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生物说课稿

生物说课稿

时间:2024-09-25 09:07: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生物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生物说课稿4篇

生物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如何观察却不知道,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并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归纳整合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绘图技能。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依据:学生初次接触细胞实验,不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装片观察,而且学生也从未看到过细胞。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依据:能否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结构并绘制出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前提。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设疑质疑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3、观察老师准备好的`玻片标本,挑起学生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

  二、制作临时装片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容易产生气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展开,避免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防止气泡产生)。

  (3)染色: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实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扩散到盖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复习巩固记忆步骤。直到能在脑中回放出各步为止。

  2、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学生练习,老师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取材,多做几组)

  3、学生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学生观察,老师指导)。

  三、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师生互动: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让学生明确:

  (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部位。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5)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师生互动:讨论:如何给细胞下定义?

  明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它们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四、技能训练:绘植物细胞结构图

  强调绘图要领: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明暗要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较暗处点较密)要规矩;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标注要尽量在左侧,标注要对齐。)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作业布置: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生物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是教材主题四“生态系统”的开篇节,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为后面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主要分三个模块:你知道吗、学习与探究、拓展与视野,本课的教材内容是在讲述了植物界和动物界对环境普遍存在的适应性之后,又利用各类图片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式,着重讲述了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适应现象,以突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主题。在本节的最后,也指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如果生物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原来的适应就将变为不适应。

  二、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二期课改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3、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初步学会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讲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濒危生物的重要举措之一。

  2、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教学难点

  (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

  (2)认识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初一科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非生物环境的因子:如水、阳光、土壤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在又经过半年多生命科学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观察,实验,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已具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学习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在讲台上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具、直观演示及直观的语言,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自己探究,使他们能获得施展才能及品尝成功的机会。

  五、教法指导和教学器材:

  1、教法指导

  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观察、思考、表述,积极探索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器材

  金鱼、莲藕、小组活动评价表,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和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选主题,查找资料,经小组集体讨论、整理好资料后制成PPT,在课内进行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等。这样,学生既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又能独立地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思维和能力来解决问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自始至终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参与,让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课本中的资源,自主进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全班同学掌握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方法;能主动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猜猜老师带来的“神秘礼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整合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启动学生思维,畅所欲言。

  2、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

  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前用简短、优美的语言介绍、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各类生态系统的文字、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观察标本——莲藕,探究:水生植物的适应性特点

  ①保护色、②拟态、③警戒色

  教师大屏幕展示各类生物适应环境生活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总结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概念和作用。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3、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教师大屏幕展示夏天苔原上的雷鸟和冬天雪地上的雷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让学生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

  (三)教师总结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建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八、评价:

  1、填写评价表,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为主,培养学会欣赏他人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2、完成练习册P13 一、(一)1、2、3 (二)1、2、3、4、5、10

  3、探究题:如今,由于环境条件的人为破坏,导致濒危动物出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日趋恶化。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物说课稿 篇3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3)通过观察,证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总结、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学习了解:甚至有的微生物也是对人类有益的,从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细胞结构、细胞的生活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头脑中已经初步构建了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这为本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件情趣导入

  播放PPT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明白: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那么这个生物体全部的生命活动一定也必然是由这个细胞来独立完成的。

  书写板书:单细胞生物

  回忆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和细胞的基本结构。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1:如果将一个口腔上皮细胞从人体中剥离出来,放到自然界中,这个细胞能否象一个动物体一样独立生活?

  问题2:自然界中有没有这样的'单个细胞,它可以象一个生物体一样独立生活?

  活动2【讲授】授课

  一、合作展示。

  PPT展示各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眼虫,疟原虫,衣藻,草履虫,变形虫。

  二、激发情趣。

  激发兴趣:总结每个小组的收集情况(学生收集到草履虫的资料有草履虫的细胞图片、名字的由来、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取食消化,繁殖的方式等),从资料上认识到草履虫是一个具有生命体的生物。

  三、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草履虫的外形、运动状态及结构特征。 尝试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来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四、根据学生的表述在黑板上画出草履虫结构的板画并进行标注。

  1 请同学说说草履虫的运动是怎样完成的?2请同学说说草履虫的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能看到食物泡吗?草履虫身体里所有的食物泡一样大吗?说明了什么?

  五、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提炼和归纳,确认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归纳单细胞生物的利与弊。

  1、让学生谈谈草履虫的应激性:在清水和培养液中,草履虫选择待在培养液一边;当在培养液中加入食盐后,草履虫往清水一边移动,说明其可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请学生谈谈单细胞生物的利与弊。

生物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济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把“生物的基本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为刚踏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总结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的共同特征。因为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本节课的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猎豹捕获食物, (3)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4)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 (5)狮子追捕斑马, (6)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7)种子的萌发, (8)破壳而出的小鸡。

  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 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画面──我们身边的生物图,让学生观察,教师讲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生物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要想认识生物,就必须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式交谈。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意见不一致时,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辩论。在辩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对于上述参加辩论问题的学生,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因为激励性评价和面向全体学生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关于生物和生物的特征,这一内容要给予学生25分时间来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总结出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这一内容。

  (四)知识拓展,升华与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各小组又开始讨论并踊跃发言,如生物还能运动,生物还有一定寿命,生物还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教师最后总结: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征,现在专家们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一致,所以没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

  特征之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长大以后能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五)感悟与收获

  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悟与收获呢?学生答: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可引导说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巩固与练习

  1.播放多媒体: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播放多媒体:指出资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征。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能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件的播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资料分析,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生物特征的更深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使学生更加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义,从而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了升华。

【生物说课稿】相关文章:

生物说课稿10-07

《生物的变异》说课稿06-09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说课稿08-06

高中生物说课稿06-30

高中生物说课稿15篇06-03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09-11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08-13

初中生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11-23

初中生物《生殖器官的生长》说课稿03-19

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