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悲痛的泪)

  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

  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

  外祖父心爱的孙女就要回国了,可是外祖父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国,他是多么得伤心啊。在第“三”哭中,还有一个句子能够体现出外祖父的难过,你们找出来了吗?

  “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的衰老是因为风缭乱了头发吗?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

  梅花魂

  一哭: 教“我”读诗词时 思乡的泪

  二哭: 得知不能回国时 悲痛的泪

  三哭: 送“我们”上船时 不舍的泪

《梅花魂》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是以“思乡怀乡”为专题,安排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单元文本的学习,在阅读文本,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到作者以及文本的中人物,对自己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从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入,追忆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一些往事。通过对外祖父珍爱梅花,在归国之际将墨梅图与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的回忆,体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整篇课文还借物喻人,用梅花来赞誉中华儿女的品格,从中表达了外祖父对中华儿女以及祖国深深的爱意。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选编本文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能够领会到文本中所传达的深深爱国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他们的形象思维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丰富与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这些使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虽然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但由于他们的知识还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这对于理解本文中梅花与华儿女之间的联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前,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多去了解一些有关梅花的古诗词,以利于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意。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生接触的还比较的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放低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地理解、体会与接受,消除他们的畏惧感,使他们在习作过程中能够模仿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往爱国教育的教授方式,往往是僵化、死板的。教师一味地传道,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真正的爱国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的文本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读自悟。

  三、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文本,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与教材的基础之上,以朗读为经,品读为纬,通过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的方式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以及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葬身异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梅花魂的深意,从对外祖父追忆的往事中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4、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意,从对外祖父追忆的往事中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意,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课时分配:

  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开得越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3、查字典说说“魂”的意思以及在本课中的意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梅花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梅花的精神,为之后的'课文感知做好铺垫。借助查字典的方式来学习“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该字的部首、写法,还了解了“魂”的意思。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3、全班交流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生字能力,通过小组交流以及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识记方法,强化记忆。教师只需适时的检查、纠正,对重点字词进行教学。】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

  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找找五件事分别对应的是哪些段落?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读诗词落泪2

  珍爱梅图3

  不能回国而哭4——11

  送墨梅图12——13

  递梅花手绢14——15

  【设计意图:对五件事的概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整体把握的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生自读第一件事,交流从中读到了什么。(外祖父对于家乡,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

  2、引导:眼尖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段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那你对这些诗词是怎么理解的呢?外祖父教文中的“我”学这些,用意何在呢?

  3、点拨:外祖父为什么在读这些诗词的时候会流泪呢,原因是什么?

  4、教师小结:看来,虽然文中的“我”身在异国,但外祖父丝毫不肯放松对我的教导,让我从小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不要忘“本”,这份心意真是难得啊!

  5、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6、学生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外祖父的这种思乡情?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a、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理解“呜呜呜”地哭是怎样的哭;外祖父为什么会这么哭;他哭的时候在想什么,扩充省略号内容。)

  b、①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②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快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理解第一段中的外貌描写,体会“一下子衰老”的含义;感受“泪眼蒙眬“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第一件事的教学引出外祖父另外两次的哭,引导学生敬爱那个阅读与思考、阅读与质疑、阅读与感悟有机地融合,在教师巧妙的引导、启发之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情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平台,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教师真正地扮演了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语文不是无情物,应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朗读和品味语言文字中,提高语文的素养。】

  五、课堂小结,提问升华

  通过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那种思念故乡、渴望回国的思想感情,可是文章题目却是“梅花魂”,这与梅花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或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2、读读阅读链接中的诗歌《故乡》,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梅花魂》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问题)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玷污

  大抵欺凌训斥秉性眷恋衰老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梅花精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师朗诵课文,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朗读指导,体验感情。)

  (1)出示“每当读到……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落泪?

  b、读到这些思乡诗句,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c、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从中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语体会到爱惜墨梅图?

  c、为什么这样爱惜一枝画梅?

  d、怎样读老人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为什么感动。

  作业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梅花魂》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3、揣摩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4、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2、理解课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运用批读方法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流泪,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知,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课文旁批,知道了故乡的梅花让莺儿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去读懂《梅花魂》,

  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

  (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

  要求:借助旁批,默读课文3-15自然段,用符号加词或词组来批注。

  (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反馈:

  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

  ⑴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

  ⑵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刷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

  ⑶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

  ⑷师生合作朗读,借助相关视频,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

  ⑴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

  ⑵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

  ⑶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

  ⑷引导学习“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

  3、层次三:巧用旁批,感悟游子魂

  ⑴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

  ⑵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寄梅图,“一气”中感受游子魂。

  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

  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

  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

  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

  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习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

  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

  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

  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

  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

  五、课后作业。

  1、依据文章表达顺序,抓住要点复述课文。

  2、梳理批注内容,整理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写读后感。

  3、本课中“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梅花还可以寄托其他的感情,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在班级举办“赏花会”。

  板书设计:

  民族

  梅花魂 眷念祖国

  游子

《梅花魂》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第十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课前已预习了《梅花魂》这篇课文,你认为那段特别重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直插课文重点,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出难点,也为后文能充分展示学生搜集处理的大量信息,进行合作化学习留出了时间。

  二、学习重点段落十三自然段

  1、出示13自然段,这段话讲了哪两层意思?请组长带领大家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分层画线后组内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分层的方法大体把握本段落的意思,为进一步理解重点段的重点词句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作好准备。

  2、再读该段,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梅花品格的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组内练读,全班交流)

  3、齐读十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在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中理解这段话。

  三、各组交流搜集材料

  1、过渡:

  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在咱们中国历史上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英雄人物有许许多多,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资料,了解英雄人物事迹,下面请各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

  (组内合作,全班以组为单位交流)

  (交流方式:朗读名人的名言、诗作、书法作品、故事简介、歌曲等自定)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悟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可谓水到渠成。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处理的信息,广开学习的资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宽松自由的心境中,学生的潜能将得到更大的开发。

  2、教师参与交流:

  (注意对学生资料的补充如现当代的一些伟人)

  设计意图:教师的参与展示了一种“学习伙伴”式的师生交往。

  四、再学重点段

  1、过渡:

  通过刚才第13自然段的初步学习,我们了解了梅花的品格,通过刚才的信息交流,我们了解了中华儿女的秉性,我们的中华儿女究竟有怎样的秉性?

  2、出示: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___,愈___,我们的中华儿女愈____,愈___。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再次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学生自由练说,全班交流。

  五、小结

  是啊!凌寒不惧、傲雪怒放的梅花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秉性?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魂正是中华魂。(贴大大的、毛笔书写的“魂”字)有着这样精神支撑的民族才会令漂泊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魂牵梦萦。

  六、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体会外祖父的赤子之心

  1、引读有关外公眷恋祖国的语句。

  2、外公赠墨梅图,送梅花手绢,究竟在表达什么呢?齐读最后一小节。

  3、是啊!这是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让我们替那些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们向祖国母亲表达心声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理解层层推进,情感层层堆积之时,师生共唱歌曲《中国心》,力求在课堂中掀起一个自然的高潮,同时,也体现跨学科的综合性。

  4、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我想起漂泊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总会想起他说那句话──

  5、齐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景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七、学习梅花品格

  1、外公勉励他的外孙女要有梅花的秉性:

  下面请大家在书上的墨梅图旁,也写上几句话来勉励自己做个有秉性的中国人,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是学生对中心思想理解的又一次升华。

  2、学生练笔

  3、全班交流

  4、小结:

  我们的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只要我们永远记住着梅花魂,永远拥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坚信中国这条巨龙一定会腾飞在世界上空。

《梅花魂》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一幅( )?学生答。

  板书:梅花

  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

  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投影出示:

  本课教学目标:

  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

  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

  1、小组汇报:

  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⑴ 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

  ⑵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 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 指名说。

  ③ 齐读。

  ⑶ 课题中《梅花魂》的魂,在文中究竟指什么样的魂?

  ① 投影出示13节。

  ② 自由读。

  ③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④ 祖父保存梅花图,是为了( )?祖父爱梅花,就是( )。

  ⑤ 齐读。

  四、指导朗读

  1、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心用情地练读。

  2、自由读文,指名读(可范读)。

  3、指导读13节:

  ⑴ 读这段应注意什么?

  ⑵ 指名读。

  ⑶ 齐读。

  4、导读开头、结尾:

  ⑴ 学生说如何读。

  ⑵ 小组练读。

  ⑶ 指名读。

  ⑷ 齐读。

  五、总结本文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1、读有关乡愁的文章。

  2、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

  【板书设计】

  品格

  梅魂花 灵魂 爱国心

  骨气

《梅花魂》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录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并揣摩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指导结合法。

  学法: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学习法。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特点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诗句。

  3、了解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气节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梅花情怀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近外祖父,去解读这位漂泊异乡的老人的梅花情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作者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五件往事,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

  看来,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把它们归纳出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以读促悟,体会梅花情怀

  (一)体会爱梅之心。

  1、你认为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能体现外祖父爱梅花的句子画出来,圈点批注。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相关部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份多么真切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分外爱惜”!

  (——指名读——小组读)

  3、还有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特别喜爱梅花呀?“我五岁那年……什么稀罕呢?”

  是啊,这么慈祥的外祖父竟然会大发脾气。这一字一句,甚至连一个标点,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从祖父的话语、动作、神态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刮、慢慢地专心致志地抹,在老人看来,这仿佛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件——稀世珍宝。——指名读(读出对梅花的珍爱之情)

  谁能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其他同学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反复读)(指导:你是在“训斥”吗?你拉下脸来训斥了吗?)

  (诶!这是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是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外祖父为什么不直接这么说,而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你觉得这句话的重心在哪里?(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小结:你们能够透过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真会学习。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场景,去感受老人对梅花那份深沉的爱吧。——请同学们齐读本段。

  (二)感受爱梅之因。

  1、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当时年幼的我并不明白外祖父为什么如此钟爱梅花,你明白吗?

  请好好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学生自由读。

  2、外祖父为什么这么钟爱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

  (1)指名读。你发现在这几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愈……愈……愈……愈……,最……最……最……),从这几个词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看,这就是风欺雪压中依然昂首开放的梅花,这就是百花凋零时依然吐露芬芳的梅花,看到它,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的品格?(昂首开放,坚强不屈)

  多么坚强的梅花啊、谁能读出梅花的傲然开放,坚强不屈?——指名读——再读。

  (3)小结:这种风欺雪压中依然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就是——梅花魂(板书:梅花魂)。原来,外祖父爱梅花就是爱梅花的精神啊!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的精神吗?他爱的还有什么?

  3、交流。“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1)是啊,中国人有着梅花的精神,那就是——“管历尽多少磨难……不肯低头折节”。

  (2)正如外祖父所说,我们中华民族的确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在磨难面前,在敌人面前,甚至在死亡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他们是最有骨气的人,你知道有哪些这样的人?——学生说——请大家看屏幕

  (3)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像这样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我们的炎黄子孙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所以,在老人眼中,梅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之魂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板书:民族魂)

  (4)同学们,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好,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谁来读?——男生齐读————全班齐读。

  (5)外祖父这么爱梅花,那他为什么还要把这幅他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我?

  (6)外祖父期盼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所以他告诫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7)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原来,老人爱梅情怀的后面藏着的其实是一颗心,一颗怎样的心?——一颗爱国心,一颗中国心。(板书:中国心)

  4、好,同学们,拿好书,让我们带着对梅花,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好好地读读这一段。

  5、过渡:同学们,老人对祖国如此热爱,可是,他却身在国外。每当想起自己深爱的`祖国,老人不免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热泪。课文中几处地方写到外祖父流泪?

  (三)、以外公三次流泪为引子,体会思乡爱国之情。

  1、第一次流泪的情景我们已经学了,请大家回忆一下,外祖父是在什么情况下流下的怎样的泪?

  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其他两次描写外祖父流泪的句子,看看外祖父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找完后,大家可以先讨论交流一下。

  3、孩子们,泪是情感的标志,你是否读懂了老人泪光中蕴涵的深情呢?谁来说说老人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流下了怎样的泪?

  第二次:我们要回国了,老人却不能回,流下了伤心的泪。

  4、请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外祖父第二次哭泣的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永远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5、那第三次呢?指名生说。第三次:我们回国时,外祖父来送别,流下了遗憾终生的泪。

  6、引:让我们把回忆的镜头切换到码头送别的那一天。

  出示第13、14自然段。——师范读

  (1)孩子们,你们发现今天的外祖父和往常有什么不同?

  小结:头发乱了也无暇料理,因为老人的心里思念着——

  面容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因为老人在伤心啊!他为什么伤心?

  (2)在船快开的那刻,泪眼蒙眬的外祖父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你觉得他递给我的仅仅是一块手绢吗?是什么?

  (3)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这是一颗怎样的思乡心,是一片怎样的爱国情哪!老人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作者。作者将这份沉甸甸的思乡心,爱国情凝聚成了三个字,那就是(指课题)——梅花魂。老师觉得,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也凝聚成另外三个字(指课题)——中国心。

  7、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前后呼应,首尾连贯,对比朗读,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寄托情怀

  老师这有一首跟老人有关的诗歌——乡愁,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师先诵读一二节,再引导学生一起读)

  四、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梅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梅花魂》。

  五、拓展实践

  1、当莺儿和母亲回到祖国之后,外祖父一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会做些什么来寄托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了外祖父……”为开头来写一段话。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

《梅花魂》教学设计10

  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梅花魂》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3、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

  了解梅花的秉性,品味“三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复习重点字词。

  2、全班齐读古诗《梅花》。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的精神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2、思考古诗的出处和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

  (借古诗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3、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讨论、交流:

  文中哪三次提到外祖父“落泪”,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无法回国,痛哭失声爱国心

  送别亲人,泪眼朦胧

  三、小组合作、交流评析

  1、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讨论:

  a、梅花的秉性是什么?(用原话来回答)

  b、老人赞美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作者连用四个“愈”,三个“最”突出表现了梅花的品格高尚、灵魂纯洁、很有骨气。表面是赞颂梅花,事实是由物及人,由梅花联想到有气节的中国人,赞美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纯洁高尚的品格。)

  C、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小结:

  本文通过写以为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挚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一如梅花,忠贞不渝,表露了以为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四、感情朗读。

  五、延伸拓展

  1、搜集与梅花、思乡有关的诗词。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写一篇读后感。

《梅花魂》教学设计12

  课 题:梅 花 魂 (第2课时 讲读课)

  执 教:程 鹂

  学 校: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小学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梅花的象征意义及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眷恋之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3、品词读句,积累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5、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的象征意思,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媒体:文字、梅花图、音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师:(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师:(谈话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认为本文就是单纯的在写梅花,赞美梅花吗?那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回答。

  师:板书(外祖父 、喜爱梅花、思念家乡)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美的导语,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学习内容中,使学生乐学。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师:过渡语,引导学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时的她产生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汇报

  师:小结,问:作者后来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她懂了?

  生:回答,引出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初步理解最后一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自觉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验情境 升华情感

  师:有感情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经的胸怀。

  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老人喜爱梅花,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词句,用笔划上,思考后做批注,然后,相互谈感受。

  生:向全班谈感受。

  师:重点指导(1)第三段的描写(出示课件中的墨梅图及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进行细致刻画人物的写法指导。师重点指导(2)第十三段外公说的关于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话。(课件出示重点语段和雪中梅花图片)教师指名读文。

  师:从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觉得像梅花一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都有谁?

  生:汇报古今民族英雄。

  生:继续汇报从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眷恋祖国的。

  师:引出“血色梅花”讲解其深刻含义(播放《我的中国心》乐曲)。

  生:体会、感受。

  师:(过渡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屡见不鲜,怎么又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段吧!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理解内容;第三段内容学习;理解第十三段关于梅花品格一段话;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适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点语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理解外祖父的爱国心。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四)适时训练 拓展延伸

  师:(过渡语)载着无尽的思念的船远去了,我们仿佛听到了老人心中要回国的呼声,作者成年后含泪写下这篇文章里面寄托了多少对外公的思念与赞誉!每当作者看到那墨梅图手绢,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替她说出来吗?

  师:课件出示(每当 仿佛看到 想到 )

  生:写作训练。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归纳总结 入情悟理

  师:(结束语)岁月无情,外公走了,老人终究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愿同学们都成长为一位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依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文本信息内化为情感体验。

《梅花魂》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梅花魂》源于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学习本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朧”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1、查阅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学唱《我的中国心》。3、音乐《红梅赞》《我的中国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音乐《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3、师:赏美丽的红梅,听优美的歌曲,我们眼前似乎绽放着“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梅花的句子吗?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

  4、交流。

  生1:“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生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生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5、师:同学们读书真用心,找得也非常准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梅花魂》(板书课题 6、梅花魂)。同学们,你们对《梅花魂》的“魂”是怎样理解的?

  6、学生自由交流;归纳:魂,指的是精神,也就是梅花的精神。

  7、师: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画记号(生字新词、最感兴趣的句子)

  2、学习新词,扫清障碍。(课件出示新词)

  读准字音:分fè外、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不甚在意、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

  3、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思·议: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4、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

  5、指导、订正。

  课文围绕梅花,共写了五件事: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泪。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同学们,课文在写这五件事时候,几次写到了外祖父的“哭”,你知

  道一共有几次?外祖父为什么而哭?

  生1:课文共三次写到了外祖父的哭。分别在第2节、第11节、第15节。

  2、师:你找得非常准确,说明你读书是多么的细心呀!谁能读一读描写“三哭”的句子?

  生2: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生3:“??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4:“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3、品味“三哭”

  一哭:教“我”唐诗、宋词时。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情

  ①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到,对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在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从课文的插图中我们不难看,当时她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虽然她记住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于是,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好多好多的疑惑,那么小小年纪的.“我”有哪些疑问呢?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③交流。

  生:她不懂得外祖父在教唐诗宋时,为什么会落泪。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老师,我从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这三首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或依依惜别情。

  生:老师,我认为,当时身居异国的外祖父的情况就与身居异乡的王维差不多。身居它乡的王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因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而身居异国的外祖父,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家乡的亲人,读诗词,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他就落泪了。

  师:同学们体会得是多么深刻!是呀,诗句是不浓浓的乡思,读诗的外祖父何尝不是这样!

  ④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⑤师:从课文的第二自然中我们不难看出,外祖父非常慈祥、和蔼可亲——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可是,当我在一幅墨梅图上留了个脏手印时,外祖父为什么要“训斥我妈”呢?

  生: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对那一幅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当“我”弄脏了墨梅图时,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丝慢慢抹净。可见他对墨梅图是多么的喜爱。

  生:老师,我认为外祖父不仅仅是对墨梅的爱惜,更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因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她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对祖国无限的爱。

  生??

  师:同学说得太好啦!是呀,梅花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

  二哭,得知不能回国时。体会外祖父无法回家的伤感。

  1、对话朗读4—13自然段。

  2、品读第二次哭的情感。

  师:同学们,外祖父当得知可以回国,也他自己却不能回去时,却在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面前放声地哭了起来,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前面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其中有这样诗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归”和“愁”真切反应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回归之情。而当有机会回到故乡的时候,他却不能回去,他又怎能不哭呢?

  生:这一哭,哭出的是他内的无限感伤!

  生:这一哭,体现的是他对故乡、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师:这一哭,所表现的是这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爱。

  3、重点朗读第13自然段,体会外祖父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①画出重点词语。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愈??相当于“越??越??”)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②点拨归纳。“梅花魂”是指: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理解“秉性”)

  ③深入品味外祖父说的话。“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作梅花?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文天祥、岳飞、刘胡兰、江姐、钱学森、小英雄雨来、??)

  三哭,送“我们”上船时。深入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情爱国情。

  交流:①在什么情况下,外公第三掉泪?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外公哭了?(泪眼蒙胧)

  ②外祖父把珍爱梅花图送给了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是如何理解外公这一举动的?

  四、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1、品味外祖父两次送“我”梅花的意义。

  第一次送“我”用白杭丝绸包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的墨梅图。

  第二次在船上递给“我”一色雪白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2、指名有感情地示范性朗读第13自然段;全班齐读第13节。

  3、男女生轮读首尾两自然,体会这两节的联系及这样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朗读《故乡》(“阅读链接”)《斗笠》(选学课文2)

  2、齐唱《我的中国心》

  3、课后积累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中送别》《浣溪沙》

  4、课件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

  板书设计:

  6、梅花魂(陈慧瑛)

  梅花 魂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最有品格

  愈寒冷、愈风欺雪压 最有灵魂

  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外祖父

  分外爱惜墨梅图 顶天立地

  送我墨梅图不低头折节

  送我梅花手绢

  (眷念祖国的心)

  看到梅花??想起??外祖父(首尾呼应)

《梅花魂》教学设计14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三、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

  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

  ③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⑴ 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

  (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⑵ 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

  (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

  ⑶ 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⑷ 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岳飞、戚继光、江姐……。)

  ⑸ 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⑹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梅花魂》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知道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通过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高洁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感悟外祖父由爱梅,赞梅到借物喻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先学后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阅读既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更变成一种"创造性鉴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12自然段,谁能说一说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说)

  2、交待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外祖父,进一步感受这位华侨老人喜爱梅花,热爱祖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直奔重点,以点带面,自然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二,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

  1、默读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

  (1)外祖父为什么喜爱梅花

  (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把你的理解在旁边做批注。

  2、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本身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集体交流

  教学估计:学生理解的内容

  (一)梅花是最有名的花

  出示课件:"这梅花……有骨气的呢!"

  (1)交流: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文中的句子交流自己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指名说)

  (教师随机出示梅花图片,体会"不怕风欺雪压")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要求:带着对梅花的喜爱,敬仰之情来读。

  (4)默读理解:"她"的含义。(揭示借物喻人的内涵)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感受"它""他"和"她"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她"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为后面的读提升了情感的铺垫]

  (5)小结:外祖父之所以爱梅花,爱的是梅花的精神——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板书:品格,灵魂,骨气)

  (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的品格

  出示课件:"几千年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1)品读理解: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应是怎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的人 (指名说)

  (2)介绍有气节的人物: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 (指名说)

  (3)小结: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气节的人,就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他们的精神就是——梅花魂!

  (4)深入理解课题: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引导学生理解不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讲一讲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三)外祖父的期望

  齐读,要求:读出你对梅花精神的理解。

  4、师生齐读13自然段

  要求:带着对梅花精神的爱,对有气节的人物的.敬仰,有语气地朗读。

  5、师引读:

  1)他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联系第15自然段)船快开了,泪眼蒙眬的外祖父又递给莺儿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她是在告诉莺儿,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

  (3)外祖父分明也在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生接:作为一个中国人……)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和教师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小结: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对这位华侨老人如此热爱梅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位无限眷恋祖国的爱国华侨,他由爱梅,赞梅所表现出来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楚楚爱国之情,他代表了一个个漂流海外的华侨老人的心声和爱国情怀。

  请大家带着这份尊敬和敬佩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 加深体验

  1、说话练习

  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

  (出示课件)

  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指名说)

  2、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 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分别走近外祖父和莺儿的内心世界,加深对梅花魂的理解。小组内的交流能使写作能力较差的孩子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选择性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在自主园地展览。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品格

  梅花魂 灵魂 民族魂

  骨气

  自我评析:

  一,课前准备

  本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目标确定

  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标,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三,课中实施

  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 (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四,课后延伸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后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分层作业

  我设计的学生作业分三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听说读写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梅花魂》教学设计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梅花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梅花魂》教学设计10-30

《梅花魂》教学设计08-29

《梅花魂》教学设计15篇09-08

梅花魂教学反思06-26

《梅花魂》教学反思06-22

《梅花魂》教学反思10-03

梅花魂教学反思08-09

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10-05

(精品)梅花魂教学反思07-10

【荐】梅花魂教学反思07-0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梅花魂》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魂》教学设计汇编15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梅花高尚品格,学习梅花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2、理解梅花魂,从外祖父爱梅花中,体会华侨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外祖父的语言、行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言行及文章线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赞美和描写梅花的诗文,以及归国华侨为国家做贡献的事例。

  2、准备《思乡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

  1课时。

  【设计理念】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赞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全文以梅花为线索,抓住外祖父的语言、行动、具体生动地讲师述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至身的故事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许多诗句赞赏梅花。谈谈你收集到的诗句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背《墨梅》《梅花》等古诗。

  生:傲雪经霜、不畏严寒,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过度:

  师:有一位身处异国的华侨老人,他一生酷爱梅花,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学习《梅花魂》后,你就会理解老人的感情。

  二、指导自学,自主读书

  1、师:读了课题,你想知到什么?

  生:围绕梅花讲了那些事?题目中“魂”是什么意思?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

  2、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

  (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后交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体验)

  三、交流体会、深入理解

  1、畅谈读书体会,探索人物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努力及理解、表达能力)

  2、答疑讨论:

  ⑴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⑵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域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⑶外祖父把梅花当做什么象征?

  ⑷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

  四、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播放乐曲、分角色读。

  五、课堂拓展、丰富知识

  1、汇报自己知道的古人思乡的诗句。

  2、阅读欣赏:

  一

  雪梅争香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香,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有雪,

  支梅并作十分香。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

  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 腮边 训斥 玷污 呜咽

  欺凌 秉性 蒙眬 梳理 衰老

  手绢 华侨 白杭绸 抹干净 凉飕飕

  不甚在意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眷恋 缕缕幽芳 葬身异国 漂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

  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

  共有三处:

  1、

  2、

  3、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三 探究三苦:体会外公思乡之情

  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

  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

  (思乡的泪)

  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悲痛的泪)

  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

  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

  外祖父心爱的孙女就要回国了,可是外祖父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国,他是多么得伤心啊。在第“三”哭中,还有一个句子能够体现出外祖父的难过,你们找出来了吗?

  “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的衰老是因为风缭乱了头发吗?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

  梅花魂

  一哭: 教“我”读诗词时 思乡的泪

  二哭: 得知不能回国时 悲痛的泪

  三哭: 送“我们”上船时 不舍的泪

《梅花魂》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是以“思乡怀乡”为专题,安排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单元文本的学习,在阅读文本,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到作者以及文本的中人物,对自己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从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入,追忆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一些往事。通过对外祖父珍爱梅花,在归国之际将墨梅图与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的回忆,体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整篇课文还借物喻人,用梅花来赞誉中华儿女的品格,从中表达了外祖父对中华儿女以及祖国深深的爱意。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选编本文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能够领会到文本中所传达的深深爱国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他们的形象思维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丰富与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这些使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虽然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但由于他们的知识还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这对于理解本文中梅花与华儿女之间的联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前,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多去了解一些有关梅花的古诗词,以利于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深意。

  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生接触的还比较的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放低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地理解、体会与接受,消除他们的畏惧感,使他们在习作过程中能够模仿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往爱国教育的教授方式,往往是僵化、死板的。教师一味地传道,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真正的爱国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的文本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读自悟。

  三、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文本,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与教材的基础之上,以朗读为经,品读为纬,通过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的方式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以及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葬身异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梅花魂的深意,从对外祖父追忆的往事中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4、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意,从对外祖父追忆的往事中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意,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课时分配:

  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开得越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3、查字典说说“魂”的意思以及在本课中的意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梅花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梅花的精神,为之后的'课文感知做好铺垫。借助查字典的方式来学习“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该字的部首、写法,还了解了“魂”的意思。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3、全班交流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生字能力,通过小组交流以及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识记方法,强化记忆。教师只需适时的检查、纠正,对重点字词进行教学。】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

  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找找五件事分别对应的是哪些段落?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读诗词落泪2

  珍爱梅图3

  不能回国而哭4——11

  送墨梅图12——13

  递梅花手绢14——15

  【设计意图:对五件事的概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整体把握的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生自读第一件事,交流从中读到了什么。(外祖父对于家乡,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

  2、引导:眼尖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段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那你对这些诗词是怎么理解的呢?外祖父教文中的“我”学这些,用意何在呢?

  3、点拨:外祖父为什么在读这些诗词的时候会流泪呢,原因是什么?

  4、教师小结:看来,虽然文中的“我”身在异国,但外祖父丝毫不肯放松对我的教导,让我从小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不要忘“本”,这份心意真是难得啊!

  5、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6、学生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外祖父的这种思乡情?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a、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理解“呜呜呜”地哭是怎样的哭;外祖父为什么会这么哭;他哭的时候在想什么,扩充省略号内容。)

  b、①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②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快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理解第一段中的外貌描写,体会“一下子衰老”的含义;感受“泪眼蒙眬“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第一件事的教学引出外祖父另外两次的哭,引导学生敬爱那个阅读与思考、阅读与质疑、阅读与感悟有机地融合,在教师巧妙的引导、启发之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情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平台,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得教师真正地扮演了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通过朗读和品味语言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语文不是无情物,应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朗读和品味语言文字中,提高语文的素养。】

  五、课堂小结,提问升华

  通过外祖父的三次落泪,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那种思念故乡、渴望回国的思想感情,可是文章题目却是“梅花魂”,这与梅花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或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2、读读阅读链接中的诗歌《故乡》,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梅花魂》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问题)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玷污

  大抵欺凌训斥秉性眷恋衰老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梅花精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师朗诵课文,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朗读指导,体验感情。)

  (1)出示“每当读到……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落泪?

  b、读到这些思乡诗句,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c、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从中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语体会到爱惜墨梅图?

  c、为什么这样爱惜一枝画梅?

  d、怎样读老人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为什么感动。

  作业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梅花魂》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3、揣摩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4、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2、理解课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运用批读方法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流泪,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知,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课文旁批,知道了故乡的梅花让莺儿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去读懂《梅花魂》,

  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

  (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

  要求:借助旁批,默读课文3-15自然段,用符号加词或词组来批注。

  (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反馈:

  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

  ⑴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

  ⑵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刷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

  ⑶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

  ⑷师生合作朗读,借助相关视频,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

  ⑴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

  ⑵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

  ⑶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

  ⑷引导学习“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

  3、层次三:巧用旁批,感悟游子魂

  ⑴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

  ⑵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寄梅图,“一气”中感受游子魂。

  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

  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

  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

  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

  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习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

  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

  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

  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

  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

  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

  五、课后作业。

  1、依据文章表达顺序,抓住要点复述课文。

  2、梳理批注内容,整理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写读后感。

  3、本课中“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梅花还可以寄托其他的感情,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在班级举办“赏花会”。

  板书设计:

  民族

  梅花魂 眷念祖国

  游子

《梅花魂》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第十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的“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课前已预习了《梅花魂》这篇课文,你认为那段特别重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直插课文重点,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出难点,也为后文能充分展示学生搜集处理的大量信息,进行合作化学习留出了时间。

  二、学习重点段落十三自然段

  1、出示13自然段,这段话讲了哪两层意思?请组长带领大家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分层画线后组内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分层的方法大体把握本段落的意思,为进一步理解重点段的重点词句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作好准备。

  2、再读该段,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梅花品格的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组内练读,全班交流)

  3、齐读十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在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中理解这段话。

  三、各组交流搜集材料

  1、过渡:

  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在咱们中国历史上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英雄人物有许许多多,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资料,了解英雄人物事迹,下面请各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

  (组内合作,全班以组为单位交流)

  (交流方式:朗读名人的名言、诗作、书法作品、故事简介、歌曲等自定)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感悟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可谓水到渠成。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处理的信息,广开学习的资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宽松自由的心境中,学生的潜能将得到更大的开发。

  2、教师参与交流:

  (注意对学生资料的补充如现当代的一些伟人)

  设计意图:教师的参与展示了一种“学习伙伴”式的师生交往。

  四、再学重点段

  1、过渡:

  通过刚才第13自然段的初步学习,我们了解了梅花的品格,通过刚才的信息交流,我们了解了中华儿女的秉性,我们的中华儿女究竟有怎样的秉性?

  2、出示: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___,愈___,我们的中华儿女愈____,愈___。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再次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学生自由练说,全班交流。

  五、小结

  是啊!凌寒不惧、傲雪怒放的梅花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秉性?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魂正是中华魂。(贴大大的、毛笔书写的“魂”字)有着这样精神支撑的民族才会令漂泊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魂牵梦萦。

  六、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体会外祖父的赤子之心

  1、引读有关外公眷恋祖国的语句。

  2、外公赠墨梅图,送梅花手绢,究竟在表达什么呢?齐读最后一小节。

  3、是啊!这是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让我们替那些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们向祖国母亲表达心声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理解层层推进,情感层层堆积之时,师生共唱歌曲《中国心》,力求在课堂中掀起一个自然的高潮,同时,也体现跨学科的综合性。

  4、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我想起漂泊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总会想起他说那句话──

  5、齐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景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七、学习梅花品格

  1、外公勉励他的外孙女要有梅花的秉性:

  下面请大家在书上的墨梅图旁,也写上几句话来勉励自己做个有秉性的中国人,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是学生对中心思想理解的又一次升华。

  2、学生练笔

  3、全班交流

  4、小结:

  我们的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只要我们永远记住着梅花魂,永远拥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坚信中国这条巨龙一定会腾飞在世界上空。

《梅花魂》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一幅( )?学生答。

  板书:梅花

  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

  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投影出示:

  本课教学目标:

  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

  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

  1、小组汇报:

  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⑴ 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

  ⑵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 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 指名说。

  ③ 齐读。

  ⑶ 课题中《梅花魂》的魂,在文中究竟指什么样的魂?

  ① 投影出示13节。

  ② 自由读。

  ③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④ 祖父保存梅花图,是为了( )?祖父爱梅花,就是( )。

  ⑤ 齐读。

  四、指导朗读

  1、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心用情地练读。

  2、自由读文,指名读(可范读)。

  3、指导读13节:

  ⑴ 读这段应注意什么?

  ⑵ 指名读。

  ⑶ 齐读。

  4、导读开头、结尾:

  ⑴ 学生说如何读。

  ⑵ 小组练读。

  ⑶ 指名读。

  ⑷ 齐读。

  五、总结本文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1、读有关乡愁的文章。

  2、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

  【板书设计】

  品格

  梅魂花 灵魂 爱国心

  骨气

《梅花魂》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录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并揣摩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指导结合法。

  学法: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学习法。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特点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诗句。

  3、了解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气节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梅花情怀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近外祖父,去解读这位漂泊异乡的老人的梅花情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作者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五件往事,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

  看来,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把它们归纳出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以读促悟,体会梅花情怀

  (一)体会爱梅之心。

  1、你认为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能体现外祖父爱梅花的句子画出来,圈点批注。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相关部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份多么真切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分外爱惜”!

  (——指名读——小组读)

  3、还有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特别喜爱梅花呀?“我五岁那年……什么稀罕呢?”

  是啊,这么慈祥的外祖父竟然会大发脾气。这一字一句,甚至连一个标点,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从祖父的话语、动作、神态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刮、慢慢地专心致志地抹,在老人看来,这仿佛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件——稀世珍宝。——指名读(读出对梅花的珍爱之情)

  谁能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其他同学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反复读)(指导:你是在“训斥”吗?你拉下脸来训斥了吗?)

  (诶!这是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是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外祖父为什么不直接这么说,而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你觉得这句话的重心在哪里?(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小结:你们能够透过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真会学习。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场景,去感受老人对梅花那份深沉的爱吧。——请同学们齐读本段。

  (二)感受爱梅之因。

  1、过渡: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当时年幼的我并不明白外祖父为什么如此钟爱梅花,你明白吗?

  请好好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学生自由读。

  2、外祖父为什么这么钟爱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

  (1)指名读。你发现在这几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愈……愈……愈……愈……,最……最……最……),从这几个词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看,这就是风欺雪压中依然昂首开放的梅花,这就是百花凋零时依然吐露芬芳的梅花,看到它,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的品格?(昂首开放,坚强不屈)

  多么坚强的梅花啊、谁能读出梅花的傲然开放,坚强不屈?——指名读——再读。

  (3)小结:这种风欺雪压中依然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就是——梅花魂(板书:梅花魂)。原来,外祖父爱梅花就是爱梅花的精神啊!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的精神吗?他爱的还有什么?

  3、交流。“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1)是啊,中国人有着梅花的精神,那就是——“管历尽多少磨难……不肯低头折节”。

  (2)正如外祖父所说,我们中华民族的确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在磨难面前,在敌人面前,甚至在死亡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他们是最有骨气的人,你知道有哪些这样的人?——学生说——请大家看屏幕

  (3)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像这样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我们的炎黄子孙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所以,在老人眼中,梅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之魂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板书:民族魂)

  (4)同学们,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好,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谁来读?——男生齐读————全班齐读。

  (5)外祖父这么爱梅花,那他为什么还要把这幅他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我?

  (6)外祖父期盼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所以他告诫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7)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原来,老人爱梅情怀的后面藏着的其实是一颗心,一颗怎样的心?——一颗爱国心,一颗中国心。(板书:中国心)

  4、好,同学们,拿好书,让我们带着对梅花,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好好地读读这一段。

  5、过渡:同学们,老人对祖国如此热爱,可是,他却身在国外。每当想起自己深爱的`祖国,老人不免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热泪。课文中几处地方写到外祖父流泪?

  (三)、以外公三次流泪为引子,体会思乡爱国之情。

  1、第一次流泪的情景我们已经学了,请大家回忆一下,外祖父是在什么情况下流下的怎样的泪?

  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其他两次描写外祖父流泪的句子,看看外祖父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找完后,大家可以先讨论交流一下。

  3、孩子们,泪是情感的标志,你是否读懂了老人泪光中蕴涵的深情呢?谁来说说老人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流下了怎样的泪?

  第二次:我们要回国了,老人却不能回,流下了伤心的泪。

  4、请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外祖父第二次哭泣的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永远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5、那第三次呢?指名生说。第三次:我们回国时,外祖父来送别,流下了遗憾终生的泪。

  6、引:让我们把回忆的镜头切换到码头送别的那一天。

  出示第13、14自然段。——师范读

  (1)孩子们,你们发现今天的外祖父和往常有什么不同?

  小结:头发乱了也无暇料理,因为老人的心里思念着——

  面容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因为老人在伤心啊!他为什么伤心?

  (2)在船快开的那刻,泪眼蒙眬的外祖父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你觉得他递给我的仅仅是一块手绢吗?是什么?

  (3)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这是一颗怎样的思乡心,是一片怎样的爱国情哪!老人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作者。作者将这份沉甸甸的思乡心,爱国情凝聚成了三个字,那就是(指课题)——梅花魂。老师觉得,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也凝聚成另外三个字(指课题)——中国心。

  7、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前后呼应,首尾连贯,对比朗读,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寄托情怀

  老师这有一首跟老人有关的诗歌——乡愁,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师先诵读一二节,再引导学生一起读)

  四、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梅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梅花魂》。

  五、拓展实践

  1、当莺儿和母亲回到祖国之后,外祖父一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会做些什么来寄托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了外祖父……”为开头来写一段话。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

《梅花魂》教学设计10

  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自学重点段15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

  ①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主要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②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扩展

  1.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第2自然段从开头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得应轻快一些。从“读到”到这一段结束,读得应低缓一些。第13自然段点明了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在朗读时,语气要坚决。)

  2.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段,并体会它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梅花)

  (崇高)的品格

  冰凉的(泪珠)

  (高尚)的灵魂

  慈祥的(外公)

  (梅花)的骨气

  隆冬的(天气)

  (梅花)的秉性

  2.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梅花魂》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3、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

  了解梅花的秉性,品味“三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复习重点字词。

  2、全班齐读古诗《梅花》。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的精神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2、思考古诗的出处和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

  (借古诗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3、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讨论、交流:

  文中哪三次提到外祖父“落泪”,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无法回国,痛哭失声爱国心

  送别亲人,泪眼朦胧

  三、小组合作、交流评析

  1、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讨论:

  a、梅花的秉性是什么?(用原话来回答)

  b、老人赞美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作者连用四个“愈”,三个“最”突出表现了梅花的品格高尚、灵魂纯洁、很有骨气。表面是赞颂梅花,事实是由物及人,由梅花联想到有气节的中国人,赞美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纯洁高尚的品格。)

  C、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小结:

  本文通过写以为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挚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一如梅花,忠贞不渝,表露了以为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四、感情朗读。

  五、延伸拓展

  1、搜集与梅花、思乡有关的诗词。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写一篇读后感。

《梅花魂》教学设计12

  课 题:梅 花 魂 (第2课时 讲读课)

  执 教:程 鹂

  学 校: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小学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梅花的象征意义及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眷恋之情。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3、品词读句,积累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5、教学难点:理解梅花的象征意思,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媒体:文字、梅花图、音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师:(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赏过梅花?欣赏过严冬里的那一枝独秀的花之傲骨?诗人王安石、陆游、画家王冕,甚至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句盛赞过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梅花的的深刻喻意。(板书课题)

  师:(谈话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认为本文就是单纯的在写梅花,赞美梅花吗?那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回答。

  师:板书(外祖父 、喜爱梅花、思念家乡)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以美的导语,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兴趣,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学习内容中,使学生乐学。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师:过渡语,引导学生找出外祖父的言行使幼时的她产生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汇报

  师:小结,问:作者后来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她懂了?

  生:回答,引出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初步理解最后一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自觉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验情境 升华情感

  师:有感情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老人曾经的胸怀。

  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老人喜爱梅花,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词句,用笔划上,思考后做批注,然后,相互谈感受。

  生:向全班谈感受。

  师:重点指导(1)第三段的描写(出示课件中的墨梅图及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进行细致刻画人物的写法指导。师重点指导(2)第十三段外公说的关于梅花的品格的那段话。(课件出示重点语段和雪中梅花图片)教师指名读文。

  师:从这段里,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师:你觉得像梅花一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都有谁?

  生:汇报古今民族英雄。

  生:继续汇报从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眷恋祖国的。

  师:引出“血色梅花”讲解其深刻含义(播放《我的中国心》乐曲)。

  生:体会、感受。

  师:(过渡语)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屡见不鲜,怎么又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段吧!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理解内容;第三段内容学习;理解第十三段关于梅花品格一段话;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适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为突破口,理解文章重点语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理解外祖父的爱国心。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四)适时训练 拓展延伸

  师:(过渡语)载着无尽的思念的船远去了,我们仿佛听到了老人心中要回国的呼声,作者成年后含泪写下这篇文章里面寄托了多少对外公的思念与赞誉!每当作者看到那墨梅图手绢,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替她说出来吗?

  师:课件出示(每当 仿佛看到 想到 )

  生:写作训练。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归纳总结 入情悟理

  师:(结束语)岁月无情,外公走了,老人终究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愿同学们都成长为一位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依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文本信息内化为情感体验。

《梅花魂》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梅花魂》源于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学习本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朧”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1、查阅远程教育资源,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学唱《我的中国心》。3、音乐《红梅赞》《我的中国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音乐《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3、师:赏美丽的红梅,听优美的歌曲,我们眼前似乎绽放着“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梅花的句子吗?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

  4、交流。

  生1:“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

  生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生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5、师:同学们读书真用心,找得也非常准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梅花魂》(板书课题 6、梅花魂)。同学们,你们对《梅花魂》的“魂”是怎样理解的?

  6、学生自由交流;归纳:魂,指的是精神,也就是梅花的精神。

  7、师: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画记号(生字新词、最感兴趣的句子)

  2、学习新词,扫清障碍。(课件出示新词)

  读准字音:分fè外、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不甚在意、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

  3、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思·议: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4、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

  5、指导、订正。

  课文围绕梅花,共写了五件事: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泪。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同学们,课文在写这五件事时候,几次写到了外祖父的“哭”,你知

  道一共有几次?外祖父为什么而哭?

  生1:课文共三次写到了外祖父的哭。分别在第2节、第11节、第15节。

  2、师:你找得非常准确,说明你读书是多么的细心呀!谁能读一读描写“三哭”的句子?

  生2: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生3:“??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4:“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3、品味“三哭”

  一哭:教“我”唐诗、宋词时。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情

  ①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到,对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在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从课文的插图中我们不难看,当时她只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虽然她记住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于是,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好多好多的疑惑,那么小小年纪的.“我”有哪些疑问呢?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③交流。

  生:她不懂得外祖父在教唐诗宋时,为什么会落泪。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老师,我从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这三首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或依依惜别情。

  生:老师,我认为,当时身居异国的外祖父的情况就与身居异乡的王维差不多。身居它乡的王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因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而身居异国的外祖父,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家乡的亲人,读诗词,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他就落泪了。

  师:同学们体会得是多么深刻!是呀,诗句是不浓浓的乡思,读诗的外祖父何尝不是这样!

  ④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⑤师:从课文的第二自然中我们不难看出,外祖父非常慈祥、和蔼可亲——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可是,当我在一幅墨梅图上留了个脏手印时,外祖父为什么要“训斥我妈”呢?

  生: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对那一幅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当“我”弄脏了墨梅图时,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丝慢慢抹净。可见他对墨梅图是多么的喜爱。

  生:老师,我认为外祖父不仅仅是对墨梅的爱惜,更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因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她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对祖国无限的爱。

  生??

  师:同学说得太好啦!是呀,梅花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

  二哭,得知不能回国时。体会外祖父无法回家的伤感。

  1、对话朗读4—13自然段。

  2、品读第二次哭的情感。

  师:同学们,外祖父当得知可以回国,也他自己却不能回去时,却在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面前放声地哭了起来,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前面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其中有这样诗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归”和“愁”真切反应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回归之情。而当有机会回到故乡的时候,他却不能回去,他又怎能不哭呢?

  生:这一哭,哭出的是他内的无限感伤!

  生:这一哭,体现的是他对故乡、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师:这一哭,所表现的是这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爱。

  3、重点朗读第13自然段,体会外祖父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①画出重点词语。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愈??相当于“越??越??”)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②点拨归纳。“梅花魂”是指: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理解“秉性”)

  ③深入品味外祖父说的话。“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作梅花?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文天祥、岳飞、刘胡兰、江姐、钱学森、小英雄雨来、??)

  三哭,送“我们”上船时。深入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情爱国情。

  交流:①在什么情况下,外公第三掉泪?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外公哭了?(泪眼蒙胧)

  ②外祖父把珍爱梅花图送给了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是如何理解外公这一举动的?

  四、赏读课文,升华情感。

  1、品味外祖父两次送“我”梅花的意义。

  第一次送“我”用白杭丝绸包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的墨梅图。

  第二次在船上递给“我”一色雪白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2、指名有感情地示范性朗读第13自然段;全班齐读第13节。

  3、男女生轮读首尾两自然,体会这两节的联系及这样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朗读《故乡》(“阅读链接”)《斗笠》(选学课文2)

  2、齐唱《我的中国心》

  3、课后积累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中送别》《浣溪沙》

  4、课件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

  板书设计:

  6、梅花魂(陈慧瑛)

  梅花 魂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最有品格

  愈寒冷、愈风欺雪压 最有灵魂

  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外祖父

  分外爱惜墨梅图 顶天立地

  送我墨梅图不低头折节

  送我梅花手绢

  (眷念祖国的心)

  看到梅花??想起??外祖父(首尾呼应)

《梅花魂》教学设计14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三、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

  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

  ③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⑴ 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

  (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⑵ 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

  (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

  ⑶ 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⑷ 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岳飞、戚继光、江姐……。)

  ⑸ 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⑹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梅花魂》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知道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通过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高洁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感悟外祖父由爱梅,赞梅到借物喻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先学后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阅读既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更变成一种"创造性鉴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12自然段,谁能说一说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说)

  2、交待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外祖父,进一步感受这位华侨老人喜爱梅花,热爱祖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直奔重点,以点带面,自然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二,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

  1、默读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

  (1)外祖父为什么喜爱梅花

  (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把你的理解在旁边做批注。

  2、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本身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集体交流

  教学估计:学生理解的内容

  (一)梅花是最有名的花

  出示课件:"这梅花……有骨气的呢!"

  (1)交流: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文中的句子交流自己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指名说)

  (教师随机出示梅花图片,体会"不怕风欺雪压")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要求:带着对梅花的喜爱,敬仰之情来读。

  (4)默读理解:"她"的含义。(揭示借物喻人的内涵)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感受"它""他"和"她"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她"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为后面的读提升了情感的铺垫]

  (5)小结:外祖父之所以爱梅花,爱的是梅花的精神——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板书:品格,灵魂,骨气)

  (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的品格

  出示课件:"几千年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1)品读理解: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应是怎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的人 (指名说)

  (2)介绍有气节的人物: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 (指名说)

  (3)小结: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气节的人,就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他们的精神就是——梅花魂!

  (4)深入理解课题: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引导学生理解不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讲一讲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三)外祖父的期望

  齐读,要求:读出你对梅花精神的理解。

  4、师生齐读13自然段

  要求:带着对梅花精神的爱,对有气节的人物的.敬仰,有语气地朗读。

  5、师引读:

  1)他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2)(联系第15自然段)船快开了,泪眼蒙眬的外祖父又递给莺儿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她是在告诉莺儿,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

  (3)外祖父分明也在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生接:作为一个中国人……)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和教师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小结: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对这位华侨老人如此热爱梅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位无限眷恋祖国的爱国华侨,他由爱梅,赞梅所表现出来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楚楚爱国之情,他代表了一个个漂流海外的华侨老人的心声和爱国情怀。

  请大家带着这份尊敬和敬佩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 加深体验

  1、说话练习

  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

  (出示课件)

  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指名说)

  2、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 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分别走近外祖父和莺儿的内心世界,加深对梅花魂的理解。小组内的交流能使写作能力较差的孩子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2、选择性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在自主园地展览。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品格

  梅花魂 灵魂 民族魂

  骨气

  自我评析:

  一,课前准备

  本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目标确定

  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标,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三,课中实施

  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 (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四,课后延伸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后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分层作业

  我设计的学生作业分三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听说读写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