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优秀1
【教材简述】
这篇课文写的是射箭能手更羸在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的大雁,经过仔细观察,不用射箭,只拉空弓就让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第二课,写的是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难点在于怎样让学生学会主人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思维过程,做生活的小能手,这也是三、四年级阶段孩子所缺乏的,所以课堂上要着重讲解。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大雁的知识;
2、收集有关大雁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成语,你能告诉老师吗?(点名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
2.很好,看来你已经把学过的成语都牢牢记住了。(出示一些成语)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3.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PPT呈现课题)
4.看老师板书课题:惊弓之鸟。
5.师:“齐读课题(学生读),很好,再来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到底讲了什么样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带上你们的好奇,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遇到的不认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学生读书)
2、通过预习,生字词都认识了吗?下面老师检验一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
(1)(PPT呈现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两遍。齐读都会读了,那找同学读可以吗?
(2)点名读(要求学生仔细听,一起检查他读得怎么样)
(3)大家说他读得好吗?(生答:好),那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吧。(如果读得不够好,下一人来读)
三、指导写字
1.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充分,生字词都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写写生字。
2.PPT呈现“我会写”生字(齐读、点名读)
3.师:下面请同学说说你们认为这些字书写时都该注意哪些地方?(点名答,师进行集体点拨)
弓:第三笔要一笔写成;
魏:“委”上下对正,“禾”右边的一捺变为点,“鬼”第十四画是撇,第十六画是撇折,竖弯钩要伸展;
射:是翘舌音,结构上“身”做偏旁的撇不要出头;
箭:和箭相似的字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剪、煎)“前”的第三笔横较长,要托上盖下;
雁:里面是两个“人”,要左长右短;
弦:字音是“xian”而不是“xuan”;
惨:是平舌音,结构上左边先写两点后写一竖,“参”下面三撇宜长,最下撇最长;
愈:字音是“yu”而不是“yue”
痛:里面结构的左边一竖没有勾
4.教师指导范写:魏;射;箭;雁;痛
5.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走查看书写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习课文
让学生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课文讲了谁的故事?(生:更羸)
师指导学生:“更”是一个多音字。
同学们了解到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名答:是一个能手;射箭能手......)很好,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PPT呈现第一自然段),那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能手呢(PPT中能手变红)?
师:那我们试着理解能手是什么意思?(点名答:擅长某种能力的人)
师:文中说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PPT中射箭能手变红),射箭厉害的人。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到九自然段
过渡: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射箭技术到底有多好,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到八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
全班交流
从文中哪里看他的射箭技术好?
(PPT呈现第二段)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很自信、爱观察)
指导朗读:用肯定的语气,读出更羸的自信(点名读)师:读得很有自信
师:“更羸说他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你信吗?是啊,老师也不相信,那文中谁不相信更羸呢?(生齐答:魏王)那魏王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
生答:“第3自然段”(PPT呈现第三段)
师:这段中哪些词最能表达魏王的态度?(生答:信不过、本事)变红
指导朗读:读出怀疑的语气(点名读)师:从你读的语气中我们看出魏王对他的不相信
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魏王态度的?
生答:“第6自然段”(PPT呈现第六段)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生答:大吃一惊)变红
师:魏王从信不过,怀疑到大吃一惊,说明了什么?
生:更羸真有这样的本事。(点名答)
指导朗读:读出惊讶的语气(点名读)师:读得很棒,同学们向他学习,再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
那更羸是怎么做的',让魏王大吃一惊?(PPT呈现第5段)
带动作朗读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更羸真的有这样的本事;他是怎么做到的)对呀,这是什么原因?
PPT呈现第九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是他看到的,哪些又是他听到的,用直线画出来。
生:第一、二句是看到的和听到的,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点名答)
板书:飞得慢 叫得惨
师:看到这些现象,更羸又是怎样分析的呢?(你来读一读他怎样分析的句子,“2句”)
师:答得很对,看得出来,这位同学也是一个很仔细的人。
板书:分析
师:更羸通过仔细观察,他分析出了大雁飞得慢是因为什么?(点名答: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大雁叫得惨又是因为什么?(点名答: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第二句话是采用了先说结果(飞得慢;叫得惨),才引出原因(受过伤......;离开同伴......)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呢,想一想。
师继续: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同学们以后写作中也可以试着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进一步分析,更羸知道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雁了?引导进入3、4句学习。
师:所以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啊,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齐读
全文分角色读,男生组合女生组,教师旁白(要求:有感情朗读,读出大王的信不过、大吃一惊等语气。)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总结:更羸通过观察、分析、进一步观察、判断出来大雁不用箭,只拉弓就会掉下来,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名答: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同学都说得很好,更羸就是一个乐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生活中的小能手。
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师引导: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来,拼命像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答)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点名答:被箭惊吓怕了的鸟)
师:答得非常好,“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弦的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是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PPT呈现成语解释)
四、作业
1、和爸爸妈妈分角色朗读课文。
2、写本课生字词。
3、做语文同步。
板书设计
飞得慢 善于观察
10 惊弓之鸟
分析
叫得惨
善于思考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叙述的:更羸说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掉了下来;更羸告诉魏王虚发雁落的原因:这是一只惊弓之鸟,心里害怕使它掉了下来。为了使故事吸引人,课文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成为这篇课文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写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他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断准确。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能手、信不过、大吃一惊、悲惨、愈合、作痛、孤单失群、拼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句句紧密相连的表述方式。
三、重点难点例析
理解更羸说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本课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这段话讲了更羸使天上飞的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第三、四句说的是他进一步地分析:这样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听到弦响,以为又有什么危险了,心里一定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拼命往高处飞就要使劲,一使劲,就挣裂了伤口;伤口一裂开,疼得不能飞了,就会掉下来。
四、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搜集成语故事,并会讲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预习课文时,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义,课文最后一段是更羸说的话,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可以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根据什么判断是受伤的大雁?别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2、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学时,学生可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3、朗读,感悟。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更羸与魏王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要表现出更羸的自信,魏王的怀疑。要用肯定的语气,读更羸的话,“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可强调“不用”“只要”“就能”等词语;要用疑惑的语气读魏王的话,“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要强调“这样的”。第二次对话,要用惊讶和兴奋的语气读魏王的话,“啊!”“真有这样的本事!”要强调“真”“这样的”;要用平缓的语调,肯定的语气读更羸的话,“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可适当强调“不是”“受过箭伤”等词语。第三次对话,要用疑惑的语气读魏王的'话,表现出他惊奇的心理,“你怎么知道的?”可强调“怎么”这个词;读更羸的话,语速可慢一点,语调可平缓一点,表现出他分析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言之成理。在学生自读自悟基础上,可安排分角色朗读,促进理解。最后,把课文末段背下来。
4、讨论、交流。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是理解的重难点,可让学生联系全文质疑、讨论,更羸是怎么推断的?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弄明白这个自然段讲了哪三层意思以及三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飞得慢,叫得悲惨,推断出它受过箭伤,孤单失群;因为受过箭伤,孤单无助,心里害怕,听到弦响,就往高处飞;一使劲飞,伤口裂开就掉了下来。让学生在这三个因果句的推断中训练逻辑思维的能力,达到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的统一。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经验谈一谈学习本文后受到的启发。
5、积累、运用。通过抄写或背诵,学会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生词、句段;并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来检测词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成语故事,养成主动积累成语的习惯。
6、关于识字、写字。“愈”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准音。“弦”“惨”是前鼻韵母,“命”“痛”是后鼻韵母,要注意分辨。指导学生写字时,“魏”“愈”笔画繁多,结构复杂,要注意笔画的写法和在字中的搭配关系。写“魏”时不要少写“”,“弦”不要少了最后“”,“愈”不要少写第三画“”,“痛”不要少了第七画“”。
7、拓展活动。
(1)开展“成语接龙”比赛活动。
(2)开展“精彩成语故事大家说”活动。
五、参考资料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7-07
优秀教学设计01-28
优秀教学设计08-06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02-15
《惊弓之鸟》说课稿优秀01-15
《惊弓之鸟》教案优秀05-11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6-08
穷人优秀教学设计03-06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优秀06-27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