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说课稿 篇1
第一局部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册有两个训练重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二、教学目标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并且是本组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学习第一篇说明文《鲸》以后,同学已经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所以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不把同学掌握说明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本节课中重点达到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能力目标:训练同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情的能力。培养同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同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让同学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
难点:让同学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二局部 说教法、学法
一、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同学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同学的学法,用同学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同学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同学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二、教法、学法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同学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第三局部 教学流程
如何转换同学角色,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同学自主学习,我想让同学转换角色,把自身当作蟋蟀,介绍自身的家和修建家的经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同学在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身的家,同学会非常自豪,能踊跃地说。再加之已经学过《明明上学》一文,同学已经知道蟋蟀的歌声动听,对蟋蟀的可爱、有趣早已铭记在心。这样二者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调动同学学习的兴趣,实现旧知迁移,为同学转换角色,改变学习方式作准备,也为同学发展口语作准备。
这样让同学把自身的家和早已熟悉的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同学研读课文,自主感悟。请同学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学能很快体会出文章主要内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这个环节落实本期教材训练重点:提高同学阅读速度,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
这个环节根据同学感兴趣的问题,把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每个同学要先认真读书,体会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或怎样修建住宅的,想想假如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假如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并且估计一下,其它小组的同学有可能向你们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解答。同学在自读自悟几分钟后再在小组讨论交流,一起质疑,一起推测一下其他组同学会提的问题,一起解答他人提出的问题。这样先让同学自读自悟,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就真正达到人人动口读书,用心体验,实现人人自主学习,而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秀同学的一言堂,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达到设计理念中引导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
同学把自身转换成蟋蟀这个角色,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时,就有可能根据自身在读中的感悟,用朗读勾画批注法,边朗读边结合自身的体会介绍,也有可能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示意图介绍。在听完介绍后,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这样促使同学自读自悟时更认真,在本小组交流讨论时更合作、更投入。在同学自主解疑仍有困难时教师适时点拨,达到调动同学积极性,一起参与,自主质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实现设计理念中关注同学的学法,用同学的“学”决定教师的“教”。(在此过程中适时出现CAI课件,蟋蟀住宅的资料、图片。)
由于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叙述,同学在阅读中会发生浑厚的兴趣,在汇报蟋蟀住宅经过时,同学除了边朗读边谈体会,还很可能会自然而然转换成蟋蟀的角色,配上动作介绍修建住宅的经过。在转换角色的同时,同学一方面对课文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读懂了课文,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对蟋蟀发生认同,自然就体验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就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一体这一设计理念。(在这一过程中相机出示CAI课件,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交流,已经激发了同学对蟋蟀的喜爱和赞扬之情,就进入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这一环节。让同学把自身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把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鼓励同学用我笔写我心,畅所欲言。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让同学有准备地说一段话,实现读、写、说结合。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结合实际说分析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了。三年级学生感性认识比较强,思维空间广泛,喜欢畅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会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浅,在对阅读理解文本、体会内涵上,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方法。因此,我把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的方法作为教学
的重点。
二、依据教材说目标
夯实基础知识教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不懈追求。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我在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和初步学会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体会女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并能较流畅地复述故事。
三、大胆实践说流程
故事离不开人物,人物才是故事的灵魂。本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女娲,是一个充满神奇力量,更是一位具有博大爱心、不畏艰难的神。学生也乐于了解这样的人物形象。所以我将本课教学思路定位在理解人物形象这一条线上,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1、联系教材,揭题导入,唤出“神”。
导入新课时,联系本单元前面的两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读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说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教师小结人物共同的特点——“神”,并板书出来,牵出本节课的线。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堂的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扉上。这样开课,在唤出“神”的同时,也唤起了藏在孩子内心深处强烈的阅读期待,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初读感知,走近“神” 。
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了整体了解,现在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首先,我就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总问题: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神”?
但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较大困难,为此,我有层次地设计了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女娲的词句,想一想:女娲为什么会这样做?小组内充分交流,合作探讨后,全班汇报。在学生弄明白女娲为什么会有课文中这些举动后,我再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女娲的什么精神?经过层层深入探讨后,这时,学生们就能较容易体会出女娲的精神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但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还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我在学生讨论之前就着重提示同学们:在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词句说给其他同学听,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自己的理解。在学生讨论时,我还逐组指导学生发表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
为学生唤出“神”后,继而进行整体的感知后,对于学生而言,又向“神”走近了一步,为下一阶段的细读感悟做好了铺垫。
3、抓住重点,细读感悟,品味“神”。
学生在有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后,对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进一步表达的欲望,我就顺势进入下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进一步品味人物的“神”。
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这个过程是课文的重点。刚才这一课堂教学片断,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女娲找五彩石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出女娲不怕困难的精神。
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烹调出浓浓的语文味来,我觉得,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要抓住几个词和句。如为了找五彩石,“她忙了几天几夜”“又找啊找啊”“终于”都是重点,我通过置换词语、重读关键词、想象情景、拓展说话等方法体会女娲找石的艰难,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读,体会女娲找石时间之长,心情之焦急,行动之劳累,这几个简单的、并不引人注目的词语,经过一番品味,学生就能感受到词语中所蕴藏的情感。
4、联想拓展,赏读升华,讲述“神”。
在读最后一段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当你看到天边五彩的云霞时,你想说什么?看到那美丽的五彩云霞,我好像看到了——,将学生的朗读体验进一步提升,并借助“传说”这个词语,联系女娲补天的神奇,引导学生认识到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神奇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趁热打铁,我紧接着提出复述故事的要求,因为三年级的同学在这方面训练得不多,所以我出示了较详细的复述提示。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
抓住刚才品读的重点词句,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学生在再一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基本上都能够较流畅地把故事讲出来。在老师配以视频感染后,少数同学还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配以肢体语言,把故事讲得更生动,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认真总结说反思
在本课时教学中,我遵循了“以学生为本、以朗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在读悟交融中实现与文本的自然融合。着重于学法的指导,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培养学生自主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通过情境创设,鼓励合理想象,在故事讲述中激活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纵观全程,我经过反复的研讨--实践、实践—反思,把教学定位于:避免面面俱到的繁杂,把“研究人物形象”定为主调,将“方法指导”贯穿始终,借“想象复述”深化提升,在大胆的取舍中力求简约实效,在深入浅出的研析中追求本色语文。
但我在教学中也凸显出诸多不足之处:
在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语不够到位,在品读文本时引导的过程中也不够灵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敢放开,压制了学生的一些质疑,没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教学参考中要求指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我也没有做到位。
最后谈谈我在构建高效课堂实践中的一些困惑,与各位老师探讨。一是课堂中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课堂预设与顺势而导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
语文说课稿 篇3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雷雨课文的语文说课稿,我们来看看。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雷雨》。我将从以下 8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 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和必然走向毁灭的故事,从而批判那个充满罪恶的社会。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班级学生了解戏剧常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戏剧常识和戏剧语言的特点。
能力目标:
1、 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2、 分析人物语言
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阶级地位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难点:分析人的情感与阶级地位和环境的矛盾
三、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 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班级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这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班级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表演法——深入文本,理解人物
2 、自主探究法——班级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4、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我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班级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
(二) 教学手段
为了使我根据教材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达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同时也为了配合以上我选择的三种教法得以完满实现,我决定采用“多媒体展示平台”的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
四、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1、我运用讨论法,让班级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戏剧之门的金钥匙。
2、注意班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
3、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班级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为了进一步增强班级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一声叹息。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雷雨》
(二)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手段简介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曹禺。
(三)表演擂台,班级学生表演后请演员代表和观众代表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根据教学重点我设计这一环节,班级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置身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
(四)自由讨论
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
1、剧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根据教学重点我设计了这一问题,旨在让班级学生通过对人物对话及潜台词的分析认识人物。教师在班级学生发言时适时板书总结:
周朴园:残忍、自私、冷漠、卑鄙的资本家
鲁侍萍:善良、正直、刚毅、倔强的下层妇女
2、你如何看待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它是真实的吗?
教师要引导班级学生在思考时联系周朴园的家庭婚姻生活。从而认识到周朴园在抛弃了侍萍后,他的婚姻生活及家庭生活是不幸福的,他对曾经的初恋保持怀念是真实的,因为那一段时期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不过他怀念的是年轻貌美、知书达理、温柔贤惠的梅小姐,而不是眼前的鲁侍萍。所以当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害怕侍萍对他的.名誉、家庭构成威胁,他露出了自己资本家的丑恶嘴脸。他对侍萍态度的转变恰恰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和生存环境所决定的。通过这一问题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六.说矫正反馈
假设周朴园重新接受了侍萍,他们会幸福吗?这一环节我让班级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维
我想让班级学生意识到,因为两人的性格及阶级地位他们并不会幸福。再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束语:悲剧是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期历史的苦难,它不应该是某一个人制造的,而应该是民族悲哀的时代显现。《雷雨》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七.说作业布置
剧本在周朴园去精神病院探望两个疯了的女人,侍萍和繁漪中结束,你能为剧本写一个不同的结局吗?
八.说课堂小结
对于这篇传统的戏剧教学篇目,我重点总结了了本课教学中的创新点
传统的戏剧鉴赏,习惯于按剧本语言逐句分析,胡子眉毛一把抓,费时但又难以突出教材的特点,关键是班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雷雨》这一课,我向传统说“不”,主要设计了“表演擂台”“自由**”“表演点点评”等活动,让班级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解决教学重难点。
以上就是我本课的教学设想,谢谢。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二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不长的篇幅却用了11个小节,对话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小女孩的崇高品质。
本组课文以“怎样表达爱”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对他人的关爱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本组的其他三篇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形式的对他人的关爱,本课则刻画了在面临危险时小女孩的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和先人后己。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是新课标对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根据这些相关要求、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情,安排了两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掌握字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文内容讲解)并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生字,会写“育、瓶”等13个生字,会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理解“如实、不假思索”这两个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生活在被关爱、被宠爱的环境中,缺乏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问题。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正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此外,在教学时,单纯强调女孩的道德是不够的,对困境中的冷静与协作也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这也更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说教法及学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走进文本,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对小女孩和教育家对话的品析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以读促情、以读感悟”。
根据学情和本篇课文的特点,我采用了“品读、品析”的教学方法。本课教学主要立足于语言文字,通过实验的准备、经过、成功的原因三方面的学习,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感受实验的经过,体会小女孩临危不乱、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一)合理导入,揭示课题
1、合理的新课导入能奠定一堂课的基调,使教学过程顺利展开。因为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对实验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我就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有关实验的课文,题目是《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导入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这个环节包括初读课文、认识词语、检查汇报这三个部分的学习。本课内容简单,要求会读的生字少,所以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在初读课文之后,认读生字新词,鉴于要求会写13个生字,字形都较为复杂,我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个部件的比例,例如“瓶、绳、险、顺、堵”都是左右结构,但两部分占的比例并不一致,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清楚字形后再书写。鉴于三年级对词语的掌握程度,要求能说出“成功、危险、顺利”这三个词语的反义词,“思索、激动、获得”这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三)课文解析,走进实验
本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大体理解课文内容。我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1、朗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可以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的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
2、内容解析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即实验成功原因的分析。
(1)实验准备与经过略讲,引导学生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来串联教育家的准备工作。
(2)实验成功的原因详讲,主要是对重点语句的朗读、品析
课文中有多处对话描写(出示课件),特别是教育家与小女孩的对话,如:
“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教育家看见实验成功,既感到高兴又感到疑惑,两种语气。)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听见女孩的答案,感到吃惊和高兴,这里应该更多的是探询的语气。)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女孩的回答应该是响亮而平静的,语速应该稍快。)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例如,“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让学生想象女孩说话时的神态,并体会她的思想品质。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课文的感人之处也在于此。借助画面的'具体形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与无私。并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和齐读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句子蕴含的丰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对他人的关爱展开教学过程。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并且注重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真正达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
3、读写结合,感悟主题
实验成功了,小女生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们,那你们想对这位小女孩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这里通过小练笔来训练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并感悟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
(四)结课
小女孩面对危险的沉着冷静与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在遭遇困境时我们也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希望同学们都能深刻体会并学以致用。最后,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个句子。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根据课文三个部分内容的划分: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实验成功的原因,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一次成功的实验
实验的准备: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实验的经过:注水→危险→小女孩的策略→顺利提出
实验成功的原因:小女孩的先人后己+团结协作
语文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所以产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而教师帮助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关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这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昆虫世界,理解一般昆虫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的“随遇而安”一词,为后面感受蟋蟀的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精神和其住宅的“伟大”打下了基础。[小精灵儿童第二环节:确定问题,学生二度读文,交流阅读感受,用时10分钟
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学习生字词,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注重将字词学习与课文语句、课文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初步感受其住宅的“伟大”,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关注,真正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取得扎实的学习成效。第二件事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是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这就为确定相同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深入体会“伟大”,用时5分钟
默读的好处是能够促进人的自主思考,使阅读实现个性化,同时实现新信息与学生背景知识的联系和建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采用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第二大环节的“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具体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的概念。
第四环节: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感受,提升“伟大”原因,用时15分钟
这一环节是课堂之所以为课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化,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沟通,就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化。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材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因此构建了绿色和谐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五环节:效果评价,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阅读热情,用时10分钟
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涵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学、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的“我手写我心”形式,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该课文的学习,我积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抛锚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共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蟋蟀的住宅
热爱生活:科学 精致 舒服
伟大的工程
不辞辛劳:柔弱简单——浩大壮观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时间为序,通过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小朋友在不同的时间应该做的事,以及他的心里想法的变化。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二、说目标
1.会拼写、拼读本课13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及理解本课的词语。
3.感受并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都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在课文感悟中,使同学们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设问学生,你们每天都是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上学,这些事情都是你们自己愿意做的吗?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读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会认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圈划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接”的拼音是“jiē”不是“jīe”;“觉”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jiào”,组词(睡觉),也可以读“jué”,组词(感觉);“梦”可以拆开来记:木木夕;“伙、伴”都是和人有关系的字,所以偏旁是单人旁;“却”的拼音是“què”而不是“qùe”。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一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踩影子游戏和回家睡觉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回家睡觉,因为他知道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而且他知道睡觉有睡觉的好处“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讲解“各种各样”这个成语。
3.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二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睡觉和起床上学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睡觉。)
4. 教师讲解:从文中“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这句话能看出他更喜欢睡觉。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睡觉,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起床上学,因为他知道到了该上学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5. 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三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跳房子游戏和上课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玩游戏。)
6. 教师讲解:从文中“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这句话能看出他更喜欢玩游戏。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去上课,因为他知道到了该上课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7.教师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并交流想法。)
8.教师讲解: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9.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往后按段落来朗读课文。对于朗读的较好的同学教师应给予奖励。
在本环节,学习课文和字词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子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禾+中=种;比较记忆法:样和伴比较;分类记忆:伙和伴的偏旁都是单人旁,过和这的偏旁都是走之旁。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教师一笔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掌握会写字。
2.以记日记的方式写一写,你每天要做哪些事,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要做不喜欢的这些事。
五、说板书
教师设计以时间为序,板书“月夜(踩影子游戏)——睡觉(做好梦)——起床(上学)——课间(跳房子游戏)——上课(老师讲故事)”,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接一个”,板书的艺术化是低年级教学的有力促进。
六、说效果
本课的字词学习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的方式,这样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字词。一年级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了这篇课文可以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课文品读中,教师适时的把课文和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能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催生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08-29
小学语文的说课稿07-19
小学语文说课稿07-02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10-28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07-23
中职语文说课稿07-07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09-05
小学语文《画》说课稿07-03
小学语文说课稿10-10
(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