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搭一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搭一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搭一搭》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
3、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先观察:难在哪了?
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
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教师鼠标点)指指被谁挡住啦?
(认识到有被遮挡的,课件显示)
师:如果把遮挡的这些立体块变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挡的就能看见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到的立方块透明,感受被遮挡的立方块与其他立方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
(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
师:现在是5个,如果是6个,7个,或者摆的更多呢,那么就更复杂了,这节课我们就只研究用5个小立方块来搭物体(揭示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摆来帮助我们),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时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过实物的摆来观察可以降低难度,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手段、方法)
4、汇报: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的,把它摆在黑板上。
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形状。
上面:师:谁看到了他在观察的时候和刚才那个同学有个不一样的动作?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呢?
师:A我们可以调整观察的角度,使你正对着要观察的面。
B还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转动这个物体,让要观察的`面对着你。
左面:学生先说,师:结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如果给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立体图形,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时候再看左面,怎么办?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即观察方法上的指导,整个过程由抽象————直观经验———抽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活动一在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再想一想中完成。)
5、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这三个面的形状,看谁摆的多?
用手势告诉我,你们都摆了几种?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摆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头脑中会有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画的都对吗?
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都做对的举手)
7、师:老师也搭好了一个,看看你能画出来吗?自己动手画,汇报: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没有通过摆,直接画出来的,没摆怎么就能画出来?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实物摆帮助画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摆加强印象,才能最终不用摆靠想象就能画出来。
(设计意图:3个练习,各有侧重点,5是通过大量的摆、画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在学生头脑中通过直观形成丰富的表象;6是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强调了不仅要求画的多,还要画的准,也是进一步强化训练;7是逐步由直观—抽象,不通过摆而是通过想象,知道每个面的形状,整个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实物,调整你的观察位置或是转动实物来观察,不能转动的图形只能靠自己的想象画出3个面的形状,也就只由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那么给你立体图形3个面的情况,你能知道原来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吗?
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1、出示学生画的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自己动手搭一搭
汇报:(指名到前面边摆边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这个过程也就是根据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
他是从正面先摆的,有没有摆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也就是先从哪个面入手摆出基本图形都可以,)
(设计意图:在独立完成、订正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想一想,摆一摆,再想一想这一过程,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组,师:再来摆一个,试试,行不。
师:还有和他摆的过程不一样的吗?比比,哪个简单?
(先摆数量多的,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这个呢,数量相同的,自己试试。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别的途径知道的吗?(你真了不起)
先摆上面看见的,也就是底层肯定不动,只是在上面进行调整)
(数量上相同的,先摆上面看见的)
(设计意图:优化摆的方法,比较怎么摆简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师:给2个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尝试,汇报
3、出示例题;判断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样的?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看来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发现新问题,结束全课。新课开始是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数学课堂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阵地。另外设计中,也有意识的体现由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问题答案这一不断训练过程,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搭一搭》教学设计2
教学环节:
1、情景引入: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角度,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不同。
2、例题讲解:观察汽车全景照片后,对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讲解。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加上茶壶的上、侧、正的观察。
3、情景练习:针对空间中3个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的不同。(选不同位置的照片)
4、扩展练习:欣赏风景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
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图形、同一个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够根据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综合,找到物体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间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立体的长方体纸箱一个(每一个面粘贴不同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遮盖布一块,实物图片若干,屏风一个,桌子上有的茶叶筒等3种物体,网络课件,计算机10台。
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组长、信息员)。分配一台计算机。
学具准备: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长方体物体,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不同
(场地布置:凳子在6个不同的地点,看到一个面的3个,两个面的3个,看见3个面的一个人)
1、情景设置: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研究。这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物体在各小组派来的代表中间,请从一号开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你们自由交换位置,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回到自己的小组)
2、同时点击对应的课件,出示1~6号角度看到的物体。
3、提问:为什么你们都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每个人两次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
二、观察实物,综合表象找实物。
1、提问:那么你们能判断站在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吗?
2、出示:小明、小红、小东在商店买鞋,他们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们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们看到的鞋和他们对应用连线表示吗?(连线)
3、小结:你们真厉害呀!能根据他们站在鞋的正面、侧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状。
三、综合表象,找寻实物
1、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吗?
2、提出问题:我弟弟家要购买一辆新车,他有这辆车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图片资料,可是他不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牌子和型号。请你们利用网络上的汽车资料和图片帮助他找到这辆车。
3、出示汽车的不同位置图,提供网络资料。
4、学生自主活动。
5、判断和小结:要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它的每一个部分入手,综合考虑它的全局。
四、判断空间中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1、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术的素描课上有这样的3样物体(出示)这是还有一张从空中俯视的平面图。以及4台摄像机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摄像师助理在连接数据线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在A、B、C、D这四个点的摄像机分别拍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请你连接上摄像机的线。
3、提供帮助:在屏风后边有这三样物体的实际情况和4个对应的点。你们可以自由进去观察找到帮助。
4、学生自由活动。集体订正。
5、提问:为什么4张图片中茶叶盒一会在杯子的左边,一会又在右边呢?这说明了什么?
6、小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位置观察空间中的物体不仅是形状不同,而且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五、欣赏空间中角度变换的风景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非常的好。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想请你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赏,配背景音乐。
3、提问:在欣赏中你感觉到什么?
4、总结: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改变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还有一种在定点变化视角的观察,这就象我们刚才看到风景是从一个点观察周围。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利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观察你看到的周围。
《搭一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能看出这个箱子是做什么用的吗?(抽奖箱)你怎么知道这是抽奖箱?(箱子的左面上写着呢)哪个超市在搞抽奖活动呢?(思达超市;因为箱子的右面上写着)
(2)这是箱子的哪个面?抽奖箱一共有几个面?一起来数一数。
(3)刚才同学们对抽奖箱观察的非常仔细,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观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搭一搭活动
(1)引入: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淘淘,淘淘是一名建筑工人,很多房子都是它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平常它最喜欢拿一些正方体搭来搭去,今天我们就和淘淘一起玩一个搭一搭的.小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
(2)个别学生当建筑工人:淘淘的指令是,先把三个正方体横着摆一排,再在中间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他搭的对吗?
(3)这位建筑工人表现的太棒了,下面淘淘要请你们都当建筑工人,(课前准备:规定好同位中谁拿正方体,谁先操作)请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体,淘淘的指令是,先拿出两个正方体横着摆一排,在左边的正方体的上面摆一个正方体,再在右边的正方体的前面摆一个正方体。
(4)检验:请一同学到前面来搭,大家看他搭的对吗?你们都是合格的建筑工人!(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根据指令再搭一边,其余同学看和自己搭的是否一样)
(5)(出示)这是淘淘搭建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它是怎么搭的吗?请拿出你的正方体搭一搭。
(6)说一说你是如何搭的?并到前面展示自己搭的过程。(引导:他的发言怎么样?)
生1:先竖着放两个正方体,在后面正方体的右面放一个,再在后面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他搭的对吗?如果说的更简洁一些就更好了)
生2:先横着放两个正方体,在左面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再在左面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他搭的可以吗?他说的怎么样?)
生3:先上下放两个正方体,在下面正方体的后面放一个,再在下面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太好了,他不光搭的对,并且表达的非常简洁)
(7)请个别同学当设计师。
(8)请同位两个轮流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
《搭一搭》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搭建“小小建筑物”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基本特征基础上的。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加深对于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是基础,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载体,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把球搭放在什么位置,保证建筑物又稳又高,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积木(每人1套)、数码相机(1台)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理解题意
1、简单分类
今天我们一起用积木搭建小小建筑物。
教师要求学生打开学具盒,由学生介绍学具盒中有哪些形状的积木,这些积木与学习过的.什么知识有关。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立体图形的特征给积木分类。
2、明确要求
分类的生物积木来做游戏师:你们平时在家玩积木喜欢搭什么?真了不起,看来大家都很会玩积木。既然这样,我提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出示课件,“比谁搭得又稳又高。所有积木都要用上。”
师:看到这个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复习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理解要解决问题的含义,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二)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1、操作交流,聚焦难点
师:你们的“小小建筑物”能做到又稳又高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一会儿后,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
师:好,大家暂停一下。刚才我看到不少同学都遇到了困难。谁说说在你搭的过程中,哪块积木有点不听话?为什么它老不听“指挥”呢?
师:圆柱也容易滚,为什么你不觉得它难搭呢?
小结:看来给这个“不听话”的球找到一个好位置是关键。
2、独立操作,突破难点
(1)其实球早有话想说了,我们看看。
课件演示:“我生性好动,你们拿我有办法吗?”听了它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师:看来它还有点小嚣张。你们有办法把它制住吗?自己试试。
教师用相机记录学生各式各样的想法。
(2)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他把球和谁放到了一起?你认为他搭得怎么样?可以按他的方法搭出来试试。
小结:把球放在3个长方体上面,可以放稳。
(3)创作自己的作品
师:可以借鉴同学的好方法,还可以重新再尝试。用上所有的积木,比一比谁搭得又稳又高?
教师用相机记录每位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题意,加深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第二次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和学习。
(三)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要求:谁也不能再动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下课之前你们的“小小建筑物”还没倒的,“稳”这个要求就算达到了。
1、小组互评:比一比,谁的最高。
2、全班互评
每组介绍自己组的代表作,并说明高度(几本数学书的高度等)。
分析优胜者取胜的原因。
原因1:球要放在最上面,要用3个长方体固定这个球。
原因2:要把长方体立起来,这样“小小建筑物”就长高了。
原因3:圆柱体不能躺下,也要站起来,这样保证圆柱体站的稳稳地,而且站的高高的。
3、展示学生作品,颁奖
小组优胜、全班优胜、最有创意奖、持之以恒奖等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作品,肯定其作品的优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在交流中回归图形特征,引导学生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向,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回顾过程,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看到问题我们不要忙于解决,要想清要干什么,自己有什么;还要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困难、最关键,应该怎样解决。这样我们不仅能把事情做完,还能做好,做快。
【《搭一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一搭》教学反思10-23
《搭石》教学设计07-14
搭一搭二教案06-26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02-04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08-31
《搭石》教学设计 15篇08-16
搭石教学设计15篇08-19
搭石教学设计范文大全05-27
搭石教案及教学设计范文03-04
《搭石》教学反思【精选】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