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4-05-29 08:21: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课文尊严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哈默等一群逃难的人来到了沃尔逊小镇上,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仍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镇长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庄园,甚至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因为镇长杰克逊认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一句话:“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令我对哈默肃然起敬。一个在逃难途中仍保持自我尊严的人的确是个不寻常的人,他日后的成就就是以此基础的。文中的镇长杰克逊同样令我关注,他是那么善解人意,把尊严留给了哈墨,同样也展示了自己的胸怀和慧眼。本篇课文抓住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他非常自尊。

  (二)说学习目标

  我班上的个别学生对尊严两字背后的含义不是很明白,对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一个人不是很清楚。为此,我设计学生的学习目的是: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哈默的故事和古今中外一些有尊严的人和事,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味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启迪。

  (四)说教学过程

  一、题目质疑。

  1、直接导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什么是尊严?谁有尊严?)

  3、解释“尊严”,解决简单问题。

  二、课件:再现人物风貌

  让学生观察,讲解画面内容。(这就是世界石油大王哈默,他容光焕发,大腹翩翩,正笑容可掬地和我们的`伟人邓小平握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哈默于1956年建立了一个石油王国,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位。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问西方的企业家,被邓小平称为“勇敢的人”此后他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项目,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14万元。

  下面我们跟随课件进一步了解哈默的故事。要求边听朗读,边看画面,然后汇报自己听到了些什么。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

  三、深读,整体感悟:

  合作质疑: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在班里交流:

  1、字词:学生自由上板写出自己学会的词语在班里交流(1、形近字如逊---孙捶---锤2、多音字难3、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2、划分出故事的开端、经过和结果

  1)、阅读故事的起因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沃尔逊人热情款待了他们)

  2)、学习故事的经过合作质疑、自主释疑,抓住重点问题在班里交流

  A、故事的经过主要讲了什么(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立即接受食物,而是坚持先干活再接受食物,后来成了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B、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C、赏析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深度了解年轻人。

  ①“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不干活就吃别人东西是

  接受施舍,因为自己有力气,却接受别人无偿的帮助,那就是接受施舍)引出:这样他就会失去自尊。板书:自尊

  ②“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点明: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取食物,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成果,我们把这个叫做什么。板书:自立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对话。读出坚定的态度来。

  从“称呼”中深入感悟年轻人的品质。

  出示杰克逊大叔的话:“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指名说大叔讲话时是怎么称呼这个年轻人的。(您)让学生体会杰克逊大叔也对年轻人产生了尊敬之情。读好大叔的话。

  ③“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这句话中你又读懂了他怎样的想法?(必须先劳动,后得报酬,才能吃饭)板书:自强

  D、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①指名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出示课件对照两个时期的哈默,应验了杰克逊大叔的话-----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交流:说说他为什么能成为石油大王,板书:尊严。

  四、拓展,开阔视野

  检查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尊严的故事,没有搜集到的有老师发资料卡,看后上台演讲

  五、总结,深化主题

  出示课件(知识聚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尊严是礼貌:当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一声诚恳的对不起显示出你的尊严。你也会让人领略到你的尊严。

  尊严是意志: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他就有尊严。

  尊严是毅力:当你在800米终点咬紧牙关,用力冲刺,为集体赢得了荣誉时,那你的尊严立即展现。全场对你肃然起敬。

  尊严是勤劳: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靠劳动换来食物。

  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尊严是一个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六、对照,震撼心灵

  出示课件,说说你做过的“有尊严”或“没尊严”的事(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七、尊严哈默

  开端难民受款待接受食物自尊尊搭

  不干活不吃饭重建

  经过年轻人例外赢得尊严自立他平

  留庄园成好手人台

  结果成为石油大王自强杰克逊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哈默成为石油大王的秘诀就是因为他有尊严。尊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希望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别人的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印象,赢得无从之宝------------尊严。

说课稿 篇2

  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欣赏散文诗,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的愉快、安全、甜蜜的感觉。

  2 、能力目标:愿意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

  3 、认知目标:理解爸爸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游戏的图片、《好爸爸坏爸爸》 flash 、录音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散文诗。

  1 、谈话: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可都记住你们了,你们还记得我是谁吗?(汤老师)以后我们就都是朋友了啦!今天这里有很多客人,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 、出示图片,引出散文诗。

  教师:我还有两位朋友想介绍给你们认识,现在来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片)。

  提问:

  ⑴你们认识他们吗?

  ⑵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⑶你们猜他们是在干什么?(玩游戏)

  教师小结:你们一定也和爸爸玩过很多好玩的游戏,那你们都玩过哪些游戏呢?

  (可用自己和爸爸玩的游戏来引导,你们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你们还怎样玩过?鼓励幼儿大胆说)

  总结过渡:我们都喜欢和爸爸玩游戏,我们玩的'游戏各种各样。今天,汤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爸爸》。散文诗里说的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一起开心地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 、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我爸爸》。

  2 、教师提问并根据幼儿回答表演。

  问题:

  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过的游戏,你记住了那一个?

  ――爸爸举起我,像什么?

  ――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

  ――爬到爸爸的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像玩什么?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什么?骑上爸爸的脖子,就像到了什么地方?现在谁最高?

  过渡:你们想玩这些游戏吗?那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把散文诗里的游戏记住了,回家和爸爸一起玩。听的时候可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动作。

  再次完整欣赏散文诗,可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根据散文诗的内容做动作,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1 、 小头爸爸能把小偷儿子举的高高的,力气真大,真了不起!你们的爸爸也都很了不起。现在,汤老师想请你们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告诉大家,你的爸爸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他都会做哪些事情?什么事情做的最棒?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辛苦)?你的爸爸这么辛苦,你想你想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让他高兴?想对他说什么?

  2 、教师说自己的爸爸,引起共鸣。

  我的爸爸也是一位老师,我的爸爸每天晚上都看书、改作业,他的字写的很漂亮。他喜欢钓鱼,也会说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经常一起打扫卫生。我喜欢我爸爸。

  四、欣赏《好爸爸坏爸爸》,升华爱爸爸的情感。

  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看得出来你们都是懂事的乖孩子,老师很高兴,送你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这到底是一个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呢?我们来听听!

  欣赏歌曲第一段:你听到这个爸爸做了哪些事情?他是个怎样的爸爸?

  教师小结:

  爸爸有时候也会打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做了错事,爸爸想帮我们改正过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棒!其实爸爸还是爱我们的。

  欣赏歌曲第二段:现在我们接着往下听,也可以学学爸爸在做事情的样子。

  教师小结:

  爸爸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直爱着我们的,你们一定也都爱自己的爸爸,把你们今天说的想为爸爸做的事情,回家真的为爸爸做一做,想对爸爸说的话也对爸爸说一说,爸爸一定会非常高兴。回家别忘了和爸爸一起玩玩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哦!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此次绘画活动选自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学前班用书下册,第六单元活动《我的秋天》。因为秋天来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秋天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单元的内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可见秋天内容在下册教材中是孩子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本次活动是在科学认识秋天的特征;音乐学习歌曲《秋天来了》;歌曲表演《秋天在哪里》的基础上展开的绘画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要。题目改为《我喜欢的秋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2、幼儿情况分析

  我们班是学前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是比较强的,但在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发现和观察、对美的创造和表达以及集体创作等能力上还需要加强,所以我决定在我们班开展这次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合作绘画活动《我喜欢的秋天》,不但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友好合作、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秋天的特征,抓住秋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在绘画的过程中锻炼小朋友们友好合作、互动交流、积极配合等多种品质和能力。

  4、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绘画、剪贴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现秋天的美丽景色。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对美的表现力。

  5、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份,(内容为秋天里的各种景色)。MP3动画歌曲一盘《秋天》

  学具:白纸六张、蜡笔、铅笔、记号笔、皱纹纸、旅游帽、奖品若干。

  活动:孩子们在课前进行观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动。

  二、说设计

  (一)教法

  我主要采用是提问法、充实法、讨论法、评优法、总结法、动静结合法。通过提问让小朋友们说出在课前他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秋天的活动的,看到和感觉到了那些秋天的特征。通过充实法孩子们观看课件丰富视野,补充了认识的不足。通过讨论法,孩子们决定本组要进行的绘画或手工创作内容。通过评优法,鼓励优胜合作的小组增强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简短总结法,老师说出孩子们的成绩和不足,肯定大家合作的精神。最后动静结合法,不但轻松了孩子们的身体,振奋了孩子们的精神,还使本次活动得到了提升。

  (二)学法

  孩子们课前先要进行观察秋天特征的一些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思想和回答问题。再让孩子们在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秋天景象,丰富和加深对秋天特征的'认识,有助于下一步的绘画创作。接着孩子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要进行命题的讨论和还要进行分工的讨论。孩子们在进行绘画创作过程中,分成六个组进行集体绘画,大家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献计献策。最后孩子们一起观看动画,边唱边跳《秋天在哪里》,人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三)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1)师:秋天到了,秋姑娘悄悄的飞来了,小朋友你感觉到秋天的来临了吗?(出示秋姑娘教具)

  (2)师:老师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星期日一起走出家门上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谁找到了?给我们大家讲一讲。

  (3)幼儿回答各种各样的所见所闻。

  2、观看动画,加深丰富幼儿对秋天特征的认识和印象。

  (1)秋姑娘飞来了,洒落大地一些五颜六色的落叶

  (2)秋雨下了,天气怎么样啦。

  (3)小鸟飞来了,唧唧喳喳的叫着,他们在商量着什么?银杏在随风轻摆。

  (4)拖拉机响了“嘟嘟嘟”,农民伯伯忙着收割了。

  3、激发起幼儿兴趣然后进行分组讨论,确定绘画创作和手工创作命题。

  (1)师:秋天太美了,我们怎样才能把秋天留下来呢?除了绘画,还可以怎样做呢?

  (2)幼儿开始进行分组讨论怎样表现,老师及时肯定并进行简单示范。

  4、幼儿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表现《我喜欢的秋天》。由组长带领进行如何布局?画什么?做什么?明确分工,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1)幼儿分成几组,可进行绘画《秋姑娘》;手工《菊花》;《银杏叶儿》;绘画《小鸟》等的创作。

  (2)幼儿进行绘画,教师进行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

  让孩子们在绘画和手工创作过程中准确和熟练的表达出自己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象的秋天景色。学会合作绘画并有统一的构思和意见。

  5、进行作品展评,请完成绘画和手工创作的小朋友代表讲述作品的内容和想法。选出最美的秋天景色图,并进行发奖。

  6、教师简短总结。

  小朋友们在这次《我喜欢的秋天》绘画创作中学会了许多本领,如:学会了观察、构思、布局还学会了分工与合作,因为小朋友们想自己小组取得胜利就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只有集体合作速度才能加快、力量才能更大、智慧才能更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7、动静结合,增强气氛。

  播放动画歌曲《秋天》,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歌表演,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8、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高高兴兴走出教室,上大自然中去游戏、去观察秋天了!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生命的起源》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1节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本章教学内容从生命起源开始,到生物进化,最后关注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生命的起源》是本章的第一节,也是生物进化的历史起点,主要介绍了生物的起源的过程,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起到理论支持的作用。

  二、说学情

  “盘古开天地”“腐草化萤”“女娲造人”“创世纪”等神话或宗教故事等都涉及生命的起源问题,学生应该能从多个方面获得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有所偏颇、失之科学,因本节内容涉及的年代久远,学生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所以难以理解原始大气与现今大气的成分差异,以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等知识。鉴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文本等资料,并准备多媒体素材,让学生逐步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1.比较并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描述化学进化的过程。

  2.通过分析本节课的几个重要实验,提高实验分析的能力。

  3.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形成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为本节重点内容,而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运用情境创设、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比较法。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化学进化的.过程,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让学生简述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生命发生的神话故事。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能说出“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创世纪”等神话传说或宗教故事,我及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鼓励性评价,随后追问:你们认同神创论的观点吗?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从而引出课题——生命的起源。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神创论观点的错误之处。

  2.新课展开

  这一部分将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自然发生论

  教师通过多媒体简单向学生讲述自然发生论的主要观点: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环节二:生生论

  给学生播放巴斯德鹅颈瓶的实验视频,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最终是谁通过实验证明“腐肉中的微生物也不是来自肉块本身,而是来自微生物的”?

  (2)鹅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论,确立了生生论。生生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对巴斯德的实验有清晰地认识,并且明确生生论的主要观点:生物只能来自生物,不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

  之后设疑:为什么说生生论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从而引出第三个环节。

  环节三:化学进化论

  首先简单介绍宇宙生命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之后讲述化学进化论的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观点,我会播放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动画,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化学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当学生对化学进化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每个阶段的发生场所、条件以及生成物质。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结合板画补充讲解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

  这样,通过直观演示动画、小组讨论以及画示意图,化抽象为直观形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突破本节课难点。

  继续设疑: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吗?从而引出米勒的实验。教师首先讲解米勒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过程。同时在PPT上展示如下几个问题:

  (1)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点模拟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现象?冷凝器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这模拟了什么过程?

  (2)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这样,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得出结论:无机物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以及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之后,教师给学生补充“热泉水口”的相关内容以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核酸的实验,让学生认同:化学进化是可能的,也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3.小结作业

  通过让学生列表对比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让学生进一步梳理知识,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减轻学生的负担。

  让学生课下通过互联网、报刊等媒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最新报道,并与学生交流。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无止境。

  七、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诗与词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背诵、默写本课诗词。

  2.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

  3.感受诗词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词的意思,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辛弃疾、杨万里的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交流课前资料,区别诗词异同

  1.简介作者及黄沙岭。同学互相补充。

  2.讨论题意及表达方式。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诗词,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宋代。一首是词,一首是诗。什么是词?(它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乐唱的,有长短句之分,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你从课题上了解到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

  (3)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重点指导朗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见”同“现”,抓住“见”相机理解“茅店”“社林”“溪桥”从而感知词句意思,还可引导按我们现在的说话顺序来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

  1.再读读课文,感受夜的美妙,夜行的惊喜。你们会越来越喜欢这首词,会用诗人般的眼光感受到这夜晚的美妙,而且也会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这夜行的乐趣。

  2.学生学习,师了解情况。

  3.交流学习情况。

  (1)交流学习上阙。

  师:你最喜欢哪句词?根据学生发言介绍。

  ①指导朗读,体会这夜晚的静、奇、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了,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②指名感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创设情景体会喜悦。“蛙声”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嗅觉、听觉来加以描写。

  师:好一支欢快的丰收交响曲,好一个热烈的丰收庆祝会,此时,它们在说着什么?闻着沁人心脾的稻花香,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你的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该句。

  ③小结,过渡到下阕。皎皎明月,徐徐清风,鹊飞枝摇,蝉叫声声,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个夜晚真美妙呀,我们都沉醉在其中了。(齐读上阕)

  (2)交流学习下阙。

  ①指导欣赏,体会意境。

  不知不觉,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下起了阵雨。)

  伴随着两三点雨滴,可能还会出现——(耀眼的闪电,隐隐的雷声)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意境。

  ②指导朗读,了解心境。

  此时,他迫切需要的是——能躲雨的地方。

  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表现出的惊喜。

  四、总结全文

  1.小结:读到这里,你感觉这个夜晚是——生机勃勃、丰收在望。

  这次夜行充满了——喜悦、乐趣、惊喜。

  2.齐读这首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揭示题目,复习学习方法

  1.以往学习古诗采用的`是哪种学习方法?(学生回顾:采用的是三步学习法——一知诗句,二抓字义,三入诗境。)

  2.继续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

  本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板书作者名)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

  1.初读。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朗读,指导正音:“净”“竟”“映”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指名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注意断句。(指导学生自读自悟,怎样断句好。)

  2.理解诗句意思。

  (1)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自己从诗中读懂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毕竟、四时、接天、无穷、别样等词语)

  (3)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先和同桌练一练。再指名说。

  三、联系实际,展开想象

  1.联系生活中的荷花,回忆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杨万里所见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当时的景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朗诵,走进那个夏天,陪着杨万里的好友林子方走出净慈寺到西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

  2.让学生静静地听范读,静静地想象。

  3.你看到当时的景象了吗?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的“碧”和怎样的“红”。“无穷碧”:不仅指荷塘一望无际,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还指荷叶的“绿”富有变化,嫩绿、浅绿、草绿、碧绿、深绿、浓绿……绿得充满生机。“别样红”指在朝阳的照耀下,荷花格外红艳,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

  4.小结:这“无穷的碧”和“别样的红”,给作者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一番,把这一幕刻入我们的脑海里。

  6.配乐诗朗诵,指导熟读背诵。

  四、课外拓展

  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夏季的景象有着不同的特色,关于夏季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课后题)

  老师也给同学们推荐几句:

  1.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

  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

  3.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白居易)

  选择你喜欢的背一背。

  五、归纳总结

  学了诗词两首,本课的词与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异同呢?(都是写夏季的自然风光,不同点在于一首是词的形式,一首是诗的形式。)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9-08

物理说课稿04-23

说课稿集锦05-23

《守株待兔》说课稿07-16

音乐说课稿06-26

蝴蝶说课稿06-11

初中说课稿06-18

《师说》说课稿06-22

《比的应用》说课稿06-10

《左右》说课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