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有跨学科的特点是诗与画的融合。 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之艺术思想。
本课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让他们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创造诗的表象“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为自已喜欢的古诗配画。
2.情感:体验诗情画意之艺术魅力,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
3.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绘画语言大胆想象创作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通过绘画创作表达古诗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难点:
诗景与诗情的把握与统一。
教学准备:
教师:
1.媒体课件(小学古诗‘诗画’作品)。
2.古诗朗读录音带。
学生:
1.喜爱及熟悉的古诗几首。
2.自己善常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组织
1.明确学习小组(就近4人为一组)
2. 检查古诗和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准备好绘画工具及古诗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导入
播放古诗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闭目聆听细品诗意联想诗景
学生可集中精力品味诗的意境
交流讨论
出示学习提纲
启发:
从诗中你看到了什么?
1.本诗着重写什么,人,事,景,还是物。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你感受到怎样的意境。你还想到了什么?
思考: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强调诗情与诗景的交融。
小组讨论交流
由提纲引导学习,组内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师生共同参与)
分析主题
体会作者情感
展开想象创设情景
谈自己的理解
1.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 在交流中完善思路终取其长。
2. 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展开想象与联想为描绘做铺垫。
3. 体会诗景与诗情交融的意境。
(难点)
作品欣赏
出示‘诗画’作品(课件展示)
欣赏思考
启发创作思路
启发分析讨论
设问讨论
1.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2.作者采取了怎样的`表现方法与布局来表现诗的意境
3.你有建议吗?
4.教师小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交流讨论
感受艺术美感
探究表现的形式技能与内容的关系
提出自己的感悟与创造(你心中的景)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梳理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强调重点
学生创作
出示作业要求: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已熟悉和喜爱的古诗(也可是其中的一句)
学生作画
用熟的古诗创作学生宜把握有兴趣
老师辅导
1,选题
2,为学生具体描绘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帮助
3,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与风格创作
用自已善长的绘画形式创作
提升学生创作的信心与热情
作业欣赏评价
与学生共同欣赏肯定创意提出建议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师生共同体会作品中的诗情画意
3.谈创作体会
知识梳理
拓展
强调古诗的文学艺术价值,激励学生学好古诗,课下坚持诗画创作,使自己的文学与绘画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培养诗画创作的兴趣
反思:
诗具有极强的写意特点。这就为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充分想象、联想留下很大的空间。在教学中,首先 要引导启发学生细品诗意,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创设意境,以现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景。在作画过程中,为学生创作提供技能支持,通过示范启发(如古人的服饰作品的布局等)解决学生在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一艺术思想。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版画的基本特点和制作工艺。
2、能学会运用吹塑纸制作套色版画。
过程与方法:
1、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制作的方法和解决难点的能力。
2、在观察中了解套色版画的技法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小组沟通、互相学习的能力。
2、体验美术学习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可以运用套色版画正确步骤,制作自己的瓶花作品。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颜料水份的控制和刻画吹塑纸的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分十二组,每组准备一套工具(一桶水、水粉颜料、a4纸大小的吹塑纸、调色盘、水份画笔),示范工具、课件。
学生:制作工具(一桶水、水粉颜料、a4纸大小的吹塑纸、调色盘、水份画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观察导入,欣赏学习。
1、观察美丽的瓶花版画作品,引起学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美丽的画是什么画呢?
生:答(略)。
师:有同学看出来了,这些是美术里面一个很特别的画种——版画。为什么说它特别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制作过程。
课件展示版画的制作过程。
师:大家看,这些画并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一步一步的简单浏览,直观了解版画的制作工艺)
2、比较学习,版画与平时的绘画有何特别的地方,感受其独特的肌理效果(3分钟)
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版画和水粉画、油画,你们觉得有何不同呢。
课件展示三张作品:各画种的瓶花作品,让学生体会版画与其他画种的画面效果有何不同,感受版画的肌理效果。
生:有一些树木的纹样,色块对比强烈、均匀,有些地方有不平整的效果。(等等)简单巩固欣赏美术作品美的能力。
三、新课:合作探索学习
1、自主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技法。(8分钟)
师: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版画是怎样做出来的。请大家翻开课本,预习一份种。(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来动动手,书本上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制作吹塑纸版画的步骤,相信难不到五年级的你们。但是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出来呢。让我们一起去试试吧。
生:(按照合作学习要求,同桌两人一组尝试做一次吹塑纸版画)5分钟
师:好啦,时间到。(整理课堂,集中学生注意力)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结果怎样(找部分学生作品展示,与老师、课件的作品比较)
师:刚才老师看过大家的制作,步骤基本没有问题的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遇到问题了,我们来看看到底都是那些问题。
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板书(水份、压印等)
师:这些问题,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解决
生:再次发表自己的意见(快速涂抹、拓印用力均匀)。
师:板书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2、示范解决问题(5分钟)
师:下面老师来给大家做一次,大家看看是不是和大家说的一样。
教师示范,重点讲解水份、色彩多少等。
四、联系二:自主创作。(10分钟)。
1、提出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用版画的形式,自主独立的制作一幅作品,要比之前的更完整、更丰富、更漂亮。
2、学生自主创作,动手实践。
3、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五、比较、评价、总结(5分钟)。
1、展示学生作品。
2、互评,自评作品。
(1)根据作业要求、画面效果等评价作品。
(2)对比自己第一张、第二张作品,评述自己的进步。
六、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是大家自己教会自己制作版画,证明大家是好样的。其实,关于版画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知识,比如黑白木刻版画,这些就留给大家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探究吧,相信随着大家的成长,一定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学生与自然”为切入点。以学生们熟悉的花为题材,使学生在感受花的形态美,色彩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感知版画的艺术形式美感。“花”这个题材是承接了前面教材的内容,在花的形态方面也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教材以“瓶花”为题,让学生创作套色纸版画,这是在原有的基础进行拓展。运用版画形式和颜色来表现花,倒是学生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习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是:感悟版画艺术的形式美;掌握制版和印制套版画的方法;感受套色纸版画艺术表现形式。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版画的基本特点和制作工艺。
2、能学会运用吹塑纸制作套色版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小组沟通、互相学习的能力。
2、体验美术学习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套色版画正确步骤,制作自己的瓶花作品。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颜料水份的控制和刻画吹塑纸的技巧。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分十组,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一桶水、水粉颜料、a4纸大小的吹塑纸、调色盘、水份画笔),示范工具、课件。
学生:制作工具(一桶水、水粉颜料、a4纸大小的吹塑纸、调色盘、水份画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以送礼物情节,观察美丽的瓶花版画作品,引起学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设计意图: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学习,学会换位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美丽的画是什么画呢?生:答(略)。
师:有同学看出来了,这些是美术里面一个很特别的画种——版画。为什么说它特别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制作过程。
课件展示版画的制作过程。
师:大家看,这些画并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设计意图:一步一步的简单浏览,直观了解版画的制作工艺,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比较学习,版画与平时的绘画有何特别的地方,感受其独特的肌理效果
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版画和水粉画、油画,你们觉得有何不同呢。
生:有一些树木的纹样,色块对比强烈、均匀,有些地方有不平整的效果。(设计意图:简单巩固欣赏美术作品美的能力)
三、 新课:合作探索学习
1、自主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技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版画是怎样做出来的。(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来动动手,书本上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制作吹塑纸版画的'步骤,相信难不到五年级的你们。但是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出来呢。让我们一起去试试吧。(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生:(设计意图:按照合作学习要求,同桌两人一组尝试做一次吹塑纸版画)5分钟
师:好啦,时间到。(设计意图:整理课堂,集中学生注意力)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找部分学生作品展示,与老师、课件的作品比较)
师:刚才老师看过大家的制作,步骤基本没有问题的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遇到问题了,我们来看看到底都是那些问题。
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板书(水份、压印等)
师:这些问题,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解决
生:再次发表自己的意见(快速涂抹、拓印用力均匀)。
师:板书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教师示范,重点讲解水份、色彩多少等。
四、联系二:自主创作。(10分钟)。
1、提出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用版画的形式,自主独立的制作一幅作品,要比之前的更完整、更丰富、更漂亮。
2、学生自主创作,动手实践。
3、教师巡视,指导。
五、比较、评价、总结
1、展示学生作品。
2、互评,自评作品。
(1)根据作业要求、画面效果等评价作品。
六、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是大家自己教会自己制作版画,证明大家是好样的。其实,关于版画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知识,比如黑白木刻版画,这些就留给大家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探究吧,相信随着大家的成长,一定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七、板书
美丽的瓶花
斜——刻
厚——涂
轻——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除了注重学生美术中比例的知识概念,还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反思的学习过程。就是要认真体会教材编写意图,为学生设计思考、讨论、体验、探究、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实践,逐渐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过程与方法: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
铅笔、橡皮、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怎样表现你看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作品简介:
①.出示《溪山行旅图》:
(1)画上画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
②.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的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
③.出示《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比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2.师介绍黄金分割比的知识:
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其比值约等于0.618。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被称为黄金分割比。
3.欣赏花瓶:
(1)花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从比例的角度分析花瓶。
4.教师示范:
教师出示做好的花瓶,给它进行装饰。装饰可以有多种方法,学生思考回答。
三.动手实践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教后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比例”以及什么是“美的比例”是我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在课上出示大小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拼摆出一幅能够突显出画面主题物的作品,学生在拼摆的过程能够感知到:小的物体能够使大的物体显得“更高大”。从这里开始切入“比例”这一概念,学生更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在画面中适宜的运用比例是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的。
再通过发现身边的比例来激起学生对“比例”的好奇,例如:身高与双臂的长度、三庭五眼等,这些都是存在比例关系,而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众多比例中的一种:“黄金分割比”。我通过测一测、量一量、算一算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出“黄金分割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然后将符合“黄金分割比”艺术作品交给学生,让他们实际的测量、计算,自己发现艺术品中蕴含的“黄金分割比”。最后,学以致用,我通过示范,引导学用所学的比例知识创作出比例适宜的艺术作品。并且引导学生如何巧妙的装饰艺术作品,使之更加美观。
我除了让学生掌握美术中“黄金分割比”的运用以外,还从多种角度去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意识,让艺术作品在严谨的学习态度中鲜活起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 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3、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2、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
3、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5、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6、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又有什么趣味发现?
3、写生创作指导 。
(1) 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
(2) 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 。
5、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
6、展示评价 。
7、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2、传统门饰
一、教学目标:
1、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
2、通过对门饰的观察、欣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 。
3、培养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门饰。
2、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传统的装饰风格 。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介绍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门饰的知识:传统的门饰;门饰的雕刻技法、民族特点;中外门饰的区别等。
(2)引入课题《门的装饰》。
2、欣赏相关作品。
(1)欣赏各种各样的门饰 。
(2)了解“门”各部分的名称、及“门”的细节装饰 。
提问:你觉得这些传统门饰美在哪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表现在门饰上面的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等。)学生小组讨论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1) 用对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门的剪纸 。
(2) 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风格的门饰。
4、学生构思创作 。
5、教师巡视指导 。
对创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作集体和个别的指导。
6、评价
能否在传统图案上进行创新;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7、拓展
3适合纹样
一、教学目标:
1、欣赏适合纹样,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特色,了解适合纹样的`不同样式及构成特点 。
2、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
3、通过学习、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不同样式,构成特点及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 。
2、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视频、范作、图片和实物等
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引出课题 。
(1)欣赏生活中的适合纹样。说一说: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适合纹样呢?
(2)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观察分析,研学新知 。
(1)欣赏适合纹样作品,说一说:什么是适合纹样?
(2)欣赏适合纹样作品,小组讨论:适合纹样的构成形式有哪些? 对称式:纹样上下或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齐稳重 均衡式:不对称,纹样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泼 向心式:纹样由外往中心排列 离心式:纹样由中心往外排列 。旋转式: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扭曲 。
(3)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优秀之处。提问以下适合纹样运用了哪种构成形式?
(4)提问:你知道如何创作适合纹样吗?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
(1)选择一个形状和纹样素材,设计适合纹样 。
(2)也可以为一件生活用品设计适合纹样 。
(3)提示
①适合纹样与里面的纹样要适合外形,即使去掉外形,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特点 。 ②纹样绘制时要注意色彩的关系,如对比与和谐。
4、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 举办“适合纹样欣赏会”,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适合纹样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以恰当的语言对适合纹样和学生作品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加强在生活中观察与运用适合纹样,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4好看的装饰画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起源、种类、作用、感受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
2、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
3、培养将美术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装饰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装饰画 。
2、难点:灵活运用装饰画设计方法,设计有创意的装饰画 。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彩色笔、绘画铅笔、画框
(教师)范画、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装饰画,提问:这样的画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我们应该把它称为什么画?
(2)说一说:你对装饰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怎样的装饰画?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种“与环境协调,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画”。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因为装饰画具有鲜明的欣赏性和装饰性,所以人们称它为:“经过化妆、打扮出来的画。” 出示课题:《好看的装饰画》 。
(5)教师讲解装饰画的起源,师生共同感受装饰画悠久的历史。
2、交流研究
(1)欣赏著名的装饰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装饰画独特的美。
(2)与写实的绘画相比,装饰画具有怎样的美感 。
(3)通过照片与装饰画的对比,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装饰画的方法:夸张、变形、简化、概括、修饰等方法;总结装饰画的设计三要素:造型、色彩、构图 。
3、设计实践
(1)教师示范的装饰画设计方法,强调作品创作时可以是形状的装饰变化,也可以是色彩的装饰变化 。
(2)学生了解装饰画绘画步骤 。
(3)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组合形式:独帽式装饰画和组合式装饰画。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建议:
①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独帽式装饰画;
②小组合作设计一组以《花》为主题的组合式装饰画 。
(2)学生进行创作,选择完成组合式装饰画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5、课外延伸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写说明 。
(2)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装饰画展,进行自评和互评 。
(3)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装饰画 。
(4)可以尝试将自己设计的装饰画运用到生活物品中去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二: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课外拓展方法
1、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色的世界》??渗透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2、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前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积累的过程中了解课堂内容。
五、教学进度表
单 元课序课 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课时
时代新貌1悠悠北山街综合探索关注传统、文化探访2
2安全标识设计应用标志设计、安全意识2
校园生活
3童摇童画欣赏评述绘画表现、文学素养1
4大盒子小舞台设计运用立体造型、设计创新2
人与社会5民间木雕造型表现传统手艺、民族文化1
6门的装饰设计运用装饰艺术、生活感悟2
7生动的泥塑人物造型表现观察表现、热爱生活2
人与自然
8收获的季节总和探索热爱自然、美好情感2
9水墨画动物造型表现水墨表现、天真童趣3
创造天地
10彩色的世界(一)造型表现色彩知识、热爱自然2
11彩色的世界(二)造型表现色彩知识、创意生活2
12创造美的纹理造型表现观察表现、体验创造1
13废弃物造型造型表现创意设计、丰富生活2
艺术瑰宝14古人的梦想——飞天欣赏评述传统艺术、美好情感1
一、悠悠北山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访活动,了解、感受历史街区建筑物的文化特点,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结构等美术语言,来描绘有特色的历史建筑物。
2.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观察、感受、写生、描绘等探访记录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探访能力。
3.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访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用美术的手段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探访、记录、写生等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传统历史文化的情感。
难点:经过有效的探访活动,通过记忆思考后进行创造性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出示课题。
(1)对北山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课件出示北山街风光,如北山街夜景、栖霞岭、宝石流霞等,感受西湖边悠悠北山街的风光。
(2)小结:北山街,是一幅绝佳的西湖山水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北山街。
二、对北山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小结出示:北山街文化遗存,如秦始皇缆船石、栖霞岭摩岩题刻、紫云洞诗词题刻、宝石山稚僧担物造像等,教师讲解。
(2)小结:北山街,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条历史悠悠的北山街。
三、对北山街的历史文化建筑探访。
(1)趣味导入。
教师先出示几张北山街历史建筑物的局部,如孤云草舍局部,让学生猜猜是杭州哪里的建筑
物?再出示建筑全貌,请学生看一看,说说是什么建筑。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杭城要进行整体改造,这几处建筑是否该拆除?
(3)探究活动。
先请探访这几处建筑的同学分小组交流探访活动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进行讨论。再请各组代表说明本组探访活动的情况,按探访记载表分析,对探究问题作出答复。
(4)激发写生创作兴趣。
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可讲述有关后人想寻找一些名人曾在北山街居住过的历史建筑,由于文字图片记载缺乏而费尽周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除了文字图片的收集探访外,
还可进行美术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描绘、记录自己喜爱的历史建筑物。
四、写生创作指导。
(1)对比北山街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杭城建筑,区别表现在哪里?让学生看图片对比分析,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帮助启发学生能够抓住历史建筑特点进行描绘。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信心,讲究创作的童趣性。
结合欣赏,教师可演示如建筑与树木的主次关系,构图的疏密、饱满,以及先线描后色彩的创作方法等。
五、学生独立创作,教师设计封面、目录。
六、作业设计
用速写与摄影的表现手法,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装订成《悠悠北山街》的图册,并配上文字简述。学生创作用纸可事前打孔以便用线装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学目标
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探访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1.激发写生创作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探访结果,选择学生较为集中探访的一处历史建筑,进行重点讲解建筑文化、风格及相关故事,确定写生创作《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主题画。
2.写生创作指导。
(1)对比分析建筑的造型特点。
教师出示现代建筑和北山街历史建筑图片,对比造型、颜色、材质等的不同点?让学生对比感受,抓住建筑物特征。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发学生对建筑物进行创作构思、创作写生。
(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讲究创作的童趣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信心。
(4)教师可简单演示几种由易到难的创作写生方法。如线描写生、铅笔淡彩、色彩写生等;构图前后、疏密、取舍等要领。注重讲解技能难点。
(5)讲解外出写生常规,如找角度,选好安全位置,放置工具,外出不能喧哗等要求。
3.学生按写生常规要求进行外出写生创作,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创作。
4.教师将学生作品装订成册,进行展示。
5.教师总结:现在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消失,我们都应该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
二、安全标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各种常用的安全标识,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2. 初步学习设计安全标识的方法,能用安全标识的三要素(色彩、图案及形式)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合适的安全标识。
3. 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追求平安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色彩、图案和形状等美术元素设计安全标识。
难点:设计的标识要做到既美观,又实用。
教学准备
(学生)图案绘制工具(铅画纸、圆规、颜料),收集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了解其中的含义。 (教师)准备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图片、范作及课件等。
1.导入。
(1)读报或安全事故影像资料,突出其中的安全标识。(教育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提问: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隐患是有很多的。有效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认识安全标识是很重要的,同学们见到过哪些安全标识,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3)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安全标识可以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等,具有禁止、警告、提示的意思。它利用一定的色彩、图案和形式等美术元素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起到警醒的作用。
(3)引出课题:《安全标识》。
2.分辨标识。
(1)出示有禁止攀爬、当心触电、小心轻放等安全标识,学生观察这些标识的色彩、图案及形状,以及张贴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
(2)分辨安全标识:出示一些常用的和特殊的安全标识,考考学生是否会分辨,如:禁止抛物、禁止触摸、当心滑倒等。
(3)提问:为什么好的安全标识能起到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作用?
3.设计安全标识。
(1)提问:校园内外应张贴哪些内容的安全标识?
(2)探讨:怎样设计才使安全标识的色彩、图案、形状的含义清楚而醒目?
(3)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交流。
(4)要求: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安全标识。
(5)设计建议:运用合适的视觉语言(色彩、图案及形状等);合适的标识用色,如红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标识,黄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标识,绿色等其他颜色可以作提示标识;考虑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对制作中存在的共同性和个别问题加以指导。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是什么安全标识,是从哪里入手设计的。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从学生自己出发,加强了安全教育。
(2)课外分小组把安全标识张贴在校园合适的位置。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图案绘制工具,思考作业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准备创编标识故事(有关110、119等公共常用电话)。
(教师)准备有关安全标识故事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计安全标识
1、展示学生设计稿:
a.你设计的是什么标识?准备放哪?
b.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说出你设计的思路。
2、修改设计草稿:
要求:
精致,可是使用辅助工具。
画面构图时主体要画得大,外形要标准。
3、为设计稿上色:
要求:颜料运用时要控制水分,运笔要概括。
涂色时不要将颜色涂到边缘外面去,可先涂边缘线,再涂内部色彩。
如果选择张贴室外的安全标识,可以运用防水的油画棒或者丙烯颜料。
4、交流展示: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用照相机拍摄学生作品。
5、小结与拓展:
(1)根据学生设计内容,由学生自己进行张贴,可以小组合作。或者可以将学生作品做成kt板后张贴。
(2)小结:安全标识能提高人们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注意人身安全。
二、讲评安全标识
1.讲评作业。
(1)交流上节课作业中设计安全标识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2)小结:安全标识要实用、美观,还要考虑相应的图形及用色特点。
(3)学生修改或协作修改作业。
2.编编故事。
(1)播放课件:安全标识故事。
(2)学生交流:谈谈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3)思考:各小组准备安全故事或小品。
3.表演故事。
(1)表演:请几组学生演一演故事或小品。
(2)汇报:组长汇报故事的创意及安全注意点。
(3)互评:师生互评故事的创意和表演。
4.学生作业。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画一幅或几幅连续的安全故事图,教师作针对性的指导。
5.讲评作业。
(1)本次作业讲评。
(2)安全标识能提高人们安全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童谣童画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学校:务川县第三小学 年级:五年级科目:美术备课人:
【教案编写说明】: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我对本书作了一些调整,不能完全按照课本中的内容去上。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得到美的体验。
第 1 页 共 1 页
第 2 页 共 2 页
第 3 页 共 3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第 5 页 共 5 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同学的发明精神。
2、 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同学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方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这幅画胜利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 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局部,便其中一局部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局部与这局部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 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胜利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安排下节课工具
课后记:对于上节课来说,这节好多了,有了透视的一点基础,对于比例就比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收效好了很多。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中,在我们的心里,都会有自己崇拜的人,他是我们心目中学习的榜样。崇拜自己亲爱的爸爸妈妈,崇拜游泳棒的大哥,还是崇拜科学家,奥运冠军,崇拜的原因很多,学生崇拜的人各行各业,丰富多样。从学生的成长看,把内心的想像描绘成具体详细的画面,把“崇拜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果能深入地表现他的性格、特长,就会展现多姿多彩的情景。教育即成长,生活即发展,给学生诉说的机会,从儿童的生活特征来解释。尊重儿童时期,就是尊重成长的需要和时机,学生的崇拜也是一种学习,这是一个表现心情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
①师生、生生间平等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崇拜观。
②围绕崇拜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③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崇拜的人”的资料,准备向大家介绍,以及自己崇拜他的原因。
思考:准备用什么材料塑造形象?并准备好自己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师生、生生交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崇拜的人,讲一讲他的故事吧!可以进行小组学习。
讨论:什么样的人最值得自己崇拜?为什么?
研究:如何表现“我崇拜的人”这一主题?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
创作:尝试多种方法,触发创作灵感。
交流:以“我崇拜的人”为主题举行班队活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人或事,找到虽然平凡但让人“崇拜”的普通人,把他们请进课堂,把作品送给他们,在互动中得到成长。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
能否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和表现活动。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11-09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总结06-18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07-14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9-01
电脑美术教学设计06-15
大班美术教学设计02-19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2-02
美术教学设计15篇04-29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05-23
美术课教学设计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