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30 11:15: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结构、反应、运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

  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启发教学、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上一节课寻访校园里动物的视频,

  复习回顾。

  学生观看《校园里的动物——广外滨实》视频。

  通过以学生熟悉的视频导入新课。利于

  2min

  讲授新课

  创设情境:蜗牛的求助。播放录音:小朋友们,我非常想参加动物运动会,但是我需要通过3关才能参加,你们能和我一起闯关吗?

  第1关:报名

  (1)请同学们帮忙画蜗牛的自画像,画在活动手册第10页,要求边观察边画。

  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姓名

  自画像

  蜗牛

  (2)观察之前先观看介绍蜗牛外部特征视频。

  (3)教师投影部分学生的蜗牛绘画作品。

  (4)提问学生蜗牛的主要结构。

  第2关:帮蜗牛体检

  (1)出示棉签和竹签,问学生选择哪种工具帮蜗牛体检?并说说为什么?

  (2)播放蜗牛录音:小朋友们,请你们用棉签轻轻触碰我的身体,看看我有什么反应吧!

  (3)请学生上台表演蜗牛的应激反应。

  (4)播放蜗牛应激反应的实验视频,问学生的实验结果与视频是否一样,不一样的话分析原因。

  第3关:热身运动

  (1)讲解要求:老师这里有一块透明的塑料片,我们要请小蜗牛在塑料片上爬一爬,你们仔细看看它是怎样爬行的。

  (2)当观察蜗牛爬了一段时间后,当它已经站稳了,我们可以尝试将塑料片翻过来,可以观察到依然抓得稳稳的,这是为什么呢?

  (3)讲解蜗牛产生的黏液。

  4.课外延伸:和蜗牛相似的动物

  (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蛞蝓、螺、蛤。

  (2)小游戏:谁是蜗牛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帮助蜗牛一起闯关。

  学生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学生用肢体模仿观察到的蜗牛的应激反应。

  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并将塑料片翻过来,惊讶发现蜗牛不掉落。

  学生认真观看蛞蝓、螺、蛤图片。

  学生热烈参与游戏。

  为后面的探究环节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出示实物更加能更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蜗牛的外部特征。

  通过动笔画蜗牛,尝试用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通过表演既能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蜗牛应激反应的认识。

  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对蜗牛运动方式进行观察。认识到蜗牛利用腹足爬行,腹足分泌的黏液能帮助蜗牛爬行得更稳固。

  拓展学生对更多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小游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辨别蜗牛,活跃课堂气氛。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3课,是在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蜗牛)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也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观察蜗牛的身体,通过观察,学生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第二部分为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和运动,通过使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帮助学生知道蜗牛的应激反应、运动特点。

  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是完成第一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活动二放下一个课时。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故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观察蜗牛的身体。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能运用多感官观察。但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在观察中往往会先注意到蜗牛的运动。此外,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较多的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细致的观察。

  虽然一年级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他们仍在科学记录方面未能做到真实性,有部分学生会物体拟人化,未能做到如实记录。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两对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口、两对触角、眼睛等器官。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四、教学准备

  每人1只蜗牛、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开始的不成熟,经历3次试教和研讨课后,逐渐成为一节成形的课。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就一直很想让学生自己能够多说一些,不只是在分享猜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过程中进行分享,还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方法,更多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经过这次磨课,想在课堂上不留太多老师的痕迹又想让学生说出老师心中的方法,老师在课前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了解学生对蜗牛身体结构的了解、巧妙设计每一句话去引导学生说出方法,从“那蜗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把认真、细致地观察蜗牛,然后修正画像”这种老师引导过多的语言,过渡到“真实的蜗牛是长这样的吗?看来大家头脑中的蜗牛都不同,那我们怎样才知道谁是对的呢?”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教学效果却相差甚远,后者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就有将探究过程慢慢的渗透在整节课中,但有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调整。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万物都充满好奇心,对于动物他们更是有许多许多的问题去探索,假若课堂上让孩子提出探究的问题,那么我就会很难把握教学重点。所以就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历“猜想——说出实验方法——观察(实验)——分享交流——知道蜗牛身体特点(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但我经历了几次教学,仍然存在没有突破“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教学难点,在授课后仍有约18位学生的图画中仅画了一对触角。学生探究了、观察了,理论上说应该是大部分同学都画对才是,但这个数据出乎我的意料。原因在于蜗牛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学生移动、蜗牛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反应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蜗牛只伸出一对触角或不伸出触角,此时学生就会有概念上的偏差,我在课堂上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面细想下来,不管有多少位学生没有观察到蜗牛的两对触角,我也应该采取除观察外的方法(如微课、图片、看书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的概念,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方法。

  一年级学生可以说是小学生中对科学学科兴趣最大、好奇心最强的孩子了,而且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如果老师可以把故事融入到教学中,用故事串起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本课就是以小蚂蚁给小蚯蚓介绍好朋友的故事串起的,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授课,而且很理性,这样趣味性大打折扣了。趣味性除了需要有趣、有料的故事外,也需要我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演绎,这方面确实是短板,还要从以后每节课做起,多使用些语气词、生动的形容词等,也要多听听别人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或者和孩子一起听故事,多学习。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在之前的课上,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面的植物,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经过本节课的的学习,便于本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爱心,但是部分同学依旧对蜗牛有抵触情绪。

  学生在之前的一册科学书里面的教学已经掌握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还需要进行训练。学生对于蜗牛的还不能准确的观察,对于蜗牛触角的大小长短不能观察的仔细。

  部分学生还对于其他生命没有太大的概念,对于小动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可爱、有趣毛茸茸的感官上,还不能尊重生命。

  学生还不能分清楚写实科画和带有人物表情的漫画有什么区别。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上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蜗牛的身体构造。

  五、教学准备

  每两名学生一只观察的蜗牛,放大镜。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观察一种动物》属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在本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方便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口等器官。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到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我一开始进行备课的时候,准备采取故事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用一个故事将整节课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找朋友,认识新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认识蜗牛。同时,因为交朋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的科学态度渗入到课程当中。

  但是通过试教和教学研讨发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不易于也不利于放在同一节课内进行,如果将本节课内容在一节课当中进行会造成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深,同时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太大很有可能造成本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达不到课程要求和效果。因此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拆分:第一课先来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第二节课观察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因为本身为一节课的内容,现在分为两节课。因此,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外,还需要对课堂内容的深度进行拓宽。需要思考怎样将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宽,怎样把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反复强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得出教学重点当中对蜗牛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中的教学难点即蜗牛的两对触角的形态和蜗牛眼睛位置,是否有嘴巴这几个难点进行反复琢磨,尝试针对此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

  在形容蜗牛的触角的时候,因为有不同的形容词:两对、四条、四只,均可以较为精准的描述蜗牛的触角数量。但是因为在一节课上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可能还没有建立起“一对”的概念,不能够理解两对的名称。因此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是超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范围。

  对于绘本课程的故事构建要切合实际。开始针对于课堂内容设计的是:小蚂蚁丢了自己的好朋友“蜗牛”,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蚂蚁和蜗牛是天敌,蚂蚁会对蜗牛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在科学课当中需要对现实生活当中情境和实际相结合,这样对于除了对于情境构建之外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生活当中的认知进行够潜移默化的影响。

  针对课堂上学生第一次见到蜗牛会产生兴奋的情绪,出于天性会对盒子拍打等动作。这个应该在下达观察的时候先对学生提出任务和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同时要明确观察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前做出约束,这样以保证课堂有秩序的进行。

  同时反思的时候,思考了一个问题,对于科学画来讲,是否采用绘本的形式会影响漫画和科学写实画的相互理解?是否需要对小蚂蚁的漫画形象进行更改,仍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0篇01-07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12-08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5-13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06-15

动物的脸教学反思10-04

幼儿园小班体育《送小动物回家》教学设计06-16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01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反思11-28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反思09-05

个人教学设计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