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必备】说课稿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愚公移山》是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本文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三年级阶段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里,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步骤】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
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穿插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三:合作讨论,探究质疑。
此版块共设置了11个问题(略),通过问题的解答即熟悉了课文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
四:拓展延伸,能力训练。
由课内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文段阅读,具体见教案。
五:布置作业,强化巩固.
此环节设置一道题目,供课外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题目是:本文是传统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阅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请你写一篇感受。
六: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图层与拼贴技巧》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课内容,它是在Fireworks图形处理软件中操作完成的,本节课是在学习图像获取、加工和简单制作网站标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节内容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使用图层和选取工具来制作合成大头帖和大头贴模板,这节内容既能复习掌握前面的打开、导入文件的方法,又能掌握利用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对学生今后学习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调整图层的顺序方法;
(2)能利用大头贴模板和拼贴的图像制作成合成大头贴;
(3)能把普通的图像制作成不同的大头贴模板;
(4)能利用“属性”面板中的“边缘”设置为“羽化”,然后拼贴出自然柔和的照片;
(5)会保存“PNG”格式的文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打开文件和导入文件及调整图层顺序体验合成大头贴的拼贴过程;
(2)通过选取工具和图层的使用,让学生掌握拼贴大头贴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合成大头贴和大头模板,体验学习电脑应用软件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应用软件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家庭相片进行拼贴成大头贴,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对父母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图层顺序的调整;
(2)选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3)“羽化”效果的制作。
依据:只要把选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了,结合“羽化”效果就可以制作出较自然柔和的大头贴,从而掌握拼贴技巧。
2、难点:
选取工具的使用。
依据: 因为要拼贴出效果较好的大头贴就必须熟悉选取工具的使用,而选取工具的灵活使用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环境
1、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2、软件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软件、PowerPoint和Fireworks软件。
。(六)教具准备:
相片、名信片各一张。
二、说教法
本校的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喜欢模仿操作,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本人在本节课中用我的家庭相片做为拼贴素材为例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来操作练习,
而且还提供视频教学录像给学困生,让全体学生都尽可能达到预设目标,所以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有探究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
三、说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性思维较强,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认识比较直观,而理性思维相对较弱,理解事物本质并不深刻。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掌握用Fireworks进行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在情感方面,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喜欢挑战自我,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
预估
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
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母亲和女儿长期分居两地,母亲有个愿望想和女儿合影,但距离太远,我们能帮帮她吗?
课件展示要合成的大头贴。
注意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成
大头贴
教师课件出示制作合成大头贴的过程:操作步骤:单击“文件” 单击“打开”从文件夹“模板”中选择一模板 单击“打开” 再单击文件” 单击“导入”选择要拼贴的照片 单击“导入” 调整照片的大小和位置 调整图层的顺序(如果与多张相片拼贴重复导入照片操作)
通过“另存为”把文件保存为“PNG”格式。
探究活动:利用素材中的一张模板和一张或多张照片制作合成大头贴,然后以自己名字命名保存在电脑桌面。(教师点评)
学生按课本操作方法或按教师出示的自己尝试探索。(如果学生探索不出来,可提示学生观看视频教学录像进行模仿操作)
操作练习,完成简单的合成大头贴。
抽一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讲解演示操作步骤转播给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巩固制作合成大头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制作大头贴模板
同学们,我们已经懂得简单的拼贴成合成大头贴,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模板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在合成的“大头贴”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模板其实就是包含有透明区域的图像,因此,只要删除图像中一些区域,使其透明,就可以把普通的图像制作成“大头贴”模板。我们应该利用什么样的工具去实现这效果呢?(可出示相片和名信片进行讲解)
教师提示学生利用选取工具来实现,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操作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操作。
教师演示羽化前后的效果对比,然后教师提示性演示操作,介绍“选取框”、“套索”和“魔术棒”工具的使用以及“羽化”效果的设置。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制作出大头贴模板。
学生观察思考问题。
学生尝试操作。学生观察模板的边缘是否柔和。
学生静听。观察“羽化”后效果。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上机实践。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逐渐学会阅读课本独立完成操作的习惯。
视觉感受“羽化”后效果。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选取工具的使用及体验“羽化”后效果。
环节
估用
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发挥想象制作特色合成大头贴
创意设计活动:有一个家庭,丈夫和妻子女儿分居三地,他们未拍过全家福相片,现请同学们帮忙:选择或制作一大张头贴模板把他们的单人照片制作成一张大头贴的全家福,然后把作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姓名+全家福)保存在电脑桌面。
展示学生的作品,由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阐述作品所包含的技能,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新发现的操作技能。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亮点和艺术性。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作品
学生参与评价。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感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知欲。
知识拓展
利用选取工具选定区域后拖动选取图像过程中,如果同时按下“Shift”、“Alt”或“Ctrl”进行操作会有什么样的意想不到效果呢?
学生思考与观察,时间充足时可自己尝试。
为学生留下了学习发展的空间。
课堂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尝试回答
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说课稿 篇3
这是一节自编教学内容。教学由玩气球、吹瓶中的气球、猜想瓶中气球吹不起来的原因、设计实验探究原因、解释有孔瓶中气球吹的起来的原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活动组成。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同学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原因、设计实验探究、获取结论”的探究过程。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借助探究“吹瓶中气球”这一活动,使同学获取“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三年级同学,四人一组,资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个小组有4个瓶子,4个气球。
2、每组有一个瓶子的底上有一个小孔,有孔的瓶子有高的,有矮的;有壁硬的,有壁软的;有粗的,有细的。
3、每组4个瓶子大小、颜色、软硬各不相同。
三、教学实施: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玩过气球吗?你会怎样玩?上台试一试好吗?
大家想不想玩?现在都玩一玩。注意检查你的气球是否漏气。
同学自由玩气球。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带气球的小车,你能让它跑起来吗?
老师能用气球把这两个小碗吸起来信不信?
3、师:看来气球的玩法还真多。
(二)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见过在瓶中吹气球吗?
演示套好两个气球,谁愿上台吹瓶中的气球?(两个力气不一样的同学,吹两个大小不同的瓶中的气球)
师:看到什么现象?
2、师:其它同学想不想试一试,比一比谁的气球吹的大?
3、同学分组活动。教师统计吹气球的情况。
4、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吹起瓶中的气球,而有的同学没有吹起瓶子的气球呢?
(三)作出假设
讨论:这是为什么呢?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汇报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在试教过程中,大概出现这几种猜测:1、与瓶子的粗细有关。2、与瓶子的高矮有关。3、与瓶子的软硬有关。4、与力气的大小有关)
(四)探究研讨
1、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对于上述猜测可引导同学一一予以探究。
(1)把各小组吹起气球的瓶子放在讲台上比较,结果出现有高有矮、有粗有细。
(2)用玻璃瓶与塑料瓶对比实验,结果玻璃瓶中的气球吹起来。(玻璃瓶上事先打孔)
(3)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瓶,让力气大的同学吹无孔的瓶中的气球,让力气小的同学吹有孔的瓶中的气球。
(五)深入探究
1、师:看来,瓶中的气球能否吹起来与同学业猜想的原因都无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各小组同学再吹一吹瓶中的气球,认真比较一下小组的'4个瓶子。
师:用什么新发现吗?(能吹起的瓶子上有孔)
2、师:是不是一定与这个小孔有关呢?有什么方法证明这个问题?(试教中,同学会想到这几种方法:1、堵瓶子上的孔再吹2、把瓶子打个孔再吹气球)
3、师:为什么瓶上有孔,气球就吹得起来?没有孔,就吹不起来?
4、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小结:空气进入气球,瓶中的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所以能吹起气球。瓶上没有孔,瓶中的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外面的空气无法进入气球,所以吹不起气球。
(六)运用拓展
1、解释杯中的纸在水中不湿的原因。
2、想方法用漏斗向带有塞子的瓶中倒水,并解释原因。
四、教学反思
气球的玩法很多,每一种的玩法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假如能引导同学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获取这些科学道理,对同学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问题在科学探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探索的动身点和动力。同学玩过各种气球的玩法之后,探究兴致很高。此时,教师再提出“吹瓶中的气球”这一玩法。由于资料的结构性,同学通过吹瓶中的气球,很自然的提出“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吹起瓶中的气球,有的同学没有吹起瓶子的气球呢?”这个问题。同学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掀起。
2、鼓励同学大胆作出假设
问题提出后,要引导同学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对问题作出解释。于是我问道:可能是什么原因?你认为与什么有关?同学通过对同组资料的观察和考虑,有的认为是与瓶子的大小有关,瓶子大的吹的起来;有的认为与瓶子的软硬有关,软的吹的起来;有的认为是力气大的吹的起来;还有的同学认为是和瓶子的颜色有关。由于为同学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同学的思维很活跃。在试教的过程中,也有的同学很注意观察,他们在这个时候就发现了瓶子上有孔无孔的现象,认为可能与瓶上的孔有关。这些教师都给予了鼓励。
3、引导同学寻找证据,验证假设
当同学提出假设后,教师要引导同学想方法来验证这些假设是否成立。在本节课中,我较好的发挥了资料的结构性,有力的验证了各种假设。如在验证“与瓶子的大小有关,瓶子大的吹的起来”时,同学通过对全班吹的起来的瓶子的观察,马上否定了这种假设。通过对资料的对比,寻找证据,有利于同学培养同学的质疑意识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4、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通过对几种假设的研究,同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与瓶上的孔有关”上,通过对4个瓶子的观察比较,同学是不难发现这一点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在这里就可以停止了呢?我觉得不是,还应该引导同学对这一发现作进一步的证明。这样不但能磨炼同学的思维,更能培养同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于是,我启发同学道:是不是一定与这个孔有关呢?能不能证明一下?同学很快想到了两种可行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才干断定确实是与瓶上的孔有关。但这只是感性的认识,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同学通过考虑和讨论,不难得出结论。在课的最后,以两个小实验再次激起探究的兴趣,也巩固了新知。
在本课教学中,同学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获取了科学知识,增加了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较好的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