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1、教具:磁铁、三袋非四边形纸片、课本、投影仪。
2、学具: 每人一张点子图,同桌一份非四边形纸片、不干胶纸、八根小棒(4根一样长、2根一样,再各不相等的2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摆一、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
课前准备:
抽奖游戏。(摸图形:抽奖箱里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直角梯形和一些普通四边形。摸出正方形是一等奖;摸出长方形是二等奖;其它没有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二、展开
(一)摆一摆
1、揭示四边形特点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四边形。
闭眼想象下,四边形会是怎么样的呢?
(2)现在睁开眼睛,同桌互相合作,选4根小棒在粘纸上摆出你喜欢的四边形。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3)观察四边形特点。
同学们,刚才我们动手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四边形,有我们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也有我们不认识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4)小结四边形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
2、学习正方形的特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1)出示正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正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
(2)为什么要挑一样长的?
(3)是不是只要挑4根一样长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正方形呢?
(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
(5)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且有四个直角。
3、学习长方形的特点
(1)出示长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长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
(2)为什么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
(3)是不是只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长方形呢?
(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
(5)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且有四个直角。
4、整理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四边形的很多知识,谁能帮我们把四边形的知识作一个整理?
(二)找一找
现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哪些不是四边形?为什么?
(三)分一分
看来,大家对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在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分?
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法分分看。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谁听懂他的这种分法了?
(四)画一画
1、请你们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画完后,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然后相互介绍一下画的四边形。
2、各自画、同桌检查、介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四边形,并作介绍。
(五)剪一剪
学到这儿,老师发现301班的同学表现真出色,现在轻松下,咱们来玩个变一变的游戏,看谁变得快。
宣布游戏要求:把一个图形剪一刀,让它变成四边形。听明白了吗?同桌合作,拿出小纸片,挑你最喜欢的图形变变看。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请把小纸片全部放回袋子,人坐端正,老师要请坐端正、听仔细的同学回答。一个个汇报。
三、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数学中的四边形,其实生活中四边形也是无处不在,课后你可以去试着找一找,和你的同学、家长一起去分享。
板书设计:
四 边 形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的主题图、例1和例2。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我的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我对教参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摆一摆、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认识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这节课,我基本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评课: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谈谈以下四方面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图形的问题了,对图形知识感到有些陌生,在导入时恰当的复习图形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的。
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活动,在同桌合作活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四、可以改进之处:
1、为了让同学们对四边形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在操作摆小棒时可以把准备的小棒的长短更明显些,使黑板上呈现的效果会更清楚,同时多收集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四边形,让素材丰富些。
2、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画一画的活动,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内化。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方法:启发讲授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形的分类,我们是怎样分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四边形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请大家仔细观察8个图形,可以将哪些分为一类?先自己想,在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汇报哪组来说一说?象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在观察一下这组图,有什么特点?象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在观察这一组图形,几组对边平行?是哪一组?象这样的图形统称四边形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把四边形分类的?
3.议一议看看笑笑的分类方法按角分按边分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思考写出答案,在组内交流1,3,6分为一组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2,4,7分为一组一组说一说5,8分为一组按边是否平行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你能够画一画吗?找一个生板演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大的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的关系。谁能够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四边形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今天大家学习非常认真填一填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关键看什么?判断对错画一画剪一剪教师适时的指导拼一拼四。今天的图形之旅就要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任意四边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学生认识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学过的知识,按四边形边和角特征进行分类。从“复习、分类探究、巩固新知总结”。
平面图形是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在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只有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特征,才能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分一分、填一填、画一画、议一议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在“分一分”这个活动,教学时我事先让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的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类的特点,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再引导学生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进行分类。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应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了解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几种图形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学生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做了准备。 由于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当学生掌握了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之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是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掌握转化思想的起始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有了一定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解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和描述推导的过程还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介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这节课中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将这些抽象的事物转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事物,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1)、说出平面图形名称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2)、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强调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能够降低门槛顺理成章的引入新知识。
2、 导入新课
3、 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在方子格中数出长方形的面积。
(2)、在方子格中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3)、通过观察表格,试着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共同探讨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明确其底和高。
②学生在学具上标明其底并画出对应的高。
③讨论: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计算(保证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④小组交流如何操作的。(割补法)
⑤学生代表汇报各组的操作方法以及得到的结论。
⑥幻灯片演示割补的过程。
⑦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明确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必须条件)
4、 课堂小练笔。
设计目的:达到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本课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面积 = 底 × 高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表示底 h表示高
S=a×h s=a.h S=ah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那么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 (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师: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组平行线相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四边形,你们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课件动态依次演示三组平行线分别交叉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师: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在很多的生活场景中我们都能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影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门口的电动门、教学楼的楼梯、花园的篱笆)那么你能找到上面的平行四边形吗?
(叫生上前来指,同时课件抽象出图片里的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2、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初步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教师手拿长方形可变形的框架),来,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一个什么图形?那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预设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大家说的很全面,那接下来,仔细看,老师要变魔术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那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谁来试着猜一猜。
预设: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板书猜想,教师不做任何点评)。
3、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验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怎么来验证对边相等呢?(用尺子量)
师:那么就用尺子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并记录边长,然后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总结:通过量一量,我们验证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怎么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呢?
(2)验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把对边延长,看是不是相交;平移三角板)
接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点。
师 :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有什么特点?
概括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对边相等。
4、抽象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那么现在你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师:刚才大家总结的都非常好,看来我们课前预习的时候很用心。
师总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齐读)
5、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下面我们来做两道练习题检测大家的掌握情况
师:看来大家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的还不错,给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师:我们来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段,你能量出这两条平行线段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呢?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并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汇报交流(在黑板上展示几种不同的画法)
师:大家画的这些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这条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教师示范画高
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黑板演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注意,画高的时候要用虚线,并且要标上直角符号;那么垂足所在的边就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底是一一对应的。接下来还以这条边为底,在画一条高,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画。并量一量高的长度。
(教师提醒用虚线画,并画上直角标记)
师:为什么大家画出来的垂线段位置不一样?但量出来的距离又基本一致呢?这样的垂线段可以画多少条呢?
3、 练习画高
画平行四边形另外一组对边上的高
四、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师:在课一开始,老师把一个长方形框架一拉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老师再轻轻的拉拉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有没有变化?(反复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师:在四条边固定的情况下,框架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说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非常的不稳定,(板书)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五、课堂总结师: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认识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还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性,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其实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课下请同学们用你们那双发现的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儿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下节课课前我们再一起交流,好不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P87-88
教学目标 :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课件、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故事导入
2.从平行四边形的地中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7页表格)
(2)学生完成,汇报结果。
(3)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如果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引导解决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3)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你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以同桌为一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
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拼,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5)教师用课件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6)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7)出示讨论题,小组讨论。
(8)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S=ah
三、巩固应用,分层提高
1.教学例1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读题并理解题意。
(2)学生试做,交流做法和结果。
S=ah=6×4=24(m2),
答: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
2.练一练
(1)一个停车位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底长5米,高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判断题
(3)选择题
(4)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扩展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证明老财主没有偏心。
五、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汇总填表75页9题。
3.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求图形面积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求图形面积的实际经验,针对学生的学情,本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1.通过具体情境提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复习这些知识时,逐步将问题转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也容易引起他们认知上的冲突。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导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知识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平行四边形纸片 方格纸剪刀
学生准备 硬纸板做的平行四边形 三角尺 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公园里的一块长方形空地的示意图:长10米,宽6米。
提出问题:同学们,公园里有一块空地要进行绿化,你能算出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10×6=60(平方米)
师:除了用计算的方法,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得到图形的面积吗?
生:数方格。
2.出示空地中间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区域,底边6米,斜边5米,高3米。
提出问题:这块地是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吗?
3.学生回答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对主情境加以修改,先来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又巧妙地引入新内容,激起学生的大胆猜想,体现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性。
⊙猜想尝试,获取新知
1.出示教材53页问题一。
师:我们会求什么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图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猜想求这块空地面积的方法。
预设
生1: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因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也是对边相等。
生2:把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两边相乘。
过渡:究竟哪种方法可行呢?我们该如何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
2.借助方格纸数一数,比一比。
师: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么用这种方法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1)请大家仔细观察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数一数。
(2)得到结论:长是6米,宽是5米的长方形面积时30平方米,而底边是6米,斜边是5米的平行四边形所占的小方格数不够30个,也就是不足30平方米,我们不能用邻边相乘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数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18=6×3,其中18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和3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提问:难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吗?我们会求长方形的面积,你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是学生熟悉的、直观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同时呈现两个图形,暗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3.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下面我们来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出示课堂活动卡)请大家根据课堂活动卡来完成活动。
(1)质疑:上面的方法有一个相同之处,都是沿高剪开。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呢?
释疑:只有沿高剪开,才能出现直角,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师生共同总结。
①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
②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不变。
③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4)梳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师:刚才大家在剪拼的时候,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你们为什么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呢?
(学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总结出的方法,其实就是数学上的转化法。通过转化,我们可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新问题。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使学生在剪、拼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 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在梯形中试画高。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数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3、问题解决:通过使用交互式电子设备多种功能,让学生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4、情感态度: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四边形。
教学难点:对四边形的分类,了解不同四边形各自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
1、师:播放学校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地方?在学校平面图中你能找出几种平面图形?(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圈画一边汇报。)
2.师: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图形,可见平面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种图形──四边形。
(板书课题:四边形)
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请学生上台展示。
师:观察,我们找出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图形得出: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教师板书。
师:请多个学生完整地说出四边形的.特征和全班齐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知。
师:这些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师:从信封中取出一个图形(露出一个角)猜一猜是不是四边形?(两个特例)为什么是四边形?为什么不是?你能把他变成一个四边形吗?(学生汇报)
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学生汇报)
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1.学具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一类(有直角);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按边分: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四条边不都相等)。
(4)小结: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学生汇报)
3.画四边形。
请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说一说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拼四边形。
第1列和第3列的同学任取一块七巧板,第2列和第4列的同学取一块七巧板想办法和1、3列同学拼成一个四边形。
四、巧做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制作闯关游戏,巩固四边形的知识。
2、数一数: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的图形中共有几个四边形。
3、走迷宫:“小猴找桃”
你能帮小猴穿过迷宫吗?经过的路必须是四边形!让学生画出小猴的行走路线,再次让学生对四边形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五、反思评价,升华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5—36页上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1、一系列活动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2、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边形拼图,三角板,直尺,钉子板,装好各种图形的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呢?
2、现在我们就到运动场去,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认识的图形呢?(课件出示课本34页校园平面图。)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图形。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其中的一类图形————四边形。(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探究新知。
(1)下面的图形中,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印发,两人一份)
学生完成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师课件展示)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根据四边形特点,判断图形是否是四边形。(课件展示图形)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四边形分类)
(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明确分类标准。
你手中的四边形中,哪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
请同学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课件展示)
今天认识的其它几个四边形中有没有相同的特征?
下面,我们就按角的特点和边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你们手中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并将分类结果展示出来。
方法1:根据有没有直角分{② ⒕}{⑤⑥⑧⒒⒓}
方法2:根据对边相等分{②⑤⒒⒕}{⑥⑧⒓}
方法3:根据对边相等的情况分{②⒒} {⑤⒕} {⑥⑧⒓}
鼓励学生发表不一样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
三、方法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
1、说一说你身边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四边形认识中已提过)
2、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四边形: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围一个对边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的四边形。
(全班交流)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3、我再考考你们,能帮小猴穿过迷宫吗?(课件展示,小猴走迷宫)
五、作业:
同学们想一想,把四边行去掉一个角会是什么图形?自己动手试一试。板书设计:
四边形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重难点: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供演示用。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教科书第137页的图剪下来贴在厚纸上)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出示各种图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l)指导学生数方格。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2.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教师先要求学生要沿着哪条哪条高剪,再让学生动手.)
(2)教师示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平行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比较。(在黑板上剪拼成的长方形的上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教师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代表乘号的“.”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6)看教科书第65页中相应的内容,并完成第65页中间的“填空”。
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看教科书第66页的例题,指名读题后,引导学生想,根据什么列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共同订正,指名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2)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中的第l题和第2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作业;练习十六
第2题和第3题。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
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验出发,设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加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 ?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a.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b.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c.教师用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S=ah
三、 应用反馈。
1.出示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全班订正。(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3
本课时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性质的探索》的第二节第二课时,是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了全等三角形之后,继续深入学习几何推理问题的开始,而有关四边形的探索中重点探究的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有关问题。在第一节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研究基础上,在第二节逆向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更清楚地区分每一条性质和每一种判定法所安排的一节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五种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应用中明晰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通过简单,典型,针对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的实际问题搭建学生探索的平台,由简到难地设计了三个问题,并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组内有效交流讨论————组内归纳方法————全班展示————及时评价”,让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有一个逐步熟练并掌握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
题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56cm,两邻边的比是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处理时没有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虽然题目简单但效果不佳。所以在处理第二个题目“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戏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时,先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思考5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小组展示————全班讲评,小组展示因小组的有效讨论而显得更有章法,虽然推理论证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课堂气氛活跃组间竞争激烈,代表小组讲解的同学思路清晰语言准确更是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最后老师的简单讲评及时评分将学生自主发展小组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整个题处理下来,不但让学生在过程中收获了多个解题思路,重要的是体现了全员参与及自主发展小组在课堂中的作用。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梯形的特征;二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它们的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行线”与“垂线”的知识。学习这一单元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完全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难点: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九册64页及例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初步掌握并学会运用面积公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和小组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几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投影、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计情趣
拍卖公告
拍卖:为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本镇现有一块地皮欲拍卖,有意者请与新袁镇政府办公室联系。
新袁镇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1日
问:1、如果你想参加竞拍,那你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呢?
2、如果这块地是个正方形,那求它的面积应该知道那些条件呢?长方形呢?
3、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应该知道什么呢?(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按照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让学生说出有多少?(让学生讨论如果不满一格应该怎么办)
2、 出示一个长方形,再引导学生计算一下,说出结果。
比较一下: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是拍卖的那块地你还能数嘛?那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那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
(2)、用割补平移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3、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边来演示。
4、 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是把从平行四边形左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这样好吗?在变边剪下的直角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呢?
(1)、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2)、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3)、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3)、引导学生比较
5、 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6、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7、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归纳总结: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8、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9、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S=a × h (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或S=ah
(6)、应用总结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0、 回到课件首页,说一下那块地皮的底和高,引导学生想想根据什么列式?
11、 完成后让学生看书第65页例1
12、 测测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再求出面积。
三、巩固、练习
略
四、作业
课后练习题
【数学《四边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四边形》教学设计07-27
数学教学设计12-20
数学教学设计07-21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06-17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2-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07-2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7-09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08-1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