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虽有嘉肴》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中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常态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问题。但是,文言文体决定了学生在这类文体的阅读理解心理过程的序列——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虽有嘉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本着语文教学“活动建构”必须切合语文学科规律,更需要切合学生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规律的原则,本节课教学设计活动安排:“读、译、辩、评”,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活动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学习的资料,结合自己写成小短文准备课堂上演讲。
2、教师上网搜集、整理从学习的角度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的文章(也可写下水作文),与大家共享,并制作成PPT准备在课上展示。
二)课上活动
活动一:读
形式:个体自读,放声,读到基本能背诵下来。
目标:结合注释,读得准,读得畅。
方法:
①虚词停顿鲜明如“之、焉、也”,读出文言的意味。
②语气舒缓,营造古朴氛围。
再读
形式:小组竞读。
目标:看谁读得齐,读得响,读得有滋味。
方法:
① 分男女生两个组。
② 树立合作意识,齐心协力,不抢不拖。
评比:哪个组读得好?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 朗读活动中,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前者——个体自读,旨在熟悉课文;后者——小组竞读,旨在正确、整齐和初步的情感体味。朗读活动设计体现教学要求的层递性:只有在学生个体熟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齐读,并读出感情。
活动二:译
形式:个体自译;同桌对译。
目标:对照注释,译成白话。不能译的圈出来质疑研讨。
探究:质疑讲解。
【设计意图】面对学生存在文言词句理解的水平差异,由个别学生的自主发现,从而引导全班学生的发现学习。课堂上在“译”的活动中不仅关注这些差异,而且利用学习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个体的自主发现”,并以此为例引发“群体性的自主发现”。
活动三:辩
出示问题组:
①文章的中心句子是什么?
②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③文章的脉络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了课文基本内容后,学生的阅读理解就回归了常态,既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对所要读得内容做出预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这段文字内部思路,解读文本。这时,“辩”成为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主题的脚手架。
活动四:评
问题思考:从这篇课文内容和语气看,文章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设计意图】此活动环节关注语文味教学法的亮点——文化开掘。初中学生阅读理解所加工的信息,不仅来自于学生从课本中获得的文字信息,还包括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所提供的信息。我设计的这个问题很有难度,让学生思考回答前,我做了一些铺垫。“评”为学生准确把握主题构建了一个隐形的支架。
三)课下活动
学生利用网络教学,搜集文章的配乐朗读并听读两遍。
【设计意图】此活动环节调动学生的感官因素。在目标明确、方法到位、时间充裕的科学安排下,活动感官越多,过程越扎实,活动收获越大。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
2、掌握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与骈偶句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启发讲解,使学生基本掌握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学生总结,教师启发,理解掌握文章的层次结构。
3、通过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挖掘,理解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道理的深入阐述分析,使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重点
1、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以及多音多义字、通假字的用法。
2、学习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及写骈偶句的方法。
难点
理解短文阐发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自主研读、诵读、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系统而全面的阐述教育教学的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儒家的论礼丛书《礼记》中的《学记》篇,它是秦汉时期系统地阐明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一篇典范作品。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从全文中节选出来的。
二、作者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本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礼记》本非一人所作,据考《礼记》中的《大学》等篇系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系子思所作,其余则由其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等多人完成,因而在内容上显得十分博杂。现传《礼记》又称《小戴礼记》,系西汉礼学家戴圣编撰,与之相关的又有《大戴礼记》,为戴圣的堂叔礼学家戴德编撰。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教师正音。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疏通文字,体会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四、精读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
第一,读懂文义。
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在这里,句读的正确与文义的通畅互为表里。文义弄懂了,句读自然无误;句读无误,文义自然通畅。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第二,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尾(称为句尾助词)。充分利用这些语气助词,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准确地为文章断句。
先说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常见的有:夫、且、且夫、盖等。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也有些词,同样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例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此外,一些表示语气的助词也常常用在句首。如:其、岂(岂独)、等。例如:
其此之谓乎?
放在句尾的词就更多了。一般都是助词。如表停顿的和表判断的“者”、“也”,表语气的“矣”、“焉”、“哉”、“乎”等。
第三,利用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
2、文章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句与第二句有什么关系?
内容:即使有美好的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关系:这是一种类比的写法,把学习、教人类比吃菜肴、学道理,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过后才知道自身的不足。比喻形象,类比性强。
3、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教学相长也。即:教与学相互促进。
4、短文如何论证得出“教学相长”?
短文先用吃饭比喻引出“学”,再由“学”联系到“教”,然后将“教”与“学”并举,说明两者相互作用,文章层层推进,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5、如何理解“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在这里引用古典实际是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6、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种什么写法?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结构一致,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句式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语义节奏和语音节奏感都很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正是骈赋体文章的特点。
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
五、文章脉络
第一层(第1句):由吃饭比喻引出“学”。
第二层(第2、3句):由“学”联系到“教”,然后将“教”与“学”并举,说明两者相互作用。
第三层:(第4、5句):点明主旨,得出论点:教学相长。
六、文章主旨
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
七、写作特点
1.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短文先用吃饭比喻引出“学”,再由“学”联系到“教”,然后将“教”与“学”并举,说明两者相互作用,文章层层推进,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2.比喻论证,过渡自然。
短文采用比喻论证引出下文,把“学”与“吃饭”进行类比,增强可读性和具体性,过渡自然。
3.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结构一致,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句式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语义节奏和语音节奏感都很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正是骈赋体文章的特点。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7.惯性教学设计范文
8.绝招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