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7-08 01:00: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十篇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79—81

  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

  关键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细木条钉成的长方形、网格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发展迁移原则

  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反馈教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学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反馈,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接着,我出

  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对好朋友发生了争论了,它们都说是自己的面积要大,你们认为谁的面积要大呢?你是怎么知道谁的面积大呢?

  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大家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数方格,引发猜想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样,采取了数方格的方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格子图,你们来数一数它们的面积是多少?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这时我启发学生猜想,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呢?刚才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大很大的时候,我们也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就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剪拼法,验证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前面在数格子时已经有同学提到用割补的方法来求面积,所以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写完整整个解题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书本P82第1题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

  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先干什么?

  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高,并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一理念。

  2、你会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底要找出与它相对应的高,这样才能准确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第三层:扩展练习:

  1、下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图在课件中)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把平行四边形模型拉近,它们的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通过这个过程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时,越拉近它的面积就越小。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虽然我也很努力地想上好这节课,但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以后在教学中不断改进。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㈠.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第五课时:“解方程”(课本第58-61页,例1—例4)

  ㈡. 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学习解方程的方法与应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㈢.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检验方程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表达术语。

  ㈣. 教学目标:。

  1、掌握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关系解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2、了解教材中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方法,作为必要补充。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教法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探---练三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 口,重点分析研究方程式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并以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说学法

  通过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方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是方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

  4、判断下面两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5+x>6 x+12=16

  想一想x+12=16的解是多少?

  但不是所有的方程的解都是能靠思考得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系统的方程解法。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随着气温的骤然下降,冬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生活在北方,冬季的取暖可是个大问题,这不,经营煤炭的张叔叔又在开始忙着计算了。

  预计今年的煤炭销售量大约是300吨,可是库存仅有180吨,想要满足供应,还要运进多少吨煤炭?

  思考:题中有几个数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假设还要运进的吨数看成x,怎么用方程还表示这其中的关系?

  180+x=300

  教师演示这个方程的解法,并检验。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程列法吗?

  300- x=180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如果每辆货车能运煤10吨,要想把这120吨煤一次运完,要多少辆车?

  ②一个运煤的车队,去掉派出的10辆车,还剩16辆待用,这个车队一共有多少辆车?

  每个题都有两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试着列方程解答。

  3、节约能源,思想教育

  随着煤炭、汽油等能源的价格在逐渐攀升,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在新型能源——太阳能的身上,据统计,一个普通的太阳能用户,相当于每个月节约用电费用20元,那么一年将会节约多少元钱呢?

  4、浏览教材

  我们所用的教材所呈现给我们的解法是依据等式的.性质,让我们一起快速地浏览教材,了解另外一种解方程的方法。

  5、巩固练习

  完成58面“做一做”的两个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方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术解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同学们要勤加练习。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教学反思

  1、教材所呈现的方程解法不利于学生整体上掌握所有类型方程的解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引导学生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组织教学,而把教材当作了必要的补充。

  2、学生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我认为非常简单的数量关系居然无法表达清楚,也不能快速地用方程来表示,说实话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学生的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尽快提高,否则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将会是越来越大。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两张卡片。

  2、多媒体演示课件。

  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整除的含义。

  ①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③教师提出问题:

  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④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⑤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巩固练习。

  ①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A、17和54

  B、9和7

  C、3.6和1.2

  D、10和10

  ②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A、2

  B、3

  C、6

  D、12

  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

  ①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②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

  ③你能仿照书中的(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

  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

  4、巩固练习。

  ①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A、36和9

  B、7和14

  C、45和45

  D、1和100

  ②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A、1

  B、2

  C、6

  D、12

  ③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谁?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

  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

  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五)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反思: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人教版第十册数学课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建立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出示了一个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再出示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后通过例3和例4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②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转化。

  ③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④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正确地进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能探究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四、说教法和学法

  现在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运用谈话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计算、概括出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教给学生发现、探索新知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来龙去脉,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①6米=( )分米=( )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②700厘米=( )分米=( )米

  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4、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这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1×1=1(立方分米)

  师:因为1分米=10厘米,如果把棱长1分米改写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分米或者1000立方厘米来表示,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出:

  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

  师:仿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分米)

  板书: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师生交流总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4、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板书: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5、比较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 10

  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这三者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不同的,即长度十、面积百、体积千,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6、体积单位的互化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从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是怎样进行让学生相互说说后,教师指出: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的方法相同。

  ①出示教学例3

  3.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让学生试一试!

  教师提示: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

  想:因为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000×3.8=3800。

  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

  想:因为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2400÷1000=2.4。

  2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师:请对比例3的这两道小题有什么不同?

  板书: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尝试做了几道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教学例4

  课件出示:一个牛奶包装箱上的尺寸:50×30×40。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教师提示:箱上的尺寸一般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单位:厘米)

  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有两种方法:

  (1)先算出用立方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改写成用立方米作单位。

  (2)先把厘米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算出体积,就是立方米作单位了。

  50厘米=0.5米30厘米=0.3米40厘米=0.4米

  方法一:V=abh=0.5×0.3×0.4=0.06(立方米)

  方法二:V=abh=50×30×40=60000(立方厘米)=60(立方分米)=0.06(立方米)

  【组织学生先自主读题,并进行仔细审题,交流题目的意思,交流解决的方法。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对于这两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验证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发展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口答,说出计算过程。

  1.02立方米=( )立方分米9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0xx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55立方米=( )立方分米 8.63立方米=( )立方分米

  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8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2、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5米,宽1.6米,厚0.0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通过单位换算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第一课时《摸球游戏》103--106页。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抛硬币》,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

  (2)三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摸球游戏》,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一定、经常、偶尔、很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3)三年级下册,学生学过《猜一猜》《转盘游戏》,进一步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

  (4)在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的学习中,他们又认识了等可能性。

  而本学期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三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与发展。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五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能力: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摸球、猜测、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渗透概率的思想,从数的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难点:

  因本课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并掌握用数表示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说教具、学具: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求知欲,我准备了盒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转盘、题卡,给学生准备了(每组)五个摸球的图片、一张表格、两个红圆片、一个白圆片。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用

  (1)引导发现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2)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相互间的合作意识,这两种教学法相结合,批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分交流。

  由以下几部分展开教学(出示流程图):摸球游戏-------机智问答-------感知数据(0、分数、1)----描述生活现象。

  四、说教学程序:

  (一)摸球游戏(复习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谈谈第一个环节:摸球游戏。(贴出五个盒子的图片)

  (课堂情境模拟)“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五个百宝盒,里面装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五个盒子中,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师,我认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里没没有白球!”“我认为5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白球最多有七个!”“我认为2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里面全是白球!”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让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这样的引入,学生既复习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二)机智问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学们,请看第一个盒子,能摸到白球吗?”生:不能。“那么,谁能用一个数来表示1号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师,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没有!”好,我们就用0表示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边写下0)。那么,第二个盒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这时,有的学生说用1表示,有的学生说用2表示,因为里面有2个白球,我让他们进行简短讨论,最后,统一了意见,用1表示一定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边写下1)。

  (三)感知数据,生活中的0和1: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0或1表示呢?这里,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母鸡下蛋的可能性为0,有的学这节数学课真有趣的可能性为1……

  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说,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让他们把数数回归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有了前两个盒子作铺垫,第三个盒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紧接着,我把问题抛向学生“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第四、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让他们自己去先思考,再讨论,再汇报。最好,学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个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8表示的是盒子里共有8个球,共有八种可能的结果,这里的.1是4号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同样,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么。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让学生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给出0和1作铺垫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得出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而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重点,这也是我在处理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特色设计。

  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我让学生小组做课后的“做一做”摸球游戏,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再次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然后,让学生解析为什么有的小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而有的小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数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让学生认识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让学生明白摸球的次数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近标准概率,这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五、说板书

  最后,我说说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学生通过以前所学知识自然过渡到今天所学知识,(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符合学生的识知规律,期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数学与交通》第3节《看图找关系》。本课教学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它既是一个全新的课例,又承接了“折线统计图和数对”的相关知识,学习它能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件行为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现象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法学法:

  1、“引导—探索”是本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只是适当的点拨引领,而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2、为学生提供具有应用性的实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3、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建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在与他人交流,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应用,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引入课题。

  1、 欣赏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表。

  2、 引出课题。

  二、 探究新知,建构模型。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1、多媒体课件呈现情境图,学生看图找信息。

  2、引导学生整理有价值的信息,渗透观察图表的方法。

  (二)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3、利用了解到的信息,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三)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4、用语言描述:请一位小司机来介绍一下这次公共汽车的运行情况。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教材试一试1。

  2、教材试一试2。

  3、教材试一试3。

  四、全课总结,课后拓展。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本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并不难,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对学习活动充满热情?第二,如何将教材中零散的图表设计在大的情境中,既能把所有的知识串连起来,又使问题情境相对完整?带着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和重组,通过“淘气坐公交车去商场” “淘气与同学去上课”,、“淘气与父母去散步”,等情境将课堂内容串连起来,全课以淘气的学习、生活为主线,以理解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为主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对数学图表的认识、解释活动中,唤发了数学的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理念。

  板书设计:

  看图找关系

  纵

  轴 折线

  横 轴

  简洁 明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军营》的主题确立课。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时长、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几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活动背景

  1、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步入少年时代,对未来充满了幻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特别享受父母关爱。因此,利用他们对军人的崇拜之情,带他们走进军营,参观营地,亲身体验军人生活,感悟军人气质,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磨练坚强的意志,有很重要的作用。

  2、今年的7.28洪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伤痛,前来救援的65331部队曾经就驻扎在我们操场上,也让我们的孩子近距离领略了军人的风采,对军营的`生活更加好奇。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军人紧张而有序的生活,体会人民卫士的艰辛,感受生活的安定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之情。

  2、体验军队严格的纪律,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生活作风,以提高学生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了解有关军事、国防的知识。

  4、使学生学有榜样,奋发向上,形成心有祖国、心有集体、心有他人的思想感情。

  5、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重点、难点

  1、保证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及团体协作能力。

  四、活动时长

  8课时

  五、活动前的准备

  1.与驻军单位沟通;

  2.准备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

  3.设计采访卡和各种活动记录表;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

  六、活动流程(主题确立课)

  1、导入

  播放7.28军营抗洪视频以及军营驻扎在我校的照片,创设情境导入。7.28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灾难,学生感触较深,同时抗灾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接触到了我们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学生谈论热情高涨,由学生观后感引导至本课主题生成。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主题分解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军营的问题。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展示,合并筛选。

  (3)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请知道的同学给予解答。

  (4)学生进行讨论对各问题进行归类分组,确立子课题。

  陆军概况

  我国军人总数?

  女军人数量?

  部队分布地区?

  主要职责?

  当兵的条件?

  军人的生活

  军人伙食?

  军人一定要穿军装吗?

  军人的工资有多少?

  军人的假期有多少?

  军人的工作

  军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也是8小时吗?

  训练时间有多少?

  所有军人都会打枪吗?

  军人如何升职?

  军人的学习

  军人需要学习吗?

  军人都学些什么?

  军人有考试吗?

  3、规划活动小组

  (1)学生自由选择喜欢探究的方向。投其所好,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2)但如果出现某组成员数量偏差较大时,教师适当地采用鼓励的方法给予调整。达到人数平衡,确保各组活动顺利进行。

  4、成立活动小组

  (1)由活动小组内所有成员商议确定小组名称,推选小组长,以及确定本组口号。增加新成立活动组成员间的互动。

  (2)各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组名及口号。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小组荣誉感。为各小组团体协作探究做好铺垫。

  5、总结

  (1)对本节课学生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2)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3)鼓励学生课外进行收集整理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及资料的保存。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简析:“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本段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教材共编排了两个例题。前一个例题例5主要解决计算的策略问题,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才能进行计算。后一个例题例6主要解决转化的具体操作问题,即根据商不变性质,如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4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就迫切的想知道如果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呢?正是有了这个疑问,学生对这部分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看,已经具备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这一旧知识迁移转化为新知的能力。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结合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方法,而是小数点的移位方法。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合作交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由于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计算方法,而是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所以本节教材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而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二、总体教学设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结合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以下设想:

  首先是利用创设情境教学策略,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讲与练一组直接口算出结果的除法题,理解转化的.原理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接着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学习新知,要求学生分组研究怎样将刚才口算时思考的转化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最后利用精心设计练习教学策略,结合新课的教学设计3组练习。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前我没有设计复习铺垫和新旧知识对比,也没有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而是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策略创设一个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早饭都吃什么?如果一袋豆浆0.5元,1.5元能买几袋?怎样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板书:一个数除以小数)

  这样设计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转化原理

  教师出示:3.5÷0.74.8÷0.60.72÷0.9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明确: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它们看作整数再除。

  特别讲解0.72÷0.9,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让学生明确看成7.2÷9要比72÷90简便,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转化的原理: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相同的倍数。另外把小数的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不一定都能变成整数。这就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主要为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移动方法这一难点作铺垫。

  结合这一环节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转化的思想是一种很重要得学习数学的方法。

  2、教学例5、例6。

  出示7.65÷0.85

  组织同学们分组研究把口算时思考的转化过程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教师收集几种不同的算式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出来。学生的研究结果我预设有这样几种:

  ①直接列成整数除以整数;②列竖式后,商上点小数点;③正确。

  要求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质疑,分析算错的原因。然后让做对的学生讲解。

  最后教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变成整数。)怎样移动除数

  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呢?(也就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划去没有用的“0”和小数点,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最后怎样计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完毕,指名一人说一说计算方法,同学之间补充小数点移动时的注意事项。再同位互相说一说

  这样设计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更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相互评价、纠错、讲解中理解和掌握新知,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正确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时,突出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这一难点,通过互相交流,突破这一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推和概括能力。

  出示12.6÷0.28

  教师大胆放手,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书,并讲解。教师提问: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强调明确: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的位数不够了要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再一次突出小数点移动方法这一难点。

  (三)巩固拓展

  利用精心设计练习教学策略,结合新课的教学我设计了3组练习。

  第一题,模仿练习,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重点讲解第二小题0.544÷0.16,提醒学生注意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应该变为54.4。

  第二题,数学医院,“做一做”第2题。在做第1题时如果学生中有典型的错例时,可以直接组织学生纠错。

  第三题,选出与各组商相等的算式。

  A4.27÷0.7①427÷7②0.427÷7③42.7÷7

  B0.225÷0.15①225÷15②2.25÷15③22.5÷15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层层递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始终利用知识的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遵循“尝试——探究——应用”的教学主线,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问题中,亲身参与、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探索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上册《认识体积和容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几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展开图以及探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它也是认识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基础,由此可见,学好本课知识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倒进两个杯里水的多少,感知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层次通过判断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来推理验证对三个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判断。通过此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接着揭示体积的概念。

  例7及随后的“试一试”教学容积的意义。教材先让学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中所装的书的体积,形象直观揭示了容积的概念。“试一试”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玻璃杯的容积,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逐步感受玻璃杯的容积。

  二、教学目标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操作、交流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在学习情境中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等数学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物(桃、荔枝、苹果等),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如:对于体积和容积这样抽象的概念,精心设计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放大小不同的水果等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与图形有关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比较几种水果以及水杯中的水所占空间的大小。再如:例7教学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容积的大小。

  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如:例6中三个不同层次的操作及意图,让学生在头脑中深刻地留下了体积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

  4、将所学体积(容积)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练一练”及“练习五”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新课,这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促进师生之间的默契,又能为学习体积作一个铺垫。

  (二)实际操作,感知体积。

  教学例6,按三个层次逐步进行操作。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桃占去了杯中的一些空间;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倒进两个杯里水的多少,感知桃和荔枝这两个水果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层次通过判断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来推理验证对三个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判断。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进行推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接着揭示体积的概念。

  (三)合作学习,探究容积。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已经能够自学一些描述性的知识了,加之学生有了体积意义的认知,例7则采取了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最后再通过交流反馈来及时检查自学效果,从中理解容积的意义。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通过学生找出有体积(容积)的物体,巩固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也使得课堂总结更显活泼更加生动。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

  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16、12)

  2、交代目标: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25

2022五年级数学说课稿06-22

数学活动说课稿08-13

数学说课稿07-22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7-24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09-25

初中数学说课稿08-16

小学数学说课稿05-28

小学数学说课稿06-10

《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