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对今》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对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对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通过观察图片、归类识字,认识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认真观察,掌握书写规律,能按笔顺书写“古、凉”等7个生字。
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并背诵,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韵文语言的魅力;认读“和风细雨、夕阳”等7个词语,能够观察图片或者联系生活理解意思。
表达与交流: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能够描绘出四季气候和景物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欣赏手势舞,激趣导入
1.播放一段《笠翁对韵》手势舞:“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激趣导入:《笠翁对韵》是大学问家李渔编写的,字数相同,词义相对,非常有意思!
2.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对韵歌》,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对韵歌,板书:古对今。
“古”是生字,怎样记住它呢?
引导学生利用熟字“故”减一减或“口”加一加记住。
相机指导书写“古”,理解课题(“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任务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出示自学要求:
一读: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结巴。
二标:标出小节号。
三画:圈画出本课生字词。
四读:再读课文,把韵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主学习。
3.听录音正音。
4.自主识记生字。
5.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6.分小节朗读,随机识记生字。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出示生字“圆”“严寒”“酷暑”“凉”,正音,然后说说识记方法。
重点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不一样,“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圆、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出示“寒”古文字,观察:一个人在一间房子里,地上水凝结成冰,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
3.出示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认读。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1.自由读。
2.认读词语“和风细雨”“朝霞”“夕阳”,联系实际理解“和风”“晚霞”。
3.指名读韵文。
4.识记生字:晨、细、朝、霞、夕
出示古文字“朝”,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从草木之中升起,前一晚的残月还没有落下来。组词:朝霞、朝阳,认识另外一种读音“chao”,例如:我朝着操场走去。
加一加:晨细
换一换:霞
减一减:夕,与“西”比较。
第三小节
1.出示词语认读“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2.指名读,齐读。
3.识记生字“语、香”。
学习活动三:再读韵文,感知韵律美
1.自由大声练读,思考:韵文有什么特点?
2.体会押韵“凉、阳、香”。
3.打节奏读。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学习活动四:理解韵文,体会对称美
学习第一小节
1韵文讲究对称,词义相对或者相近,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小节,看看韵文是怎样对称的?
2.交流: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出示图片,认识宇宙,体会天圆地方,宇宙广阔无垠;然后再出示四季图片:冰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引导学生观察。
4.自由读读,思考:第一小节是从哪些方面对韵的?
时间、形状、四季,感受宇宙时空广阔。
5.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思考:第二小节描写了哪些景物?
2.交流,说说是怎样对称的?
“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3.拓展:
自然界每个季节风有不同的特点,说一说:微风大风狂风暴风……
傍晚的彩霞叫晚霞,拓展: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打节奏读,师生对读,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说说是怎样对韵的。
2.出示图片,认识“桃树、李树、柳树、杨树”,然后再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感受四季之美。
3.读出四季之美。
学习活动五:背诵韵文,自主创编
1.有节奏地齐读儿歌。
2.出示填空,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齐背。
4.仿照韵文,创编。
对,对。
对,对。
学习活动六: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认读、识记。
2.组词。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
“细、语”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细”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
“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舒展,盖住下半部分。
5.临写。
6.实物投影评议。
7.同位互评,然后再写一遍提升。
学习活动七:延伸阅读,诵读对韵
(出示《笠翁对韵》),课后阅读或者学唱韵律歌。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宇宙四季自然
《古对今》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2、正确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正确书写7个字;认识偏旁“酉”,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正确识读12个生字。
学习准备:
课件、课本、卡片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手。下面开始比赛,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学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再齐读两遍。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
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
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对子”含义,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
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了解“对子”含义,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
学习准备:
课件、课本。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6古对今》。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
严寒
朝霞
古今
酷暑
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古对今》教学设计3
一、文本教学解读
《古对今》以对韵歌的形式呈现,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课文以广阔的时空切入,落在四季的轮替,宏观大气;又以自然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铺陈开来,神奇美丽,呈现了音韵和美的画面意境。教学本课,要关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生字新词的识记和理解,帮助学生感知"对子"的节奏和韵律;借助画面感强的词语加强学生想象力,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又有效。
1、识写生字。
本课作为识字教材,要充分挖掘文本所能提供的多样化识字途径,引导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暑、晨"等字笔画较多,可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部件"日"进行生活化联想,达到形意结合,而不必做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此外,字理识字是学生感到新奇的办法。如"朝"的甲骨文" ",看中间的太阳已经升起,再看旁边的月亮还没有落下,说明清晨的时候称为"朝"。
此外,定位联想,熟字组词,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识记新字的方法。总之,要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实践运用,在运用实践中培育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
2、朗读儿歌。
本课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意蕴相对、音韵相合,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中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全文相对的词语既有双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如"严寒""酷暑""鸟语""花香"等,也有单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如"古""今""雪""霜"。其中新词较多,如"莺歌燕舞""微风细雨""鸟语花香"等,有极强的画面感,读起来令人浮想联翩。
因此,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鼓励放声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感知文本的和谐音韵和富有节奏的语言特色。再通过师生互读、生生互读等形式,使学生将儿歌读得琅琅上口;同时也要充分运用学生的肢体动作,辅助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意境。
3、积累运用。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补空位的方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同时,特别关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使学生在背诵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感知词语的意境。
其次,借助"读拼音填空"的形式,书写生字,运用生字构成语句,表达完整的意思,从而感知生字新词的大概意思。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教学难点:
理解"朝霞、严寒、酷暑"等词语的意思,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构建学习情境,自主识记新词
1、游戏导入,引出"对子"。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词语对对碰"的游戏。老师说一个词,你们也要说一个词,而且字数一样、意思要相对。
要点: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出示词语。如:大对(小)、来对(去或往)、白天对(夜晚或晚上)、水对(火或山)、日对(月)。
2、图文结合,学习"对子"。
(1)出示柳绿花红水墨画,配上音乐。
看,我们走进了美丽的春天。春天里有和风,也有(细雨);有鸟语,还有(花香);有黄莺歌唱,更有(燕子舞蹈)。春天里没有严寒,也没有(酷暑);这样对对子,真有意思。不知不觉我们就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要点:随着互动交流的过程,在屏幕上相机出示词语:和风细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2)主动识记新词语。
除了这些新词语,对子歌里还有许多词语,让我们试着认认它们。
要点:用幻灯片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晨、暮、朝霞、夕阳"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3)看插图,借助拼音认识词语。
看着插图,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可以借助拼音,认认读读,也可问问同桌的同学。
3、分享识字,掌握方法。
要点: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如何用好方法记住一个生字的。然后全班分享,教师进行归纳点评。
想象识字:"日"表示太阳;太阳刚刚爬上山岗就是"晨";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热,热得好像天上一个太阳,脚下还有一个太阳,就是"暑"。"木"表示树,这棵树长得挺高,可是枝条弯曲,还垂下长长的枝叶,就是"杨"。
儿歌识字:十口古;丝田细;禾日香;木子李;言吾语。
熟字加一加:"员"加"口字框"变成"圆";"亚"加"一撇"变成"严";"京"加"两点水"就是"凉"。
熟字减一减:"多"减去一半变成"夕"。
板块二自读尝试,互动朗读课文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对子歌。
要点:小朋友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并用" "画出新词,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要点:指名(自学能力中等的学生)轮读,一人一个小节。相机正音,特别关注:"暑、晨、朝"等字笔画多,且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要重点区分指导。
3、尝试读出节奏。
要点:听老师读,注意哪里停顿。模仿老师读出节奏(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节奏):
严寒对酷酷暑,春暖对秋凉。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4、多种形式的对读。
要点:师前半句,生后半句;然后交换。也可以生生对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既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
板块三熟读成诵,渗透汉字文化
1、熟读成诵,定位识字。
要点:学生尝试背诵。课件隐去不要求认读的字词,请学生认读屏幕上剩下的字词:圆、严、寒、酷暑、凉、晨、细雨、朝霞、夕阳、杨。
板书呈现如下:
古对今,圆对,严寒对酷暑,对秋凉。
晨对,雪对霜,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对李,对杨,莺歌对燕舞,对。
(先按顺序认读,再打乱顺序认读)
2、认读词语、生字卡片。
要点:给学生每人一张本课的'词语卡片,让学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对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3、自主选择,强化识字方法。
小朋友们,生字都认识了,你觉得哪个生字的写法最有意思?
要点: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因字而异的多样化识字方法。
"朝"—— 。看,中间的太阳已经升起,再看旁边的月亮还没有落下,说明是清晨的时候称为"朝"。
"寒"—— 。看,家里有个人站在正中间,可是,他的脚下却是厚厚的冰,说明这时候一定非常冷,就称为"寒"。
板块四创设语境,书写运用汉字
1、将本课要写的生字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古""夕";第二类:"李""香";第三类:"凉""细""语"。请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这样分类的"秘密"。
(第一类:都是独体字。第二类:上下结构。第三类:左右结构)
2、观察"古""夕",自主发现识记的方法。
(古:十+口,或者说"十张口";夕:多字少一半)
3、写好独体字"古、夕"。
(1)教师范写,学生发现写好独体字的重点。
要点:教师在书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古"的第一横和"夕"的横撇是主笔,既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书写,也可以将其写得相对夸张,以凸显主笔的意义。只要主笔写好了,整个字就能工整有力了。
(2)小朋友能够发现写好字的秘密,还要能够展示出来,这才是写字的真本事。
要点:学生书写,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醒意识。
4、写好上下结构字"李、香"。
(1)这两个字都有撇和捺这两个重要的笔画。撇、捺要写得舒展,就像小朋友的长裙子一样,非常漂亮。但是,写的时候一定不能让长裙子拖地,不然就显得不工整了。
要点:教师边说,边范写。
(2)看着范字,看谁能把撇捺写好,而且不拖地(示意撇捺不要过分地拉到下半格)。
5、写好左右结构字"凉、细、语"。
(1)回顾以前写过的左右结构的字,发现写今天这三个字的基本要点。(左窄右宽)
(2)怎么样让左右两边看起来和睦相处呢?
要点:教师提出质疑之后,屏幕出示辅助线,勾画出左右两边的高低关系,让学生明白偏旁有高有低,还有左右高低一致,让字的左右两边看起来更和谐。
(3)谁高谁低,要注意看范字,临摹着写。
6、交流点评,你喜欢谁写的字。
要点:紧紧围绕今天写字的重点进行点评:主笔突出、偏旁高低错落、撇捺舒展,使学生写字一课一得。
7、练习:看图读句子,写新词。
要点:练习中给学生呈现精美的图片,每幅图片下写一句话。
如:早晨,鸟(yǔ)花(xiāng),美丽极了。
春天,和风(xì)雨的天气,真舒服。
《古对今》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看老师写课文的题目。(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课文,初步认生字。
1、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拼读生字。
三、分散记生字,形意相结合。
1、偏旁小助手帮助识字。
(1)出示早晨的图片,认读“晨”“朝霞”,借助图画理解生字的意思。
(2)出示傍晚的'图片,认读“暮”“夕阳”,借助图画理解生字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总结: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到一起集中识记,可以更快地记住更多的字。
2、古汉字小助手帮助识字。
出示“寒”字的古汉字,请学生猜测。释义、组词。理解“严寒”。
出示“暑”字的古汉字,请学生猜测。释义、组词。理解“酷暑”。
总结:利用古汉字小助手,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字形,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字义。
3、出示剩下的生字,同桌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集中交流。
(总结:可以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编字谜。)
四、定位识生字,课文有奥秘。
1、生字放回课文,你还认识吗?指名分节读课文。
第一节韵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们倾听评价。
利用图片理解“圆和方”。
第二节韵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们倾听评价。
指导理解“和风对细雨”。
第三节韵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们倾听评价。
学生自由探索,感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
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
配乐,有节奏地朗读。
师配乐,示范怎样打节奏,跟着节奏朗读。
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
齐读整篇韵文。
梳理回顾,熟读成诵。
分类写生字,书写有诀窍。
1、仔细观察,生字排列有什么规律?
师引导发现:
第一排的是:上下结构。
第二排是:左右结构
第三排是:独体字
2、师范写:从每种结构中挑了一个字写给大家看。
3、生试写。师提醒注意姿势:头正,腰直,脚放平。注意写法:一看二写三比较,一个要比一个好。
4、书写点评:你喜欢哪个字?哪个字有什么要注意的?
六.一篇带整本,拓展阅读面
(1)欣赏视频儿童吟诵《笠翁对韵》。
(2)推荐《笠翁对韵》。
第二课时
(略)
《古对今》教学设计5
一、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
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分类)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古对今》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
()语()
()
()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
桃对,
柳对。
莺歌对,
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词对起来。这节课学生们收集来了很多对子,一起交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对今》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简介什么是“对子”。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课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说我们要学习课文,有一个小动物也来了(猴子),跟他打个招呼吧。它给我们带来了好几个游戏,第一个游戏叫“火眼金睛”。
2、打开课本翻到56页,提出自读要求: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3、这些词中藏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会读吗,先自由拼读一下。
4、具有火眼金睛的你想提醒大家哪个生字容易读错,带着大家读一读。(指名带读:如:我要提醒大家“凉”字,请跟我读)
5、全班齐读生字。
6、小猴子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几千年前的文字“朝”,出示甲骨文“朝”,看一看它有哪几部分组成,表示什么呢?你能给它组一个词吗?学习多音字“朝”。
7、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生字,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1)加一加:圆、凉、朝、暑、晨
(2)减一减:夕
(3)换一换:杨、霞、
(4)猜字谜:
细:田边种丝瓜。
朝:十日十月。
严:亚字长个小尾巴
8、齐读识字方法。
9、小猴子给我们带来第二个游戏:“摘苹果”。
10、出示词语开火车检查认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三、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1、引问:小猴子说你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好,能不能也把课文读给它听听呢?第三个游戏是:我是小巧嘴(自由读)谁来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你能找出文中有几组反义词吗?请你动手圈一圈,再读一读。
3、汇报: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朝霞和夕阳。除了是反义词有6对,不是反义词的是哪几组?虽然他们不是反义词,但这些词语之间都有关联。
由此我们得出:是反义词的一定是对子,但是,是对子的不一定就是反义词,如文中的“鸟语花香”不是反义词但他们是对子。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平台。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5、齐读课文第1小节,你知道了什么?(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春暖、酷暑、秋凉、严寒准确地概括了四个季节的特点。)
出示猜字谜让学生猜:
严:亚字长个小尾巴;
酷:酉时告诉你
6、第2小节中共提到了哪些自然景物?逐个词的理解,再齐读第二节。第三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齐读第三节。
7、看看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那些字?(是“方”“凉”“霜”“阳”“杨”和“香”)指名汇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为“ng”,这样的形式就叫“押韵”。韵脚就是句末押韵的字。如“方”“凉”“霜”“阳”“杨”和“香”就是韵脚,他们押的是ang的韵。
8、同桌合作:同桌互读对子歌,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四、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小猴子要在我们班上评选几名诵读大王,看谁声音洪亮,读得又好听就可以获得这个称号,有信心吗?
1、师生对读,游戏中再认。(我读古,我对今……)
2、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3、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4、评选诵读大王。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对子歌的内容包含得很多,有天文、地理、时令、自然等方面。今天我们学习的就包含有反义词的、时令、自然现象方面的。你会试着编一两句吗?
2、出示对子齐读:寒对暑,早对晚。日月对星辰。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千百年。有对无,出对入。宽对窄,买对卖。南对北,首对尾。西对东,始对终。干对湿,公对私。美对丑,薄对厚。远对近,古对今。明对暗,早对晚。
3、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大家表现都非常棒,下节课我们继续书写剩余的生字。作业要求: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古对今》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生字的笔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板书:古、凉、细、夕、李、语、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古对今》教学设计9
【摘要】对韵歌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关键词】对韵歌 识字 诵读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对韵的形式识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已有初步了解。《古对今》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识字密度较高。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它既是识字教学的材料,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R字,调动学生对对韵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这值得思考和研究。笔者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诵读,正音知韵
对韵歌句式整齐、平仄相和、音调和谐,学生在初学课文时需整体诵读韵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其韵律美。
(一)范读引领,整体感知
教师需在学生诵读前进行范读,在范读中注意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重读。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音,还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中进入对韵的情境,感知韵味。
教学《古对今》时,教师在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和朗读特点。范读后,学生自主交流生字读音,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的读音。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读音,感受对韵歌的特点。
(二)自主练读,体悟韵味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古对今》这课中,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是“方”“凉”“霜”“阳”“杨”和“香”。学生自主练读后,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句诵读,顺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生读的对子中,尾字韵母都为“ng”,从而水到渠成地渗透“押韵”这一概念。找到韵脚后,学生再读韵文,就能更好地感受韵味。
二、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对韵歌不同于普通儿歌,形式上虽短小精练,但是内容上却藏古纳今,包罗万象,每个字都有其意义指向,所以在读中体会生字的意思也是对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教学。
(一)图文结合,读音记形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直观的图像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抽象的汉字时插入相应的图画,做到图文结合来理解字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古对今》这首对韵歌中的第二个对子为“圆对方”,一些语感较好的学生读“圆”时,声音饱满圆润。教师就把一个圆形图和“圆”字同时呈现在一张幻灯片中,请学生找一找圆圈和“圆”字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很快就发现“圆”的国字框就是由圆形演变而来的,再读“圆”时,大部分学生就能借助圆形图的提示,张大嘴巴,将字音读得饱满。
(二)追溯字理,读音解义
中国的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适度地借助字理来教学,通过观察字形,追溯字理,就能帮助学生从造字原理上理解字义。
如“严寒”一词,发音短促,与它表示“天气寒冷,限制人的行为”这一意思不无关系。教学这个词时,教师先出示“寒”的小篆体“”,接着出示“严” “寒”两个字,让学生猜测对应哪个字,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纷纷发现“寒”下面的两点和小篆体下面的两横很像,宝盖则像小篆体上面的房顶,而小篆体的里面部分可以猜测是一个人和若干没有树叶的干枝,由此判断为“寒”。教师则进行小结提升,“寒”的本义就是天冷了,地上结了冰,人都躲到房子里面烧柴火取暖。最后,请学生看着小篆体和词语“严寒”,带上自己的感受,“开火车”读“严寒”。
三、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时遗忘得较快,所以,识字教学不但要重视生字的初现,还要重视生字的复现,在不断的复现中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学习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诵读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学习。
(一)语境对读,游戏中再认
“找朋友”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操作简单,参与度很高。对韵歌中“对”字前后的两个生字或词语往往是相对或相同事物的名称,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找朋友”来巩固。
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找朋友”的游戏。
1.准备生字卡片
教师事先准备好两组生字卡片,第一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方”“严”“寒”“暖”四字,教师手持第一组卡片。第二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圆”“酷”“暑”“凉”四字,每位学生分得第二组卡片。
2.举卡“找朋友”
游戏开始时,教师拿出一张生字卡片“方”,并问“方对――”学生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圆”后举高,大声对答“圆”。之后,通过同桌合作、男女生合作等方式来“找朋友”。
3.看卡齐对读
举卡“找朋友”后,师生再看着生字卡片把对子大声诵读一遍,再一次对生字进行复习。
简单的“找朋友”游戏大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
(二)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之间,课堂上适当地增加课中操,让学生动动手或动动脚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精神上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拍手读儿歌,操作简单,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课中操。对韵歌节奏感很强,适宜拍手诵读,在诵读中让识字复习和韵文背诵有机结合。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背诵《古对今》这首对韵歌,设计了“重重拍手我来记”环节。教师先把“对”字前后的两个字或词标成红色,引导学生看着幻灯片拍手齐读。当读到红色的字词时,小手重重拍。最后,去掉红色部分的字词,只保留“对”字,让学生再拍手背诵,背到括号中需要补充的部分就重重拍手背。学生拍手背,教师相机将空缺的字词复现,方便学生检查自己的背诵成果。
(三)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微妙过程。学生在一次次形式不同的诵读中多次巩固识字,既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能更好地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会对韵的文理逻辑关系。
对韵歌由一组组短小精练的对子组成,易读易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极佳文本,教师要始终把教学生识字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对韵歌并不只是简单的识字教材。教师在依托这类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古对今》教学设计10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识字二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2.教材分析
本课把对子集中在三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兼顾间架结构,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规范、端正、整洁的要求还需提高。
(2)基于阅读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但是部分学生读书不够流利,会有多字、漏字的现象。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讲普通话,并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但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还不能达到。个别学生没有表达的自信心,不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12“圆、杨”等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尽量做到工整、规范、。
3.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正确认读“圆、杨”等12个生字。
任务二:能正确书写“古、夕”两个生字。
任务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句子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5’)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齐背《对韵歌》,导入《古对今》。
能正确背诵《对韵歌》,规范书写“古”字。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板书课题,学写“古”字。
(完成目标二)
环节二(25’)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活动一
学生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完成目标三)
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多字、漏字。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自读生词。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4、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学习情况。5、书写生字:夕
(完成目标一、二)
能正确读出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10’)
再读课文
读通句子
活动一
1、自读课文,能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每人一个小结,其他同学做评委,及时指出朗读中的错误。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生思考哪些词语是一对对子。
(完成目标三)
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
课中练习
1.连线搭配词语,练习对子。
莺歌花香严寒细语
鸟语燕舞和风酷暑
2.教师口头说文中词语,学生对对子。
古圆春暖杨桃
学生能正确连线,正确对出对子。
《古对今》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古、凉、细、夕、李、语、香
2.出示:(课件出示)
和风细雨 夕阳 朝霞 方圆
鸟语花香 严寒 酷暑 古今
练习朗读。
二、精读感悟,重点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对子吗?
师讲解:(课件出示)
(1)对子词一般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字数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2)一般有以下词语组成:
同类词:晨——暮 雪——霜 柳——杨 桃——李(板书:同类词)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 (和风)(细雨) (山清)(水秀)(板书:近义词)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板书:反义词)
2.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3.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 雪——霜 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霞与夕阳”是反义词。)
(2)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4.学习第四小节.(课件出示)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三、练习朗读
1.师生对读。
2.生生对读。
3.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拓展练习
1.分组自编对子。
2﹒交流反馈。
五、实践活动。
《古对今》教学设计12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简介什么是“对子”。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课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说我们要学习课文,有一个小动物也来了(猴子),跟他打个招呼吧。它给我们带来了好几个游戏,第一个游戏叫“火眼金睛”。
2、打开课本翻到56页,提出自读要求: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
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3、这些词中藏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会读吗,先自由拼读一下。
4、具有火眼金睛的你想提醒大家哪个生字容易读错,带着大家读一读。(指名带读:如:我要提醒大家“凉”字,请跟我读)
5、全班齐读生字。
6、小猴子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几千年前的文字“朝”,出示甲骨文“朝”,看一看它有哪几部分组成,表示什么呢。
你能给它组一个词吗。
学习多音字“朝”。
7、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生字,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1)加一加:圆、凉、朝、暑、晨
(2)减一减:夕
(3)换一换:杨、霞、
(4)猜字谜:细:田边种丝瓜。朝:十日十月。严:亚字长个小尾巴
8、齐读识字方法。
9、小猴子给我们带来第二个游戏:“摘苹果”。
10、出示词语开火车检查认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三、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1.引问:小猴子说你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好,能不能也把课文读给它听听呢。第三个游戏是:我是小巧嘴(自由读)谁来读。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你能找出文中有几组反义词吗。
请你动手圈一圈,再读一读。
3、汇报: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朝霞和夕阳。
除了是反义词有6对,不是反义词的是哪几组。虽然他们不是反义词,但这些词语之间都有关联。
由此我们得出:是反义词的一定是对子,但是,是对子的不一定就是反义词,如文中的“鸟语花香”不是反义词但他们是对子。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平台。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5、齐读课文第1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春暖、酷暑、秋凉、严寒准确地概括了四个季节的特点。)出示猜字谜让学生猜:严:亚字长个小尾巴;酷:酉时告诉你
6、第2小节中共提到了哪些自然景物。
逐个词的理解,再齐读第二节。第三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齐读第三节。
7、看看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那些字。
(是“方”“凉”“霜”“阳”“杨”和“香”)指名汇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为“ng”,这样的形式就叫“押韵”。韵脚就是句末押韵的字。如“方”“凉”“霜”“阳”“杨”和“香”就是韵脚,他们押的是ang的韵。
8.同桌合作:同桌互读对子歌,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四、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小猴子要在我们班上评选几名诵读大王,看谁声音洪亮,读得又好听就可以获得这个称号,有信心吗。
1、师生对读,游戏中再认。(我读古,我对今……)
2、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3、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
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
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4、评选诵读大王。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对子歌的内容包含得很多,有天文、地理、时令、自然等方面。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包含有反义词的、时令、自然现象方面的。你会试着编一两句吗。
2、出示对子齐读:寒对暑,早对晚。日月对星辰。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千百年。有对无,出对入。宽对窄,买对卖。南对北,首对尾。西对东,始对终。干对湿,公对私。美对丑,薄对厚。远对近,古对今。明对暗,早对晚。
3、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大家表现都非常棒,下节课我们继续书写剩余的生字。作业要求: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古对今》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
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训练
1.听写:中间池水欢乐上网
2.反义词对子歌,自由读,师生对读。
3.出示一年级上册《对韵歌》,生齐读。
师:瞧,像这样的对韵歌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景物,知道两两相对的词语,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真有趣!
二、揭示课题,学写“古”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醒:“古”是今天要写的生字,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口”应注意上宽下窄)。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3.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古”就是古时候,“今”就是现在。“古对今”意思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
三、初读课文,归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有三个小节,并标上序号。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师相机正音,评价。
4.师生合作读。
5.男女生合作读。
6.发现字形特点,理解字意。
师:读得字正腔圆,我们再来试试自己的眼力。
⑴出示三幅图,观察:图中同时出现了什么景物?(太阳)
这个秘密也藏在了“暑、晨、朝”三个生字宝宝里,你们发现了吗?(课件把“暑、晨、朝”三个字里面的“日”点红。)
⑵理解字意:
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到了七八月份那时候我们就放“暑假”。大热天晒太阳会“中暑”。(出示图片,出示词卡读)
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贴词卡。
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早晨”也可以叫做“清晨”,早晨的阳光叫“晨光”。(出示词卡读)
③板书“朝”的金文字体: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没消失。
朝:早晨也称“朝”,早上的太阳叫“朝阳”。早上天边的红云叫“朝霞”。
⑶开火车读词卡,巩固生字。
四、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一)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用横线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二)适时点拨,解决疑难
第一小节:(预设)
1.理解词意:
①严寒:(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冬天很冷很冷的时候。
(课件出示“寒”的金文字形)
师:“寒”是个会意字。瞧,这是它的甲骨文。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一个人待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尽管旁边横七竖八地放了很多柴火取暖,但还是很冷。
②“严寒”和“酷暑”两个词经常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贴词卡:严寒酷暑)
③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词。指名读,全班齐读。
出示句子:无论严寒酷暑,爷爷都坚持锻(duàn)炼(liàn)身体。
不论严寒酷暑,护旗手总是让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
④让我们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引导发现: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意思相反的.词)
小结:发现得很好,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组成对子。
第二小节:(预设)
1.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课件点击)
2.霜: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汽被冻结了,像洁白的粉,就叫白霜。(出示图片)
3.出示:“和风细雨”
①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所以这两个词语也经常手拉手在一起。(板书:和风细雨)
③这个词可以怎么读?(读得轻柔一些)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
讲解“夕”的字源:“夕”与“月”本来是意思相近。甲骨文、金文,将“月”的字形减去一短竖表示月上黄昏,月光不明。意思是月亮刚刚显露的黄昏。太阳刚出来为“朝”;月亮刚出来为“夕”;月亮升到高空为“夜”。
5.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4.引导发现: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是同类事物)
第三小节:(预设)
1.莺歌对燕舞:知道莺和燕是什么动物吗?(黄莺和燕子)
2.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黄莺的叫声很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在跳着轻快的舞蹈。这就叫做——莺歌燕舞。(贴词)
谁来读读这个词,读出高兴欢快的语气。
3.看动态图片,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生: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多美啊!”
生: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活力。”
说得真好!你们所描绘的画面就叫做——鸟语花香。(贴词)
4.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5.引导发现:第三小节的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五、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
六、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组织学生做“踩地雷”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读黑板上贴的词卡,巩固字词。)
七、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李、香”,它们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上下结构)
交流:为什么“李”是木字头,“香”是禾字头?(李树是一种树,所以偏旁是木字头;而“香”表示享用五谷粮食时所体验到的好闻气味,粮食是农作物,跟禾苗有关,所以是禾字头。)
2.师范写,提示木子头和禾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写得偏长一点,包住下边;中间的树要短,留出空间给下半部分。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古对今》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对今》教案11-09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11-1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教学设计07-13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01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6
《古朗月行》教案04-02
《绝句》教学设计04-17
《猫》教学设计04-17
欢庆教学设计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