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说课稿初中

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4-08-02 11:18: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初中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5篇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一个“情”字贯穿文章的始终。《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几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含蓄,情感真挚细腻。七年级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及时的给学生作一次爱的洗礼。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要理解课文的内容与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在感恩中理解爱,在感动中树立“好好儿活”的信念。

  二、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情感浓重的作品应该重在阅读与感悟。《新课程标准》对作品阅读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我综合运用了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咀嚼语言,感悟真情。在整体阅读中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同时也灵活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

  据以上分析与《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赏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伟大、无私的母爱。(2)合作交流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3)积极思考,探寻“好好儿活”的含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由此确定本课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教学难点为:学习作品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设计的教学时间是两个课时,今天我所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课文所写内容属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在介绍作者的同时也就交待了课文的创作背景。因此我就设计了通过介绍作者来导入新课的方式。

  在中国当代的文坛上,有一位“硬汉”作家,他的名字叫史铁生。他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写出这么多震动中国文坛的好作品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史铁生,从他所写的这篇文章《秋天的怀念》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

  1、我从网上下载了本篇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先让学生听朗读录音,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2、提出问题,由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回答。因为本篇课文作者是以“看菊花”为线索

  来写,我在本课时也是以作者三看菊花为线索来分析文章内容与作者感情的,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

  文中几次提到了秋天里去看菊花?简要叙述。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第一次(第1自然段):。母亲是怎么说的?我什么态度?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母亲: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我:“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第二次(第2自然段):

  母亲:“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我:“什么时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这一个问题,只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不做过多的分析。通过以上三看菊花的叙述,学生已经从整体上了解了本文主要内容情节与作者的感情变化,下面就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三个教学环节,也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

  (三)、三看菊花见真情

  三看菊花是本文的叙事线索也是感情线索,但在具体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研读赏析时是各有侧重的,以避免授课方式重复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感。对第一次看菊花,侧重于从母亲与我的言行描写的对比中,发现母亲关爱儿子的深情,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1、一看菊花,对比之处见真情。

  问题:第一次看菊花时,“我”是什么样的表现?有怎样的情绪与心态?母亲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她为什么想让我去看菊花呢?

  我:情绪上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四周的墙壁。

  心态上悲观绝望:“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

  母亲: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眼边红红的;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好好儿活;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觉。

  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她想让儿子走出去,走出这个压抑的空间,走出心理上阴影。

  总结:母亲生病,默默承受——儿子生病,脾气暴躁

  母亲生病,儿子毫不知情——儿子生病,母亲默默鼓励

  通过这样一个直观的对比,让学生明白:母亲在自己身患身病的情况下,对儿子的暴怒无常依然能够理解并宽容,并坚强地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她对病痛的艰难忍受,对儿子的宽容理解、坚强鼓励都源于她对儿子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2、二看菊花,细微之处见真情。

  第二次看菊花,我侧重于从细节描写方面来引导学生感悟,让学生明白母亲的爱不仅是伟大的、无私的,也是最细腻的。

  问题:从本段中找一找,你能从哪些地方发现母亲的细心,母爱的细腻?

  学生在浏览、讨论后,会指出以下细节描写的地方,然后师生共同明确:

  (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

  怕儿子看到窗外萧瑟的秋天景色而触景伤情。

  (2)“她忽然不说了??比我还敏感”。

  由于儿子瘫痪,怕跑与踩一类的字眼勾起儿子伤心。

  总结:这是一位心细如发的母亲,疼爱而又理解儿子,她在乎儿子的感受胜过她自己,这样的母爱是细腻的。

  (3)这样的一位细心的母亲,怎么会让“她侍弄的花儿都死了”呢?

  讨论后明确:这样一位细心的母亲,爱花的母亲,她怎么会漠视花的死去呢?她定然是有心无力。母亲病得那样厉害,还要为儿子日夜操劳,她柔弱的肩膀实在无力承受这么多啊!可她还是将自己的病痛隐瞒,唯恐自己的病情会给儿子的心理再加上了一丁点的负担,这一切,只因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啊!

  3、三看菊花,“重生”之后悟真情。第三次看菊花,侧重于从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生活态度的变化,对应教学目标设计中“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1)第三次看菊花时,母亲已经去世,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仔细阅读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相比较,说说作者的生活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什么促使了这种变化?

  第一次时,作者情绪上暴怒无常,心态上悲观绝望,可以从动作与语言的描写中看出来。例如:“望着望着天上??四周的墙壁。”“我狠命捶打??我可活什么劲!”

  第三次时,“黄色的花淡雅??好好儿活”,对花的描写,暗示我走出了心理低谷,重新捡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决定与妹妹一起“好好儿活”。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

  是母爱促使了这一转变。

  4、感悟作者的愧疚之情

  找出文中写母亲病痛的句子或表现我愧疚的句子,大家讨论一下:

  示例: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睡不了觉。

  B.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已经病成那样。

  “我”在生病时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完全忽略了母亲的身体状况;而母亲却忍受着病痛与心痛鼓励儿子,这怎能不让“我”感到愧疚与自责呢?正是这种愧疚与自责,带给“我”心灵的震颤与反省,让我彻底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以前的任性与懦弱,也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动力与信心。

  总结

  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伟大无私的、坚强的母亲对儿子理解、宽容与关爱,也深情地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

  作业

  推荐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体会史铁生对母亲的无尽怀念。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一看菊花 二看菊花 三看菊花

  我: “不,我不去” “什么时候” 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母亲: 听说北海??去走走北海的??去看看吧

  母爱:伟大、无私、细腻

  我: 怀念 愧疚

说课稿初中 篇2

  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而途中跑又是中长距离跑全程中距离最长的一段,所以途中跑的技术,将对耐久跑的成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子了解、掌握正确的途中跑技术,使学子对“跑”这个人类基本能力深入理解。

  本节课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单一、枯燥,因而在教学安排上,通过辅助游戏把单一、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选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手段激发学子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子,这个年龄段的学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有很强模仿能力;好奇心强,学习意识较好,对新鲜事物兴趣较高,有强烈的表现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学上首要措施就是激发学子的兴趣,采用有趣味性组织教法和多种练习手段来以引导学子主动学习,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学子的途中跑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子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跑和脉搏测试,学子知道测试脉搏的方法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耐久跑中的作用;通过依次超越领先跑的练习,学子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有氧能力;培养学子在艰苦条件下,体验成功的快乐。

  单元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子懂得耐久跑的健身价值,学会基本的耐久跑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发展学子的有氧代谢能力,增进心血管机能;培养学子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学会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度的运动负荷。

  教学重点:跑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教学难点:利用学会的技术进行练习,并且知道如何克服“极点”。简单的向学子解释什么是“极点”及其出现的原因。在练习的过程中,用语言鼓励、激励学子坚持练习,主动克服。

  教法策略:

  在准备活动中通过游戏,调动起学子的情绪,为教学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改变枯燥、单一的练习形式,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子的好奇心理,转移注意力,使学子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学法策略:

  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子熟悉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和节奏。围绕这个中心,通过原地的摆臂呼吸练习,体会呼吸方法和节奏,并尝试在接下来的体验跑中运用,感受正确的方法带来的身体感觉。经过不断的自主练习,来加深和巩固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热身慢跑、徒手操,主要是帮助学子起到热身作用,预防损伤。组织学子进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学子做各种队形的跑的.练习,控制好跑的速度,要求学子仔细体会在跑了一段距离以后身体的感觉;跑完后,教会学子怎样测试脉搏;

  2、对学子刚刚跑下来的身体感觉进行提问,并解释原因。导入在耐久跑中呼吸方法和呼吸节奏的重要性,讲解呼吸的方法:一般用鼻子与半张开的嘴同时进行,冬季练长跑或顶风跑时,为了避免冷空气和强气流直接刺激咽喉,需要将舌尖上翘,微微舔住上颚;简单的解释“极点”出现的原因和调整方法,克服对耐久跑的畏难心理。组织学子原地练习呼吸方法,结合摆臂动作,体会呼吸节奏,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在呼气上;呼吸的节奏一般是2~3步一呼气,再跑2~3步一吸气;

  3、将学子按自然组分成四队,每队分配一道跑道,讲清练习的方法和练习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4、集中学子,对刚刚的练习进行评价,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组织练习,根据学子的心率,按能力对学子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

  三、结束部分

  用音乐配合徒手操进行放松。对课的情况进行小结,通过评价,提高学子的自信心和对练习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学效果预计:

  学子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游戏和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子都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0%~35%左右,最高心率13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00次/分.

说课稿初中 篇3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我由此设计一个阅读的系列教学,计划安排三个课时,具体的知识目标:

  1.了解杨绛、钱钟书及其作品。

  2.学习用平淡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感情的方法。

  3.学会从具体事例中分析人物性格。

  4.培养拓展阅读能力、指导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的养成,运用多媒体、教材、课外读物、学生习作相结合,以及质疑讨论、合作交流、学后运用,实际训练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主要包括

  导入进入情境,自读汇报,整体感知、研读文本,合作探究、体验反思,质疑交流、表达思想,实践练习、拓展阅读,深化理解小结以及作业布置等几个环节。

  主要让学生走近老王: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走近作者:

  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本思想)。导入最后一句话,比较多吃多占幸运的人。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远远不够,所以感到“愧悟”。

  总有人不如我们,我们要“奉献爱心,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以关爱为话题实际的爱心寄语训练,将课堂引向高潮,达到预期的效果突出文章的重点。

  第二课时

  由优秀作业展示导入拓展阅读的方法与角度。

  首先用听读《诚实致富记》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拓展的角度。

  教师明确—与文章的主题有关------与人物的品行有关----与平民的话题有关。

  其次阅读拓展资料。

  干校六记我们仨围城读《伊索寓言》片段。

  教师归纳拓展的用意。

  1.了解作者夫妇二人的人生态度、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作平风格等,对进一步理解《老王》有补充提示作用。

  2.学习拓展阅读的其它方法

  最后教师小结(ppt展示)拓展阅读方法及其选文的角度。

  1.题材相同或者相关的文章(主题情感人物)。

  2.体裁和语言风格相同或者相近的文章。

  3.同一个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

  4.与作者有关的对学习本文有补充提示作用的文章等。

  合理设计阅读作业。

  1.拓展阅读《读书苦乐》、《记傅雷》。

  2.获奖作文《热》《不和谐的声音》。

  第三课时主要是实践各种读书方法

  比如朗读法齐读《读书苦乐》。

  思考作者的语言特点。

  作者是如何描述读书的乐趣的。

  用跳读法《阅读------用心灵的眼睛》。

  用圈读法画出集中阅读的方法。

  师生一起归纳阅读的方法。

  ---------比较法--------朗读法--------摘贴法--------跳读法

  --------修改法------圈读法--------讨论法-------现炒现卖法等

  最后是实践应用

  运用比较法阅读《热》《不和谐的声音》

  和运用修改法完成《热》《不和谐的声音》两文的修改

  (附录:补充材料来源1名著网等2《语文教参》3《中文自修》《新读写》)

说课稿初中 篇4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欠缺,本课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形成具有正确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讲礼貌》上一站内容主要向学生说明了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这一站内容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讲礼貌,承接了上一站内容。同时,讲礼貌也是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站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要求,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意识,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内容学习及学校、家庭教育,学生对礼貌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随着年龄和知识增长,七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分析辨别能力;另外,七年级同学正处在身心发展过渡时期,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极大可塑性。为此,根据七年级同学还具有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特点,我将采用合适教学方法让同学较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而七年级同学又存在不定性,所谓不定性包括两方面:

  ①七年级同学还未深刻意识到学习重要性,导致上课时定力不足,容易开小差、走神;

  ②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现象,加上家长对礼貌教育忽视,致使一些同学受到不良环境影响,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好习惯。[page]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同学知道如何在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

  确立依据:语言和行为是同学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受影响,也是能最快从课堂教学上得到实效方面。

  教学难点:针对同学在生活中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习惯情况,我本节课教学难点就确定为:如何让同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文明礼貌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对同学身边不礼貌案例进行分析,加强教学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并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礼貌习惯。以此争取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基于本节课内容具有很强实践性,为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讲解为辅”教学原则,结合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①案例分析法 ②情境教学法 ③直观教学法。

  2.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①自主探究法 ②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3-4分钟)

  课堂讨论——《“变质”牛奶》

  一名客户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了,面露愧色,连声道歉。

  提问:①这位客人为什么会面露愧色,连声道歉呢?

  ②你喜欢这位服务员吗?为什么?

  ③这位服务员从哪几个方面做到了讲礼貌?

  设计意图:运用有趣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礼貌魅力;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结论:要从态度、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锻炼了学生分析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点具体展开做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约35分钟)

  ☆态度应诚恳(板书)

  案例分析——《志强与志辉故事》

  志辉因为别人误解而郁郁寡欢,为了排解心中烦恼,他向好朋友志强诉说自己苦闷,希望能得到志强帮助,可是志强却态度冷漠,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志辉解决问题,还不如对他敷衍了事。志辉见他如此态度,只好黯然离去。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志强无话不说了。志强也觉得很委屈。

  提问:①志强与志辉两人渐渐疏远,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辉,你能接受志强态度吗?志强应该是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找到问题根源,从而明白态度诚恳重要性,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和掌握。

  ☆语言应文明(板书)(重点)

  1.漫画欣赏——《买书》

  提问:①为什么李明先到书店买不到书,而后到那位同学先买到了书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学用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听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车上芳芳同学踩到另一位乘客脚??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出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漫画很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漫画中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设计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意识到语言文明重要性。再用小品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及我点拨,达到对知识点巩固与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为应得体(板书)(重点)

  1.视频观看——你有过这样行为吗?

  提问:①平时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或自己也有过类似行为?

  ②这些行为对吗?它们会造成什么样影响?

  ③我们应该怎样改正?[page]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①遇见同学时,应该?? ②回答老师问题时,应该??

  ③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 ④家中来了客人时,应该??

  ⑤同学走上颁奖台领取奖品时,应该??

  ⑥上课迟到了,进教室前,应该??

  ⑦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

  ⑧立正时,应该?? ⑨坐时,应该??

  ⑩行走时,应该??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意识到行为得体重要性;情境演示中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规范自己行为。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仪表应大方(板书)

  1.案例分析——《有个性》

  初一学生小强自认为有个性,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牛仔裤穿三个月不洗,甚至连每天刷牙洗脸都嫌麻烦,他认为这才是男子汉象征。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于自己与众不同时,却发现周围朋友开始远离他,班里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问:①故事中小强是真有个性吗?

  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2.大家来找茬——错在哪?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仪表规范和不规范图片,让学生对比找出错误,再由学生对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仪表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两个步骤通过一个简单案例分析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中能得出仪表要大方知识结论;第二个步骤则是对这个知识运用,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找出图片中错误,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仪表是否符合规范,不符合要怎么改正,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堂小结:(2-3分钟)

  以学生为主角,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们从小讲礼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同时在总结感悟中使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1-2分)

  ①请自己爸爸妈妈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礼貌地方,把它们记下来,并思考自己将怎样改正?

  ②观察生活,分别举出两个你所看到讲礼貌例子和不讲礼貌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课后作业,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别人观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貌习惯。也有利于突破本课难点。

说课稿初中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下面我将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由于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代数、方程、以及函数的主要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过程方法目标:

  ①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②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①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们大家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所以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而又因七年级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符号感较弱,而探索规律的内容将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把教学难点确立为如下。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二、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对整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这个环节中不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用字母表示数,而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师:多媒体出示数青蛙歌谣。

  生:全体根据生活经验咏读歌谣,认真观察对比归纳出规律,把这一规律表示出来。

  师: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数学知识中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从儿歌入手,学生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

  (二)合作学习,领悟新知。

  1、提出问题,感悟新知:

  师:出示问题(1)让学生分别提供父亲的年龄。选用一个学生提供的数据进行下列的学习。

  (2)提问:比较父亲比×××同学大____岁。

  (3)让学生推算在一年后,父亲的岁数是多少岁?2年后,3年后,……。

  (4)引导:能否用一个式子概括出同学们的所有算式?

  (5)提示:如果你们的年龄为a岁,那么你父亲的年龄是多少岁呢?

  (6)拓展:老师比同学们大24岁,当老师b岁时,请你用含有的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岁数。

  生:交流口答。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以小学中的算术为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师:提出要求(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正方形。

  生:动手操作

  师:(2)提出问题:摆1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4根)那摆2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生:交流讨论2×4=8(根) 10×4=40(根)

  师:(3)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及表格

  正方形个数数

  1

  2

  3

  ……

  a

  小棒根数

  1×4

  2×4

  3×4

  ……

  a×4

  设计意图:从找规律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强调表示的规范性,让学生既能从实验中得到数学规律,又要掌握数学表示的严密性。

  师:出示(5)练习:填空:

  (1)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______个手指。

  (2)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___年。

  生:交流口答。

  师生:(6)小结: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易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格式,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后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师:归纳公式:既然用字母表示数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就将以前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运算律用字母表示来表示。(图形中用“a表示边长(或长),b表示宽,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

  正方形周长 C=4a;长方形周长______;正方形面积______;长方形面积_________

  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_______;乘法交换律________;乘法结合律___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

  生:口答。

  师:问对比:比较加法交换律的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哪一种表示方法好?好在什么地方?

  生:讨论试答。

  师:小结:计算图形周长时,我们只要将相应数字代入公式即可解决,用字母表示数,使数量关系的表示简单明了。(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公式与运算律的字母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公式和运算律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出示1、填一填:

  (1)如果圆的半径是a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为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某型号计算机的原价是m元/台,现在下调220元.下调后的价格是 元/台.

  (3)如果m是整数,那么与m相邻的两个整数的和可以表示为

  生:口答。

  师:提问2、说一说:你能仿照“数青蛙”这首儿歌,自己编一首儿歌,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结束全歌吗?

  生:交流讨论,试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突出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应用,加深理解。巩固新知,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

  (五)归纳总结,反思自我。

  1、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吗?

  2、总结: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简明地表示一些数量关系,图形的计算公式,运算律等等……

  3、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六)、 布置作业:教材142页习题1题。

  设计意图: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本节的知识,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数青蛙 小结

  (二)合作学习,领悟新知。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字母的式子 字母式

  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五、评价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说课稿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说课稿06-18

初中政治说课稿07-14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7-24

初中物理说课稿06-22

说课稿初中模板07-03

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04-17

初中数学说课稿08-23

初中数学说课稿08-16

初中英语说课稿06-18

初中化学说课稿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