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
教学内容:
书P8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导
1.口算并说出口诀。
4 X 8 = 7 X 9 = 8 X 8 =
5 X 6 = 9 X 6 = 4 X 7=
2、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3、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还剩多少个?
(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4.同学们,你们喜欢参观科技馆吗?那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乘车去科技馆看一看。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好不好
(二)、整理信息 、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84页例5的主题图
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学生可能找到如下信息:1)从文字信息中知道两名学生和30名学生2)从图片信息中了解到这辆车左右个两列,每列8个座位3)最后一排5个座4)横着看每排4个一共7排,最后一排5个座。
根据学生的汇报信息板书相关信息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2.根据信息寻找问题:坐得下吗?(板书)
同学们的信息寻找的很准确那么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收集信息并提出问题,体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学生在寻找问题并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难点相应分散,更有利于后面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探究效率)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深入分析
老师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租这辆车去科技馆能坐的下吗,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要想知道能不能坐下要先求什么?下面同学们先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四)、交流方法、 解决问题
1、指名说板,呈现不同的解题过程。(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
方法一4x7=28(个)
28+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前面每排四个座位,有7排,一共就有28个,再加上最后一排5个,所以一共有33个座位。有32人,能坐下。
方法二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左边有2x7=14(个)座位。右边有2x7=14个座位,在加上最后一排5个座位,一共33个你,能坐下。
方法三2x8=16(个)
2x8=16(个)
16+16+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左边2x8=16个座位,再算出右边2x8=16个座位最后在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一共有33个座位,也能坐下
方法四4x8=32(个)
32+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每排4个座位一共8排,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方法五8x4=32(个)
32+1=33(个)
33>32
所以能座下
我们组先算每8个座位一共4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方法六
7x4=28(个)
28+5=33(个)
33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每行7个座位,一共四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五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设计意图: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通过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等自主学习方法方式,探索发现解题策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 小结:同学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3、优化算法
通过刚才的谈论和分析,我们发现六种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六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次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
(五)巩固与拓展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同时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找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板演
横向观察:每行六个的有四行,每行五个的有两行
纵向观察:每列6个的有5列,最后一列有4个
方法一:6x4+5x2=34(个)
方法二:6x5+4=34(个)
2教材第85页练习21第三题
让学生收集信息后提出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5x5+2=27(盆)
27<30
所以这些花够
(设计意图通过同类型的题型的训练,认识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梳理收获,反馈评价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问题:能坐下吗?
4x7=28(个) 28+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8=16(个) 2x8=16(个) 1 6+16+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4x8=32(个) 32+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8x4=32(个) 32+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7x4=28(个) 28+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五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前门情思大碗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这一部分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首歌曲含有京韵大鼓的韵味,表现了远方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爱恋之情。
2. 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的特征和教材内容。我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各类装饰音。
二、 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
法、直观演示法、学科整合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 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法、总结反思发、自主探究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 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1.赏析歌曲,导入新课(赏析)
播放歌曲说唱脸谱音乐,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欣赏。说唱脸谱是八年级学过的一首带有浓郁京味的歌曲。欣赏完后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有什么特点,与以前欣赏过的京剧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前门情思大碗茶。
2欣赏原唱,体验京味(原唱)
播放教学磁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学生体验将京剧、音乐、歌舞节目糅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 歌曲学唱,突破难点(这个环节我又分为4个小步骤)(学歌)
1、用打哈欠的方法打开喉咙跟琴模唱歌曲旋律。
2、用划拍子的方法学习节奏,用教师范唱与讲解的方法学习本节课的各种装饰音,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3、随范唱填词演唱歌曲。提示学生仔细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特点,唱出远方游子对祖国故乡北京的无限爱恋之情。
4、在熟悉歌曲以后,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4.小组合作,大胆编创(编创) 新课标要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个环节,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竞赛,用独唱,对唱,齐唱,表演唱等形式来展示编创成果。最后由学生互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组。这样,学生在欢乐热闹的气氛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能力。
5.课堂小结(小结)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本节课的最后,我采用了归纳式的结尾。让学生再次领悟本节课所反映的生活情趣。并告诉学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板书:赏析—原唱—学歌—编创—小结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层次分明,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流程。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让音乐这魅力无穷的艺术,成为同学们心中的花朵。铺满同学们人生的道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鲁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九课的《鱼儿游游》。
一、课标解读
根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编写,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给授课教师提供了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的广阔空间。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紧紧抓住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在内容,依托教材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扩充与拓展,以原教材提供的“鱼”为主题,从各个层面围绕“鱼”展开教学活动。该课涉猎了自然、音乐、环保、表演等门类,是一节综合的美术课。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课时安排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外形特点,使用画、剪、撕、贴和彩泥等方法表现鱼儿游动的情景,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鱼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带有吉祥寓意的生灵。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也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表演鱼儿游泳的律动、观看鱼儿游动的视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进而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和保护愿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表现鱼儿结构特征和游动时的姿态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捏制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组织一幅鱼和相关背景的画面。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背景图。
学具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剪刀、橡皮泥、树叶、胶水、彩纸等。
六、评价设计
根据新课标中的要求,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我采用以下的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利于学生在发展的评价环境,通过比赛活动展示作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七、教学过程:
根据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创新精神,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谜语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谜语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接着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来做鱼儿游泳的律动,在蹦蹦跳跳中,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然后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由鱼儿舞蹈的节奏与韵律到本课课题,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二)观察发现,感知鱼儿结构
通过观看海底世界不同鱼游动的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鱼的形状、颜色、花纹,你最喜欢哪一条?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色彩丰富的画面,使学生一下就发现这些鱼颜色鲜艳、花纹美丽。在这里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和鱼的结构,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可以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让同学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三)欣赏作品,走进鱼儿世界
通过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作品,并交流作品的特点,体验不同材料的美术作品的美。在此基础上也激活了原有学生对绘画制作方法的探讨,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将鱼儿打扮的更漂亮呢?”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剪纸贴画、彩泥制作、树叶贴画等,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作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接着课件提出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完成一幅鱼类的美术作品。
2.作业要求造型大方,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在此期间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
(五)展示评价,情感得到升华
一段时间后,让先画完的学生讨论:哪条鱼儿最好看,为什么?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鱼儿,并说明原因。接着出示挂图,挂图上画有蓝色的海水,绿色的水草,红色的珊瑚……将学生创造的鱼儿“摆”上布置美丽的“海底世界”,这样在美丽的创造中评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六)延伸拓展,渗透环保教育
首先课件出示: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的作品、唐三彩、民间艺术剪纸、中国结、雕塑及具有我们威海特色的七夕节巧果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然后通过出示鱼儿成群死亡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爱护鱼类,不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的海洋更加美丽,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小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并让学生课后搜集鱼的有关资料,了解鱼的更多知识,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水族箱”,进一步将艺术课的美延伸到课外。
(七)课堂总结,喜谈收获
先让学生自己畅谈收获,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后由教师画龙点睛,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还有利于知识建构。
八.教学板书:
板书的设计是在黑板中央粘贴艺术字课题《鱼儿游游》,下面是海底世界的背景图,上面有学生的作品,做到简洁而又美观。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十二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①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②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色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①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前的组织热身活动非常关键,积极的热身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的兴奋状态转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实践证明,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开端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练习实践。在学新课之前,我通过复习前一首古诗,引导学生走入西湖美景,优美的西湖十景图片把学生带入了美的享受,然后借助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的新古诗的学习上来,学生兴味盎然。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充分体现这一崭新的科学教学理念,我安排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相互尊重。然后,再让学生把不理解的词在班上提出来,有师生共同解决。
三、精读课文 ,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与给予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自我探究的能力。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要一环,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要通过这一环节得到解决。由于古诗词的教学,忌逐句讲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交流来解决。同时教给学生抓住字词进行读议 的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时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学生饶有兴趣的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都有了变化,教师由教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教师由灌输变为指导,学生由认真听变为自己动手、动脑,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与发展。
在解决难点的时候,我适当的出示教学课件,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了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这是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由直观到抽象的规律的;在学生充分掌握了古诗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默写。教学目标一步步实现。
四、总结
教师用简单精辟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增强了教学效果。最后所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五、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学生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训练,我设计了抄写古诗和积累描写夏季古诗这两项课外作业,这样既照顾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注重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全课秉承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情感,既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又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即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也强调学生美好感情的培养。师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和享受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9-08
泉水说课稿10-26
绿毛龟说课稿11-18
《雷雨》说课稿11-19
说课稿范文11-22
《爱莲说》说课稿11-14
《秋天》说课稿12-24
《送行》说课稿12-14
荷花的说课稿11-16
《社戏》说课稿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