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设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5 08:28: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

  物理教学是科学过程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何在建构物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物理课重理论、轻实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局面,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按学生主动性程度划分,物理教学的开展有三种形式: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提示点拨,学生自主探究。这三种形式中,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程度不相同。物理教学中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一方面要看学生的技能、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看客观条件(如时间、实验设备)情况。但是不管哪一种探究,都要做好如下设计工作。

  1设计好认知措施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对接、整合,实现有效的同化和有准备的顺应,达到认知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任课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课前对学生关于新知识的适应情况作全面调研。在传统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那么,究竟作哪些调研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哪些新知识可以通过同化进行认知,要调研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差距或台阶,是否具有表象基础、是否学过类似的方法,数学知识是否具备等方面。如由速度概念来建立对加速度的理解,前者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后者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这里方法相同,容易迁移,但后者物理意义更难以理解;磁场概念可以运用电场的'表象同化来建立,但要注意它们有区别。二是哪些知识必须运用顺应,这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难点。一般地,新旧知识在方法、表述上相差太大的,或者本身无法被同化时,则要通过顺应让学生接受,如电磁感应现象,初中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高中描述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两种表述差别较大,需要顺应学习。除了新知识的认知调查外,问题解决方面的情况也应作好相应准备。

  2设计好教学环境及素材

  教学环境设计包括内外环境设计,内环境是指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的设计已经又很多这方面的成果,这里不再多谈。人际环境中要特别设计学生和学生合作、交流和讨论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创建民主氛围的措施设计。比如一堂课中哪些环节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哪些环节设计为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是否设计交流探究成果的环节,等等。这些环节都是基于人际环境来开展的。对于民主氛围设计的措施,可以从总体上安排,如教师控制提问几个问题和多长时间,教师引导探究为多长时间,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多长时间,在课前都应做好设计,临场可以有所调整,但不应超过上限时间。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心态的设计,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如明确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于后续学习甚至个人理想实现的意义,可以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人文等,也通过插播课堂录像片段或课件来实现。

  3设计好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要考虑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题的内容具有的教育教学功能,二是学生在此学习阶段的可接受性;前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内容要求,后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主体要求。就某一课题而言,这两方面相互作用而可能达到的认知、技能与能力、态度等的最近发展水平都应该成为课题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根据物理知识特点和学习条件,分辨出课题内容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目标的实现是该课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次目标可以考虑在完成主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延展任务来完成。例如,在课题的探究教学中,要探究的知识的结论获得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两个目标一般都是主目标,而培养兴趣等目标可以在引入课题和结果的运用等环节通过激发好奇心和动机来达成,通过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首创精神来实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目标等等。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完成主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了次目标,例如科学态度的养成与发展。

  4设计好教学模块、环节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主目标指导下的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具有特定活动和完成特定功能。为了完成特定功能,必须设计每一环节活动及其措施。有些环节是物理教学常用的,如实验操作环节,它们一般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变化不大,具有较稳定的结构,把这样的环节称为模块较合适;还有些环节是根据需要课堂上教师临时增加的,可以称为临时环节。因此,教学设计可以分为模块设计和临时环节设计。模块设计主要考虑它的功能、程序、所用方法、可能的难点及措施等,临时环节着重考虑其功能。物理教学中,模块通常有课题引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结论应用等;临时环节如知识铺垫性环节。在某一堂课中,该组合哪些模块和环节,各自占用时间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断定。一般地,模块可以主要在课前设计,临时环节可根据需要临时增加,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长。如高中“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设计,“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实验,及以通电螺线管代替条形磁铁的实验”可设计为模块,教师上课时发现“初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实验”学生忘了,可以临时复习这个实验内容和结果,这就是临时环节。

  5设计好教学思维

  总体上讲,课堂教学思维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类。教学主线一般由教师来驾御,以某一问题作为立足点,启发学生思维发散,同样以某一结论的得出作为归宿,使学生思维辐合。思维散而不收,则显得凌乱,缺乏目的性;思维收而不散,则显呆板,缺乏灵活性,这些都影响物理知识的有效构建。思维发散与辐合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存在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应予以重视。当然,教学中也存在分析思维(逻辑推理)和直觉思维的成分,设计时也应该关注。

  在求异中思维发散,在目标指引中思维辐合,这是教学思维设计的基本原则。物理教学思维设计,应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内部思维与外部行为自然地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识记、领会物理现象;通过理性思考和数据分析,把握物理客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同时,还让学生在迷惑或困境中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触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及亲自体验成功与失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历程。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改变我们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教材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公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中设计了验证性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还有一点与过去不同,那就是在讨论完匀速圆周运动后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这块内容的补充,不仅为分析物体在曲线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当然,学习完这一节之后,中学里所有的运动形式都学习完毕了,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处理曲线运动的重要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还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研究了平抛运动。接着引入角速度、线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描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向心力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由于向心力是一种学生感到陌生的力,而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实验,使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策略与手段】

  向心力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清楚运动过程中什么力提供向心力,这说明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面。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进行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视频、演示实验、故事讲述,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带细绳的钢球(两人一个),铁架台,钢球一个,细绳一条,刻度尺,圆形瓶盖,秒表,物块,圆形瓶盖。

  2.视频:自行车转弯,公园的转椅。

  3.制作PPT。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3

  教师教学的困惑是什么

  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核心设计思想是“让每一位高中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通过必修课程,保证学生获得共同基础;通过选修课程,保证学生有个性发展。我们的工作是坚持积极、稳妥、创新、务实的基本原则。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反映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趋势,新课程实验是一个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施中逐步加以解决。我们认为新课程要顺利实施,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事实上,目前困扰教师们的最大问题是教学评价。传统的考试还需要吗?考试的成绩还重要吗?考试的重要其实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教师更是无法回避的,在强调这个重要,那个重要的时候,教师最敏感的恐怕还是考试成绩的重要,只要考试不取消。即如何评价教学事实上是制约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的瓶颈,也是教师们心里最关心的问题。

  1.1 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核心理念相信教师们都是熟知并认可的。关键的症结在于在具体教学中如何体现并落实这一理念。

  根据我们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常态观察,目前教师们的常态课更多是一种传统讲授式为主导的改进型,应当承认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当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归纳结论时,由于学生长期形成的习惯于被动接受,依赖于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很难一下子改变,往往不会找,归纳不出来,就等着老师你说出结果,造成教与学关系不协调。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思考与建议:课堂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事,教师的执教能力是一种默会知识。虽然教师们都经过了市级学科培训,甚至省级国家级培训,但很多在纸面上很容易说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变得很难了,这不是培训就能解决的,还得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在实践中得到解决才是真正的解决。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使用好新教材,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执教能力,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

  1.2 教学过程如何组织实施

  新课程必修教材在组织结构和教学内容上都作了适当调整,虽然删除了部分内容,但也增加了一些内容。从本质上看新教材的教与学要求比原教材高,平均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比原教材多,主要渗透了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教师们普遍感到课并不如原先想象的那么好上!这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1.2.1 教学目标如何把握

  这是实施新课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新教材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重视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和现代科技。许多教师可能受多年教学实践积淀的经验干扰,加上教学评价严重滞后,担心过程与情感目标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认为新课程强调了三维目标,势必使教师在课堂上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知识目标从时间上就显得比较紧张,甚至会来不及进行课堂小结、例题的讨论、学生课堂练习,从而导致对知识掌握缺失,课外作业错误增加,会直接影响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

  思考与建议:制定教学目标的水平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知识目标的“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和体验性要求目标的“经历”、“反应”、“领悟”的区分并不容易,需要教师经过较长时间有意识的经验积累。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我们要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应有机整合,不应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们需要仔细研读省“教学指导意见”和教材,熟悉、掌握新旧教材变化,体会这些变化隐含的目的从而领会编者意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避免用老方法使用新教材。

  1.2.2 教学内容如何取舍

  教材组织结构都变了,如教材中的“做一做”、“说一说”、“STS”、“科学漫步”,虽说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但实际操作起来颇感困难。对教材如何处理,对教材提出的要求如何把握,对省“教学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又如何把握,可能大多数教师还是心中无数。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教材,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里有什么就讲什么,不敢大胆地取舍,更不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不准一节课的具体教学要求,补充旧教材上的内容,无形中加重学生负担,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新教材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是有所提高,“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频繁出现在新教材中,要求学生既要动口,又要动手,更要动脑。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的要求增多了,学习的难度也提高了。例如,直线运动提前到第一、二章后和初中讲的概念完全不同,导致学生由于前概念的缺失,思维能力一下子拔高,学生就可能跟不上。

  思考与建议: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共同要求和融合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何处理各方面的不同要求,课的结构如何安排等等,相信多数课都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准备很多材料。这些对教师来说也都是新的问题和困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课堂上45分钟所呈现的内容,课前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认真细致的准备,严谨流畅的教学设计,会使教师上课时底蕴十足、如数家珍,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

  1.2.3 课时与进度的矛盾

  按照省里每周2课时的安排建议,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更不要说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了。好在学校安排的课时多一些。一个模块36课时,相信多数学生会感到非常吃力: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且每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复习与巩固要靠自己课后下功夫。其实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可能像听报告讲座看电影那样,听过了看过了就算数,它毕竟对学生有一定的教学要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对错误的做法和理解也需要反复纠正,这些其实都需要一定时间作保证。例如,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就集中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矢量”问题,这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新东西,理解上都存在困难,所有这些都不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就明了的,要经过反复的纠正和体会才能较好地掌握。

  思考与建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应当重在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引导学习,铺设恰当的认知阶梯,呈现与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让学生应用了原有知识,又启迪学生思维,使知识得以深化。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的任务是将学习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恰时恰点适度的问题,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1.3 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很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增加了许多探究性教学内容,要求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去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其用意何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的执教能力而言是一个挑战,一是不习惯这样的教法。二是怕费时费力,如果探究活动课时少花了,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果花的课时太多了,过多强调“学习体验”,又会觉得效率太低,疏于其它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探究性学习方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本身也是一个传统的薄弱环节,或者说大多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本身就很低,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取得比较好的成效,还得要花较多的时间。教师要习惯于这样的教法,学生也要习惯于这样的学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教师这样认识,让学生探究,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有时感觉让学生探究太浪费时间,半天还得不到应得的结论,教师干脆把结论讲了算了。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科学探究、小课题研究案例,一般学校对这些资源没有很好地实施与利用。一则因为学生课余负担很重,忙于应付作业;二则社会、学校、家长对这方面的意识欠缺。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小课题研究留于表面。教师在教学中有口难言,也只能处于应付状态,无法真正地按课程标准落实到位。

  思考与建议: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形式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质上还是一个假探究真活动。我们认为,实验不是探究的本质特征。在思想认识上不要一提到探究,就想到实验。科学探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行为,变求知为已知。其中是否有实验,不是问题的本质特征。如“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这节课,尽管没用实验,但探究的过程却体现得很好。可见,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并不在于什么形式,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了探究的意识,是否渗透了探究的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地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作为教学资源,为教学铺垫。不能片面夸大“体验”的教学功能,毕竟生活世界存在着知识零碎、隐蔽等问题,需要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整合,避免以“学习体验”为时尚的随意、无谓的体验,不应把教学体验等同于录像、照片的展出。新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经历物理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实践告诉我们,新课程需要一种理性回归,尊重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度开展探究性学习。

  1.4 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匮乏

  1.4.1 作业、练习等教辅资料不配套

  有一些发下的配套练习,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基本听懂,但很多题目不会做。仔细研读其中一些题目,窃以为教辅用书依然停留在原教材的套路上,与所学内容脱节。教师们感到,难以找到适合新教材和本校学生的辅导用书和配套练习。

  思考与建议:把握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对习题要精心选择,大胆取舍,不要被资料束缚,提倡自编。

  1.4.2 教学设备陈旧和实验器材缺乏

  新课程中有关实验装备有很多更新,但学校实验室还没能跟上,导致教材和实际实验脱节。例如,我校没有添置教材中介绍的传感器。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信许多教师会有这样的感慨:实施好新课程,任重而道远。新课程,想想是好,做做是难,要想爱你真的不容易。

  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习题课教学设计

  【《课标》研读】

  1.《课标》要求

  (一)运动的描述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课标》研读

  知识性行为动词2个;技能性行为动词1个;体验性行为动词3个。由此不难看出,新课程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讨论交流,即:活动1“飞机跑道的设计”;活动2“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讨论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设计”两个字反映出编者意在把学生放在自主学习的位置,活动中要求学生“1.画出设计分析草图;2.写出设计依据的公式;3.算出你的结果”。也适合对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如果在加上“4.拿你的设计方案和同学交流”,就多了一个探究要素。因此,这节课不应该是一节普通的习题课,而应该是一节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课。

  考虑到活动1和活动2本身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中将讨论交流“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等内容作为后续课程,旨在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对匀变速运动有一些了解,但是解决问题对规律的应用和理解仍有较大的困难。

  【设计思路】

  本节的内容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给出的实例比较典型,但是略显平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选择了当年震惊世界的“协和飞机失事”事件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中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使学生在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论证和交流中,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真实的、富有震撼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通过“协和飞机失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提高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分析讲解

  【教学资源】

  教材、ppt课件、有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通过“协和飞机失事”视频的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感官与心灵体验,激发学生对飞机起降问题的关注

  赋有“空中骄子”之称的协和超音速飞机是由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一种超音速客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4马赫(2150km/h)。

  1969年10月1日,协和飞机首次超音速飞行; 20xx年10月24日,协和式飞机退出了商用飞机的历史舞台。

  20xx年7月25日,协和客机AF4590班机在法国戴高乐机场进行起飞,当起飞速度达到328km/h时,飞机接到塔台传来消息飞机尾部起火。但是,机长还是拉起了飞机。飞机于起飞后约2分钟爆炸,坠毁于机场附近,这场悲剧造成了113人丧生。

  教师:让我们把沉重的心情化为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来研究下面的问题。

  第二环节:通过对〖问题1〗的探究和讨论,体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问题1〗飞机跑道的设计

  请你设计一种飞机跑道,给一种特殊类型的喷气式飞机使用。

  该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以a=4.0m/s2恒定的加速度增速,当速率达到85m/s时就升空,如果允许飞机在达到起飞速度的瞬间停止起飞而仍不会滑出跑道,且能以大小为5.0m/s2的恒定加速度减速,跑道的长度应当设计为多长?

  1.画出设计分析草图

  2.写出设计依据的公式

  3.算出你的结果

  4.拿你的设计方案和同学交流

  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

  交流讨论 ――修正设计

  设计展示 ――规范要求

  第三环节:通过对〖问题2〗的讨论分析,深化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运用价值

  〖问题2〗协和号AF4590班机的机长为什么还是拉起了飞机?有关数据:法国戴高乐机场跑道的总长度为4000m,飞机起飞时的加速度约为2.1m/s2,降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能够达到约1.4 m/s2,飞机拉起时速度已达到328km/h。

  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此时速度达到328km/h,飞机已经跑了20xxm,如果此时采取制动措施,还需跑出3000m才能停下来。因此,在地面减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机长拉起了飞机。。。。。。

  第四环节:通过对〖问题3〗和〖问题4 〗的思考和讨论,引出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3〗为了避免AF4590班机空难的发生除了延长跑道长度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增大飞机的制动加速度。

  〖问题4〗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设计

  机场跑道长为2500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3.5m/s2增速,当速率达到95m/s即可升空。假定飞机在达到此速率时因故要停止飞行,设计出的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能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学生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通过协和式AF4590班机失事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领悟细节决定成败,提高责任意识

  (1)协和式AF4590班机失事的原因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AF4590班机在进行起飞时,辗过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DC-10班机脱落的小铁条,造成爆胎,而轮胎破片以超过音速的高速击中机翼中的油箱,之后引发大火。

  教师: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2)协和式飞机为什么退出了商用客机的历史舞台?

  高能耗、高燥声、载客量少、安全性……

  教师:人类在追求高速度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3)第二代协和飞机将于20xx年上天 载客能力达250人。

  教师:让我们关注它吧!

  第六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归纳出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小 结〗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2)画出物理过程的分析草图;

  (3)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教师:你可以使它更加完善吗?

  【发展空间】

  汽车的制动加速度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请你尝试设计一种测定汽车制动加速度的方法。

  (课外研究)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集体完成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三维培养目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为了搭建好这个平台,就需要从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入手,尽可能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深刻的、真实的、有生活与社会意义与价值的体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协和飞机失事”的视频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这种体验使他们更加主动、热切地投入问题的探究。在真实的情景中,利用所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了知识的实际运用意义与价值感悟。课堂上学生们以较大的热情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高一新生的特点,教学中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规范方法。

  但是,随着学生自主活动的增多,课堂的组织略显松弛,对学生设计的展示和交流有些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大、更坚实的平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面对许多困惑,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在给学生创设“体验课堂”的过程中,也体验着创新、创作的快乐。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800字)

  我经历这么多教学坎坷,我对教学理念,物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领悟.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踏遍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而今才发现,一个人,不仅要低头赶路,还要学会遥望远方,更应仰望苍穹,走走停停,回头望望,不断反思总结,为下一段路的风兼程而养精蓄锐。

  一、作为二十一纪的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意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求教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要求教学中要有情感,要有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重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课堂才显得“有血有肉”,“充满生机”,才会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欲望。

  二、作为物理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丰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专业应变能力和专业情感。新课程对物理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课堂教学目标已从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了“会学”,而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直接来自于教师的合理指导。这便首先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得自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

  三、作为新课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应该懂教育学、心理学,掌握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接受知识的过程与特点。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不够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情感的波动对学习的影响较大,而且这时的学生也非常渴望老师的理解、鼓励和关怀。因此,我们应该有健全的专业感情,真心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多和学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这位老师,更会喜欢你这门学科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感情投资”了,回报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脉不和,周身不畅,我将继续不断反思提练,争取最终上为理论,从而更有效的指导我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三: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2875字)

  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明确物理学科的思想: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想化,理想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具体化。其次明确物理教学的任务:在课堂上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播撒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效物理课堂的教学,首先取决我们老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我们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括对人对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谈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承,但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对有效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1、 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苹果为什么落向地球?如果抛出的石块速度足够大,还会落向地球吗?在光滑的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吗?在雪地上开车时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会有哪些危险?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一根木棒哪头是树根?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在活动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将重心时,拿来一根木棒,然学生开办法找出那头是树根,然后当堂动手找出。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启发讲授式、实验探究式、小组合组式、自主学习式、科学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说出了启发教学的精髓。通过启发让学生达达“愤悱”的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学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把握好提出问题这个要素,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中心。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如在讲授 "曲线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过山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还会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还会以后去试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在高处,为什么过山车在轨道的下面也不掉下来?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5、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猜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总之。一堂有效物理课的教学,需要有丰富的“知”和“识”,“知”和“识”是黄金搭挡,只有“知”,而没有“识”,那只能是个容器,所学的东西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种外加的累赘,有了“识”,才能化死为活,化古为今,为我所用,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暂困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要充分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一切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学情、讲究实效,正确处理好教、学、练关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5

  一、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学真是迷人”、“计算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三个标题性内容。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过卡文迪许“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2、教学过程概述

  本节课从宇宙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几幅图片入手,对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进行了复习引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有什么应用呢?接下来,通过“假设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前方未知天体”,围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该天体的质量吗”全面展开教学。密度的计算以及海王星的发现自然过渡和涉及。在教材的处理上,既立足于教材,但不被教科书所限制,除了介绍教科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外,关注科技新进展和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时代气息浓厚,反映课改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计算天体质量”的学习,学会估算中数据的近似处理办法,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2)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验运用万有引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发现未知天体”、“成功预测彗星的回归”的学习,体会科学定律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过了解我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 “称量地球的.质量”和海王星的发现,加强物理学史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复习引入

  通过几张宇宙图片的欣赏,学生体验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体都遵循的规律。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解决中心问题

  情境创设:假如你成为了一名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航行在宇宙深处,突然,前方一美丽的天体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先关闭了宇宙的发动机,然后飞船刚好绕美丽天体做了完美的圆周运动,绕行一周后,飞船就平稳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得这一神秘天体的质量吗?

  (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形成自己本组的意见,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来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结果。)

  小组代表讲解展示:

  思路一:测出宇宙飞船绕行一周的时间和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从而得出星球(中心天体)的质量

  思路二:根据宇航员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后,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得出在思路二完成之后,紧接着问题:如何测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学生讨论回答,现场教师展示借助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现代技术“传感器”现场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设计说明:

  1、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围绕”如何测得星球的质量?”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学生的讨论活动,在让学生觉得有趣味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促使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解决本节课的中心问题。

  2、多媒体和现代测量方法——传感器让学生感受技术带来的便捷。

  (三)物理学史展现人文魅力

  启示:一旦测出了引力常量G,那么就可以利用公式得到地球的质量了。

  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许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是不无道理的。

  而正是这段故事,让一个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的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

  (四)课堂延伸——如何得到这一天体的密度?

  设计说明:在这一问题中,老师提示了球体的体积公式,然后就把时间交给学生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半径的,而另一种则是把半径约分掉的。“为什么半径可以约掉呢?”这一问题又再一次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而这也保证了课堂的开放性。

  (五)发现未知天体

  视频:“海王星的发现”,——展现科学发现的足迹,注重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情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厄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牛顿引力理论对行星轨道的计算那样,如此有力的树立起人们对年轻物理学的尊敬。从此以后,这门自然科学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国……”

  (六)课堂小结与反馈简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2)测中心天体的质量

  (3)卡文迪许——人文魅力

  (4)应用

  ①测天体密度

  ②发现未知天体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学生成为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发现未知天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极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节中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脉络清晰。物理学家的人文魅力学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6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打破以往的教学结构,将摩擦力作为一个整体来逐步研究,而不是分别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使得学生更全面的从本质上掌握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有三大特点:

  1、采用“学习即研究”的理念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围绕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让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研究的过程,从而实现物理学习的本质。

  2、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就地取材的物品来进行小实验,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却能带给学生最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有最直接的感受。

  3、采用知识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融于一体,通过实践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与类比、猜想与假设、实验与归纳、控制变量法、描点作图法等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已具有一定初中知识背景下,进一步来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并可应用二力平衡进行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2.在初中阶段对摩擦力有定性了解,但不够深入高中阶段加以细化;

  3.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P57-P61,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是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中物理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大家在初中已接触过摩擦力的学习,高中应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认识摩擦力,静摩擦力的问题很复杂,具体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时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本节课,我力求使学生们可以正确认识静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可以列举说明静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最大静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及动手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通过对静摩擦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认识“力”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最大静摩擦力进行的`实验探究及数据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好的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静摩擦力的应用,进一步体现出物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研究静摩擦力大小的范围。

  2、研究静摩擦力的方向。

  (二)难点:如何对静摩擦力进行方向的判断。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实验探究模式

  实验和多媒体教学:

  (1)教师演示用:玻璃杯,大米,筷子,气球,玻璃球,两本交叠在一起的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红墨水,细线,木块,矿泉水瓶,PPT课件。

  (2)学生用实验器材2人一组: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趣味实验演示

  向压实的整杯米中插进一根筷子,用筷子将米杯提起,将气球放进玻璃杯内,向气球内充气,用气球将玻璃杯提起。

  发问设疑:将整杯米和玻璃杯提起的神奇力量是什么呢?

  2、深入分析:

  对整杯米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还有筷子对整杯米的向上的作用力,向学生提出疑问,这个作用力可能是什么性质的力,进而给出在物理学中像这样产生于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相互挤压

  通过回顾课前气球提杯子的小实验,向学生发问,为什么干瘪的气球不能够提起杯子?

  对比分析,当气球充满气时,气球可以提起杯子,此时气球与杯子接触且存在挤压,当气球内气体放出时,气球与杯子不接触且不存在相互挤压,气球也不能提起杯子,进而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之一是两物体接触并存在挤压。

  ②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仍然由气球提杯子的小实验入手,当气球与杯子都放在桌面上,且相对桌面静止时,气球和杯子之间不产生静摩擦力。当气球提起杯子时,气球和杯子之间就产生了静摩擦力,这是由于当气球提起玻璃杯时,玻璃杯会“想”相对气球向下运动,我们将其称为玻璃杯有相对气球向下的运动趋势,进而自然得出静摩擦力的又一个产生条件是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③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夹玻璃球竞赛:

  竞赛规则:谁能在十秒钟之内,用筷子夹起的玻璃球多谁就获胜。

  十秒钟过去,我们会发现,一位同学夹起了几个玻璃球,而另一位同学几乎没有夹起玻璃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追问,为什么比赛结果会如此悬殊?

  教师解密,这是由于老师给“获胜”的同学所用的筷子提前穿上了一层“橡胶外衣”,进而使筷子与玻璃球接触的表面变得粗糙,才使得“获胜”同学顺利夹起玻璃球。

  由此自然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第三个条件是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2、静摩擦力概念

  通过得出了静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可进一步概括得出静摩擦力的具体概念,即:两个相互挤压且相对静止的物体,由于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给出定义后,教师提出一个将两本交叠在一起的书分开的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会静摩擦力“巨大”力量,进而对静摩擦力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3、静摩擦力的三要素

  ①、作用点

  引导学生通过定义直接得出,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接触面上。

  ②方向

  ①用刷毛弯曲方向表示刷子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在引导学生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刷子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分析得出刷子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刷子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一结论。

  ②对被气球提起的杯子进行受力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逆向思考,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

  ③大小

  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杯子与木块相连,不断向杯中加水,直到木块滑动,可直观定性的观察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自然提出猜想,静摩擦力的增大存在一个限度,教师加以解释说明,给出静摩擦力大小情况: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即fmax,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其数值范围fmax≥f≥0,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4、巩固提高

  ①引导学生利用定义判断静止在曲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加以总结概括,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让学生分析在超市电梯上的人的受力情况,和人走路及传送带上的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

  教师加以纠正和强调: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5、应用

  教师给出静摩擦力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实例,并给与解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摩擦力的利与弊。领会自然的神奇力量。

  七、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静摩檫力

  一、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挤压(弹力产生的条件)

  2、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

  3、接触面粗糙

  二、静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檫力。

  三、摩擦力的方向:所以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四、摩擦力的大小[来静摩擦力的大小0;F;Fmax

  八、作业设计

  课后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中1、2、3题。

  九、问题研讨

  (1)物理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利用身边的现象设计小实验的方法来探索物理问题,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实验让学生探索物理问题?

  (2)利用学习小组分组实验并讨论,如何运用小组评价机制?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7

  一、设计试验

  让学生阐述自己进展试验的初步设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试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考试验的改良。

  锁定试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学生根据学案的过程,补充试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洁陈述自己的试验操作过程。

  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异议,争论试验的改良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设计试验局部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展引导,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觉问题。

  二、进展试验

  教师巡察指导,帮忙困难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展试验。

  试验数据之间的关系特别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觉的规律过程,传授学生掌握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

  传授学生观看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看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学生依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看数据,在回答下列问题的过程中发觉规律。

  四、评估沟通

  让学生争论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教师引领答复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学生小组内争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争论可以发觉自己的缺乏,借鉴别人的阅历。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个练习很简洁,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熟悉。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学问,回忆试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学问又熬炼了学生归纳整理学问的力量。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忆的重要性,并培育学生归纳整理的力量,对提高学生的自学力量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的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xx 年版 20xx 年修订)》课程内容必修课程“电路及其应用”主题之下。第十二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主要研究的是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规律进而认识自然界的能源,提升保护能源的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1)知识层面。要求理解电功、电功率和电动势的概念和物理意义;掌握电源电动势与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的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节约能量的必要性。

  (2)能力方面。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理解、解释物理现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探究方面。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理解焦耳定律和电动势的概念及物理意义;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

  本节要学习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整个高中电学部分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和完善,是分析实际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基础。教材通过分析闭合电路中的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处理教材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闭合电路中的电势是如何变化的,内外电路的电压有什么规律?这需要通过探究实验和理论推导寻找更多直观的证据来从多个视角寻找规律,并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2. 作为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从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时有什么优势?应该如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观点分析问题的区别,感受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确定为:熟悉而陌生的电池。

  【学习主题】

  主题名称:熟悉而陌生的电池

  【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的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对功能关系和能量概念已经有了一些理解,具有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念。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建立了“场” 的观念,熟悉电路的基本特征,为自由电荷在电路中的运动分析和能量分析做好了准备。但是研究闭合电路的电势问题需要建立恒定电场模型,分析自由电荷在全电路内的运动和静电力做功情况,这对学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同时受初中物理中关于电源输出电压不变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是不变的,没有电动势的概念和对电路全局分析的意识。

  本节课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逐步将视角从局部电路过渡到全电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能量观点理解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的相关规律,最终发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分析论证、反思评估

  等能力。同时还要紧密联系生活、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掌握电源电动势与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做功和能量守恒的观点解释。(A3、B2)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经历“比较-概括-抽象”的思维过程,逐步理解电动势的概念和物理含义,知道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标志电源性能的重要参数。(A2、B3)

  通过对比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经历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实验验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过程,找寻闭合电路内外电压的规律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3、C2)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讨论,逐步发现问题本质,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过程中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体会研究科学问题时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必要性。(C3、D2)

  (说明:A、B、C、D 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的编码,分别对应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数字 1、2、3、4 对应每个维度的水平层次等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难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智慧教育云平台(微云服务器 1 台、教师平板 1 台、学生平板 20 台),PPT 演示文稿。

  教具:

  1 个小灯泡(电压 1.5v),干电池一节,镁片、石墨片、苹果、自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师演示仪,可变内阻化学电池一个,笔记本电脑 1 台,变阻箱一个,DIS 数据采集器,

  DIS 电压传感器(2 个),导线若干,自制非静电力类比演示仪,。

  学具:

  自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探究仪(4 组),可变内阻化学电池4 个,变阻箱(4 个),笔记本电脑(4 台),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循环递进式探究”教学法:设置问题串,通过对比、实验(分组)、建模开展教学。以情景导入,任务驱动,问题嵌入,活动贯穿,促进深度学习,实现教学进阶。

  【教学策略】

  智慧课堂 “云互动”: 基于智慧课堂全程跟踪探究活动,即时推送学习任务,对学生当堂建模、实验探究大数据收集、反思研讨过程在线及时处理反馈,发布个性化的'批注讲解,确保探究活动的针对性。

  项目化学习策略:将问题前置,以结果为导向,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连续的、真实的、有挑战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究,达到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问题:

  户外探险爱好者在户外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一位户外探险爱好者在一次夜间探险的途中迷路了,手机也没电了,他想利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可是手电筒也没电了,他的身边只有以下几件物品(图 1), 他能点亮小灯泡发出求救信号吗?

  智慧课堂平台互投票功能,收集学生的选择,进行大数据分析。(如图 2)

  (一)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任务一:分析情境问题,实验验证猜想

  问题 :水果电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活动①:试一试——尝试利用水果电池点亮小灯泡

  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 1.5V)、电池盒、导线、两节新干电池,一节旧干电池,数字电压表。对比演示实验:

  用一节干电池(电动势 1.5V),给小灯泡(额定电压 1.5V)供电。

  将水果和石墨片、镁片制作的水果电池替换干电池,给小灯泡(额定电压 1.5V)供电。先测量开路电压(1.97V)。

  现象:水果电池供电的小灯泡不亮!电池两端的电压从开路时的 1.97V 左右降到了 0!

  评价 1:对水果电池能否让灯泡亮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智慧课堂平台的同屏展示功能:利用智慧云平台的展台功能实现同屏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如图 3)

  问题 :电池两端减少的电压去哪了?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以生活情境引入,拉近物理课堂和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对比演示实验大大出乎学生们的预料,形成了认知冲突,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熟悉而陌生的电池”做好了

  铺垫。学生可能会想到失去的电压留在了内部,使接下来的学习内容顺利地围绕学习需求开展。

  (二)实验探究,寻找线索

  任务二:测量内外电压,寻找变化规律

  活动②:探一探——探索电池内部的奥秘

  仔细观察:

  展示 1:将水果电池和解剖过的干电池展示给学生观察,介绍正负电极和电解质,如图 4。

  发现:电池内部存在电阻——内阻(r) 展示

  2:铅蓄电池,介绍结构。

  演示:用 DIS 数字电压传感器测量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并明确电源正负极。如图 5

  实验:在电源断路的情况下,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极与探针之间、探针与探针之间的电势差。(如图 6) 演示实验:在电源断路的情况下,用 DIS 数字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极与探针之间、探针与探针之间的电势差

  智慧课堂平台同屏展示功能: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可视度。(如图 7)

  发现特征:电源内部,电势在电极附近出现两次“跃升”。(如图 8)

  评价 2:能否通过实验得出电源内部电势有两次抬升的结论。

  问题 :如果将电源接入用电器,组成闭合电路,电源内部的电势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用 DIS 电压传感器测两电极 AB 和两探针 ab 之间的电势差(如图 9)。

  智慧课堂平台同屏展示功能: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可视度。

  观察现象:外电路 UAB=1.87V ,相较于电路断路时,数值减小。内电路探针之间出现了电势差(φa<φb),Uab=- 0.14V 。

  结论:1. 电路导通时,电源内部有电势的降落,我们称“内电压(U 内)”,外电路电势的降落叫“外电压(U 外)”。

  2. 整个闭合回路电势出现两次抬升,两次降落。抬升的数值和降落的数值总是相等。

  问题 :内外电压 U 外、U 内之和、与电源内部两次电势抬升的数值总会是定值吗?

  活动③:测一测——测量闭合电路内外电压

  分组实验:利用自制学具(如图 10)测量电路的内外电压的数值,并计算两者之和,改变外电路电阻 R,多次测量,寻找规律,将实验相关数据填入表 2。

  智慧课堂平台的同屏提问功能:学生将实验结论拍照提交,老师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共性结论。(如图 11)

  评价 4:分组实验数据是否合理,能否得出内外电压之和与电源内部电势两次抬升的数值总相等的结论。

  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对同一电源,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之和与电路内部两次电势的提升值之和相等。

  对同一电源,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之和是定值。

  问题 :这个定值到底反映了电源的什么特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电池的构造,发现电池的内部电势特点,逐步建立电源内电路的物理模型,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学生经历了观察对比、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加深了对于闭合电路内外电压与电源内部两次电势

  提升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理论分析,发现规律

  任务三:运用守恒思想,理解科学本质

  活动④:想一想——电源如何维持闭合电路有持续的电流

  引导:有一个量总是保持不变,这在物理学上我们常称做“守恒”。能不能从守恒的角度思考。类比演示:如图 12

  思考:流回负极的正电荷是如何回到正极的呢?

  类比:将小球由低处搬运到高处,能继续依靠重力吗?

  得出结论:电源依靠非静电力做功将流回负极的正电荷搬运到正极,维持持续的电流。

  评价 3:能否说出非静电力的作用。

  活动⑤:理一理——从能量观出发理清电路中的守恒关系

  思考: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想一想,闭合回路中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的关系是怎样的? 结论:闭合回路中静电力做功等于非静电力做功 W 电=W 非

  活动⑥:推一推——推导电动势和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推理论证:

  由实验数据可得:E=U 外+U 内

  有能量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可得:q U 外+ q U 内=W 非

  推导得出:E= W 非/q

  含义:E 就是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移送单位电荷所做的功。即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电动势——非静电力所做功与所移动电荷量之比。符号:E 单位:伏特(V)

  智慧课堂平台的同屏提问功能:学生将实验结论拍照提交,老师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共性结论。(如图 13)

  问题 :水果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外电压为什么很小? 活动⑦:看一看——再次观察实验数据寻找线索

  观察:再次观察分组实验数据(表 2)

  结合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实验结论 E=U 外+U 内, 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备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评价 4:各组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能否推导出电动势的表达式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智慧课堂平台的录制微课功能:现场录制微课推送给学生,供学生课后观看

  问题 :你能解释水果电池为什么不能点亮小灯泡了吗?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交流讨论,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经历先交流再观察、再猜想、再推导、再思考,从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发展了科学思维。同时,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遵从学生认知规律。

  (四)应用规律,解释现象

  任务四:运用欧姆规律,解答情境问题

  活动⑧:说一说——水果电池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原因

  水果电池的内阻 r 太大,导致闭合电路中的电流 I 小,故外电压 U 外小。

  实验验证:利用注射器改变铅蓄电池内阻,观察内电压、外电压以及电流的变化(图 15)。

  智慧课堂平台同屏展示功能: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可视度(图 16)。

  评价 5:能否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释水果电池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原因。

  基于核心素养的设计意图:解释原因,即是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同时也使本节课的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到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同时增强了实践意识, 深化了物理观念,发展了科学思维。

  【课堂小结】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二、实验探究,寻找线索

  三、理论分析,发现规律

  四、应用规律,解释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来源于生活真实情境,从发现问题到探究原因,再到发现规律,最后解释现象。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运用了循环递进式教学方法。学生在一个个递进的情境任务中不断认识科学本质, 寻找到物理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锻炼了关键能力,提升了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9

  一、直观形象,了然于目

  有这样一道典型的关于光的折射的习题:

  如图1所示,一个储油桶的地面直径与高均为d.当桶内没有油时,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的B点。汤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仍沿AB方向看去,恰好看到桶底上的点C,C、B两点相距d4.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

  本题教师对该题解析之后,如果配备实物演示出相关的情境,则如同锦上添花。实验的道具:烧杯(带刻度),激光笔,色拉油。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投射至无油烧杯底角,让学生缓慢将油倒入烧杯,用一张黑纸作为背景,光线在油内的传播路径清晰可见。随着液面高度的升高,光线在烧杯底部的投射点发生移动。

  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不仅直观有趣,而且让学生更爱学物理,更喜欢物理习题课,充分展现了物理研究的内涵。

  二、可靠可信,泰然于心

  每一堂物理习题课,我们都可以思考是否可以穿插一些有趣而可行的实验。除了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这类问题,更可以通过实验树立题目的典型性和可靠性。

  我们经常会让学生做这样一类题目:将摆长为L的单摆固定于悬点O,在悬点的正下方P处有一枚铁钉,将悬线拉至水平,若静止释放的'小球能绕过铁钉沿竖直方向做圆周运动,则OP间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如图2)学生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很容易求得结论。但是,或许学生更乐于看到真实的画面,来印证他们所求的答案。

  我们可以把圆柱形强磁铁吸附在黑板上(现在黑板基本都可以被吸附),将细线夹在硬币和强磁铁之间,就构成了非常牢固的支架.而此操作正是为了使小球相对黑板平面悬空,而不至于在运动过程中与黑板发生摩擦。在黑板上画出一系列的水平等间距的平行线,用于标志小球所处的高度。

  三、有趣生动,畅然于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创设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一堂好的物理课必然是生动有趣而富有物理内涵的。

  大家所熟知的运动学练习题: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沿三条光滑路径自顶端滑下,哪个环可以先滑到底端。

  本题是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相结合的经典习题。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可以计算得出,三球将同时到达底端。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但计算结果又的确是这样。我们可以用铝合金制成如图3的教具。

  我们不一定有太多的金钱、精力和时间花在实验器材的设计和制作上。但凭借物理老师特有的对真理和结论的探究精神,也该多做一些简单的尝试,以追求更高效的物理课堂。

  四、探索求真,豁然于胸

  物理教学研究的本质是实验探索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在习题讲解中渗透实验教学,对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而面对具体题目,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去探知和求索,更能彰显物理学的科学与严谨。

  有这么一道例题: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 =30赘,满偏电流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

  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以下两个分练习题与三个针对这些练习的课堂演示。

  问题一:当我们用灵敏电流计测电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计的内阻总会给测量结果带来影响。请同学们设计一些测量该电阻的方案。

  实验一:用伏安法或欧姆表测电流计的内阻

  问题二:现在大家已经测出了灵敏电流计的内阻Rg,表盘现实改电流计的满偏电流为Ig,若要把它改装成3V量程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呢

  实验二:用问题二中计算出的阻值,准备电阻箱,与灵敏电流计串联后,改装电表。

  实验三:将改装后电压表连接在两节干电池两端,粗略验证改装后电表的量程是否准确。

  实验的结果不出意外,灵敏电流计恰好满偏。该实验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体验对真理求索的过程,感受成果的喜悦。例题教学的效果甚佳。

  相比教师单一的例题、习题教学陈述以及简单的师生问答式互动,不管从直观性、可靠性、趣味性还是探究性角度去理解,课堂演示都凸显出其极大的优越性。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轻松获得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更高效,这样的课堂时间花得值!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本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学生通过行星的运动一节已经知道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因此在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学特点,和动力学特点可采取类比的方法,近而进一步理解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对人类在宇宙航行领域中的伟大成就及我国在航天领域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等章节的理论。并在本章之前学习了天体的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能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一些天体运动的特点。学生可以类比行星运动的特点原理自己分析人造卫星的规律。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前面的知识和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来探索人造卫星的发射及宇宙速度。学生可以通过联想上一章所学的对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处理方法来探究牛顿的思考,以地心为参考系平抛出去的物体从空间运动效果上可分解为指向地心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绕地心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这两个分运动都是变速度运动,它们都需要一个指向地心的力来维持它们各自的运动状态。因此万有引力就有要改变两个运动状态的效果,即要既要产生自由落体加速度又要产生向加速度。当万有引力只能提供向心力时,自由落体加速度就变成零,这样平抛出去的物体就落不下来了,从而得到第一宇宙速度。再根据圆周运动和机械运动的知识可知道速度再大一些会做椭圆运动或摆脱地球对它的约束。这样,人们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3.掌握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4.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5.简单了解航天发展史;

  6.能用所学知识求解卫星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推理、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 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4.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导及合理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世界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卫星运行的动力学特点规律,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

  1.卫星的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2.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发射的最小速度,是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仰望星空,浩瀚的宇宙苍穹给人以无限遐想,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到今天这一梦想实现了吗?

  学生:实现了。(激起学生兴趣)

  教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揭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提问(1):1.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一年由哪一国家发射的?

  2.我国哪一年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

  3.迄今我国共发射了多少颗人造卫星?

  教师: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

  我国发射人造卫星和其他探测器60多个,他们分别在通信,气象,探测,导航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引入新课。

  一、人造卫星规律的探究

  教师:现在我们地球上空有这么多卫星,他们运行的速度一样吗?他们是怎样被发射升空的今天我们就通过的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这是我国目前发射的部分卫星的运行规律的数据。

  提问观察数据思考:

  1.不同卫星的其运行轨道相同吗?

  2.不同的卫星运行时有什么规律?

  3.你能试着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吗?

  卫星名称 卫星质量(kg) 轨道近地点(km) 轨道远地点(km) 运行周期(h)

  返回型遥感卫星 2100 205 315 1.48

  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 441 35786 35863 23.9

  东方红2号试验通信卫星 461 35469 35782 23.76

  返回型遥感卫星 2100 175 400 1.5

  风云1号A 750 900 901 1.7

  巴达尔1 50 210 992 1.57

  大气1号 873 900 1.712

  学生:1.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2.合作交流,类比行星运动特点分析人造卫星的运行特点。

  3.试着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人造卫星运行特点运动学特点:(板书)

  1.轨迹:椭圆 有的近似为圆

  2.人造卫星的半径不同,其运行的周期也不同,而且半径越大,其周期越大。

  3.类比行星运动分析原因,卫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

  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4.学生自己应用前面万有引力知识分析

  卫星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板书)

  (1)由 得 ,

  ∴r越大,v越小.

  (2)由 得 ,

  ∴r越大, 越小.

  (3)由 得 ,

  ∴r越大,T越大

  教师小结:卫星绕地运转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板书)

  演示课件:几颗不同轨道卫星同时绕地运行动画,从而直观判断以上变化关系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学习了卫星的相关知识,我判断一下下列几种轨道哪一种是可能的为什么?

  思考问题1:

  下图中,有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动,它们运行的轨道

  可能是 ,不可能是 。

  学生:分组讨论阐述观点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动力学角度解决问题。

  卫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且向心力时刻指向圆心。所以地球与卫星之间指向地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应该是地心。

  思考问题2:

  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

  1.试比较三颗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周期,万有引力的关系。

  2.如果c 的速度增加,能否与同轨道的b相撞。

  三、卫星发射原理

  教师:过渡:不同的轨道的卫星其速度不同,那人类是怎样将卫星发送到指定轨道上的呢?

  介绍牛顿的卫星设想(FLASH)

  教师引导:我们抛一物体怎样才能抛的远?

  讨论:依据平抛运动学生知道:速度越大,越远,那速度足够大,又有什么现象?

  学生探讨:统一结论:不落回地球。

  教师总结:这时由于有引力在,卫星想落回地面,但有一定的速度又落不回地面就形成了卫星?

  思考:物体需要多大的发射速度,才能刚好贴着地面转?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这时(r=R)

  学生

  得出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四、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定义: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思考:发射什么样的卫星最容易?

  统一结论:高轨道发射卫星比低轨道发射卫星困难,原因是高轨道发射卫星时火箭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做更多的功。

  以第一宇宙速度发射卫星时其刚好能在地球表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卫星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将落到地面而不能绕地球运转;

  进入半径越大的轨道,所需要的发射V 越大。

  思考:这与刚才得出的半径越大的轨道,所需要的 运行速度V 越小矛盾吗?

  讨论: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发射速度

  所谓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并且一旦发射后就再无能量补充,被发射物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的高度,进入运动轨道。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若发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只能“贴着”地面近地运行。如果要使人造卫星在距地面较高的轨道上运行,就必须使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根据 可知,人造卫星距地面越高(即轨道半径r越大),运行速度越小。实际上,由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都大于地球半径,所以卫星的实际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发射速度。

  (板书)运行速度 指卫星在稳定的轨道上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发射速度 指被发射物体离开地面时的水平初速度

  类比得出:

  (板书)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①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Ks5u.com]

  ②如果人造天体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则它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太阳将是椭圆,太阳就成为该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

  (板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①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②如果人造天体具有这样的速度并沿着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方向发射时,就可以摆脱地球和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邀游太空了。

  这个速度目前能做到吗?教师介绍以第三速度发射的探测器,先驱者一号。

  教师小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探测太空的脚步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远。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到其它星球旅游定居。

  但是今天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知识。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分层练习:

  C类

  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①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②它是发射人造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小速度;③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④它是发射人造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大速度。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类

  2.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地球卫星的实际绕行速率一定大于7.9km/s

  B.从卫星上释放的物体将作平抛运动

  C.在卫星上可以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周期是6.84×103s)离地面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小

  A类

  3.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绕行方向相同,已知RA<RB<RC 。若在某一时刻,它们正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那么再经过卫星A的四分之一周期时,卫星A、B、C的位置可能是( )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1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①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

  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按下图将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

  ①为什么在线圈内有电流?

  ②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③怎样才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进行新课

  1、楞次定律

  教师:让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实验。(利用CAI课件,屏幕上打出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律。

  [实验步骤]

  (1)按右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下G中流入电流方向与电流表G中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如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还是向左偏?)

  (2)记下线圈绕向,将线圈和灵敏电流计构成通路。

  (3)把条形磁铁N极(或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并从线圈中拔出,每次记下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方向,然后根据步骤(1)结论,判定出感应电流方向,从而可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填表:

  磁铁运动情况N极下插N极上拔S极下插S极上拔磁铁产生磁场方向线圈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教师:N极向下插入线圈中,磁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

  教师:再把该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时,磁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

  教师: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情况怎样呢?

  教师:再把S极从线圈中拔出时,情况如何?

  教师:通过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说法都正确。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在1834年提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这就是楞次定律。投影打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投影]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师生共同活动: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

  (1)“阻碍”并不是“阻止”,一字之差,相去甚远。要知道原磁场是主动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被动的,原磁通仍要发生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起阻碍变化而已。

  (2)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具有普遍意义。

  教师: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恒。从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感应电流在闭合电路中要消耗能量,在磁体靠近(或远离)线圈过程中,都要克服电磁力做功,克服电磁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楞次定律也符合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电磁感应中,矛盾双方即条形磁铁的磁场(B原)和感应电流的磁场(B感),两者都处于同一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形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矛盾,在回路中对立统一,正是“阻碍”的形成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2、楞次定律的应用

  教师:[投影]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对例题的分析,熟悉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同时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知道线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矢量性,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特点。

  3、知道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及单位,了解转速和周期的意义。

  4、掌握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掌握角速度与转速、周期的关系。

  5、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确定线速度和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线速度的平均值以及瞬时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极限法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用比较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圆周运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难点:

  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分析传动装置中主动轮、被动轮上各点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某物体做曲线运动,如何确定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呢?

  生: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二)新课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在日常生活常见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那么什么叫圆周运动呢?

  生: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

  师:组织学生举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

  生1:行驶中的汽车轮子。

  生2:公园里的“大转轮”。

  生3:自行车上的各个转动部分。

  生4:时钟的分针或秒针上某一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周。

  师:演示1:用事先准备好的用细线拴住的小球,演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小球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

  演示2:教师在讲台上转动微型电风扇,让学生观察电风扇叶片的转动,注意观察用红色胶带选定的点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的轨迹都是一个圆周。

  师:很好,以上我们所观察的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一个圆,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我们称它为圆周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圆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那么什么样的圆周运动最简单呢?

  师:最简单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生:最简单的圆周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

  师:什么叫匀速圆周运动呢?

  生:质点沿着圆周运动,如果相等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师:匀速转动的砂轮上每个质点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

  师: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一样吗?

  师:下面再展示一些圆周运动的场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运动轨迹形状以及分析物体运动的特点。你认为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吗?那么如何比较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呢?

  1、通过确定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弧长,来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线速度)

  2、通过确定物体与圆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圆心角,来描述质点转动的快慢。(角速度)

  3、通过确定物体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来描述质点转动的快慢。(周期)

  4、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转速)

  1.线速度

  生3:可以用通过的弧长除以它所用的时间。

  师:很好!在圆周运动中,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例如,物体沿着圆弧由M向N运动,某时刻t经过A点,为了描述物体经过A点附近运动的快慢,可以从此时刻开始,取一段很短的时间Δt,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由A运动到B,通过的弧长为Δl。比值Δl/Δt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描述某一点(物体)运动的快慢用它通过的弧长Δl与所用的时间Δt 的比值来表示,把这个比值称为线速度。用字母v表示。

  师:投影给出阅读提纲,学生先归纳,然后师生互动加深学习。

  (1)线速度的物理意义;

  (2)线速度的定义(和直线运动中速度定义的比较);

  (3)线速度的定义式、单位;

  (4)线速度的平均值和瞬时值;

  (5)线速度的方向;

  (6)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特点是什么?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一样吗?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超导体以及超导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超导体知识的学习,扩展知识面.

  情感目标 知道超导体在现代以及未来科技中的重要性,学习科学家的坚韧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介绍昂尼斯发现水银超导现象的物理学史知识入手,讲述超导体的一般概念,基础知识.

  进一步讲解超导的优点、缺点和目前科学家面临的问题.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

  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进行学习.

  也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收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设计】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超导体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例如:什么是超导体现象?采用超导体有什么经济效益?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关超导体方面的资料,小组讨论,总结超导体的优点、缺点以及讨论超导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板书设计】

  1.超导体 概念 超导现象2.超导体的优缺点3. 我国的超导体的研究

  探究活动

  【课题】超导现象的历史

  【组织形式】个人或学习小组

  【活动流程】 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1、尝试总结超导体的发展现况.

  2、讨论超导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 1、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2、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用具

  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

  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XX多年。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演示:把小钢球装进纸袋,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下落。

  现象:同时落地。

  老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其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

  1、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经过大量的实验、严密的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教学设计12-20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6-13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5-20

(实用)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7-09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精选)05-27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通用)09-28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05-22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08-31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热门】05-30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