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奇的水》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2、能指认生活中的上述现象。
3、会做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溶解现象、压力及浮力的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及做压力的实验。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表面张力。
活动准备:杯子、回形针、高锰酸钾、每组一枚硬币、餐巾纸、滴管、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堂课我们用了哪些观察方法知道了水有什么性质?
2、学生答
3、今天我们还用其他方法来发现水的神奇之处呢。(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同学们桌上有一杯水,一张纸巾,请你把这张窄条纸巾垂直浸入水中,手不要动,看纸巾上有什么变化?
2、学生活动并交流:水往纸巾上“爬”
3、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但有没有想过水怎么在纸巾上会上升和扩散呢?
4、学生猜测
5、不急,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把你的塑料尺或钢尺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实验,交流:水没有在尺上扩散。
7、请你把两把尺合在一起,再做这个实验,又发现了什么?(水在两把尺的中间蔓延)
8、小结:水在物体的孔隙或缝隙里“爬”或向四周扩散,这就是水的“毛细现象”(板书:毛细现象)
9、老师这里提供一些材料“毛巾、粉笔、玻璃”请你选择一样可以做毛细现象的进行实验。(小组讨论,选择并活动)
10、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水的毛细现象吗?(举例)
三、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瞧,老师这里有一杯满满的水(实物展示台展示)
2、如果我再放东西进去会怎样?(学生猜测)
3、师放回形针一枚,水没有溢出来。你们猜可以放几枚?
4、学生一起数数,师放。观察水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5、小结: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所以我们看到了水面高出杯口很多还没溢出。
6、你也想来做这样的实验吗?桌上有一枚硬币,请你用滴管滴在硬币表面,看水面的变化,能滴多少滴后才溢出。(小组实验)
7、在生活中哪些也属于水的表面张力呢?(看图说)
水黾在水面滑行,草叶上的露珠,水滴……
四、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水还有别的本领,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
2、对,像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而水变甜的现象叫溶解。
3、提问并布置实验,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请同学们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仔细观察高锰酸钾颗粒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
4、学生观察,并画出三幅图:刚放进去的时候,过了一会儿,最后。
5、交流
6、提问:哪些物质也能溶解于水?
7、关于溶解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溶解得快慢跟什么有关系呢?下一堂课我们要来研究。
五、总结
1、今天你发现了水的哪些神奇之处?
2、下一堂课我们还要继续来寻找水的神奇之处呢。
神奇的水(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做“溶解的快慢”的.对比实验
2、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
活动准备:方糖、冷水、热水、勺子、扎眼的大可乐瓶、烧杯、砝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有哪些神奇之处?
2、学生答:水有表面张力、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3、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溶解的快慢是相同的吗?怎样可以溶解得快些?
4、学生猜测:跟搅拌、加热、跟物质的'多少、水的多少等有关。
5、师:这是我们的猜测,必须用实验来证明。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叫:对比实验。
二、溶解快慢与什么有关
1、首先我们来证明跟水的冷热有没有关系,先看对比性实验的表格。
出示表格:
问题:溶解得快慢和什么有关?
猜测:
实验设计
记录表:
次数条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的结论:
师:这个实验中,对比的条件是什么?(冷水和热水)那么其他条件就要相同。(相同多的水,相同多的糖……)
师讲解并演示实验。得出结论:热水能使糖溶解的快。
2、溶解得快慢跟搅拌有关系吗?对比的条件是什么?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对比条件是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3、学生操作,师巡视。
4、交流答案:搅拌能使糖溶解得更快。
5、溶解得快慢还跟什么有关?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并填写表格。
6、全班交流。
三、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
1、出示装满水的大可乐瓶,瞧,如果我在瓶上扎几个小孔,猜猜会怎样?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4、瞧,水不仅流出来了,而且会射得很远,什么力使它这样的呢?
5、这就是水的压力,你瞧,在这三个不同位置的孔里射出的水的距离不同,说明什么?
6、学生回答
7、水越深,压力越大,所以下面的孔喷出的水远。那么潜水员在海里潜水受到的压力始终相同吗?(学生交流)
8、过渡:水除了有压力外,还有浮力呢。我们做个实验来证明。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提问:是谁把烧杯托起了?加入砝码的重量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9、小结:实验证明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浮力作用。
10、历史上也有人做过与我们今天的实验相类似的活动,那就是曹冲称象。你们听过吗?(如果没有,教师可简单讲述)。说说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吗?
11、老师这里有砝码、大烧杯、小烧杯、水,谁也能学学曹冲的样子来称出橡皮的重量?
12、学生讨论交流。
13、拓展延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水的压力和浮力现象。
四、总结水的性质
1、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探究,你能总结一下水的性质吗?
2、把水的这些神奇之处能画成一幅画吗?
【《神奇的水》的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