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重要的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有助于后面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及动能定理等知识的学习,而且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摩擦力的不可观察性,在许多情形下似乎是方向不定,使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教材将这节内容安排在重力和弹力之后,以生活实例展开,以实验探究摩擦力的规律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归纳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②通过实验探究能发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与接触面性质。
③能知道动摩擦因数μ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利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①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②注重实验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考与改善。
③通过参与实验探究能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敢于实验,体会实验在探索物理规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修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F=μFN。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只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知道他们之间的定性关系,而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就能得到这些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所以选此为这节课的重点。
难点:滑动摩擦力方向判断。因为摩擦力的方向许多情形下似乎是不定的,使学生对摩擦力方向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己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思考、讨论、分析原因,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六、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看录像导入摩擦力,通过两个视频对比,让学生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学习摩擦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教学理念。
2、探究摩擦力:
(1)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师生共同做如下实验:
①小木块从倾斜的木板上滑下后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②将一纸条夹入书中向外拉。
③将手平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在部分学生手上涂洗洁精)
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主体,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动手中开始思考摩擦现象,为下面的探究打基础。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从例子中找寻它们的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学生通过对上面实验的研究、讨论、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学生动手体验摩擦力的大小,老师引导学生,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再现物理实验探究的流程:提出问题——讨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分析总结归纳。老师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验报告并向全班汇报。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是设计 的实验方案一定要是科学的;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其它小组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可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尊重实验结果。
通过探究得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F=μFN
F为滑动摩擦力,FN为压力(对物表面的垂直作用力),μ为动摩擦因数。
通过实验我们还得知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课件给出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通过思考题的设置,不仅对上节课的静摩擦力进行了复习,而且更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使学生对摩擦力有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老师有针对性的整理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将来有一天找出摩擦力的本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求的精神。
七、说板书设计
第3节 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2.产生条件
3.方向
4.大小:Ff=μFN
通过罗列式的板书设计,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能够一目了然
八、说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一堂设有探究实验的新课,学生对探究的对象——摩擦力并不陌生,能举出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但他们对探究的内容——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猜想的层面上,并没有很深的了解,这样的情况对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有了一定浅层面的了解后,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好胜心的驱使下,肯定会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自己得出问题的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将自己摆在了课堂主人翁的位置上,老师仅仅是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却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新课程理念就是要体现这样一种学生为课堂主人的教育方式来达到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我认为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加设探究实验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功能,培养出能力强、科学素养高的学生。
说课稿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
一、通过小组学习,教材
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6、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作为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二、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秋游吗?出去郊游,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师的问话吸引了学生,学生情绪相当高涨,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3、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记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简单介绍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提供信息: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走16千米,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计算模式。其次,要求学生用自己地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再次,与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计算结果,汇报不同算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确定最优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理念: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集体交往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玩篮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贴膏药游戏发展快速反应、行动敏捷的能力。
2、通过小篮球练习,熟悉球性,改进传球动作,发展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协同一致精神。
三、教材分析:
篮球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由易于吸引学生,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四、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依赖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运动能力,他们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和向往,有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对篮球有一定的基础,球感较好,也会有部分学生不愿意活动,对练习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参与学生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运动激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外,我还主要采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亲身与学生交流,既拉进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及采用了示范法、游戏法、练习法、纠错法等练习方法。
2、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了自学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多球练习法和游戏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六、场地器材准备:
一块篮球场、半径5米的圆、小篮球人手一个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
游戏开课(3——5分钟)
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跑步一圈,准备操四节,达到热身的目的。
环节二:
贴膏药游戏(4——5分钟)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快速反映能力。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环节三:讲解动作要领(10——12分钟)
1、讲解传接球动作要领,并请学生做简单示范,初步掌握动作技能。两人组合来做这个练习,看谁不掉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醒学生安全练习。(2——4分钟)
2、利用游戏的方式练习传接球(8——10分钟)。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巡回辅导(动作要领:传胸前,接球缓冲)。
3、进一步增加难度,语言激励“同学们能不能加快传球速度,增大传球距离呢”。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练习,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动作。
4、教师根据练习情况,调整练习:同学们能不能四人或者五人小组练习传接球,看谁传的快又好。教师参与学生练习,并增加拦球手,引出“逗猴子”的`篮球游戏,将课堂练习氛围推向高潮。(适当增加3分钟)
环节四:抛球游戏调整(10——11分钟)
1、集合队伍,队形成三个同心圆。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
2、学生分小组游戏,组织形式:六人小组,自由组合。
环节五:放松总结(3——4分钟)
1、 做缓慢的整理放松操。
2、 总结传接球动作要领。
3、 对学生表现进行讲评,师生道别。
八、学习评价:
本课教学评价主要有师生评价,教师做出示范以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练习,并对教师给予评价;组内互评,在小组练习中,相互评定,共同提高;
九、教学效果预计: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展示、示范,指导其他同学练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篮球操进行准备,既熟悉了球性,又达到了巧妙引出课题的目的在结束部分重做一次,呼应了开课,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达到了回收器材的目的。
3、自创了篮球韵律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4、开发了篮球的多种用途,,它不仅可以用作球类活动练习,也可以开发游戏功能,有一物多用、一物巧用的功效。
5、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己总结出动作要领。不在是传统的纯技术教学。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
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杨布打狗》编排在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列子》二则中。本单元主要通过叙述董宣,包拯,岳飞等人的历史故事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杨布打狗》是一篇文言文,在古文阅读上要求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杨布打狗》又是一篇寓言,前一单元重在学习寓言的特点,本单元重在如何解读一篇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提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2、学情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文有时代距离,学生在阅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根据学情分析,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寓言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点实词,懂得寓言的特点及寓言包含的寓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译读——演读——悟读”这过程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明白如果别人对你态度发生了变化,应先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责怪别人。
4、教学重难点:
课文篇幅短小,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会学生用朗读四步骤法(即“诵读——译读——演读——悟读”。)来学习文言文,并且当堂能用此法来拓展解读《智子疑邻》。
本文寓意深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感悟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联系生活,领悟寓意作为教学难点。
5,教材处理
《杨布打狗》只有短短的八十个字,许多老师纳闷这能上满四十五分钟吗?我觉的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这个“细”字指的是: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
由此,它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
根据这短文细教的`原则,我设计了“诵读——译读——演读——悟读——扩读” 使教学层次精细一点。在“诵读”中,把字音,朗读节奏教得细一点,在“译读”中把实词及重点句子翻译教得实一点,在“演读”中,使教学的角度丰美一点,在“悟读”中,把联系生活,领悟寓意教得深一点。
二、学法分析: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朗读法,将朗读进行到底,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为线索,构建七大板块,贯穿整个课堂。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梳理情节,在读中领悟寓意。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道理。并且以小老师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法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本课内容不难,因此我决定拟用一课时,采用学导式教学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对难点的突破采用质疑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前准备及导入——诵读课文,琅琅上口——译读课文,读懂故事——演读课文,读出韵味——悟读课文,明白寓意——拓展阅读《智子疑邻》——布置作业诵读感悟
1、 导入:
经常在同学们的作文里看到狗,有的同学甚至写到狗挺身护主,但是古时候却有一只狗,它却对着自己的主人大声吼叫,这是为什么呢?学完《杨布打狗》,你们就知道原因了。翻开课本29课。
设计意图:利用悬念导入,学生有一种疑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诵读课文,琅琅上口: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衣(yì)素衣(yī)”,“天雨(yù)”。在备课时,我发现录音朗读有一处停顿错误,于是在分析完节奏后,我让学生听录音朗读,看看我们分析的与录音朗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朱熹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已经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
3.译读课文,读懂故事:在学生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后,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也就是学生自行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读懂课文。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质疑,然后尽量让小老师组织同学讨论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是强硬灌输,包办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问不讲,而是发挥主导作用,提醒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句。
设计意图: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符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
4.演读课文,读出韵味:先要求学生边听教师背诵课文,边让学生想像画面,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让学生表演读,配上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如边读“天雨”,就用双手过头做遮雨之势。读到“将扑之”,应表现出气愤状,并手拿棍子要打狗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动作神态表情,读出味道。它有助于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读懂故事。
5.悟读课文,明白寓意: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讨论“这只狗该打吗?”如果该打,那是因为狗只认衣衫,不识主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由此引导学生懂得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如果不该打,那是因为杨布白色衣服出行黑色衣服回来,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别人对你态度发生了变化,应先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责怪别人。通过不同角度的辨析,学生很快明白了寓意,突破了教学难点。我在学生理解了寓意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见过杨布这样的人或这样的现象吗?
设计意图:因为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程,它的开放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在“诵读——译读” 这环节请了两位小老师上台讲课,自主教学。这一新颖的形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全班质疑,小老师解惑,这时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6.拓展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与寓言相似得情况,加深对本文寓意的理解。
7.作业
(1)掌握重点字词。
(2)掌握本文的翻译。
(3)掌握本文的寓意。
说课稿 篇5
一、说活动背景
物体下落这是现象很平常,对于孩子们也并不陌生,他们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松手,最后这样东西都会往下落。《纲要》指出"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怎样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设一个开放、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是我们设计科学活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给了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和尝试机会。活动中的三个尝试点,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幼儿理解,而是给幼儿提供了生活中熟悉的材料。通过幼儿的尝试和探索活动,层层深入的让幼儿理解,使幼儿知道物体下落是因为地球引力,有的物体相对下落得慢,有的物体相对快,并能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我们试图将幼儿生活中的无意探索变为有意探索,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探索无处不在。本着这一点我们设计了活动《下落的物体》,并将目标定为:
1.初步感知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操作、比较,发现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是不同的,并能发挥创造性,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
3.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启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说活动准备
基于大组科学教研活动围绕的方向是材料提供的适宜性。而下落的物体研究空间大、可选择的材料面广量大,我们年级组通过多次讨论将材料范围定位羽毛、报纸、手帕、一次性杯子、这四样相对较轻,磁铁、积木、沙包,这三样相对较重,以及辅助材料(橡皮泥、夹子、皮筋)。通过试上,发现报纸、手帕由于长度大,孩子人矮,在第三次操作,这两样东西用上小帮手后与没用上小帮手时比较效果不明显,基本上是同时着地。通过讨论、研究、最后将手帕、报纸撤去改为纸条,轻的材料调整为为羽毛、纸条、一次性杯子三样。
三、说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过程紧紧围绕三次操作展开,第一次操作是探索提供的物体朝上下左右哪个方向落,并进行记录,最后得出所有的物体都是向下落的,因为地球有吸引力。在这个环节我们引入了一段大科学家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视频,使活动的导入更生动有趣,孩子的探索欲望更强烈。第二次操作是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红绿篮子里的材料下落速度不一样,得出结论有些物体下落相对慢,有些物体下落相对快。最后一次操作借助小帮手让下落的慢的物体下落的快更是让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三次操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幼儿经验逐步提升。
最后说说我们组在本活动设计和实施上的困惑:在第二次操作中(探索红绿篮子里的材料下落速度不一样,得出结论有的物体下落相对快,有的物体下落相对慢。),在材料的提供上我们有些举棋不定,就像呈现给大家看的那样事先将材料轻的放在红篮子,重的放在绿篮子,然后就请孩子从红绿篮子分别拿一样实验,在材料选择的自由度上是有限制的,我们也想让孩子在选择材料上自由度更大,请大家帮助出点子。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好,我叫…,我说课的题目是《将敬酒》,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将敬酒》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的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敬酒》本事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学习本课,老师的指导阅读很重要,教师通过指导阅读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并在阅读中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进而背诵诗歌,融入诗歌的鉴赏中来。《将敬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一首劝酒诗,由于此诗易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则对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求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因此,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抑郁情绪。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品质;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阅读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第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本课主要充分利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课文:
1、诵读法: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在于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感悟上。
3、比较法: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通过对李白、杜甫生活年代,个性特点,个人经历,创作风格等方面来比较。
第四、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诗仙是哪位大诗人,酒中仙又是谁的自称?李白一生诗酒相随,“李白一斗诗百篇”而又“举杯销愁愁更愁”。大济苍生而又处处碰壁的李白有悲叹,有忧愁,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的忧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也不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李白的忧愁中有达观,李白的忧愁中有豪放,《将敬酒》就是他酒助诗兴,笔酣墨饱的豪放之作。
(二)多媒体展示配乐朗诵,同时,展示与本诗相关的画面,如李白的狂歌图、黄河奔流图等。
(三)分析鉴赏:
1.先从整体上把我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脉络并辅以投影板书,是学生一目了然。
2.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设计好的一系列教学问题,让学生鉴赏,包括诗歌内容,语言,思想主旨等方面。尤其比较本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另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应到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提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此外,课下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以前学习过的杜甫的诗,谈谈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区别。
3.让学生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提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讨论阅读,或者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以作文的方式写下来。
4.小结部分(包括诗歌的主旨和内容,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等。主要是让同学们回忆本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争取课堂上就能掌握学习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并背诵课文。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指导。
说课稿 篇7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让爷爷奶奶高兴》。下面我将从教材的把握、策略的确定、流程的规划、板书的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把握
《让爷爷奶奶高兴》这篇课文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一个话题。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要让现在的独生子女做到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与努力,必须首先学会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帮助学生了解老年人在生活上的困难,体会他们的心理需求,尊重老年人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根据教材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三维度的整合需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爱好习惯,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感悟到应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2.通过学生对自己家老人的调查,了解以及讨论如何对待老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调查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学生建立“我家老人小档案”的活动以及从多渠道、多种方式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
通过对目标的把握,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爷爷奶奶的爱,尊重和关心孝敬长辈。难点则是让学生知道尊重和孝顺老人是一种道德风尚,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
二、策略的确定
《让爷爷奶奶高兴》是一篇教育性和生活性极强的课文,根据这一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xx版)在“我的家庭生活”中“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这一目标的要求。我设想运用“情境再现、真情对话、多边互动”的教学策略,采用演示激情、现场采访、情感体验的教法,努力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能在亲情的感染和包容中获得内心的共鸣和感悟。
三、流程的规划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悬念引探——多边互动的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爷爷奶奶的故事
课一开始,我会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随即在黑板上板书“爷爷奶奶”。并进一步引导:“说到自己的爷爷奶奶,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会结合自己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畅所欲言,课堂氛围可想而知会很轻松、愉悦。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会总结道:“看大家谈得非常高兴,这是爷爷奶奶带给我们的。那我们怎么来让爷爷奶奶高兴呢?”总结过程中,我会完善板书,分别在“爷爷奶奶”的前面和后面,添上“让”、“高兴”。
【意图: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再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去叙述,就能使学生深受感染,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平台上,鼓励儿童袒露自己真实的思想,这才能使品德课堂真实起来,与学生亲近起来,与生活接轨起来。这样的德育课堂才会更具有吸引力,也真正体现了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
(二)悬念引探——老人心思我知道
本活动环节将分两部分进行。
1.猜一猜
那么,怎么能让我们的爷爷奶奶高兴呢?此刻,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出示书上P66三幅情景图,让学生猜一猜书中爷爷奶奶的心里都想些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的叙述,他们已经对爷爷奶奶的心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是仅仅局限在表层。我会引导:“看来理解老人的心思既容易也不容易,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用心体会了。”此时,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让学生认真观看,细细体会:夜深人静了,对着一大桌冰凉的饭菜,对着早已没有节目的电视机,爷爷奶奶此时此刻在想什么?通过学生的种种猜测,学生们终于明白,其实老人们对晚辈的要求并不多,他们渴望有一份亲情,无论孩子们的工作有多么的繁忙,也应该想到家中还有老人在期盼他们的问候和探望。
【意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尤其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来启迪人生,引导成长,塑造未来。有位教育家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鲜艳的色彩,生动直观的图画及影像资料能强烈地刺激视神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在起初觉得猜老人的心思是很难的,通过书中图片的引导,化难为易,拉近了孩子与老人心灵的距离;看《常回家看看》公益广告使孩子们的心灵深受震憾,孩子们渐渐深入了老人们的内心世界,学着换位思考,站在老人的角度去理解老人的心思,用心去感受老人的情感需要,唤起孩子最真切的感受。】
2.解一解
应着学生的猜测,本环节便进入了第二部分:解一解。我会这样引入:“其实,每一位老人不仅对他的儿子、女儿,特别是对他的孙辈们有很多心里话想说。现在老师就来读一位老人写在养老院墙壁上的一首小诗,从中你来听一听,老人对你们有什么期盼。”随着舒缓的音乐,我将深情朗诵课文第68、69页的诗歌,用诗中朴素的语言和孩子们一起回味老人对孩子的关爱和一生的辛劳与付出。在朗诵结束时,我会问学生:“听了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吗?脑海中忆起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爷爷奶奶渐渐老去,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爷爷奶奶呢?”此时,学生的心弦被拨响,那份对于家人割舍不掉的亲情将会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意图:“受之于内,发之于外”,学生的真实表达证明了“情到深处理更明”的效果。当他们把自己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想为爷爷奶奶做的事倾诉后,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经历、在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xx版)中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本环节体验性的活动形式,更加深化了学生的感悟,达到了涤荡学生心灵的效果。】
(三)多边互动——行动起来敬孝心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内心都有了一份想为爷爷奶奶做点事的愿望。我也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同学们,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体现。想为我们的爷爷奶奶做点事吗?那就让我们先制定一个“为爷爷奶奶服务一次”的计划吧!”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发放的“为爷爷奶奶服务一次”计划表,并希望学生能不但把计划落在纸上,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最后,我还会带领学生跳出文本来看文本。
【意图:品德与社会作为一种活动型的课程,我们要以真实、多元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将空泛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说教与训诫融化为学生自主的“亲历习得”。这样的教学在学生的眼里才会有意思,而在教师的教学中才会有意义。计划表的制定与实施,不但让教学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也让本课的教学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的课堂”。】
四、板书的设计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节课的教学以“情境激趣——悬念引探——多边互动”为明线,穿插其中的暗线是“了解——理解——孝敬”。明线是教师的教学流程,而暗线则是指导学生去“让爷爷奶奶高兴”的方法与策略。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我将突出学生学的部分,将“了解”“理解”“孝敬”用一颗心串联起来。这样,在做到简洁明快的同时,也给予学生一个暗示——有一颗爱心,有一颗时时刻刻想着爷爷奶奶的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就会高兴,正切主题与课题。
结语: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有一个主导的观念和认识,那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完全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三个活动的设计遵循孩子认知的内在逻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升华,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让他们在亲情对话、自主感悟中自育自悟,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机地融合。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9-08
物理说课稿04-23
说课稿集锦05-23
《守株待兔》说课稿07-16
音乐说课稿06-26
蝴蝶说课稿06-11
初中说课稿06-18
《师说》说课稿06-22
《比的应用》说课稿06-10
《左右》说课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