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预习课本92-93页的内容,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2、通过预习,我认为男生与女生相比,套得准。
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1、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出示学习菜单:
(1)书中有几种方法求男生平均成绩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仔细看统计图的变化过程,思考是如何分的?
(3)怎样列算式计算?
归纳总结: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数,再()。
3、研究平均数的意义。
(1)这个7分就是男生每人实际得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请你仔细观察平均数与原来的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4、算女生平均分。
(1)先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
(3)说说你的验证方法。
(4)为什么要除以5?
小组讨论菜单中的问题
点拨: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点拨:这种方法叫:“求和均分”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练习检测与问题延伸: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1)怎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
(2)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如果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二个笔筒里拿出5枝放入第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4)如果从第三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5)关于笔筒的三个平均数,有变化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小林参加了三场套圈比赛,下面是小林套中个数的统计:
第一次12
第二次11
第三次10
平均成绩11
小林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是多少呢?
4、教材第97页的“你知道吗?”
5、检测:想想做做第3、4题
小组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认识到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另外,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求和均分。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99?61100?62?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22
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1(79+80+81+82)=80.5 4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x小关 =79.05 x小兵 =80 2. x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
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2x1?3x2?4x3?5x4ax?by2.3.x甲=86.9 a?bx1?x2?x3?x4
x2 =96.5
乙被录取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4. 39人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07-11
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07-25
数学教学设计07-21
数学教学设计08-29
《平均数》教学反思09-25
平均数教学反思09-11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3-12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8-17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