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好朋友》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好朋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朋友》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在自己的需求发生矛盾时,往往以咬人、掐人、打人的行为来解决,攻击性行为较为频繁,经过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点:
1、幼儿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2、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滞后,所以当自己的需求发生矛盾时,以打人的行为来替代语言的表达。
3、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少,没有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说教根本不能起到良好的启迪效果,而音乐所能带来的愉悦体验远胜于其他艺术,以音乐来启迪幼儿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捷径。
二、说教材
《好朋友》这首儿歌,旋律轻快,节奏鲜明,易于小班幼儿理解,能够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经验,真正的寓教于乐。因此,我决定用音乐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来丰富幼儿的交往体验,引导幼儿正确的表达友爱之情,初步学会与同伴交往。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及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就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理解儿歌内容,能自主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明白好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
四、说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重点是: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是音乐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要求,幼儿天生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我们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我把这个作为活动重点,活动中,我用游戏情境激起幼儿的表现欲望,在师幼互动中大胆表现。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在与同伴快乐游戏的过程中,明白好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
小班幼儿年龄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体验较少,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导幼儿明白好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还需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引导。所以,我把这个作为活动难点。
五、说教法
《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此,我采用了谈话法、情境创设法、演示法、情景表演法、参与游戏法等开展本次活动。
六、活动总结
这不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自觉运用《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七、说学法
在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跳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认知基础,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情境及老师,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因此学法是观察学习法和体验式学习法。
八、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一)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
(二)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请另一名配教老师在教师与幼儿谈话时突然出现,焦急又伤心。
教师:小朋友们,快看,那是谁?
2、请配教老师饰演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
配教老师:我是小兔子,我的好朋友--小猴子不见了,我找不到他了,小朋友们,你们帮我找找吧!
配教老师:“小猴子小猴子,你在哪里?”另外一名配教老师扮演小猴子,向着小兔子喊道:“小兔子,我在这里。”两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
配教老师:"谢谢小朋友们帮我找到了好朋友,让我为你们唱首歌吧。"。两位配教老师边唱歌边做动作,将歌词内容展示给孩子们。
教师:小兔子要带着它的好朋友去玩游戏了,我们跟他们说再见吧!
二、理解体验儿歌《找朋友》:
(一)理解儿歌《找朋友》。
教师:小朋友,刚才小兔子唱的这首歌,好听吗?董老师也会唱哦,给你们唱一遍吧,你们都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歌里的小朋友是和好朋友打招呼的呢?
教师小结:儿歌里的小朋友是用“敬个礼、握握手”的方式和好朋友打招呼的,那我们也来学一学吧。(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二)教师和幼儿表演《找朋友》。
教师唱歌并完整地示范,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三、音乐游戏《找朋友》。
(一)教师让幼儿围成圆圈面朝外坐好,边带领幼儿清唱,歌曲边跑外圈示范找朋友的游戏玩法。
(二)教师请个别幼儿跑圈找朋友,其余幼儿哼唱儿歌《找朋友》。
(三)教师请男孩子跑圈找朋友,女孩子哼唱儿歌《找朋友》。
(四)教师请女孩子跑圈找朋友,男孩子哼唱儿歌《找朋友》。
四、结束部分。
九、说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时,可反复进行《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加深孩子们对好朋友的理解,通过鼓励幼儿每次结交不同的新朋友,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交往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好朋友》说课稿2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分析之教材分析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拉手,好朋友”的主题引导其学习设计连续纹样。
2.提出“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人”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入到探究当中来。
(二)教学分析之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造型能力已经有了相对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手工制作活动使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教学分析之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将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美术学科的特殊性,需要给孩子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动画效果,有利于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图片信息,有利于开拓思维,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探索,启发学生正确折叠纸张,设计、制作出有趣的连续纹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学生感受友情的温暖。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好朋友。
(二)教学难点:
能用正确的方法折叠纸张,使剪出的事物是连在一起的.。
四.教学过程
(一)引起活动(激趣感受)
1.课件出示儿歌《找朋友》。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谣形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小朋友们跟着唱一唱,和同学们手拉手,为本课做好情感铺垫。)
2.与小朋友交流:平时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的。
(二)展开活动(探究尝试)
1.游戏“寻找秘密”。
(1)寻找秘密一。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四个小纸人,问学生“谁能帮助老师把他们变成手拉手的好朋友”
(出示“妙妙”工具箱,选择其中的工具,教师示范粘贴好。)
(2)寻找秘密二。
问学生“老师的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谁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示范剪出纸人。
教师故意出错,剪出来的纸人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直接连接起来的,问学生“哪种方法简单,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
出示课件:找到三幅图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教师点动鼠标,画面动起来后呈现出作品,再请学生探究出不同之处的原因,然后及时让学生动手剪出一组简单的手拉手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是能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通过寻找秘密的游戏,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根据二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在这里借助ppt,用直观的形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探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更清晰地掌握教学难点。)
2.交流剪纸心得
教师请一个剪得较好的学生口述自己的剪纸过程,说说为什么剪出来就手拉手的。师生交流手拉手的秘诀:在选择的时候,要选小朋友的两只手都是伸出去的,这样剪出来的小朋友就都能手拉手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到台上为大家重复口述制作方法,找出“要让每个纸人都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要注意什么?”学生经过自主探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本环节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3.欣赏作品,拓展思维。
(1)出示ppt,学生欣赏作品一、二、三,学生观察并思考这跟刚刚动手剪出的手拉手纸人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教师在学生们讨论后,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同时教师指导添画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递进式地欣赏作品,教授了学生如何进行添画,轻松提升了“手拉手纸人”的制作难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到能够“手拉手”的,不仅可以是小朋友,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事物。)
(3)学生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或者是什么,如何添画,如何解决拉手问题?”
3.动手实践,尝试体验。
(1)鼓励学生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享活动(展示评价)
1.创设情境,请小朋友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作品,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作品,为什么喜欢?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四)延伸活动(欣赏升华)
1.搜集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图片,下一课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2.德育渗透。
教师总结:不仅学会了做“手拉手,好朋友”的剪纸作品,还懂得了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五)收藏作品,整理教室
《好朋友》说课稿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数学活动《好朋友》这个活动来自山东省编教材中班上册《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 教材
教材内容及其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身边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身边各种事物、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我选择了歌曲《好朋友》来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希望通过歌曲这一充满童趣、充满活力、充满动感的画面,培养幼儿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锻炼幼儿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看声势谱,会用口念,拍手,拍腿,跺脚等方式表现歌舞欢快的情绪。
难点: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的即兴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声势谱一副请大班幼儿排练情景表演节目或者是图片《好朋友》的音带幼儿用书第一册第14-15页
二 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的思想,主要采用互动游戏法,启发诱导法为了突出重点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表演法:为了让幼儿尽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动上,所以必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节目来拉回幼儿的思维,因此用了适宜的引题题材:找朋友,幼儿基本接受。
教师范唱范念法:要把一首新的诗歌或歌曲传授给幼儿就免不了教师要进行范念或范唱,这样能直观的让幼儿感受到诗歌或歌曲的美妙之处,激发幼儿想念,想唱的欲望。同时教师亲切的语言又能增加师幼的感情,这也突出了师生互动。
音乐欣赏法:音乐唱歌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又能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情景表演法:不仅在活动中起到了动的一面,又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幼儿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诠释了歌曲的.内容,幼儿在边跳边唱的气氛中能身心愉悦。
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用游戏来做一个小插曲,对幼儿来说也是很感兴趣的环节,幼儿能在自己较熟悉的旋律中进行游戏活动,更能提高幼儿游戏得积极性。
三 学法
1 倾听法:幼儿在活动中要多次听教师说,这就需要幼儿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然后来正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范唱时幼儿能仔细倾听就能对幼儿学唱歌曲有很大大帮助。
2 欣赏法:音乐活动就需要幼儿能很好的欣赏音乐,这样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时又能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3 体验法:幼儿在唱歌活动中需要自己唱出来,这就是让幼儿自己体验歌词和旋律。在幼儿不断的体验中从而学会新的歌曲。
4参与游戏法: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当作树叶来进行树的概念习,这也对本活动进行了简单的延伸,幼儿在音乐中同时来进行数学的概念练习,心里比较愉悦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我先请大班的小朋友做情景表演(或出示图片)幼儿一起观看。
然后组织大家一起讨论:表演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由此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我先播放一遍《好朋友》这首歌的旋律,让儿童熟悉一些歌曲的节奏。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听歌,并且会听歌中的句子,说出歌中的内容。带领大家边看声势谱,边用口念形式,熟悉歌曲的节奏。
学习歌曲,引导幼儿有表情,适当的加动作表演。
随着旋律,完整的跟唱。随着旋律,有表情的添加动作演唱。
在让幼儿结对进行表演看着声势谱,会用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演唱,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五 布置作业
把新学的歌曲回去唱给爸爸妈妈听
《好朋友》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好朋友》一课是鄂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篇课文,课文语言简单易懂,便于一年级阅读起步。课文以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口吻,讲述了我在学校的新生活。从孩子稚气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成为一年级新生的无比自豪,感受到与同学建立友情、共同学习玩耍的无比快乐。
二、说学生
对学生来说,这是从拼音过渡到阅读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其中有很多知识点是学生初次认识的。比如第一次认识课文、课题,学会圈画生字,了解什么是句子,认识新的标点感叹号,尝试数句子、写字……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教学细节。但是,对于刚刚接触阅读教学的学生来说,这种简单并不简单,因为学生的阅读就是从这里起步的。面对这些新的内容,学生既陌生,又充满了求知欲。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上、小、儿、习、大”五个生字,认识“好、友、我、学、年、们、是”七个生字。会认“竖钩”,“提”两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校集体生活的喜爱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教学重难点: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识字和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的情感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
四、说教法和学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了“教”,即教会学生方法,和“导”,即引导学生学习,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身上,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充分运用教学情境图,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一个大背景,将每一个教学步骤全都贯穿于学生熟悉的各种课间游戏和交朋友的活动中,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比如设计指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圈生字的教学环节,可以用学生课间常玩的“躲猫猫”游戏;巩固生字认读这一环节,可以用“跳房子”游戏;教学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部分,可以做“找朋友”游戏,通过小组比赛,好朋友互学互帮,将读得准确、流利的伙伴就可以和“笑脸娃娃交朋友”,发奖牌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再现,认识课文。
2、快乐游戏,认读生字。
3、认识标点,读通课文。
4、联系实际,指导朗读。
5、认识笔画,学写生字。
6、教师总结,情感激励。
《好朋友》说课稿5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我针对目前幼儿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个别幼儿在墙上、桌子上乱写乱画。不爱惜自己的书包。同时,我还发现班上有的幼儿不爱惜自己的书包,在书包上乱写乱画,把玩具、糖果、瓜子等东西放进书包里。把书和本子弄皱了,整个书包看起来又脏又乱,又借鉴了生活领域中的《文具盒生气了》一课,自己生成一个活动叫《我的好朋友—书包》。该活动既贴近儿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能通过这个活动,懂得怎样爱惜物品,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领》对学前班的要求和本课活动的具体要求,我把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道要爱惜物品,不浪费、损坏物品。
2、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会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
三、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活动准备
课件、彩色笔、书包、幼儿用书。
五、活动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以课件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纲要》要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对方讲话的习惯,如何培养这一习惯,与老师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把故事制作成课件,像放电影一样放给幼儿看。同时要求幼儿认真看、仔细听。这样就容易记住故事的内容,看完故事后,我又运用启发式提问:“你看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要求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以此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第二个环节: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幼儿的视野。
《纲要》要求我们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幼儿分组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应当爱惜?该怎样爱惜“。这样,就发散了幼儿的思维,他们积极动脑寻找生活中的物品,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第三个环节:看图辨析,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充分显示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幼儿看《幼儿用书》34页—35页的几幅图,让他们自己去辨析,然后再用多媒体显示图片,逐一让幼儿说说这个行为是否是爱惜物品的乖娃娃,并说出为什么。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判断能力,又培养了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操作活动,训练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幼儿更加爱惜自己的东西,在这一环节,我采用“整理书包”这一操作活动来训练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先要去发现能干的幼儿,让他们向小朋友介绍整理书包的方法,从而达到人人都会按分类的步骤来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第五个环节:前后照应,紧扣课题。
在这一活动课结束之前,再回头来看刚才故事里的小朋友—冬冬,他是否懂得爱惜物品,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把刚才的故事接着讲完,同时让幼儿知道知错就改仍是好孩子。
《好朋友》说课稿6
一、说教材
《音乐是好朋友》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轻松优美,歌曲的节奏型x x x /x。 x x/多次出现,亲切而又有童趣。歌曲首尾的节奏句旋律完全相同,既简洁又首尾呼应。歌曲表现了孩子们喜爱音乐之情,同时又传达一个信息,音乐是我们所有人好朋友,音乐无所不在。
二、说目标
1.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感受三拍子的乐曲韵律感,熟悉其节奏型。
2.会用律动以及小乐器表现歌曲,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及思维创造力。
3.体验音乐的美感,让学生真正喜爱音乐去发现更多的音乐朋友。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能用清晰的吐字来演唱,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并且真正喜爱上音乐这个朋友。
歌曲中的难点是附点节奏的演唱和4到低音5的七度音程音准的把握。因为想到的是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这一课歌曲所以怎样能够让低年级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唱会唱好歌曲,我也做了好多考虑和设计,最终以能够吸引孩子的动物角色故事引入并且贯穿整节课。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置以下教学程序:
此歌曲的教学面对的又是二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以学生喜爱的动物和故事来导入,一只正在拉提琴的小松鼠吸引了孩子的目光,以小松鼠为音乐会创作歌曲为由,来和小朋友们共同寻找创作的灵感,从而一步步从认识节奏、音符、再到学唱,
我上课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音符的认识,歌谱的学唱应该不是主要的内容。但是在歌曲中有4到低音5的七度音程的跳跃,而且歌词里就唱到so、 la、si、do这四个音符。于是顺应故事的发展让音符变得可爱而有趣,从而让学生对这四个音符印象深刻,而且我按照音高把音符以阶梯状来安排,学生一目了然。因为是低音,所以本来准备让学生做柯尔文手势的想法变了简单的身体动作,更有创新简单易学,从而在下面听歌找音符时候单纯的欣赏变得有趣而轻松。
听赏过后是歌词的学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歌曲的附点教学在练习节奏和朗读歌词时候都接触过,所以学唱时候稍微提醒下就没有多少问题。全曲的三行乐句主要是歌谱中4到5的七度音程的把握,我用了课件出示旋律线和接口唱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5的音高位置。从线条上看出因为第二乐句的旋律线走向是从低到高的,所以两个唱弱拍的字“永远是”的“是”和“好朋友”的“友”字跟着音高会唱的特别强,我设计了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做拍手、点、点的律动。我认为这一环节的安排,有助于突破难点,使这首歌曲在演唱时候更有韵律感和起伏感。
本节课比较创新的`尝试是在教会歌曲后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和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A级课比赛之前,因为从没有听过教材中的范唱,所以哼唱了几遍之后觉得自己更倾向于缓慢的演唱方式,觉得更抒情更优美、更易于表达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最后,打击乐的加入是课堂气氛的升华,不仅给歌曲演唱增色,而且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的乐器适合给什么情绪的歌曲伴奏,又和开头所说的“音乐会”呼应。
在课结束之前几分钟,我给学生欣赏了生活中常听到的音乐,让他们都觉得很兴奋,不知不觉都跟着一起唱出声音,也使他们明白原来音乐就在他们周围,音乐无处不在,也呼应了这节课的主题,音乐真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朋友。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的歌声中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和xx小学音乐老师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我觉得本节课以丰富的多媒体和有趣的故事让低年级的学生的学歌变得有趣轻松,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在每次的演唱之前我也提出了唱歌的要求,避免了重复的演唱导致学生学得鼓噪无味。一首歌曲中两种不同方式的演唱,是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可以做这些尝试,使音乐的美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打击乐的部分,我忽略了没有试用乐器的小朋友,如果和舞蹈的孩子多交流,多带动他们,我想最后的气氛会更加好。还有和低年级学生上课的语气应该再亲切些,多走近他们,那积极参与的孩子会更多,变得更大胆。
以上是我上的《音乐是好朋友》这课的一些想法,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批评指正。
《好朋友》说课稿7
活动目标:
1、感受不能见到朋友的寂寞、失落的心情。
2、尝试用QQ聊天中多种表达形式,体验对他人的关心和愉悦情感。
3、交流交朋友的多种方法。
准备:
1、电脑、电话、移动电话、带话筒耳机电脑摄像头、联系小卡片若干等。
2、幼儿挂图《QQ聊天》
3、免提功能的电话机接到活动室。
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讲述故事《QQ聊天》一遍。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操作演示。
(1)小松鼠和小白兔在生病隔离其间,通过什么方式关心对方。
(2)小朋友怎么跟不认识的人交朋友(留言、问好、加为好友、看对方介绍等)
(3)教师介绍几种交朋友的方法。
当两朋友相隔很远时,不能见到对方却很想念,你会用什么方法和对方联系,让他知道你的情况。(写信、通电话、留言、录音说话磁带、数码像机拍照、摄像机等)
3、发放联系表,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和朋友交流。
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适当演示传真机、互连网等方法。
附:故事《朋友的信》之二
《QQ聊天》
一连几天,小松鼠在家里没有等到小白兔来找自己玩,感到很失落、很寂寞。小松鼠很想见到他,可自己胆小又不敢到地面去找小白兔。于是,小松鼠打电话给小白兔,原来小白兔感冒了不能出门,小兔说也想找小松鼠玩,可病了只能呆在家里。小松鼠一个人在家很寂寞|、|很失落、心想我怎么才能见到小白兔呢?突然想起妈妈前几天和小白兔妈妈用QQ聊天的情景。有了,小松鼠跟小白兔通过电话约定用电脑来见面,于是他们在QQ用户中找到了对方,并且用了摄像头打开了视频,嘿嘿,真奇怪,小松鼠从电脑上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小白兔,于是唱起歌给小白兔听,小白兔听到歌后高兴地跳下了床,他们俩戴上耳机聊起了天。
几天后小白兔的病好了,两个好朋友约好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
说起也奇怪,草场上不单单只有小白兔、小松鼠还有小花狗、小猪等小动物,他们再也不寂寞、不孤单了。
《好朋友》说课稿8
初夏的清晨,小草在宁静的朝阳下身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如水精灵般的鱼儿在河水里悠游,一个头带粉红蝴蝶结的小女孩坐在河边,两只胖胖的小脚在清澈的水里和鱼儿嬉戏着看着照片中的自己和那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那个美丽而干净的地方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幼儿老师,看着照片,看着越来越被污染了的周围环境,我是多么的想让孩子们也能和儿时的我一样,和嫩绿的小草为伴,与清澈的小河为友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之所以要设立这样的节日,我想那是由于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儿时的小河已不是那么的'清澈如初,对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最关注的问题。做为一个幼儿教师我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何不借此契机,开展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环保活动,并以此做为献给地球妈妈的礼物!环保的范围很宽,针对班上小朋友对水特别感兴趣的这一特点我们把这一次的环保活动的主题确立为:水—我们的好朋友。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开展了以下的几个活动:
一、认知活动—有趣的水
通过这个活动让小朋友了解到了水的特性。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特别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比如老师在问小朋友水有没有颜色时,小朋友中分成了两派,发生的争执,一部份小朋友说水是白色的,一部分小朋友说水是透明的。老师为了让小朋友明白水是透明的,特别做了一个实验,让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了水不是白色的,是透明的。
二、实验:浮与沉
通过实验,小朋友知道了水有浮力,一些小朋友还为积木能不能沉下去争论了很久。
三、讨论活动:没有水我们会怎样。
李昊川说:没有水我们就会渴死。
夏月月说:洗衣服需要水,水能够冲掉衣服上的脏东西,没有水我们就没有干净的衣服穿。
王家鹏说:没有水就不能洗手、洗脸了,我们就会变成大花猫。
周羽萱说:没有水就没有干净的车子开。因为没有水洗车了。
这次讨论小朋友各抒其见,通过这次激烈的讨论,小朋友都明白了我们离不开水,而且知道了平时要多喝水才能少生病,特别是平时不爱喝水的小朋友一下就变得爱喝水了。
四、参观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小朋友通过参观厌氧沉淀池、浮萍池,再次知道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不仅人离不开水,小花小草也离不开水,还有好多小动物都需要水。通过在公园里参观了环保示范点,小朋友学到了很多环保的小口号,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去参观鱼池,小朋友知道了水是鱼的家,我们不能往水里丢垃圾,破坏小鱼的家,如果水太脏,鱼儿就会死亡或者变异。
《好朋友》说课稿9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你是我的好朋友》,下面我讲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亮点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解析:
《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关于“我与学校”的教学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在集体中”。关注的核心是如何帮助儿童形成对同伴关系和集体与个人关系的积极认识。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与好朋友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感受友谊的珍贵,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欣赏与宽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她)学习。我整体翻阅了一遍教材,发现这一内容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且后面相同的内容基本没有。四年级学生都已经结交了一些朋友。对于“朋友”的理解,在他们眼里更多的是合得来的“玩伴”:一起上学,一同玩耍,他们乐意与好朋友在一起,但他们的这种友情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会闹不和。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抓住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唤起学生拥有朋友的快乐情感体验,感受友谊的可贵和珍惜友谊,从而激起他们拥有更多真正的朋友的欲望。因为现在的独生子较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因此本课的难点就是初步辨明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以及打心底里去赏识朋友的闪光点。
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是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拥有友谊的快乐,体会友谊的可贵。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故事、讨论、制作并赠送闪光卡等方法学会欣赏与宽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她)学习。通过辨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解决交友过程中的困惑。在和朋友发生不愉快事件后,能够化解矛,让友情持久稳固。道德情感是道德诸要素的核心。第一课时重在情感培养,追求一种珍惜友情的情感生成、发展,乃至升华的过程。以情感驱动,促进认知提高,来辐射第二课时技能的培养,从而促进道德发展。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写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友谊的珍贵,知道拥有一些好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2、能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讲讲朋友之间发生令人难忘的.事情。
教学重点:深切感受到拥有朋友的快乐,体会友谊的可贵。
教学难点:体会友谊的可贵。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子表、数码相机、
学生:回忆与好朋友交往中最难忘的事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活动体验法:在看看照片、听听故事、议议问题、做做游戏等多种活动中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真快乐,友谊真可贵。
学法:(1)自主探究法(2)合作交流法
三、教学过程:
(一)照片欣赏调动感情
1、欣赏一组学生共同玩耍、共同学习的合照
2、师:你看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你看,能拥有一些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进步的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朋友”这一个温馨的话题。
4、板书课题:你是我的好朋友
(设计说明:照片源于学生生活,唤起学生的记忆,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感受与朋友一起学习、活动时的快乐)
(二)介绍朋友感受友情
1、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姓名、个性、爱好等。
2、说说我的朋友的故事
师:每个人的好朋友都不尽相同,老师很想知道:你怎么会与他(或他们)成为好朋友?与好朋友在一起一定会有不少难忘的故事,能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事吗?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共同爱好;共度时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欢乐
(设计说明:课前调查或是课前准备是品德课必须的,这个问题课前已经让学生好好回忆了,这样会较好的打开学生的思维和他们的话匣子,汇聚生活中的点滴,重温朋友之间的互助、快乐。)
3、游戏活动体验快乐
学生做游戏:我做——你猜
规则:(1)请三组好朋友上来活动,每组两人,一人比划,另一人猜
(2)、比划者提示时不能透漏答案中的任何一个字,可以用动作、表情提示。
(3)、每次游戏的时间为二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都算成功。(动物、水果、体育)
4、有朋友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有位诗人忍不住提笔写了一首小诗——《快乐朋友》,教师配乐朗诵后,学生齐诵
(设计说明:游戏、诗歌,浑然一体,从生活中的现场的朋友间的默契和快乐提升到诗歌中快乐,直接参与实际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三)故事提升友谊可贵
1、故事明理:《等春天再回来》
(1)教师讲述
小熊和小鸟,一个巨大,住在山洞里,用腿走路;一个娇小,住在绿树上,用翅膀飞行,但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散步、聊天、看报纸,他们的友谊跨越了天南地北的差异。冬天来临,小鸟要到南方避寒,小熊要冬眠,他们必须分开,但他们约好春天再相见。再要好的朋友,都有各自的未来要努力,但只要在心中记住彼此的一切,友谊的力量会让春天早点到来。
(2)听完后,交流:小熊和小鸟如果没有对方,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哪里让你最感动?
(3)学生交流
(4)小结:再要好的朋友,都有各自的未来要努力,但只要在心中记住彼此的一切,友谊的力量会让春天早点到来。
(设计说明:最经典的友谊故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故事,但离学生现有的经验较遥远,所以没有选用。绘本《等春天再回来》小熊和小鸟之间感人的友谊故事,更贴近学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之动容,感受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共快乐,还可以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增添光彩,友谊是多么可贵。)
2师生齐诵名言:
(师)巴金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光彩。
(男生)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女生)培根说:友谊的一大奇特的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的快乐将会变成双倍;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的忧愁便会分掉一半。
(指名)我说:
(设计说明:把学生与名人相提并论,学生倍感鼓舞,学生口中最稚嫩的话语也许就是对友谊最朴素最真挚的理解,也是对整堂课情感的小结。)
(四)现场互动感情升华
师:孩子们,让我们用最自然的动作,可以是一个轻轻的拥抱,或是一句悄悄地话语,或是送给朋友你为朋友画的画像,哪怕只是片言只语,向你最亲爱的朋友表示你心中的友谊吧!(学生在歌曲声《友谊天长地久》中随意离开座位,与朋友相互交流。教师用数码相机捕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倾诉时的镜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现场把照片制作成幻灯片形式,以备下一个总结环节用。)
(设计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总结下课
四、教学亮点:
注重活动体验——活动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也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学中,我们以活动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引导儿童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道德的生成、发展。本教学设计中,有很多具体的活动。如动一动,我来比划你来猜;说一说,即学生一边展示照片、礼物、纪念品等,一边讲朋友之间的故事;念一念《快乐朋友》;议一议交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学一学名人名言……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和友谊的可贵。
资源鲜活自然——不管是《触摸童心的脉动》这个讲座《话说“生本课堂”》,关键词是学生,是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通过教学,让生活融入课堂。这堂课教师似乎是很平常地和学生看看学生自己的生活照片,认识学生的好朋友,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交流心得,听听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情感的碰撞、心与心的交融。
课时划分得当——我在网上也搜索了一些有关本文的相关教学设计,基本上都是把书上所有的内容都在一堂课内讲完。在备课前我也十分矛盾,如,找找说说朋友的闪光点,制作卡片并赠送要不要一起设计在内等,设计进去看上去内容会“更充实”,活动会“更多样”。最后,我经过再三考虑,分析教材,整体把握整堂课的结构,觉得像这种以情感性为主的文本,如果走马观花,看似热闹,实没深悟,教学实效性会大打折扣,最终我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忍痛割爱。
总之,我觉得自己的亮点时各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得当,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课。每课时各有重难点,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运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很好的创设一种既动感十足,又静中有悟的和谐的教学氛围。
《好朋友》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动物好朋友》选自凤凰康轩教材中班语言领域中的一首儿歌,它是一首连锁调儿歌,在两个句子连接时,每一句结尾的词语都是下一句的开头,就好像在玩接龙游戏似的。儿歌中的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也比较吸引幼儿的兴趣,并以动物间的团结有序引导着幼儿有序的进行各项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根据图谱初步学习儿歌。
这是从孩子的知识培养维度考虑制定的。孩子初次学习儿歌,很难完整掌握内容,加上儿歌内容是比较长的,所以我利用图谱,从儿歌内容的顺序出发,让幼儿逐步理解儿歌内容,以此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的孩子虽然能独立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讲话有时会断断续续,无法独立的描述自己心里所想,需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利用语句的复述来促进幼儿的完整话讲述能力,这个目标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3、通过游戏体验儿歌的趣味。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情感态度培养维度出发制定的,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感受儿歌的趣味,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们中班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建立的情感态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儿歌中所涉及的动物。
物质准备:草地背景图一幅,各种小动物图片一张,各种动物头饰各四个,儿歌录音,完整的图谱结合的儿歌。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图谱,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依照儿歌内容,依次出现的小动物按顺序排好队,清晰地表现出了儿歌内容的发展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合作”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法:利用背景图片(草地),烘托氛围,这一情景也让孩子进入了故事情境,为后面儿歌中出现的小动物增加了神秘感,让幼儿迫不及待的猜想接下来的事情。
设问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直观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这个儿歌虽然内容简单,但是涉及的动物很多,容易混淆,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孩子对儿歌中动物的先后出场顺序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讨论交流发,如讨论:“小山羊去干什么了,小朋友们猜一猜” ,“小兔子是去摘花还是插花呢?为什么不能摘花呢”“ 小青蛙接下来会干什么呢?”等等,给幼儿自己思考的空间。
(二)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草地)以及角色图,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孩子抓住儿歌内容线索,了解儿歌内容。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讨论的形式能给孩子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孩子通过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小动物依次出现”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先后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儿歌内容、语言的学习。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动物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与同伴间合作的美好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引入主题——欣赏儿歌——巩固儿歌,体验乐趣
1、引入主题
(1)出示草原背景图,寻找小动物。
我出示草地图,展开谈话:“小朋友们,听说大草原里来了很多小动物们,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
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儿歌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孩子对儿歌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同时,在幼儿的讨论和猜想中,引出故事的内容。
(2)依次出小动物,引出儿歌内容。
我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
哎,你看,谁来了?
小山羊去干什么?
远处一蹦一跳的'来了一位小动物,仔细看看它是谁?(小白兔)
此环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儿歌内容,通过提问法,帮助孩子了解儿歌的主要角色,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欣赏儿歌
(1)播放录音,完整感知儿歌。
我播放事先录好的儿歌录音,并出示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儿歌内容。此环节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完整的句子,并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结合,达到无意识识字的效果。
(2)幼儿跟读儿歌。
3、巩固儿歌,体验儿歌乐趣。
(1)变魔术,继续巩固儿歌。
师把儿歌中的部分动物以变魔术的形式拿走,让幼儿猜猜谁不见了,并继续朗诵,加深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2)角色扮演,体验乐趣。
4、延伸活动
故事表演: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所以我觉得这种孩子参与的形式能让孩子较深刻地感悟到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情感以及好朋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并一遍朗诵儿歌,一遍角色表演,体感受到了儿歌的乐趣。
六、说设计亮点
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习得的结果。”图谱简单明了,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有趣性,现在的幼儿们思维非常活跃,运用图谱进行教学,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好朋友》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天坛路幼儿园中一班的语言老师孔秀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动物好朋友》,下面我分为六大部分来进行。
一、说教材
《动物好朋友》选自凤凰康轩教材中班语言领域中的一首儿歌,它是一首连锁调儿歌,在两个句子连接时,每一句结尾的词语都是下一句的开头,就好像在玩接龙游戏似的。儿歌中的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也比较吸引幼儿的兴趣,并以动物间的团结有序引导着幼儿有序的进行各项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根据图谱初步学习儿歌。
这是从幼儿的知识培养维度考虑制定的。幼儿初次学习儿歌,很难完整掌握内容,加上儿歌内容是比较长的,所以我利用图谱,从儿歌内容的顺序出发,让幼儿逐步理解儿歌内容,以此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的幼儿虽然能独立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讲话有时会断断续续,无法独立的描述自己心里所想,需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利用语句的复述来促进幼儿的完整话讲述能力,这个目标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3、通过游戏体验儿歌的趣味。
这个目标是从幼儿情感态度培养维度出发制定的,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感受儿歌的趣味,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们中班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建立的情感态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标。
三、说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儿歌中所涉及的动物。
物质准备:草地背景图一幅,各种小动物图片一张,各种动物头饰各四个,儿歌录音,完整的图谱结合的儿歌。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图谱,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依照儿歌内容,依次出现的小动物按顺序排好队,清晰地表现出了儿歌内容的发展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合作”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法:利用背景图片(草地),烘托氛围,这一情景也让幼儿进入了故事情境,为后面儿歌中出现的小动物增加了神秘感,让幼儿迫不及待的猜想接下来的事情。
设问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直观演示法:由于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这个儿歌虽然内容简单,但是涉及的动物很多,容易混淆,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幼儿对儿歌中动物的先后出场顺序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讨论交流发,如讨论:“小山羊去干什么了,小朋友们猜一猜” ,“小兔子是去摘花还是插花呢?为什么不能摘花呢”“ 小青蛙接下来会干什么呢?”等等,给幼儿自己思考的空间。
(二)学法
依据“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观察法:幼儿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草地)以及角色图,这样不仅增强幼儿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幼儿抓住儿歌内容线索,了解儿歌内容。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讨论的形式能给幼儿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幼儿通过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幼儿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小动物依次出现”过程图的环节中,幼儿们在先后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儿歌内容、语言的学习。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动物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与同伴间合作的美好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引入主题——欣赏儿歌——巩固儿歌,体验乐趣
1、引入主题
(1)出示草原背景图,寻找小动物。
我出示草地图,展开谈话:“小朋友们,听说大草原里来了很多小动物们,我们一起去找找他们吧?”
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儿歌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幼儿对儿歌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同时,在幼儿的讨论和猜想中,引出故事的内容。
(2)依次出小动物,引出儿歌内容。
我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
哎,你看,谁来了?
小山羊去干什么?
远处一蹦一跳的来了一位小动物,仔细看看它是谁?(小白兔)
此环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儿歌内容,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了解儿歌的主要角色,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欣赏儿歌
(1)播放录音,完整感知儿歌。
我播放事先录好的儿歌录音,并出示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儿歌内容。此环节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完整的句子,并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结合,达到无意识识字的效果。
(2)幼儿跟读儿歌。
3、巩固儿歌,体验儿歌乐趣。
(1)变魔术,继续巩固儿歌。
师把儿歌中的部分动物以变魔术的形式拿走,让幼儿猜猜谁不见了,并继续朗诵,加深对儿歌内容的记忆。
(2)角色扮演,体验乐趣。
4、延伸活动
故事表演: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所以我觉得这种幼儿参与的形式能让幼儿较深刻地感悟到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情感以及好朋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并一遍朗诵儿歌,一遍角色表演,体感受到了儿歌的乐趣。
六、说设计亮点
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习得的结果。”图谱简单明了,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有趣性,现在的幼儿们思维非常活跃,运用图谱进行教学,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好朋友》说课稿12
一、背景分析:
《好朋友》是一篇内容简单却很有意义的童话,先是用整齐对称的文字描述了四组关系密切的生活用品,通过孩子们简单的推理,第五组鸟与鸟笼也应是一对好朋友,可此时作品笔锋一转,一贯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鲜明主题就此诞生。语言活动借助一个有趣的童话,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赋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是孩子学会辨别、观察与体谅,在听听、说说、找找中既了解故事内容,又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找找中理解童话内容。
2.学习迁移生活经验,丰富联想,大胆讲述。
3.喜爱大自然,乐于和鸟类做朋友。
三、过程介绍:
活动开始,我用韵律活动“找朋友”,让幼儿感受找到好朋友的乐趣。
接下来引出童话欣赏《找朋友》,让幼儿认真听,让幼儿想和好朋友在一起心里怎么样。
展示教学软件,引导幼儿讲述。
1.先观察小鸟的家里有什么:窗户、门、桌子、雨衣、椅子、茶壶、茶杯、小鸟等。
2.然后给它们进行配对,说说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
迁移生活经验,丰富联想,大胆讲述。
1.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能成为好朋友?
深入探讨:寻找小鸟的朋友
1.有的认为鸟笼是小鸟的家,应该是好朋友。
2.有的认为小鸟不会愿意和鸟笼做好朋友,因为小鸟关在笼里,
不能飞,很可怜的。
说一说为什么小鸟不愿做鸟笼的朋友,它的好朋友到底是谁?
1.小鸟在鸟笼里没有自由,所以不是好朋友。
2.蓝天、白云是小鸟的好朋友。
3.要保护小鸟,做它的好朋友。
最后,我请小朋友来做游戏,让它们随着音乐找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实物的好朋友。引导他们可以找更多的好朋友。
整个活动,孩子们表现十分投入,移动的画面和寻找之后的满足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提问给予孩子们很大的空间。
孩子们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发现第一背景上书和书架也可以做朋友,但是,由于童话中没有这一细节,因而教师未将其设计进去,为了不让幼儿失望,教师立即用笔指图片,向孩子们说:“老师来让它们做好朋友把!”教师和幼儿一起说:“书架对书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书说:‘对!’”用灵活的应变来弥补前面的不足,随机应变是教师必备的能力,这会让孩子和老师都有所收获,同时,使活动圆满成功。
《好朋友》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颂小朋友之间的真挚朴素的友谊。歌曲旋律活泼,节奏紧凑,且简单易懂,并深入了农村生活。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之情。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就是通过多媒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通过用天真、活泼的声音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讨论、创编、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伴奏,同时体会相互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的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学生随乐曲《找朋友》音乐共同律动进教室,以此来创设“音乐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二)歌曲教学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边听边用不同角色的律动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歌曲,二是歌曲处理。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聆听歌曲,而是通过看多媒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改变歌曲的速度、运用不同的情绪的来演唱各个角色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在他们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好朋友》说课稿1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我的好朋友》。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课标也要求他们能观察周围的世界,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本次习作《我的好朋友》是本单元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心心相知的伯牙子期、一见如故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情深意重的山和海,都是编者在有意引导学生感知“朋友”的.话题,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朋友人人都有,但如何指导学生选择他和朋友之间的一件典型事例,突出朋友的特点,则可能会让学生颇为头疼。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欣赏漫画激趣导入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课伊始,教师出示了有趣的人物漫画,让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人物漫画是采用夸张谐趣的手法凸显人物的特点,在看是不经意的一猜中,既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又为学生在习作时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作好了铺垫。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这一环节,我们借泡泡语的提示,从外貌、爱好、事例等帮助学生把握本次习作的重点,明确习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抓住特点描述外貌
首先,我们回顾画家抓住人物特点把画画得活灵活现的方法,让学生让学生明确,只要抓住好朋友的特点,就能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紧接着,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机引导学生不仅要抓住特点观察,而且要观察有序。
四、再现事例突破难点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指导学生下笔成文的一个好方法。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长期以来,我们关注外面的精彩,却忽视了身边的美丽;挖掘外面的金子,却忽视了身边的宝藏。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欲将步子放慢一点,走得踏实一点,让作文教学回归课本,以力求通过课文这个载体,进行学生写作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本单元教材,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知道可以用一人一事,一人多事等方法来写人。
五、下笔成文展示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非无事可做,教师要巡视,了解学情,留心学生好的开头,好的选材,好的语言表达。为评讲做好准备。
六、激励评价习作分享
此环节我们设计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赏评方式,教师将巡视过程中积累的评价素材展示出来,通过评讲润物细无声地再次对习作技巧、选材、语言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再思考,教与学呈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在互相赏评片断、自评的过程中,体验在作文课堂中的成功感。
《好朋友》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说课的课题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好朋友》——竖笛。这单元一共两课时完成。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内容有介绍坚笛的构造、特点以及它的吹奏法。
“器乐演奏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它的结构简洁、音色悠扬,简便易学,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以它为主的小乐队,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这节课有三项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掌握竖笛的基本构造、特点。
(2)会吹奏C大调音阶。
(3)能独立演奏和与他人合作演奏乐曲《小星星》、《四季歌》片段。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这一课时的重点、难点定为:
重点:C大调音阶
难点:乐曲《小星星》、《四季歌》片段的吹奏
二、说学情
我校是北岸一所农村中学,学生没有接触过器乐教学,竖笛这种乐器只是见过,接触很少,因此要讲清楚它的发声原理及各种注意事项,让学生多参与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说教法
为达到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讲授法、示范法、比较法、启发法这几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运用讲授法主要是介绍竖笛的构造、特点等基本常识,让学生对竖笛有所了解,并能对吹奏竖笛作铺垫
示范法:通过示范吹奏竖笛,让学生去感受竖笛音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比较法:学生吹奏的方法对或错,出现的问题,我针对异同点进行比较,并及时指导与解决
启示法: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启示学生亲身体验吹奏乐器的乐趣,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合奏培养群体合作精神
四、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一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了:
1、直观观察法:了解竖笛的构造、特点以及它的基本常识
2、即兴表现法:让学生参与试奏竖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思维能力
3、探索表现法:通过演练———吹奏———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五、教学程序
环节
教学主要措施
实施意图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可不一般,上课时它藏在书包里,下课时它和我们玩耍。大家愿不愿意和它交朋友?这位朋友就是———————竖笛。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拿出竖笛展示)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很喜欢交朋友,通过介绍一位神秘的新朋友,让学生渴望与这位认识并了解它,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简介竖笛
(1)结构
我把竖笛跟我们人来比较,竖笛是由4个部分来构成的,我把这4个部分比作人的头、上身、下身、脚来介绍:吹口————头、笛头————上身、发音孔(笛身)—————下身、笛尾——————脚
(2)特点
a音色悠扬b简便易学
我采用跟电子琴相比较,然后播放竖笛吹奏的乐曲,让学生说出它的特点。
这样形象、直观的比较和对比让学生容易的掌握与牢记。
2、介绍持笛方法与吹法
请一位学生到上面来,指导该学生根据持笛的三个方法进行持笛,让其他学生以这三个持笛方法为标准进行点评与练习。接下来介绍吹法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能进行解决。
3、竖笛的指法表(C大调音阶的练习)
我采用多媒体显示竖笛的指法图,黑圆块的孔表示用手按住,白圆圈的孔表示手指松开,我按照大屏幕显示的指法图先示范一遍音阶,然后让学生用以下方法来练习:
a空笛练指法: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靠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唱音的唱名
b空笛练吐奏: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靠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发“tu”音,练习吐奏
c随琴声走音阶:就是让学生跟着琴来练习音阶
练习后每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试吹,让学生自己进行点评
学生互评,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试奏与练习
4、乐曲《小星星》片段和《四季歌》片段的练习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以下的练习法:
a随琴视唱乐曲旋律
b随琴空笛练指法
c随琴空笛练吐奏
d自由练习吹奏乐曲
e随琴齐奏乐曲
练习过程中大屏幕显示吹奏是要注意的问题,
l按孔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大拇指和小指撑开,托住笛身。注意小指放在竖笛下面的错误。(屏幕显示正确与错误姿势)
l吹奏时的手势。手指伸直,不要弯曲,打开音孔时手指不要抬得过高,吹奏时音孔必须按严,检查的方法是看指肚中间是否有一个圈印。(屏幕显示正确与错误的手势)
l笛头含在嘴中,一般下唇含住笛头上端的三分之一。
l吹奏时嘴唇两角如微笑状,不要鼓腮。
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接受
边吹边比较,对前面知识的巩固
(四)、声声乐悠悠
5、小乐队的演奏(四季歌)
l选出几位学生用打击乐,其他的吹奏竖笛,进行练奏后。
l分组讨论,启发学生为乐曲设计演奏方案。我是这样安排的:分成4个小组,每组发一张纸。老师启发、指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演奏方案并写在纸上,把它们投影。
l各小组分别汇报演奏,学生互评,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设计—————演奏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让学生自行设计演奏,并自信地进行演奏,培育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目标
(五)、小结
6、合奏表演
老师指挥,全体学生合奏,师生共同演奏《四季歌》。
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让学生懂得乐器之间是融洽、和谐的!
(六)、板书设计
我的好朋友——————竖笛(六孔)
1、结构6、指法表
2、特点●●●●●●○○
3、持笛方法●●●●●○●●
4、演奏姿势●●●●○○●●
5、吹法●●●○○○○●
●●○○○○●●
●○○○○○●●
5 6 7 1 2 3 4 5
以简单明了的板书再现重点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好朋友》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好朋友说课稿最新范文06-17
说课稿09-08
好朋友教案08-04
泉水说课稿10-26
绿毛龟说课稿11-18
《雷雨》说课稿11-19
说课稿范文11-22
《爱莲说》说课稿11-14
《秋天》说课稿12-24
《送行》说课稿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