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9 13:30: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1

  【主题的确定】

  本课题的选择是从学习《黄河颂》一文后的教学反思中引发的,当时虽然在课前布置了让学生课余时间自行收集有关黄河资料的任务,但在课堂上问及黄河的军事、政治、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时,很少有学生对祖国的母亲河──黄河有深入了解的,同学们在交流中都认为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

  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反思,同学们也认识到了解黄河、关注黄河的现实意义,最后经过班级讨论,确定了“走近黄河,关注黄河”这一主题。

  【活动目标的确定】

  1、活动总目标:

  ⑴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⑵了解黄河的地理环境。

  ⑶学会欣赏有关黄河的乐曲。

  ⑷深入理解黄河精神的内涵。

  ⑸了解、关注黄河的现状,反思环保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情感目标:

  ⑴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新发现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⑵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⑶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为祖国及家乡的环保献计献策的激情。

  3、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⑵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⑶初步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培养社交能力。

  ⑷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确立活动小组】

  课题确定后,为了活动能很好地组织开展,根据初一⑹班学生都是住校生的特点,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后,以寝室为单位,将六个寝室编为六个小组:

  第一组:1502寝室丁宏喜、冯钟等8人

  第二组:1504寝室余豪、刘章等8人

  第三组:1505寝室陈咏波、唐小康等8人

  第四组:1507寝室周荣超、姜晶等8人

  第五组:2510寝室廖珍桢、李纤等8人

  第六组:2511寝室陶珊、熊敏等8人

  【活动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查询、积累资料

  1、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问老师等方法了解有关黄河方面的知识,同时观察周边环境,采访本地的社区居民、农民了解麻城的环境状况。

  活动地点:城镇、学校图书馆(室)、电脑房(上网查询)、音乐教师办公室、城镇社区、村庄等地方。

  2、活动流程:

  ⑴各小组到城镇、学校图书馆(室)、电脑房搜集、摘录与黄河有关的知识;

  ①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②摘录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

  ③收集下载有关黄河的歌曲、民瑶;

  ④搜集有关黄河的地质、地理、人文资料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

  ⑵第二小组的余豪等8位同学利用放假的时间仔细观察了麻城市主要河道流域的环境现状,有的还取了水样,交给化学老师化验;

  我们的体会:离城镇居民区越近的河流水质就越差,水质的好坏与人的行为有很大关联。

  ⑶第三小组陈咏波、唐小康等8名同学到市环境局找到了有关专家,进行了短暂的采访,了解本地的水环境现状,寻求对策。(他们设计了一组采访题目,认真作好了记载,写好了采访日记)

  ①我们麻城市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②这些河流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以前呢?

  ③影响这些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④对于这些河流生态环境的变化,市委市政府及环保局采取过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⑷第五小组的廖珍桢、李纤等8名同学在音乐室欣赏了《黄河大合唱》(VCD)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等,还学唱了《黄水谣》等乐章。

  二、第二阶级:合作探究、整理成形、活动策划

  1、活动目标:

  ⑴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理能力。

  ⑵学会合作与交流。

  ⑶学会设计、策划一场活动。

  2、活动流程:

  ⑴以寝室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成文字形式,并初步设计、策划好各自活动的过程。

  (包括个人的练习、活动场所的布置、服装、道具、主持人、评委的选定等)

  ①第一小组负责整理大家搜集的有关黄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并设计主持一场“走近黄河”的故事会。

  ②第四小组负责整理大家收集的有关黄河的古今诗词,并设计主持一场“啊!黄河,母亲河”的诗歌朗诵会。

  ③第五小组负责整理在家搜集、下载的有关黄河的歌曲、民谣,并设计主持一场“歌唱黄河”的文艺演出。

  ④第六小组负责分析整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并将有知识制设成竞赛题,并设计主持一场“爱我黄河”知识竞赛活动。

  ⑵各小组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进行以“黄河”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⑶各组整理研究成果,并撰写体会文章。

  三、第三阶段:互相交流、成果展示

  1、活动目标:

  ⑴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

  ⑵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对研究成果有成功感、自信心。

  ⑶培养学生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2、活动流程:

  ⑴各小组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

  ①“走近黄河”故事会。

  ②“啊,黄河,母亲河”诗词朗诵会。

  ③“歌唱黄河”文艺演出。

  ④“爱我黄河”知识竞赛。

  ⑵拟定方案,进行社区宣传,寻找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①将收集到的资料(水质检测报告、调查报告、采访记录等)写成文章投到校广播台作一次专题栏目。

  ②制作卡片、手抄报,分小组深入社区、公共场所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市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③设计公益广告,呼吁人们爱护黄河,重视环境保护。

  ④给市长写一封信,希望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

  1、小组活动与班级活动配合密切:

  课题确立以后,大家就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活动该怎样开展,从哪些方面着手,到哪里搜集资料,大家各抒己见,由于小组分得多,工作分得细,各小组的目的都非常明确,所以各小组的活动计划都制定得有条理,且操作性强,这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各小组是以寝室为单位,各寝室长每隔3天将本组的活动进度报知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统一安排、调度,这样就保证了小组的活动与班级活动协调一致。

  由于课时较为紧张,在教学时除了花一课时用来分工、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明确目的,写好策划,三课时用来展示、评价活动成果外,其余活动都化整为零在课外让学生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题目制设好以后,以黑板报的形式将题目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了解既丰富了大家的课余时间,同时也使知识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得以强化,分工合作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在信息的搜集交流、整理过程中,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与整合,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促进了各科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知识竞赛场面热烈:

  由于知识竞赛的题目来源于各小组收集、整理的资料,同时第六小组将题目制设出来后又及时将题目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同学们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回答时不看任何资料,有百分之九十七的题目学生都回答正确,哪一个同学一旦出现错误,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起来更正,场面异常激烈。

  【知识竞赛部分题目】

  ⑴黄河的年纪大概有多少岁?

  (50~60万年)

  ⑵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

  (第二大河)

  ⑶黄河的流域面积是多少?

  (75万平方千米)

  ⑷黄河流经几个省?

  (9个)

  ⑸人类最早在黄河流域活动是什么时候?

  (旧石器时代)

  ⑹黄河发源地在哪?

  (青藏高原马颜喀拉山北麓)

  ⑺黄河是什么地区重要的水源?

  (西北和华北地区)

  ⑻黄河船上的船工把船叫做什么?

  (珍)

  ⑼“信天游”又称什么?

  (“顺天游”“小曲子”)

  ⑽《黄河大合唱》是由谁作曲的?

  (聂耳)

  ⑾《黄河大合唱》是由谁作词的?

  (张光年)

  ⑿黄河流域第一大奇观是什么?

  (壶口瀑布)

  ⒀乌梁素梅的前身是黄河的?

  (古道)

  ⒁黄河曾改道多少次?

  (26次)

  ⒂黄河流域上有几个石窟?

  (7分)

  ⒃黄河流域最平凡的灾害是什么?

  (水灾、旱灾)

  ⒄黄河三门峡位于哪里?

  (小浪底大坝上游204米处黄河最窄处)

  ⒅黄河从上空看是什么字?

  (几字)

  ⒆黄河是怎样得名的?

  (因含沙最大、水色浊黄而得名)

  ⒇与黄河齐名的世界四大流域中,其它三个流域是:

  (幼发拉底、底格里斯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

  ……

  【教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尤其是社会视野,让学生形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并将自己的学习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动力。这次活动后,学生们都意识到各科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本上不再只摘录文学常识,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知识都摘录了下来,同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并自觉将这种意识转化到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中来,教室、寝室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适时、正确的指导是搞好活动的前题,比如学生第一次外出调查、采访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资料都忽视了,没有及时记载,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制定一个调查表,确定需要调查哪些东西,采访时先拟好潜台词及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围绕主题抓关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搞好活动的关键,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订好计划,在展示过程中,我放手将各活动的主导权交与学生,结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活动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综合性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语文课的兴趣也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学校、家庭应该为综合性活动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各科教师也应积极配合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会有根本性的提升。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一)

  课外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黄河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两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钟。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05-31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07-13

黄河颂教学设计06-16

《黄河颂》教学设计08-13

《黄河颂》教学设计07-21

《黄河》公开课教学设计10-23

《黄河颂》教学设计【荐】08-24

《黄河颂》教学设计(15篇)08-10

《黄河颂》教学设计15篇06-11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