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说课稿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历史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说教具:
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历史说课稿 篇2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开始,它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 为什么会出现诸侯间的争霸斗争呢?投影资料并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归纳教师强调:诸侯本是周王分封的,西周盛时周王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但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落,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但周王依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政治影响不容忽视;而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 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展开斗争。由此可见:诸侯争霸的性质应是奴隶主阶级的掠夺战争。
投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画像。出示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
有人说"春秋时代诸侯国连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应予否定",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教师条理:不同意上述观点;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灾难;但是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加速新旧制度更替。
过渡:春秋争霸中的五位霸主是先后相继的,战国时期的情况怎样呢?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由家乡梓童山的鬼谷洞,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三、课堂小节: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我们共同学习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这段历史,了解了争霸战争的来龙去脉,把握了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奴隶制走向衰落、封建制的逐渐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
四、板书设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1.争霸的背景: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⑴齐桓公称霸:
①原因: 齐国是富庶的东方大国,有渔盐之利;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的策略
②方式:公元前7世纪中期会盟诸侯
⑵晋楚争霸:
①原因: 其有丰富的阅历和政治经验;
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富国强兵的系列改革措施;战争中策略的成功运用。
②方式:公元前7世纪后期凭借军事胜利确立霸主地位③楚庄王成就霸业:公元前6世纪初
⑶吴越争霸:
⑷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重用人才;
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⒈背景:战国初年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此格局。
⒉过程:①魏齐争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②秦国独霸:长平之战⒊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成就。
2.能力培养
(1)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编写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思想教育
(1)通过宋元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执着与严谨,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发愤努力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史学方面介绍了司马光及其著作《资治通鉴》。文学分两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宋词的形成和成就,二是元曲的形成和成就。史学和文学是本课的重点,突出反映了宋元文化面貌。本节课的难点则是元曲和风俗画产生的原因,这是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板书和放映资料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
(二)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三)学习新课
1.史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提问: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思考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资治通鉴》,多媒体显示此书)《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要求学生回答,引出作者司马光。显示司马光头像)
(1)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什么人?你以前知道他吗?(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联系小学课本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活跃一下气氛)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后的司马光干什么呢?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编写,耗费了司马光大量的心血,前后用了19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仅一部分草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而且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那么,《资治通鉴》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要求学生思考,尝试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年的历史,共294卷。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这本著作)《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
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中国古代还有一位姓司马的史学家,他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按什么体例写《史记》的呢?也是编年体吗?(要求学生回答)《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例呢?它与编年体有哪些不同?我们来分析比较一下。(多媒体显示表格,各项内容逐次出现,师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填充表格)
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容易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史记》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便于完整地记载历史事件事件间缺乏联系,难以描绘社会整体发展线索《通鉴纪事本末》
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要求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后,教师简单总结)
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次,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很多史书中都有篡改历史的现象,但司马光主张“直书”,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信史”。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后人,特别是统治者能从以前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资当政。因此,当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以利于当今统治。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如书中一些战争的描写,生动具体,栩栩如生,而且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文学:意境悠远的宋词
(要求学生读课本所附苏轼的词,认知词的形式。教师提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什么文学体裁?要求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
宋词
①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
②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利用多媒体列表讲述三人成就及其特点)
A.(多媒体显示苏轼头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读这首词,犹如站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巨浪轰响地拍打着山崖,你昂首挺立,极目远眺,气定神闲地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和那无尽的天……你的心情会是怎样?(要求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景象雄浑壮观,心情豪迈奔放,这就是苏词的风格特点。
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显示李清照头像及其代表作《如梦令》全文)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我们来欣赏她的代表作《如梦令》。(要求学生低声吟读,体会其意境)这首词的含义是:昨天晚上雨小而风急,早晨醒来,余醉中寻问侍女,一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回答海棠依旧,词人不满地驳道,应该是绿叶多而红花少。(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
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要求学生朗读《破阵子》之后,教师解释其含义)这首词的含义是:醉酒时也不忘拨亮灯光来看心爱的宝剑,睡梦中也似乎听到雄壮的军号声,看见士兵正在吃肉,乐队正在演奏战歌,军队正在被检阅,骑着飞快的马,拉开强劲的弓,英勇作战,奋勇杀敌,恢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赢得爱国的美名。只可惜我已是年老无力了。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渴望驰骋沙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却已不再有这个机会与能力。表现了有志报国而不得伸的悲愤,但仍可看出他那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的豪迈风格。这与苏轼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
3.戏剧:“感天动地”的元曲
①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②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个,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窦娥冤》写了一个名叫窦娥的女子被冤枉的故事。窦娥3岁丧母,7岁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10年后又死了丈夫,生活悲苦。一天蔡婆婆外出讨债,遇见坏人,被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相救。后来这两人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非要娶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巧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陷窦娥并逼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打成招,在被押赴刑场的,窦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大加控诉,并诅咒,如果她是冤枉的,她死后将出现三件奇事:鲜血飞链,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果然应验。在戏剧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它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爱憎,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申冤复仇的愿望。
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
宋元文学成就斐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色。
4.艺术(选修)
(1)绘画。我国绘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到宋元时,绘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样,技巧更为成熟,基本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其中风俗画是一种新的形式。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高雅与深奥,风俗画直接表现大众生活,更为通俗易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呢?(提示学生参考元曲产生的原因思考)风俗画出现的原因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也构成了两宋绘画的一个重要特色。《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重要代表作。(显示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讲解)此画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画面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北宋晚期东京城郊的景色。宽阔的平原,嫩绿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舍,一派清新自然的城郊风貌。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的“虹桥”的景象,横跨汴河的大桥,急流中的运船,匆忙赶路的轿子和马等,表现了交通运输的紧张与繁忙。第三部分描绘了城市街景。林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特色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东京市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城市面貌。整幅画内容丰富,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犹如带你从城郊通过虹桥逛了一趟东京城,这幅画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史料价值。我们课本上还有一幅《村童闹学图》的风俗画,描绘了村重课间嬉闹的场面,生动活泼,形象逼真,非常贴近生活。
宋元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列举出几个?(要求学生回答)他们有荆浩、黄筌、徐熙、宋徽宗、顾宏中、赵孟頫等。宋徽宗在政治上软弱无能,为亡国之君,但在书画方面却很出色,是一流的书画家,画花鸟画相当出色。元朝的赵孟頫,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无不精细传神,他的作品被誉为“神品”。
(2)书法。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其中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元朝的赵孟頫也是著名书法家。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史学方面,司马光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学方面,“词”和“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绘画与书法也是异彩纷呈,出现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共同描绘了宋元的历史画卷。面对这些成就,我们不禁为先人所折服,也不禁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
(五)练习题
1.选择题
《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国别史
2.连线题
苏轼《破阵子》 清新委婉
辛弃疾《如梦令》 豪迈奔放
李清照《念奴娇》 豪放悲壮
历史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写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从夏朝国家的产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本单元是古代史上,中国开始走上国家社会的开端。本课重点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发展,为本单元后续朝代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据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并且结合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通过设置问题: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通过提“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引出启继承王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让学生讨论书中“想一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第二个部分,板书,夏朝的发展。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这之后,教师通过问题,夏朝就这样一直繁荣下去了吗?过度到下一个子目的学习。
2)在第二个子目“商汤灭夏”中,
首先,结合书本,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设置讨论问题: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族的强大,引导学生推断:商灭夏。接着,板书商的建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商建立的时间、都城。
其次,观察《商朝形势图》,使学生认识到商代前期先后七次迁都,通过设置提问: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商代迁都的原因。板书:盘庚迁殷。通过地图册,使学生殷的地理位置。
再次,板书商代的发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学生在国家机构上的建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阅读部分,以及观察《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蚕》、《商代铁刃铜钺》,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3)在第三个子目“武王伐纣”中,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设置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纣的残暴。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引出武王伐纣的事实。板书:西周的建立。学生归纳时间、都城。接着,通过书本议一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其次,板书西周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诗经》节选及课文,提问: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进步?学生讨论归纳西周在经济上的发展。教师指出,西周经济的繁荣同样也是平民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再次,板书东周的建立: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3、小结:指导学生将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标识出来。
4、〖巩固练习〗做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教案点评:
本教案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历史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说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最后一课。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世界正处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之中。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的趋势。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因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才能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身的内涵并为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做准备。只有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才能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理解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的原因和意义,才能使学生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使发达国家成为最大获利者,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凸显了它给世界发展带来的弊端。
由于目前对全球化的态度,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要求初三年级学生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共同通过对已有材料进行挖掘和广泛地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和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要让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利弊的分析,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通过学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中国的对策,让学生理解中国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3、过程与方法
材料解析法:通过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得出正确的认识。
合作探究学习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还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已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感受经济全球化。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参与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课堂辩论法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辩论后指导学生得出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评价标准:①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标准;②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标准。
中外联系法:引导学生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对策,理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历史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中学历史说课稿(三)
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一,体现中国古代两种社会现象:战争和民族融合;其二,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所以争霸战争的性质有着根本区别,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其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则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
2、 本课具体内容及大纲的要求
本课内容在编排上明显的显现为前后衔接的两大块。第一块是春秋战国纷争,内容详细地叙述了春秋时期争霸的背景、目的、概况及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第二大块是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出现的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峰。融合的主要方式有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而且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基本内容,能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战争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3、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和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客观辨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
4、教学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高考考试说明,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情感、能力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春秋"、"战国",春秋争霸背景和特点,春秋争霸的基本情况,战国七雄割据的形成,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2)能力目标:①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
②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影响、作用。
(3)情感目标: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客观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实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
③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
④战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春秋战国的一系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二、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选择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即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1)本节课易采用问题解决与谈话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2)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3)采用纲要信号法,以结构式的板书,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4)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法,根据提纲研读教材,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前置补偿
引导学生回顾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和瓦解过程,并对学习本课知识进行知识测评及补偿,同时又为学习本课做好铺垫,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二)思维引导
1、分析标题,确定主题
从分析标题中,可得出本课的两个主题:战争和民族融合
2、总结线索,明确任务
(1)春秋战国纷争:背景→目的→概况→评价
(2)民族融合:周边少数民族→融合方式→作用
(三)认定目标:
学习具体内容之前,集中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认;具体过程中,始终以目标为纲;教学小结时回扣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定向作用。
(四)过程整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诸侯争霸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1、齐国管仲改革与齐国经济发展、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强化经济决定政治和重要人物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
2、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社会不同阶级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武装斗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证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战争。
(以下"教师"简称"师")
(一、春秋时期争霸战争)
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
(3)"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一种旧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种新制度(封建制)的诞生。请同学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国奴隶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多媒体展示春秋列国形式图)结合图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
(1)分析诸侯争霸的背景;
(2)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
(3)管仲改革与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
(4)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5)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
(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
学生简述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的情况。并回答(3)(4)(5)问。
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展示材料题,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做出正确评价。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1)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
(2)列宁的话适合于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一,春秋争霸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师:经过春秋时期的战争,到战国时,诸侯国因为数不多,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晋、秦几个大国。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教师可演示三家分晋图,知道学生读图,了解七雄是从春秋列国演变而来的,并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和国都。)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其政治割据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魏国强大独霸中原时期、魏齐争霸时期、秦齐互帝时期、齐赵削弱时期、秦国向东方大发展时期(或秦国独霸时期)。(让学生简要了解战国兼并战争这段历史脉络。)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设问: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其结果如何?你了解"将相和"的故事吗?说说"纸上谈兵"的典故。让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
(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师: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作用)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大业,将非秦莫属。
(五)释疑解难与能力培养
1、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2、综合训练题(略)
四、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线索清楚,简洁明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背景
目的
春秋争霸 概况
评价 背景
促进 民族融合 方式
背景 作用
战国兼并 经过
作用
历史说课稿 篇7
我今天所说的课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题目是《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教材的地位
众所周知,明朝是我国古代史的晚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与此同时,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和 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交的局面,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比较丰富,我对教材进行整理,把它们拗成两段: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基于这种看法,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
2、过程与方法: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评事评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这种开拓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戚继光抗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郑和能下西洋反映我国当时的造船业和经济的发达,还有大无畏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燕过留声,人过留名”,至今亚非人民纪念郑和,意义非同一般,需重点掌握。戚继光抗倭成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它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
本课的难点是:空间概念多,学生在世界历史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与此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指导学生模拟郑和下西洋,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比较法:①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将明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用比较法有利于加快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洋图,点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有关纪念三保的史实,设置问题;三保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地区人们的纪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三保,感受他的魅力。设计目的是身临其境,吸引学生兴趣,点题。
(二)、学习新课
环节一,郑和下西洋。步骤一,了解“三保”。组织学生自学小字部分有关三保的资料,思考“动脑筋”郑和为什么能实现远航?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质。步骤二:郑和下西洋。师生合作,表格化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在比较中将重点解决。教师小结:明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郑和才能下西洋展开主动外交。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交的局面。
环节二,戚继光抗倭。步骤一、了解倭寇,了解戚继光。组织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在正反面比较中体验民族英雄。步骤二,探讨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原因,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人评事,培养学生综合评人评事的能力,在爱国主义情境中使重点突出。
环节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欣赏音乐《七子之歌》,设置问题: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组织学生自学,由学生讲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段,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布置作业:1、组织学生分组分段模拟郑和下西洋,发挥想象力,创设各种情境,念出相关地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使难点得以解决。
2、联系我国神七发射成功这一热点问题,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何在新时代下发扬郑和的航海精神?为此我们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设计的目的回到了“以史为鉴”,使学生知、信、行上达到统一。
(四)、课堂小结:明朝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主要是封建制度腐朽,资本主义强大的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强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吧。
历史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局面的形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九年级学生学情,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冷战局面的形成》是冀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的12课,主要介绍二战后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美苏关系。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极具现实意义的政治关系史,对学生今后正确认识、分析复杂的国际关系的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在世界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道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建立的事实
2、能简述冷战局面的形成过程,知道冷战的表现
3、能正确认识冷战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这是战后“冷战”的根源,同时也是学习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基础。
难点:对冷战的理解。这是因为九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难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现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根据“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主要采用:引用法、合作讨论法、图片展示法、问答法。
(二)学法
并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提问(4分钟)
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利用课前5分钟给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提问重点问题,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导入新课(5分钟)
节选纪录片《突破柏林墙》为导入,通过震撼的画面,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并通过丘吉尔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幽默形象比喻,进一步过渡到本课学习。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按照本课内容,我的新课讲授将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冷战政策(是本课重点)
1.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一部分脉络框架,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据此再次熟悉课本内容。然后由老师以组为单位抽选学生回答部分框架内容。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熟悉课本内容,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框架补充完整后,我将引用两段文字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原因。采取小组抢答的方法让学生回答,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完善。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用材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后自主归纳冷战具体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归纳总结出第一部分具体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参与讨论并个别指导。在学生归纳发言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对美苏争霸意义的分析与启示的升华。
让学生讨论归纳(PPT)出美苏争霸的影响,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后我再对美苏冷战的启示进行升华。
(四)小结巩固(5分钟)
依据本课的结构,通过知识框架表进行小结。我先把知识框架打出,学生看书。然后要求学生闭卷回答。这主要是考虑到短时记忆的效果比较好,再一次的回忆会让更多同学记住更多知识点。
(五)随堂检测(5分钟)
在PPT上依次显示五道选择题,一道材料分析题,根据题目难易层次,选择不同的学生回答,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了解他们知识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通过适当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我通过批改作业认识到本节课教学疏漏处,于下节课开头进行复习巩固时可以完善。
六、板书设计
我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并要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七、教学反思
我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等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美苏关系的微妙变化,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辩论,鼓励学生开放思路,并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在正式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及时进行反思。
历史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节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
【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以及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4、教学难点: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
【依据】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情色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说教法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三、说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所以,
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自主获取信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课件演示,增加历史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气氛。
课件演示:《武则天》的影视剧照
师:“影视剧里的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所熟悉的武则天是怎样的一位皇帝?”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并指导。
4、引导学生概括武则天的政绩: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5、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由此进入第二目的学习。
二、贞观之治
1、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
(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
(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3、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 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通过历史故事,学生明白“成有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见贤思齐: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述:唐太宗以其气度赢得贤才谏臣的支持,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生活中,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4、治世局面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两段资料: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学生讨论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5、学生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开明的政策外,还有哪些原因?
(设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学生学习唐朝历史作铺垫。)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师:正是唐太宗实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才使得唐朝开始富强,你
是如何来看待唐太宗的统治呢?
三、试评价唐太宗的统治。
提出问题1:“通过学习,唐太宗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教师小结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武则天统治时期,仍然继续唐太宗的政策,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五、课后探究
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主要人物放在了唐太宗身上,对武则天的学习与探究相对不多,无法满足学生对武则天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课后布置一道探究题给学生。
1、出示图片:无字碑。武则天留了一块无字碑给后人,她认为她的千秋功过应由后人评说,你怎么看?
七、板书设计
一、女皇武则天
1、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原因:(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二、贞观之治
1、原因:(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3)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4)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
2、内容: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
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3、影响: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历史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第一课。本课所讲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从此以后,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本单元的其他课节所讲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民主法制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分别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情况。第一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通过后两个子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来体现的,而后两个子目又是第一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具体体现。因此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和意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认识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识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改革
开放后家乡巨变、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等图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五、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互动、情境设置、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讨论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欣赏图片,感受家乡的变化,导入课题。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1、让学生看书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通过活动“情景剧场”,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师从“转折”二字重点指导,突破教学难点。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1、播放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喜悦之情,憧憬美好未来,教师提出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内容及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家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是什么?通过讨论,懂得这种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3、教师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让学生看表格,思考讨论“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完全正确的。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接下来欣赏图片“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面貌”,感受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
2、学生讨论: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城市:对外开放
【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12-16
九年级历史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说课稿10-26
说课稿09-08
历史教学总结10-31
历史教学反思07-27
历史的教学反思06-10
历史教学总结06-22
命运谱写历史的经典03-20
物理说课稿04-23
说课稿集锦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