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稿集锦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物体的质量”是苏科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三个知识点、一个探究活动”。三个知识点分别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 位、天平的使用(质量的测量)”、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物体质量大小的影响”。“质量”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物理概念,(20xx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质量的含义”,只限于了解的层面,要求较低,只要学生能认识“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即可。
基于以上的认识,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位为“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难点定位为“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的理解”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教师介绍、学生阅读、举例、比较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形成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2、借助实物和说明书了解天平的构造,能辨别天平使用中的错误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3、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4、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二、说设计思路。
从 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质量的概念,设计练习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借助实物和课本中的信息快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 过自主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 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
学 生对于质量及其单位在小学和生活中就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从学生身边中熟悉的事例入手,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举例、分析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形成质量的概念;对于“天平的使用”的教学主要采用“自主学习(阅读说明书)、小组交流讨论、上台展示、同伴评价、教师追问、演示、师生共同 归纳梳理”等环节展开,进行重点突破;而对于探究活动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领,提出一些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在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放手让学 生独立操作、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对于给定的物体,其质量不随物体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质量一般又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 属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一根铁钉和一枚大头针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们使用的课桌和板凳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我们的物理课本和使用的作业本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物理课本和我们的课桌在构成上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 过学生熟悉的物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不同物体的物质可能不 同、物体的形状和用途可能不同、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进而引入质量的概念。(板书课题:物体的质量)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质量单位的教学:
1、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吗?你能将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吗?(学生回答:吨、斤、量、钱、公斤、克、千克。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是学习物理的一种方法,在交流讨论中要注意有反映大小的数值和反映物理意义的单位)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国际制中质量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主单位:千克,符号“kg”)
1、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
2、换算关系:1t=103kg; 1kg=103g; 1k=103mg。
说明:斤、量、公斤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制中的单位。
反馈练习:
1、一枚药片的质量为5×10—4kg= t;一头鲸鱼的质量为1。5×105kg= t;
2、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 )
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
3、请估测下列物体的质量:一只苹果、一只鸡蛋、你身体的质量、橡皮的质量、课桌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估测、密切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且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且为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提供铺垫。
(三)以钢笔质量的估测为契机进行过渡、引入托盘天平的教学。
问题:请估测一下你手中钢笔的质量,先写在演草纸上。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估测结果,学生的估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出入,抓住时机进行追问:“谁的估测结果最接近真实值呢?我们如何判断?”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借助工具进行测量,进而引入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板书: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
设计流程:学生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了解天平的构造——同桌交流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动手实践操作——学生演示(走上讲台)边演示边语言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共同总结、归纳使用方法、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暴露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时评价,加深学生的认识、进而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
(四)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问题1:请同学们猜一猜当冰块完全熔化成水之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生1:变化。
生2:不变。
学生一定会存在两种观点,继续追问: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生: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汇报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根据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动手操作、收集证据进行论证。
设计意图:实验操作之前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思维过程。这样设计让学生经历“猜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论据、进行论证“的过程,虽然简单,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问题2:猜一猜你手中的橡皮泥(民团)形状改变之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增加“先估计一下橡皮泥质量”环节)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是一个刺激,让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使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运用之中。通过活动的设计,不断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以增强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在两个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补充讲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也没有关系,最后归纳结论。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小结:通过生生互动、回顾的方式完成
五、说教学反思。
在 进行教学设计时,试图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中发现,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益,让 自主学习走向深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指导和纠错,既要使学生独立思考,又要帮助学会去发现知识获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师既不能过多 地干预,又要适时地介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合作者,比如“在天平的使用教学中学生上台演示环节,在具体的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调节平衡螺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学生就没有发现这个错误,此时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此错误进行相关的点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信息收集、论证、结论和知识的梳理的指导,加强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与评价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建构。比如“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总结出‘归零’、‘左物右码’、 ‘增减砝码、调节游码’等”。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进而进行更积极的学习。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好大一个家》第一课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一、以生为本,目标导航
据课前了解,当阳的学生以汉族为主。学生都清楚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自治区及相关民族知识却了解甚少。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分布特点。知道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充分交流,课后回味与反思。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悟到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及教材特点,我采用 "对话式"、"直观感受"、"活动体验"等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通过生生,师生交流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接着让学生观察示意图,找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进一步引出民族自治区这个名词以及民族不分大小,地位一律平等相关知识。
二、活动串珠,生成精彩
"五十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围绕这个大"家",为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活动板块,这五个活动板块就像五颗珍珠,各有各的色彩。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如下:
(一)是猜一猜,感受"家"之趣。开课伊始,我身着本民族的服装与学生见面,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来自哪个民族?顺势提问:你们是哪个民族的?不言而喻,学生立即就能感受到原来少数民族就在我们身边,少数民族在服饰、习俗、饮食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我们的祖国大家庭是如此的有趣,如此的丰富多彩。
(二)是找一找,感受"家"之博。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着、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我主要围绕"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和"五大民族的名称、分布"两个知识点来探究。对于这两个知识点我以 "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为蓝本,以"看图提示"为主线,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加同伴对话交流的方式,在知识交流中、在思维碰撞中弄清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和五个民族自治区。同时辅之以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形象、直观、准确地找准五大自治区的位置。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民族众多。
(三)是赛一赛,感受"家"之美。家之美,美在名称各种各样,美在服装丰富多彩,美在习俗独特各异......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了关于民族知识的相关资料。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民族名称我知道""民族知识我了解""民族知识我竞赛",多层次,多梯度的设计,让学生在交流中、在活动中、在竞赛中对民族知识了解得更全面。比如:我在自己学校上这一课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就提出了"穿青人"这个话题,如果不是关注新闻,学生就不会发现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穿青人",培养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观察事物、积累资料的习惯在高年级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拓宽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课堂,而是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价值,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四)是说一说,感受"家"之暖。这一环节中,我选取了"少数民族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留影"的一组照片呈现给学生。其中有党的十八大代表,我校"英子姐姐"刘发英老师在人民大会堂中的留影,介绍在长阳四十三万土家儿女中出现的一个代表。并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图片、身边的事例感悟: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五)是唱一唱,感受"家"之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师生共同高歌《爱华中华》。在歌声中感受民族团结之乐,民族祥和之乐。
三、且教且思,追求高效
五环节,组构成了层序清晰的活动链,五个维度的体验,使教学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通过教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有这样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在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时,教师可以提出若干问题,提示收集、整理资料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
(二)教学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抓住转瞬即逝的偶然因素,做足动态生成的文章,用好学生这个活资源,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驾驭、调控课堂的策略。
(三)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调查、游戏等活动。
(四)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本课的设计中也还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完善。恭请各位评委指导!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被编辑在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第20课《诗五首》中。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
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五首》这课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所以学好本诗对其它四首诗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共同商定,体现“以学定教”。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两点。(做成图片)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师范读: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容易把学生的情感唤起,以便快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3、找生读,其他同学找优缺点后再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做成图片)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作者的这种情怀是怎样抒发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合作探究:
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做成图片)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此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不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陈述喜欢的原因,边赏析边读。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如:(1)、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2)、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1)、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a、叹息天公无情毁屋。b、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2)、“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3、朗读体会语言的美。
如: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
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其中:
“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五)、总结迁移: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做成图片)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六)、质疑解难:
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七)、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六课《项链》作者法国作家莫泊桑。
一、说教材
<一>、确定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第四册以文学作品的鉴赏为主,小说的鉴赏占全书的50%。该册虽只选入了三篇外国小说,但这三篇各有千秋,且在文学史占有显著的地位,《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其典型的形象,幽默的语言见长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以其传神的细节,描写,典型的吝啬鬼闻名;而莫泊桑的这篇《项链》以其精巧的构思,出色的心理描写、意味十足的结尾被广泛传诵。学习本文,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味作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学习本文,可以为学习《陈奂生上城》打下基础;学习本文,可以形成完整的小说鉴赏体系;学习本文,还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外国小说的无穷魅力。
<二>、确定教学目标
1、确定依据
1)鉴赏小说可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等方面着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对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及小说的描写技巧进行鉴赏。
2)本文的特色:本文构思特别精巧,作者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由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了逆境的曲折经历,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摆布着玛蒂尔德的命运,开着玛蒂尔德的人生玩笑;演绎着玛蒂尔德的命运悲剧。玛蒂尔德的心理,玛蒂尔德的性格,玛蒂尔德的命运均在这曲折的情节中实现。
鉴于上述原因,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a、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僻字词
2、分析小说的情节,初看人物思想和品质。
3、分析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4、整体阅读小说,客观、全面玛蒂尔德评价形象。
b、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抓住线索,快速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小说人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仿照原文风格写作的能力。
c、德育目标
体味人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执迷和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的限制下的无奈、荒诞与虚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和女扭曲。从玛蒂尔德身上吸取和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
<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玛蒂尔德的解读,传统的理解,人们常常从单纯的阶级论出发,忽略了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这一人物,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和评价玛蒂尔德这样既有虚荣心又有诚实、坚强、善良品质德复杂人物,是本课重点,也是本文德难点。
二、说教法
鉴于学生已在英语课中接触过该文,对文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故我将本文的教学模式定格为:经典段落指导品读——争议问题学生讨论——疑难问题教师点拨。
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又可以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
三、说学法
品读法——仿写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复述《失街亭》的波澜曲折的故事情节。
教师介绍对莫泊桑作品的情节的相关评价。
<二>、品读本文情节和心理描写
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抓住项链这一线索,在项链前分别添加6个不同的字来概括本文情节,再由学生找出情节中的高潮部分,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处处出人意料,处处又合乎情理”的情节特点的。
赏读情节后,要求学生按照情节找出描写玛蒂尔德心理德句子,并加以概括,再据此指导学生初步探讨玛蒂尔德的性格。
说课稿 篇5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写作:写一篇状物的。
二、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选取了《石榴》、《海蓝》、《百鹅》、《鹤群》四篇,他们都是状物类的,都能抓准状物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单元安排目的:1、让学生了解状物类散文的特点,学会阅读、欣赏这类。2、让学生掌握状物的写作方法,即抓住了状物特征以叙述、描写为主,学习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于状物之中所言之志,所抒之情,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这种艺术手法,学会状物的写作方法。单元作文教学就紧密围绕托物言志,咏物抒情写作方法来开展。
三、教学主题的提出。
本次作文课定格为《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这一写作教学主题。其理由有二:
1、在生活中,学生并不缺少自己喜爱的事物,它们美好的外形,蕴涵的情趣都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触动学生的情思,可见学生并不缺少写作的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对这种托物言志、咏物抒情,已给予点拨,在此作文教学中不作为重点。
2、俗话说:精彩的语言常常意犹未尽,让人觉得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不忍释卷。而现在的学生作文很难见到精美的语句,对事物的描写平庸麻木,其味如嚼蜡。单元教学要求明确提出抓住状物特征进行叙述与描写。其实质上就是“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其核心就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使语言形象化、生动化,让语言为内容服务。
四、说教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作文教学应该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了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述。其中“有创意地表达”涉及语言的表述,力求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新颖。教法指导思想:首先,鼓励创新,珍视自己想法感受,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其次,营造宽容的空间,明白作文也需要“三分资质,七分打扮”。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美起来。最后,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真正体现语言的艺术之美。
教法运用:灵活运用快乐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做到讲与练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说学法
俗话,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构建写作兴趣体系,是指导学法的关键。学生在快乐愉悦中习作,那将会是人生无上的乐趣。
六、课时重难点
激发写作欲望,调动写作兴趣,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指导提高作文水平。
七、教学程序设计
1、导入:
由湖南民歌设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点题“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
a民歌内容:爱你爱你真爱你,恨你恨你真恨你;
请个画匠来画你,请个画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眼睛上,把你画在砧板上;
整天睁眼都看你,刀刀剁你剁死你!
b口语表示:我爱你,我恨你!
通过民歌与口语对比看出民间歌谣具有很好的艺术魅力,其原因是用了修辞和细节描写,就是给语言“穿上漂亮的外衣。”
2、例句赏析,体味修辞与描写。
a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
b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打个招呼(《警察与赞美诗》)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时有时无。(《荷塘月色》)
通过对比分析:第一组b句运用比喻拟人,第二组a句运用比喻(通感)都通过能够形象具体、生动的描写写活客观物象。这样让学生明确修辞与描写语言的重要性。
3、句中练,体味修辞格与描写。
例:改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方法进行形象的描写。
例句:a你也带孩了,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例句:b这帮官们,眼睛处处盯着钱,言语不一致,尽干祸国殃民的事。
改写:
例句一、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像大街上耍把戏的瘦猴,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像刚出笼的馒头,又白又胖。
例句二、这帮官们,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银子,句句话忠心爱国,样样事祸国殃民。
通过改写,使学生明白了平淡的句子,给他穿上花衣服的妙处。运用修辞与描写,使句子生动的表词达意。
4.“段中练”例句演示,体味修辞格与描写。
例: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修改: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霆锋”,也就是“强盗般”的模样。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公元20xx年, 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的然后做得蓬蓬 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 ne≈cl!他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的自然呢?
通过原稿与修改稿比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既幽默得体,又表现出人物鲜活的个性,诙谐又富有生活气息。
由此可看出,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5、“扩句练”,运用修辞格,扮靓语言。
原句:我骑着破自行车,冲向理发店,理发小姐熟练给我理发。理完发,我非常满意,骑车回家,舒服极了。
要求同学们写作要充分考虑修辞与描写的运用。要具有生活气息。写好后,进行小组合作,传阅评价。推出一篇优秀作文。
例文选录:我推出那辆历史悠久功勋卓著除了铃铛不响其它什么都响的“长征”牌坐骑,双脚一用力,它就心领神会地为我敲响了美妙的爵士鼓,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鼓声,我心率加快、两脚如风,电闪雷鸣般地向20xx外的理发店冲去。
刚待缓过气来,理发小姐那白若葱根的纤纤玉手就在我头上的原始草坡上垦荒。推子、梳子,左右开弓;剪刀、吹风,轮番上阵;水洗热烘,倏然变换。想当年,开发深圳区也不过如此吧!
30分钟后,“开发区”大放异彩,盯着镜子中那全新的模样,脑中不由自主冒出毛主席的诗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一百二十个满意地付了钱,飘飘然地走出理发店,跨上那辆伴我南征北战的“长征”牌专骑向家飞去。一路上,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蝉唱是如此的顺耳,鸟鸣是如此的怡情,我不禁由衷地高歌:“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述,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这样的作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使作文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由此可鉴,“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实在必要。
6、“篇中练”,布置课后作文,运用修辞与描写以魅力为话题,写一篇状物。
八、总结: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有所作为。希望同学们不要把修辞放在银河里叫穷,只要大胆用,何愁不能苦寒自有梅花香,语言自有靓丽出呢?
说课稿 篇6
一、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集体舞是指由许多儿童一起参加的,有一定的队形和动作规定并可交换舞伴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有利于儿童交流和分享音乐感受,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类型之一,它与律动,表演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集体舞以队形变化,舞伴间交流为主要特征。因此它的内容选择,组织形式都有一定的独特性,韵律活动的选材很重要,在大班阶段,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过分熟悉的音乐风格对他们开始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相反,离幼儿较远的民族音乐,异国风格音乐和成人音乐,都在这时由于带着适度的陌生性、新异性和挑战性,开始逐步成为他们自觉追求的对象。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中也指出具有明显地域、民族个性的异国风格音乐以及情绪健康向上、活泼、轻快的音乐都可以成为幼儿园大班幼儿韵律活动的音乐选材对象。所以我选择了日本经典民歌《邮递马车》的这个音乐片段设计了本次活动。因为这个音乐片段活泼、轻快,符合大班孩子进行韵律活动。另外韵律活动是大多数老师望而却步的活动之一,许多老师怕上韵律活动,因为韵律活动不仅仅需要舞蹈技能、活动秩序的支持与保障,还有对幼儿空间思维、人际交往以及快速反应的要求。活动的组织既要体现"审美",又要"实实在在"让幼儿有所得,实在是比较困难的。正因为如此,韵律活动的组织对我具有超强的挑战性和吸引力,以上就是我选择这个活动的两个意图。
二、说教学目标:
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幼儿艺术活动目标之一。而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为今天上课的孩
子不是我自己班的孩子,对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够了解,所以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乐曲旋律,初步了解《花儿朵朵》这个舞蹈的基本结构。
2)、能力方面的目标:能大胆创编各种花儿开放动作,能随音乐的节奏地做踏步行进、小碎步转圈以及各种手臂动作。
3)、认知经验方面的目标: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图谱内容,学习由四路纵队首尾相连变成花苞状。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这次活动的定位应属于幼儿集体舞教学,现在孩子们升入大班学习的时间不长。而集体舞教学需要孩子有良好的集体舞基础以及活动秩序的支持,基于这些原因本次活动我采用了教学变式把活动设计成了两课时。现在进行的是本活动的.第一课时,根据本次活动目标,我把这次活动重点定位于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能随音乐节奏踏步行进等动作、把难点定位于: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图谱内容,学习由四路纵队首尾相连变成花苞状。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要树立目标的渗透性、科学性、系统性,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就必须做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准备了音乐碟片、《花朵开放》课件,目的是让幼儿多听音乐,观看各种花儿图片,积累前期经验,使幼儿能够独立的表现花苞、花开等动作
(2)、物质准备:1、舞蹈图谱、手腕花人手一朵(红、黄、蓝、绿四种,同数量的花)
(3)、在半圆形前面的空地上用即时贴按幼儿人数贴成四路纵队。
四、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孩子的年、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益;如:激趣游戏法、电教演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运用练习法等,在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幼儿机械模仿教师进行练习的单一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引探尝试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韵律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
五、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我积极引导孩子们去探索、去尝试,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的动起来、跳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达到本节的预期目标。结合本教材,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众所周知,愉快教学是幼儿教学的有效手段,它不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主动学习,而且还能把他们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为学习打下基础。因此,第一环节,我带幼儿观看《花儿开放》的课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接着第二环节我用简洁的提问,引出学习内容:"花儿是怎样开放的?""你和朋友合作表演花苞、花开、会有一些什么动作?"请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花苞、花朵开放,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更是为第三个环节做好铺垫。
3、第三环节出示舞蹈图谱,按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图谱所表达的内容,学习纵队首尾相连成花苞状。第三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以我把第三个环节分为四个层次,实行分组教学法,因为分组教学可以更好的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第一层次出示图1、图2引导幼儿了解手腕花是与图谱一致的。第二层次引导幼儿比较图谱中"花苞""花朵"的不同,并请一组幼儿听音乐合作用动作表现"花苞""花朵"。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第三层次我改变了幼儿机械模仿老师进行单一练习的模式,而是采取了让幼儿不断反思学习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讨论手腕花在舞蹈中的作用,以及怎样从纵队又快又整齐的变成花苞状等一系列问题,提供孩子创设表达的机会。帮助幼儿在学习中挑战自我,体验离开了老师的帮助后,自己利用标记和同伴跳舞的成功感。第四层次我将剩下的两幅图片,按顺序全部展示出来,逐幅探索箭头所表达的含义。采用把动作配上节奏解释性的儿歌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动作。
4、第四环节:幼儿再次边看图边欣赏音乐,完整的梳理集体舞的整个过程。
我设计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本次集体舞的整个过程,减少幼儿的记忆负担。
5、活动延伸:一次成功的集体舞教学活动不在于动作的变化多、难度高,而在于是否让孩子在学习舞蹈时象做游戏一样愉快,是否可以让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不自觉地掌握看似复杂的队形变化,舞伴交换。因为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幼儿享受音乐的美、动作的美,更能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与交往的快乐,不断促进幼儿对音乐、对表演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扬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这也是我要把本次活动设计为两课时原因,在活动第二课时我将带领孩子在理解和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更好的与同伴合作表演集体舞。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好的韵律活动应该体现在好的教育理念之上,我想,好的韵律活动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产品的包装设计》我将从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下作业几个方面说说这堂美术课。
一. 说教材
产品的包装设计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中的第五课,是“设计.应用”内容的延续。使学生在已有设计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本节课意在通过欣赏不同的包装设计,来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包装设计优与劣的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包装的创作能力。
二.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上主要是学生了解商品盒的特征,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课堂创作练习,初步掌握绘制和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希望学生能通过我的教授以及课堂学习体验商品盒的自然美和人工创作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于讲清包装盒的构造特点和用途以及创作方法。
2.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从平面设计转化到立体设计,并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
四.说教法
八年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正在不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发展状态,善于发现实物的特征并能够捕捉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富于想象、表现欲浓,但是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愿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采用范例式和直观教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挥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行为,充分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1.合作教学法:将同学们分组互相讨论,总结感受,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合作精神。
2.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能够用实践探索的方法学习,自己亲自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采取学生自学老师领学,师生共存的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实现预设目标。我认为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最终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节课的导入是相当关键的。这节课我会采用提问式导入:“同学们在超市中有那么多食品、饮料等你们是怎么选择自己想要的呢?”孩子们开始思考回答,接着又问:“刚才有的同学说因为外面的包装漂亮,那么你们所喜爱的这些包装是怎样设计制作出来的呢?”学生们在我的课上开始在我的问题中动脑思考,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我的新课。
2.传授新知:首先采用橘子记忆法来为同学们讲解产品的包装设计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学们更能理解,在理解产品的包装设计概念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欣赏不同产品包装图片。同时让同学们思考:“我们在做商品包装时都有哪些要求?”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不仅去看,而在看中思考,在讨论中发现。同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来给予学生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一些要求,再看图片,回答:“这些产品的包装设计都有哪些元素组成?”我将带领学生分析两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产品的自身包装,个体包装,组合包装及包装手提袋等知识。今天学了这些知识那商品包装都有哪些分类呢?展示图片,分析讨论,最终总结出不同的分类。通过这样具体学习使学生对产品的包装设计有进一步掌握,为他们自己设计做铺垫。
3.体验与活动:学生任意为自己喜爱的产品设计制作一个外形包装,充分以学生的爱好为中心,进行自我知识创作。在创作中我巡回指导,给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技法的指导。
七.课下作业:
学生主动梳理这节课的知识,并用同样的方法另外制作其它一种商品盒。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9-08
物理说课稿04-23
说课稿集锦05-23
《守株待兔》说课稿07-16
音乐说课稿06-26
蝴蝶说课稿06-11
初中说课稿06-18
《师说》说课稿06-22
《比的应用》说课稿06-10
《左右》说课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