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等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并借助这三个词语理清文章结构,提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及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4、从法布尔的故事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从法布尔的故事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品味文本中父母的责骂,初步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检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借助重点词句,培养学生对通过文字感受人物思想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品读文本中,法布尔父母的责骂语句,初步领悟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同步探究中的自学站部分。
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名言等。朗读《昆虫记》。
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齐读。质疑,如: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
2、师生交流质疑问题及对法布尔的了解。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课件内容为法布尔资料)
二、检查预习: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
(1)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记形。重点强调“栖、蠕、载”的读音。
(2)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描红,重点指导“昆、察、殿”的写法。
(3)学生练写生字。
(4)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初读感知::
1、默读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在学生找到句子后,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借用文中的中心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哪些内容具体讲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里?
2、小组交流给课文分段。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主要又是写什么的。
3、课文的第二部分讲了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4、学生思考并回答。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指导学习第一段。
1、通读第一段,了解这段中的环境描写。
思考:法布尔生活的小村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说出:美、昆虫多)
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抓住“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丛生”、“小动物跑来跑去”来理解)
2、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在课文开头告诉我们这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领会法布尔
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他成为昆虫学家有较大影响。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品读第二大段。感悟“着迷”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自由读2至3自然段。然后概括这两段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概括)
2、这只纺织娘的外形怎样?画出相关句子。法布尔捉到纺织娘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感受出来的?学生找出法布尔的语言(“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主要是通过“瞧”和两个“!”感受到,所以要读得语气强烈,读出高兴、激动的心情。
3、纺织娘最诱惑法布尔的是什么?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4、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句子。(“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不知是谁在唱歌”“三天前,法布尔……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5、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的心情。
师:法布尔用了几天时间找到这只会唱歌的虫子?学生:三天。
师继续引导:这么长时间,一定费了很大功夫,想象一下法布尔从“听到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到“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期间会做些什么?
6、找到后心情怎么样?你又能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学生:终于。
学生读句子,体会法布尔兴奋的心情。
6、小结:法布尔沉醉在纺织娘的美妙歌声中忘记了回家,不放过任何观察昆虫的机会。可见他对昆虫是多么着迷呀!(板书:着迷)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默读4到10自然段,画出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词句。试写批注。
2、学生交流:
交流一: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采集和观察昆虫给法布尔带来的乐趣。
“通过“逮蝴蝶”、“捉甲虫”以及在“水底世界”观察到的“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给法布尔带来的乐趣。
交流二:品读第五自然段,感受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
从“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体会小甲虫在法布尔的眼里是多么的漂亮。通过“放进”、“包上”、“装进”、“打算——好好欣赏”等词语体会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
交流三:品读父母的态度部分。
出示课件,学生细读。(内容为课文的7、8两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部分内容?(学生尝试回答)
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结合人物语言体会“责骂”与“责备”的区别,
师小结:父母的责骂也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这样的侧面描写更加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板书:迷恋)
(三)、学习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法布尔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昆虫学家?学生回顾全文,由“着迷”“迷恋”到“痴迷”(板书:痴迷)感受法布尔的执著精神。
3、课文结尾讲到了法布尔由于对昆虫的痴迷使其成为一个对人类对科学有着卓越贡献的著名昆虫学家。那么开头讲到对昆虫的痴迷了吗?(引导学生与文本开头中心句“着迷”相对应)知道这种表达方法叫什么吗?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六、通读全课,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引导说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表现他执著的追求,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七、出示《昆虫记》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抓纺织娘着迷
5、装满昆虫的衣袋捉甲虫父母的责骂迷恋
(侧面描写)
引进了科学的殿堂痴迷
教师教学设计2
活动名称:线描画自行车
设计意图:结合现阶段我班开展的主题《我在马路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了必须的积累,关注到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资料也越来越高。可是,在这些孩子们的影响中,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是他们最熟悉的,因为爸爸每一天早上送他们来园的交通工具就是这些,所以在早晨他们交流的最多的也是这些了。结合培养我们的孩子的绘画本事,用线描的形式来让幼儿进行尝试和巩固。
活动目标:尝试运用直、横、斜线的连接和紧密排列体会线描的美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不一样线条的连接组合)
1、马路上滚来了两个轮子,会是什么车呢(摩托车、自行车)
2、看,许多线条宝宝都跑来了。哇,是一辆自行车。
小结:我们能够用许多细细的`线条表现自行车的样貌。
二示范讨论(了解作画的要点)
1、车轮上的钢丝怎样安装呢
从轮胎到中间的轴一根根连接起来,像旋转起来的大风车。
2、我们怎样把车子组装起来呢
需要一个斜杠(我们用两根线条连接起来),我们还能够用两根线条画什么呢(车座底部)你觉得还需要什么呢(龙头车把,有几个呢)
3、一辆自行车装好了,你还想添加些什么呢(用横竖线条紧密组合成车篓,许多密密的横线条在一齐变成衣包架)
三幼儿作画
我们也来用线条宝宝设计一辆漂亮的自行车
观察要点
1、车轮钢丝斜线条的旋转绘画
2、线条画得深而不破
四交流讲评
你们觉得他的自行车什么地方漂亮,什么地方还需改善一下呢
教师教学设计3
一、开始部分
这是体育学科试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环节。所谓的开始部分,内容即课堂常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上课之前,集合整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入到课堂状态,其次,强调纪律和注意事项,为接下来的上课训练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面试考生在这一环节不重视,以为只要授课时把动作讲好就万事大吉,其实并不是。我们都知道,面试是一种考察面试者能力素质的一种形式,但是它绝不流于形式,而是不仅看重内在,更关注的是整体的教师素养,说白了,也就是看面试者是否具有一个体育教师应有的样子。于是,我们需要在这一环节,从声音,状态,口令流畅度、正确性等几方面加以注意。声音要响亮,干脆、掷地有声;状态要饱满,干练、精神抖擞;口令顺序要正确,动令预令要喊准。宣布授课内容,对学生的一些服装检查,纪律的强调,见习生的安排要到位,语言简洁。
二、准备部分
两个目的:一是热身,降低肌肉粘滞性;二是联系,更好过渡到教学。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可以选择热身跑,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热身跑有的考生在试讲的时候喜欢选择体委带跑,更有甚者,开始部分都选体委代理整队,那真是救不了你。众所周知,面试就是展示自己的时候,需要将平时体委做的事自己做出来。所以,要自己喊整个跑步走-一二一……-立定的口令。(同时还要注意,自己要是跑的话,要跑正确,否则会很尴尬)。
其次就是徒手操活动,一般来说,从小学高学段开始就可以做。在此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时间;二是节拍;三是动作。首先,由于面试时间都相对较短,总体来说10分钟左右,因此不能做四个八拍,每节做一个八拍即可;其次,既然是节拍,就要喊得有节奏,不能呆板;最后是动作的正确及连贯。
然后可以在本节课主内容的基础上创编一个体育游戏。这些游戏要贴合“主教学内容”,往往能起到提前让学生感知本节课技术动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者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良好作用。或者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素质训练也是可以的。总之,准备活动既要做到有趣,还要科学,有相关性。
三、基本部分
(一)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教资面试、教师招聘面试和笔试的教学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能让考官耳目一新,甚至影响到你的考试分数。体育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头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课题和课的内容。
(二)示范教学
这里提供两个授课思路:一是常规性教学;二是发现式教学。
常规性教学一般就是先带着问题进行整体示范,然后分解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易操作,不需要考虑那么多,设计很多问题,但是同时就暴露出了新课改下的缺陷,不具有更好的启发性。举个例子:鱼跃前滚翻,在新课讲解时先做整体示范,并让学生观看图片,从前滚翻复习开始,让学生尝试说出与前滚翻的不同之处,以及具体该如何做到的方法。
发现式教学是比较有目的地采取一些问题引导,以及活动的安排,逐渐靠近新课的内容教学,它跟准备活动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足球脚背正面踢球,前提是之前学习过足球脚内侧踢球,但是由于脚内侧踢球在力度和速度上都不能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用脚的背部击球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学生的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进行点拨教学。达到启发目的。
分解示范讲解时要做到语言简洁规范,使用标准专业术语,但是要为学生做通俗易懂的解释,既体现专业性,还体现指导性。讲解配合动作,放慢速度,必要可以做两遍。
(三)练习指导
练习部分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循序渐进,一个是及时纠错指导。
循序渐进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时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的方式去练习动作,一般体育的项目动作都是可以分解教学,那么练习时也要分解练习,而不是一开始就是练习整套动作,这样不利于形成很好的动作认知。
(四)游戏比赛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或者说更加体现课堂的活动性和趣味性以及合作与竞争性,在练习结束之后,通常要安排游戏或者比赛,结合课程内容,讲清规则,安排有序。
四、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也叫整理活动,主要目的是解除课程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紧张状态。通常采用集体游戏或放松操等。
教师教学设计4
检查教案评语教导处工作纪录
撰写教案普遍比较认真。
教案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有创意,知识联络图文结合。
作图非常规范,非常漂亮,还有课后小结。
注意用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
教案非常详细,结合时政,有大量的文字叙述。
教案格式规范,一笔一划书写很认真,很漂亮。
教案检查与评价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课改的要求。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一、教案编写--涛声依旧
目前,教师编写的教案仍然是"涛声依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与评价有关。教案的评价有以下几个误区:
1.注重书写,忽视新思想、新方法的体现。检查与评价教案设计的好坏,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的优劣。而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些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导,"逼迫"教师随"大流",不敢站到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教师的教案就还原到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理管者的要求。
2.注重格式,忽视差异性、个性的体现。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文",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教案设计的意义。
3.注重详案,忽视合理性、操作性的体现。检查者只关注教案本身编写的页数、书写工整程度、环节结构完整程度。而不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不与教学过程结合,不与教学效果结合,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与操作性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
二、教案检查--关注内容
教案检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管理?这值得学校管理者的深思。而检查教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的设计是否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检查必须关注教案设计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体现。
2.教案的设计是否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个性特征。如果教案本身缺乏个性特色,就谈不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精神。所以检查时不要过分强调统一要求,一种模式,要鼓励、倡导教师编写各具特色、富有个性的教案,尊重、发挥教师的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
3.教案的设计是否关注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而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便于教师调控,有利于课堂动态的生成,注重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案。
4.教案的设计关注教师是否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材内容与知识结构,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从而达到"教"为"学"服务的目的。鼓励、倡导教师将教案设计变成学案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案评价--价值取向
教案评价要引领教师编写实用的有价值的教案,以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案,提高教师编写教案水平。
1.教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评价者应当思考审视该教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用价值如何?优点有哪些?需改进的有哪些?教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教师教学理念是否提升?教学方法是否更新?我们的评价能否帮助教师改进不足,提升教案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案评价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评价者自身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或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新课程把握不准,了解不够,凭着个人的主观意志或传统方法,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价,势必造成"外行指导内行",不仅起不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督导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还会给教师以误导和反感。
3.教案评价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教师编写教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我们如果只盯在教师编写教案的过程,只关注教师编写教案层面上。那么,教师就会迎合你,将教案编写放在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结果将使教师80%的精力放在编写(通常是抄袭)教案上,而只将20%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其他过程,这还能指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吗?因此,对教师教案的评价,我们应该既看过程,也要看结果。如果我们的评价促使教师是用20%(最好更少些)的精力编写教案,而将80%(最好更多些)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理论,借鉴经验、预设方案上,那么我们的评价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教育是脑力劳动,评价的目的促使教师从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脑力劳动。
4.教案评价应倾听教师的看法。进行平等的对话、协商,力求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
受、认可评价的结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从而充分发挥教案评价的督
布置作业量适度,批改规范,没有漏批现象。
用色统一,形式美观,及时复批。
作业本保存完好,错题有复批。学生书写工整。
作业书写规范整洁,格式新颖,批语有鼓励性。
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有特色。
作业批改“勤”,多达67次,全批全改。
不仅批改了作业本,改错本,而且把单元训练习题也全批全改。
在全批全改基础上给每位学生的每次作业都作有简短评语。
作文批改比较规范,有旁批、有总批、有分数。
老师作业批改较勤、次数较多。
通过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全面关注学生,并且作文的批改详细、规范。 教师作业布置基本上均是把学科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以作业本形式上交。
篇二:检查教案评语
检查教案评语教导处工作纪录
撰写教案普遍比较认真。
教案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有创意,知识联络图文结合。
作图非常规范,非常漂亮,还有课后小结。
注意用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
教案非常详细,结合时政,有大量的文字叙述。
教案格式规范,一笔一划书写很认真,很漂亮。
教案检查与评价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课改的要求。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一、教案编写--涛声依旧
目前,教师编写的教案仍然是"涛声依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与评价有关。教案的评价有以下几个误区:
1.注重书写,忽视新思想、新方法的体现。检查与评价教案设计的好坏,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的优劣。而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些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导,"逼迫"教师随"大流",不敢站到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教师的教案就还原到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理管者的要求。
2.注重格式,忽视差异性、个性的体现。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文",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教案设计的意义。
3.注重详案,忽视合理性、操作性的体现。检查者只关注教案本身编写的页数、书写工整程度、环节结构完整程度。而不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不与教学过程结合,不与教学效果结合,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与操作性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
二、教案检查--关注内容
教案检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管理?这值得学校管理者的深思。而检查教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的设计是否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检查必须关注教案设计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体现。
2.教案的设计是否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个性特征。如果教案本身缺乏个性特色,就谈不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精神。所以检查时不要过分强调统一要求,一种模式,要鼓励、倡导教师编写各具特色、富有个性的教案,尊重、发挥教师的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
3.教案的设计是否关注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而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便于教师调控,有利于课堂动态的生成,注重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案。
4.教案的设计关注教师是否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材内容与知识结构,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从而达到"教"为"学"服务的目的。鼓励、倡导教师将教案设计变成学案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案评价--价值取向
教案评价要引领教师编写实用的有价值的教案,以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案,提高教师编写教案水平。
1.教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评价者应当思考审视该教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用价值如何?优点有哪些?需改进的有哪些?教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教师教学理念是否提升?教学方法是否更新?我们的评价能否帮助教师改进不足,提升教案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案评价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评价者自身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或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新课程把握不准,了解不够,凭着个人的主观意志或传统方法,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价,势必造成"外行指导内行",不仅起不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督导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还会给教师以误导和反感。
3.教案评价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教师编写教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我们如果只盯在教师编写教案的过程,只关注教师编写教案层面上。那么,教师就会迎合你,将教案编写放在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结果将使教师80%的精力放在编写(通常是抄袭)教案上,而只将20%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其他过程,这还能指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吗?因此,对教师教案的评价,我们应该既看过程,也要看结果。如果我们的评价促使教师是用20%(最好更少些)的精力编写教案,而将80%(最好更多些)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理论,借鉴经验、预设方案上,那么我们的评价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教育是脑力劳动,评价的目的促使教师从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脑力劳动。
4.教案评价应倾听教师的看法。进行平等的对话、协商,力求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认可评价的结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从而充分发挥教案评价的督
布置作业量适度,批改规范,没有漏批现象。
用色统一,形式美观,及时复批。
作业本保存完好,错题有复批。学生书写工整。
作业书写规范整洁,格式新颖,批语有鼓励性。
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有特色。
作业批改“勤”,多达67次,全批全改。
不仅批改了作业本,改错本,而且把单元训练习题也全批全改。
在全批全改基础上给每位学生的每次作业都作有简短评语。
作文批改比较规范,有旁批、有总批、有分数。
老师作业批改较勤、次数较多。
通过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全面关注学生,并且作文的批改详细、规范。
教师作业布置基本上均是把学科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以作业本形式上交。
篇三:教案评语
教案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有创意,知识联络图文结合。
作图非常规范,非常漂亮,还有课后小结。
注意用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
教案非常详细,结合时政,有大量的文字叙述。
教案格式规范,一笔一划书写很认真,很漂亮。
教案检查与评价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课改的要求。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城关二小数学组教学常规检查小结 冯鑫鑫 一、检查概况 20xx年12月19日教导处联合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对全校后阶段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检查。此次我们数学组共有17名教师接受检查。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成效是令人欣喜的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整改。 二、主要成绩 ㈠、教案编写情况⑴实效大。大多数教师编写教案能根据学情课型紧靠《课标》重点突出体现特点落实目标渗透理念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⑵“余粮”足。大部分的教师能精心准备认真撰写数量足够大多数教师有一周的“库存粮”。⑶形式活。教案呈现方式多有自己撰写有集体备课个人增减有在文中批注等但更多的是自撰的。⑷有反思。大部分教师都能及时地在教案后面写上自己的教学感受体验思考顿悟内容丰富形式灵活。 ㈡作业布置与批改⑴作业布置有广度大多数教师能践行中心校就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做到“堂堂有作业课课有练习”。有一部分教师还从时间类型要求等不同层面上做“细活”。⑵设置作业有维度多数教师能根据学情与教材特点从夯实基础落实目标提高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重目的出发自设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综合作业。⑶批改作业有效度教师们都能及时认真细致准确地批改作业做到符号规范反馈及时重视矫正。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教案编写简单空洞缺乏实用性。 2、少数教师的作业布置分量偏少缺少精心设计未能有效地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3、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习惯差和作业矫正效果差仍是“顽疾” 四、整改意见 1、重视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提高学校工作的整体效益 2、培养学生良
好的作业习惯提高矫正的有效值 3、开展“如何对待错题”专题研讨实现师生“双赢”
教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理解 “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意思是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理解,并在交流中产生更加独特的感受。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悟出寓意,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
教学准备:课件 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师:这个故事有题目是《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揠是什么意思呢?
生:揠是拔的意思。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下课题的意思?
生: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
师: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二、检测预习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预习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
多媒体出示:我会读
揠苗助长
巴望
焦急
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
喘气 筋疲力尽 一大截
枯死
2、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师生合作读这些词语-------加上动作表情读
师:你们读的真不错,看来通过预习你们已经掌握了字词,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样描写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一段一段地学习这个故事。
三、细读感悟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自然段
师:现在请男生女生分段来朗读,要读出感情。
(一)拔禾苗原因 ,体会“好焦急”
1、师:读了一遍课文后,你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用上:因为??所以??来说 。 (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2、师: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 教学“焦”
3、“焦”字住进了田字格,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写好这个字,你们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的?师范写——同桌互评
4、焦急这个词藏在这个句子里 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自由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农夫当时的样子
(2)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农夫还会焦急成什么样子?
(3)交流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农夫的焦急?指名朗读
5、你还能从课文的第一段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焦急?
巴望:十分盼望。比盼望程度更深一点。你能给巴望换一个词语吗?巴望我们还可以说是(盼望、期望、希望、渴望)
天天:每天都到田里去看
(2)刮大风时去吗?下大雨时去吗?烈日炎炎去吗?他这样天天去为的是什么?(为了看禾苗快快长大)
(3)真是个心急的农夫,谁来读这句话,读出农夫的焦急。 指名——男生
4)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禾苗,希望他的禾苗一下子长一大截,于是他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从哪里感受到了他的焦急?(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2)真的没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不相同。第一句是因为禾苗长得慢没有看出长高来,第二句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
师:是啊,加了一个好像,说明禾苗长高了,只是长得太慢了,一时看不出来。
看来老农真的'是太急切了!就把刚才咱们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谁来读?读出焦急。
指生读。
6,我们连起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焦急。齐读
(二)拔禾苗过程 ,思“好”办法
师:终于有一天,着急的老农想出了办法。走,去看看! (出示老农拔苗的图片)
师:谁来说一说,他在干什么?
指生说。
师:是啊!老农正弓着背、弯着腰拔禾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
师:同学们,农夫是怎样揠苗的?
生:一棵一棵的往上拔。
师:农夫忙了多长时间?
生:从中午忙到天黑。
师:忙了这么久,农夫有没有停下来?
生:没有
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从一直看出农夫没有休息。
师:忙了这么久,肯定很累,所以我们可以用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来形容他疲惫的样子。(出示筋疲力尽)你能给我们读读这个词吗?
生读词。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生读第二自然段。
(三):看“好”结果,揭示大道理
师:老农这么累,可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生读句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师 :长高了多少?(一大截)难怪他会这么乐呢!好,谁来带着体会读读这个自然段? 指生有感情读。 谁来填一填,一边喘气一边( )地说:“........”
师:农夫把小禾苗拔高了,小禾苗高兴吗?假如你就是小禾苗,你会说什么?
生1:请不要拔我啊,拔了我会死掉的!
生2:不要拔我啊,我是慢慢长的,你想让我快快长的话,就给我施肥点肥吧!
师:多会想象呀!而此时农夫知道吗?(生:不知道)是呀!他正高兴,正得意着呢!结果怎样呢?
师:老农这么苦这么累,结果怎样呢?第二天,它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师:可是农夫正得意着了,他不知道自己忙活了一天居然是这个结果,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那孩子你们说,农夫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生长?
生说方法。(施肥、松土、拔草、浇水)
总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希望我们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揠苗助长,像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却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
今天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一则,另一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教师教学设计6
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为 了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尽快提升我校教师对教材的自主研读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更好地锤炼教师备课基本功,实现教 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构建我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结合 我校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经研究,决定举办以“优化教学设计, 实施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 利进行,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我校教师 的专业成长,展现我校教师风采,特举办我校教师现场“教学设计” 比赛。比赛宗旨在于提高我校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课标理解和运用能 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李宗英
成 员:杨生贤 杨洪武 王正虎 马勇裁 李 青 马元斌 马玉江
王正虎 李宗军 杨 东 杨自成 马彦明 王正宝 马全平 李宗发 虎旭东 马彦全 买耀玺 邢彦明 罗风科 罗进财 丁生波 马金平
三、参加对象
全镇所有在岗教师(学生在3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1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2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
名以上的学校拟报送6名教师参赛。拟定参加中心学校复赛教师名单10月31日之前上报中心学校办公室,与此同时上报本校活动资料。)
四、竞赛学科
语文、数学
五、比赛时间
1、初赛时间:
2、复赛时间:
六、复赛地点
中心学校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七、比赛内容
本学期课本中某一内容(篇章)的一课时内容,赛前5分钟公布。
八、比赛形式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不得带任何资料。
九、比赛要求
现场教学设计时间为60分钟,请老师们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比赛只允许带书写和绘图工具,不允许带书本、教参、教案等参考资料。赛前10分钟抽取考号,答卷上不得写真实姓名,只能写考号。
十、教学设计要求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课时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作业布置
8、板书设计
(二)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能按新课改 的要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标准 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 性。教学过程步骤清晰,对主要教学环节要求写清教师活动的内容与 方式以及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设与应对策略。
十一、评奖办法
1、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奖。
2、评审方法:学校邀请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师根据评审内容和标 准对所有教学设计进行评比,比赛将综合考虑各学科参赛人数按语文组、数学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十二、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2、在岗教师要全员参加这次大赛活动,做到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岗位练兵、在职培训,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全学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办公室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附件1: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王团镇中心学校 20xx年9月20日
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学科:撰写教师:
教学设计课题 :
评委(签名):
日期:
教师教学设计7
教学设计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教学设计。
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交流叙事性文本教学设计案例评析的话题,我是宋庄中心小学的一位扎根乡村教育,喜欢乡村孩子的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一位语文教师。因工作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在村小呆着,所以我一直地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平静安逸的乡村生活,极少外出学习,自觉主动地研究教学也是非常盲目和随意的,从没想过会认识这么多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更没想过会加入朱老师骨干教师培育站,有机会发展和成长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所以,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表示感恩,感恩与大家相识,感恩共同的成长。
通过本学期多次与导师、学员的交流与学习,我觉得在你们面前,自己是那么无知和渺小。所以,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对我是一件令人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今晚,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本学期三月份参加的以“识字写字”为主题的市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所参赛的内容: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设计。
从接到通知决定上这一课到比赛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不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都觉得非常的仓促,虽然在磨课的过程中得到区领导、专家耐心、细致的指点,但由于个人领悟能力有限,教学过程的很多环节我考虑得不是很周到,加上磨课的次数也有欠缺,对孩子的预设不够充分,导致比赛时在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疏忽,留下了遗憾。下面我就在本课备课时的一点思考与大家交流两个小话题。
一、面对一则童话,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什么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而文本就是识字写字的载体,所以面对低年级十几篇童话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童话首先是写给儿童看的,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贴近儿童生活,以儿童的口吻虚构成的`故事。它往往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而又高于儿童思想和认识水平。学生在教师阅读童话后,可以很容易地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非”,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规范,逐步培养起美好纯正的情感。但对于童话故事中的生字和生词的理解和书写上,学生是有困难的,在对童话语言特点的感受上,孩子也是有困难的,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孩子随文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材编写的意图所在。另外,基于《猴子种果树》一课对话多,相似段落多的特点,引导孩子分角色朗读,感知文章大意,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词句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有了以上认识,我在本次修改教学设计时,将教学目标的每一条内容都更加细化和具体了: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角色语言的不同,并积累重要词句。
2.随文识字,学会独立认字,运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并正确、规范的书写左窄右宽的汉字“浇”、“施”、“肥”“拔”等。
3.了解童话故事的大意,懂得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目标明确了,教学就有了主心骨,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就变得容易和可具操作了。所以,教什么比怎么教是更重要的事情,作为一线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好,训练重点思考好,我想:这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
二、面对低年级孩子,教学过程应如何开展
在常态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不大考虑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也很少思考文本本身的特点,不是一味地灌输和让孩子死记硬背,就是进行一些完全是理性的和抽象的分析,让那些活生生的文本固化、僵化,而学生因要学新课文激起来的浓厚兴趣,往往会随着老师的一次次“灌输”和一步步“分析”而淡化、消逝。下面我从《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中择选三个小环节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各位学员多批评,多指正。
首先,谈谈导入新课环节
我抓住孩子喜爱小猴子的心理特点和今年是猴年的教学资源,这样设计了导入:
小朋友,今年是猴年,你瞧,它来了。(出示图片),它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种果树
继而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提醒孩子“猴”字是反犬旁, “种”是个多音字,并复习旧知“种子”,最后教师板书并口述“种”书写要点:左右两边都有竖,左短右长才好看。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导入明快,灵动,从孩子喜欢的童话形象入手,以简洁生动的方式,直奔主题,同时也重视体现教师板书示范的作用,提醒孩子“猴”和“种”两个字书写的难点和重点,这样真正把识字写字渗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
其次,说说师生共读环节。
低年级童话题材的文章很多,童话中的角色都是非常可爱的,它们既是作家生活的积累,也是作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并且童话角色往往都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它们的神情、动作、心理及语言都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语言训练材料。
所以,抓住本课中小动物生动的语言对白,组织孩子进行分角色朗读是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孩子根据读书小提示自由,走进朗读课文,走进故事,接着,我便安排了师生分角色朗读的环节:
分自然段,老师模仿小动物的语气,读三个小动物说的话。其他同学有的朗读,有的认真倾听,还有的当小老师,认真倾听,当小老师,适时纠正小朋友读错的音,
这样,师生共同进入角色,进行朗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快乐的读书体验中认识生字,理解新词,以全面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教学目标。我觉得这个过程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非常有必要呈现的。
当然,在师生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能脱离形象,平平板板地朗读,另一方面也不能只顾再现形象,而忽略读准字音、读通读好的要求。事实上,只有引导孩子发现,并能突出童话语言中那些传神之笔,让学生细细咀嚼,孩子才能真正进入童话的世界。比如这一课中2、4、6自然段语言叙述相似,3、5、7自然段语言基本一样,对于其中的关键词语也是多次反复出现,朗读时不能随意忽略,要牢牢抓住教材语言,而教师有趣的范读,,无形中创设了情境,让孩子身不由己地进入到童话的世界。
最后,聊聊识字写字教学
大家都知道,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字不离词,字只有在一个词中才具有意义。在识字的同时,只有理解了词义,掌握了词汇,才能识好字,也才能在阅读、写作中加以运用,并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课标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将识字写字渗透到初读课文和感悟课文的过程之中。一边创设情境,再现童话形象,让孩子对童话形象既看得见,也摸的着,一边把本课带生字的词语,相机出示,如:猴子一想 农谚 喜鹊 喳喳 着急 樱桃好吃树难栽我用出示词语卡片的方式重点指导孩子读准,而对于文中同类的词,我则出示在大屏幕上,如
梨树 乌鸦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树 喜鹊 喳喳 杏四桃三
桃树 杜鹃 咕咕 桃三樱二
樱桃树 樱桃好吃树难栽
(农谚)
对于这些词语,引导孩子分小组横着读,竖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概括文章的大意,同时相机理解“果树”、“农谚”的意思。
字只有依附于词才有意义。教学中,尽量避免孤立地识一个字,写一个字,一般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读写的。比如:把生字组成短小的句子,以便于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理解,又有利于集中精力教好课文。在指导孩子书写方面,我引导孩子从句到词,再到字。比如教学左右结构字的写法时,我先引导孩子谈话,读句子“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的含义,等着将来吃梨子。”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孩子通过表演理解 “浇水”、“施肥”,进而让孩子说说这三个字写起来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写?先指名说,教师相机总结:左右结构的字,要看准宽窄、高矮和长短等。
同时,教学时便教学边巩固,以“熟”带“生”,以一带多,由已知到未知,关注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孩子发现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点和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学起来轻松,,而且不至于混淆形近字。
对于《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设计,还存在许多漏洞,有许多的细节还需要在课堂中继续检验。我就择取着说这么多。我个人觉得设计中对教材的任务把握和巧妙处理阅读故事与识字写字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另外,由于个人水平的有限,如何用理论透视课堂,归纳教学的门道,还有很大的困难,对于如何让教学设计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更有利,也很欠缺,还敬请和期待各位导师的指导和各位学员的真诚地批评和指正。
教师教学设计8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28—29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及倒数的特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学习重点:
倒数的意义、特点和求倒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1和0的倒数的求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1.出示算式,找特征。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1×=15×=1×12=1
问:“你发现了什么?”
2.引出倒数的定义。让学生看书。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独学质疑,合作探究。
1.初步理解
我们知道×=1,那么我们可以说:“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你能照样子,结合黑板上的`例题,说说算式中两数之间的关系吗?
2.判断,加深理解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和7都是倒数。(关注到了倒数的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互为”)
b。+=1,所以和互为倒数。(关注了倒数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乘积是1。”)
c。××=1,所以、互为倒数。(关注了倒数中的关键词“两个数”)
小结:对于概念的学习,应该充分关注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2)请任意写出三个数的倒数,要求,写完整:谁的倒数是谁?
三、点拨互动,应用提升。
1.出示例2,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学生汇报找的结果,并说说怎样找的?
(1)看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交换了位置。
3.根据寻找出的结果,探究倒数的特点。
4.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快?
5.设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1)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
四、检测诊断,总结评价。
1.基本练习:完成教科书P28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
2.加深练习:倒数一定比它本身要小吗?探究什么数的倒数比它本身要大,什么数的倒数比它本身要小。
教师教学设计9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尝到了不少甜头,而今天我想说的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
多媒体的优点很多,表现在教学上就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比如,课堂的激趣导入、情境朗读、突破难点的动画模拟演示、风俗民情的再现、趣味练习设计、单元复习以及专题学习的知识梳理等等,好处不胜枚举。现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效果事半功倍。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一篇文章如何导入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内容在空间上跨度很大,例如《离骚》这首诗歌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不管是内容还是写法都离我们相去甚远。如果按照常规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很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上课辛苦,学生也一脸茫然。相反如果能借助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时空倒转置身体验于楚国忠臣报国无门的氛围当中,那么对理解这篇文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视频画面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结合声情并茂的经典片段朗读来导入课文,就能立刻把屈原那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激情与苦闷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这忧国的哀伤氛围中,不用过多讲解,就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基调。从而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语文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养想象力是语文教师一项头疼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在很多时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老师在即将结束课文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音频——“厨房交响曲”,鼓励学生细心倾听厨房发出的这些声音,在倾听中想象母亲为自己忙碌早餐的情景。我们知道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这样的设计恰好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进而创造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使学生想象的翅膀高飞远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写作修改。
作文几乎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要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关键是要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自主修改。叶圣陶向来反对写作教学中“学生只管写,老师只管改”的做法。他说:“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而多媒体为学生共同修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方法是每次写作由学生推选一篇最好的文章出来共同修改。把要修改的文章输入电脑文档,中间设置一条竖线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隔开,修改前的文章显示在左边,修改后的文章显示在右边。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需要修改的语句语段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而电脑将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痕迹及时地以动态演示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且这些思维的痕迹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逐渐趋于完美,直至得出让学生一致满意的文章。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动态演示作文修改,学生在共同修改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四、利用多媒体,单元复习、专题学习轻松有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学好语文,离不开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零星分散在每一篇文章中。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只要能疏通文章内容就停止的阶段。要想深入理解,透彻掌握,还得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归纳运用。而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多媒体应成为首选的教学辅助工具。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数据、图象、动画、声音等素材提供给学生,既能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储和传递相关教学信息,又能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呈现语文基础知识。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容易理解,轻松又有效。
五、利用多媒体,将时政新闻和语文教育紧密结合。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新课标极力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抛开生活去谈语文教育不太可能。特别是关乎国家大事,人民生活的时政新闻与语文教育之间更应该找到两者的链接点。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里我们认识了言行一致的闻一多先生。可是那段时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消极,有畏难情绪。为了教育学生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我特地播放了汶川地震中被困废墟75小时的22岁少女被解救的视频。当解救人员来救她时她笑着说:“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的。”生死关头的乐观深深感染了学生,接着我让学生就今后如何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巧妙的利用时政新闻视频辅佐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六、利用国家教育资源网,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
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学舞台,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渐地成为教学的主流。而国家教育资源网以其“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教学资源成为众多教师必备的教学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有教学需要的素材、资料、课件、还有专家上的公开课、有寓意深刻的漫画、有奇形怪状的文字、还有精妙绝伦的片断。在这样的教育资源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寻找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我们的教学设想。例如在国家教育资源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课件--《阿长与山海经》。该课件包含课文原文、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相关作品、相关网址以及课文学习、课文练习、还配有声情并茂的原声朗读、疑难解答等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有选择地利用这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自己尝到了甜头,不过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只有在语文教学之中找到契合点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教学运用中应把握好度,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巧妙的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第一课时(课本73-74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机繁忙的作业景象。观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工作的机器,兴奋地交谈。拟借此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铲车的工作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角”的问题,引入对角的知识的系统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知道平角、周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
2、在观察、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角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自觉运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教育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
教学难点:认识平角、周角并会画平角、周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直尺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师:(课件)仔细观察信息窗,你发现了什么?
(将发现集中到: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生1:画面上有4台挖掘机和一辆大卡车在工作。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辛苦。
生3:我发现挖掘机上有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生5: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
2、师:谁能用手指指一指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哪位同学愿意到台上来指出角来,大家看仔细,看看有哪些发现?
生到黑板上指角。
师:要指一个角,正确的方法是从顶点开始,分别指出两条边。(动作说明)
生再次指角。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从顶点出发,先指出一条边,再指出另一条边)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角,你们真了不起!
3、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的各种角分别是什么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下面我们运用我们制作的活动角研究一下。
师提要求:
(1)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2)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
(3)小组同学说一说,你得到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生:学生自主研究,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并随时指导。)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转动的角?
生1:我通过转动得到了一个锐角
生2:我得到了一个钝角
生3:我得到了一个平平的角
……
2、,并且教师选择学生画的有代表性类型的角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3、汇报交流、分类
看黑板上的角,认识它们的名称。(老师指,学生进行辨认)
生1:直角
生2:钝角
生3:锐角
生4:平角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学生动手操作)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生1我把直角分为一类
生2:我把锐角分为一类,
生3:我把钝角分为一类。
……
4、认识平角。
(1)质疑:
方案一:学生画出平角
师:刚才有位同学画出了这样一个图形(指着学生画的平角)这个角是谁画的?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这个图形?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转动,转到两条边成一条直线。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质疑辩论)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师: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请问同学们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1: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2: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
方案二(预设):学生作品中没有出现,教师演示,面向提出疑问“这是角吗?为什么?”
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释这个图形也是角
(2)画平角
师:那么平角怎么画呢?自己试着画一下
生动手试着画角。
(规范画法,示范平角的画法,学生跟着一块画)
师:先画顶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画另外一条边,这样就可以了吗?
生1:感觉像一条直线。
……
师:想一个办法,能使它看起来更像平角?(学生疑惑的表情告诉老师“他们没能相出办法”)
还记得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平角吗?
生1:转动的办法
师:看来只有在图中把旋转表示出来,看起来才更像是平角。那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旋转呢?
生1:箭头
……
师:一般情况下,在角的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来表示旋转所成的角。你们修改一下吧!
生:动手修改。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1)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2)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问: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质疑辩论)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一起用活动角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
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并提醒学生,用弧线表示旋转。)你能自己再画一个吗?
生自己画
6、小结(用课件):今天我们见到了以前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又认识了两种新的角——平角和周角。你都认识他们了吗?他们都有哪些特点?
生汇报:生1: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生2: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练习:课件出示课本77页自主练习1
(二)角的表示方法(把定义放前面小结,画法与前面重复)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
生思考,创造符号(两生上台板演)
师: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师: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活动角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生1:我们发现: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
师:同意吗?(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
三、回归生活
1.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课件播放,学生回答: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2、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比如在钟表中就有角的学问(出示课件,看钟表中分针和时针所成的夹角)
生汇报交流
3.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角?
生1:三角板上有锐角和直角
生2:我的直尺展开就是一个平角,中间是顶点
……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好,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存在着角。
请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画面:国旗、钟表、剪刀、房屋等等)
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生1:角有很多用处
生2:生活离不开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
四、回顾整理
师: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生1:我认识了平角和周角
生2:我会画平角和周角了
……
师:同学说的真好!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书包里、教室里、家里、校园里、上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角,角的世界丰富多彩,角的知识奥妙无穷,今后我们将会了解更多关于角的知识,今天的课上到这儿,下课!
教师教学设计11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的特征。
(2)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
(3)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
(4)了解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要求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烷烃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2、什么叫取代反应?举例说明。
[自主学习]
1、课本54页"学与问"试归纳出烷烃在结构上的特点。
2、阅读教材55页,试归纳出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教师教学设计12
我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主角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幼儿回想:哪里出现一块很个性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潜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教师能够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本,鼓励幼儿尝试。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购买伸缩指挥棒,也能够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套入粗的轴筒内,一拉到接逢处就犹如金箍棒变长了。
活动延伸:
在每一天点名时进行我变变变的游戏,凡点到名字的幼儿就能够变出一种身体造型。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雪花飘飘
目标:
1、练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准备:
1、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过程:
1、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主角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教师教学设计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是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随堂练习]
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类型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Fe2O3+3H2SO4====Fe2(SO4)3+3H2O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D、H2+S====H2S
教师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松sōng
是平舌,鼠shǔ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一)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二)汇报交流。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3.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5.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初步感知。
1.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2.自由认读,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3.同桌之间检查。
(二)巩固练习。
1.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2.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3.游戏:
(1)编、猜字谜。
(2)智慧博士送信: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一)示范引导。
1.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二)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2.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教师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1、两头翘;
2、仰卧起坐传递球;
3、投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
2、技能目标:
A、学会俯卧挺身技术,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发展学生腰背腹弹性和力量;
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
3、情感目标:
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课重点:
A、俯卧挺身时两腿配合上体协调上举;
B、投掷垒球时的出手时机;
本课难点:
A、俯卧挺身时两腿夹紧并充分伸展;
B、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
【教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师教学设计11-20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11-30
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9-14
新教师教学设计05-04
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特色01-12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09-15
教师教学设计 15篇01-31
教师教学设计 14篇06-12
教师教学设计15篇11-21
教师教学设计(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