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 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鉴赏分析。
☆教学设想:
(一)、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二)、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三)、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整理,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删,但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背景介绍。
◆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译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教师示范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设计选题,课外探究。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2.反衬是诗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请分析。
研究方法:
①搜集关于《春望》的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讲、赏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②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包括生平、年谱、思想、背景资料等。
③仔细研读这首诗,获得自己的感悟。
④参阅各方面的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
推荐书目: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词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编《杜甫诗歌鉴赏集》,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蒋兆和先生的名画《流民图》中《西望长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缓缓响起。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将诗歌读熟。教师要特别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中人物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场面的气氛和诗歌的意境。
理解词语,复述课文
◆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3.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作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5、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 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6、夜:为什么夜间出动?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7、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军*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军*,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象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军*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1690万强,比玄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战争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一组诗,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统治者的荒淫和昏溃招致了战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诗人杜甫带来了痛苦。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身体是比较健壮的,据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八月枣熟,日上树千回摘枣”。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从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只有四十五岁的他,骨瘦如柴,衣杉褴褛,光脚登一双麻鞋(《述怀》)。杜甫在战乱中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战乱结束了,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进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聋的是左耳,牙齿落掉了一半,视力衰退,脚也不灵便。写这首诗时,杜甫只有四十七岁,却已经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他伫立在风中,望着前方,他忧郁的眼睛在诉说……
◆自我选题,推荐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地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名师点评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 孙辉)
这是一堂较为典型的和谐教学的示范课。教师对作者和作品驾轻就熟,了然于心,对课文的赏析看似不经意而为之,其实用心良苦。教师非常巧妙地由“出入无完裙”切入,引导学生逐层认识到战争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石壕吏这样的下层官吏带来的巨大恐惧,给作为诗人的杜甫带来的严重的身心创痛,由此串起整个故事情节。在激活练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揣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试图从中寻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沉淀积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情,同学们的掌声正是对这种崇高精神的赞美与肯定。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符合和谐教学的模式,更体现了时代追求的创新精神。石壕吏固然有着凶恶的嘴脸,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换位思考,透过其凶恶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和下层小官吏的无奈恐惧。诗歌一方面揭露了兵荒马乱、酷吏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忍辱负重、慨然赴国的高尚情怀。“天意须君会,人间有好诗”。战乱固然使诗人写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诗篇,但战争对诗人灵与肉的摧残,对千百万生灵的涂炭,作为人民的诗人,其心灵又是何等的伤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宁可不要这一段历史,也不愿我们的人民经历战火,颠沛流离。这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气魄。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通过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4.杜甫《登高》教案
5.古诗三首教案
6.《猫》教学设计
7.《雷雨》教学设计
8.称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