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钟表》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钟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画钟、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画一画钟面,做一做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画下来。同时选两个画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接下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与自己的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钟表》说课稿2
“认识钟表”是冀教版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认识整时虽是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通过教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以聪聪的星期天为情景,呈现了聪聪在不同时刻都在干什么,以7点、9点、12点半、3点半、5点半为例,从而让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课后还设计了3道练习,贴近生活,富于童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钟表的过程。
2、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会看整时、半时。
3、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数
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数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体验成功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钟表店去看看,你们愿意吗?”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面)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你都知道关于钟表的那些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钟表的作用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起床时间,从而让教师了解了学生收集时间信息的情况,学生更明确了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观察: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
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教学整时
(1)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后教师引导:2点,还可以说成2时。
(2)再出示4时,让学生再说说是什么时刻,并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3)出示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同时谈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4)出示2、4、8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方介绍给大家。
总结:分针指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让学生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拨出3时,6时等时刻,并展示给大家看。
3、教学半时
出示半时的钟面,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什么时刻。自己动手拨一拨。
4.出示情景图:聪聪的一天
(1)师谈话: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说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聪聪都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两个同样的时间“9时”? 并说说自已在这两个时刻的时候分别在做什么?从而向学生渗透一天有24小时和学会用上午下午。
(3)让学生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在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认识钟表》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要求学生掌握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读法,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三、教学模式
教法: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讨论合作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拨一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猜谜导入课题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钟表的作用,初步纠正几点,在数学上叫做几时。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的组成。(活动一:画一画)
2.认读整时。(小明的一天,动脑筋,观察总结)
3.时间表示法,写出时刻。
认识钟面,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和空的表盘来自己动手画一画,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整时是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活动二:拨一拨;活动三:找朋友。拨一拨是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找朋友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1.钟面认识:12个数,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3.时刻的读写方法
把一节课所教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固化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课件出示预设好的问题,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当堂纠错并讲解。
五、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认识钟表12个数
写作:7:00时针(短粗)
分针(细长)
二、认识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六、课堂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的掌握钟面,整时的读写法。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授课时教师用的钟表以及课前让学生们自己制作的钟表。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
得: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画一画,拨一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失:由于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索的规范不够,虽然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认识钟表》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记录整时。
2、通过读、想、说、练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整时的表示方法。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3分钟)
小主持人主持,两分钟的小视频——《一寸光阴一寸金与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记录时间,再介绍现在生活中人们用什么记录时间。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生齐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准备开始学习任务。
三、小组交流(5分钟)
心中带着目标,拿出前置小研究和准备好的钟表,小组讨论积极配合,动手操作,分工明确。
四、小组展示(15分钟)
小组长:带领孩子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小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题,我发现钟面上面有数字,有时针,有分针,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交流:我还发现了时针长,分针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时针转得慢,时针转的快。
生2:在展台下边说边展示第二题,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我的汇报完毕,谁愿与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过程中,师适时板书)
生交流:你说的很好,就是说的有点慢,没有珍惜时间;你说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吗?(此时,师适时引导。两种写法都可以,审清题意,选择适当的写法。)
生3:我来给大家汇报第三题,整时的写法,读法。生交流。
生4:我来给大家汇报最后一题。
生交流:你画的`针不直;你画的两个针长短差不多,我们分不清。
五、谈收获(5分钟)
生做小老师进行汇报,老师带着孩子再次强调重难点。
六、我会练(8分钟)
小明的一天,生准确的说出小明每个时间点在做什么。
并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做一张自己的时间作息表,用来提醒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七、赠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课)
《认识钟表》说课稿5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认识钟表》说课稿6
一、整体说明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学习“时间的计算”以及“24时计时法”等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生能否牢固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非常关键。
(二)学生情况简析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会了认读整时和半时。同时在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的认知经验。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互教互助,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观察发现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合作学习法等。
(四)教学整体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多而零乱,我准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一方面让会认读钟表的学生保持极高的学习兴致,能把自己的经验具体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语言;另一方面也让还不会看钟面的学生能在愉快、和谐、自主的环境中主动接受知识。本节课的练习部分是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一原则而设计的。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1时=60分;认识用“×:××”表示的时刻,会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能合理地利用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二)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
(三)难点的突破:针对“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这一难点,我准备采用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置学生于积极的观察、分析和小组辩论活动之中。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1、整时时刻的认读
2、用看图说话的方式,以引导学生说明“一位小学生的作息时间”来导入课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交流、辩识、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了解有关钟面的基础知识。
首先,在教学中,我利用钟面模型的课件以及学生手中的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解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立起“我能行”、“我真的很棒”的信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认识1分钟,并通过“数一数自己的脉搏在一分钟里能跳动多少次”活动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然后,交代1小时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时、分之间的进率关系(1时=60分)。从而为以后的时间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作学习如何看钟面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演示在9:00时刻的基础上表针走到9:05的过程,让学生目睹“分针走过9时整后,又继续走了5小格,这就是9时零5分。再依次出现6时10分、7时30分让学生认读。
在这部分内容中,“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点的时刻”是本课难点所在,针对这一难点,我利用两个可爱的小动物争论的场面,引导学生进入小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在操作中提高,总结规律、突破难点。而且使学生警惕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千万别做那只小笨猪!”
解决这一难点后,大量的认读巩固也至关重要。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调动的钟表及学生手中的实物,继续采取学生互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生生互考、互练,将以往的“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让全体学生都有交流的空间。达到能熟练认读钟表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巩固、应用知识。将数学还原回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整个练习部分以闯关形式出现,极具挑战性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关:“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的问题设计,意在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
第二和第三关:“找出分针和时针”的问题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四关:“选择合适的时间再用线连起来”的问题设计,为的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内容虽然多而零乱,但并不难理解,只要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教师把握好讲课的速度,学生应有一定的能力扎实地掌握。同时,我们也不能期望以往不会认读钟表的学生仅仅在一节课中就把有关时间的知识全部熟练掌握。尤其是像认读3时55分这样的难点。而且,在学习了非整时时刻的认读后,还有可能引起个别学生学习上的负迁移。可能会把整时的时刻读成“×时60分”等等。这就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提高。)
《认识钟表》说课稿7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二课时。
本单元教学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内容结构如下: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共计两课时。本节课在认识钟面及整时基础上认识半时,发现半时指针的化向特点,是今后学习时、分、秒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认识半时;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半时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实现以上目标,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运用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体验感悟半时指针位置的特点。
目前,电子多媒体走进课堂,吸引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使用课件,而是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比较有效地使用了实物投影,学生亲手拔一拔、画一画、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练习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读时间、写时间、画指针等内容,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多侧面积累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力量。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采用“情境体验---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包括“回顾旧知——发现新知——理解应用——总结概括”四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符号的过程,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教学伊始,寻找神秘嘉宾——一位时间老人就在孩子们中间,找找看?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时间的世界中,使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钟表的知识?”这一问题密切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且以故事情境为切入点,回顾整时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迁移发现获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半时比整时学习起来更难一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周日,小猫晚出门半小时”为线索,讲解“8时已过,分针再走半圈就是8时半”,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联想、推测得出9时半、10时半、12时半,由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既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体验到半时是由整时发展而来的。
(三)联系生活理解应用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呈现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迟到的小丁丁,小华的一天,都是生活中的常见事。。认读时间是新知识的基本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做一做,用两种方法写时间,通过互评纠正错误,合作完成“修理钟表”是新知识的深化。这种动态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数学活动正是数学生活化的体现。
(四)总结概括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以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归纳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关注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在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情感体验。
三、概括的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景,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丛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是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过程。
三是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对于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尽可能采用多样灵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板书、板绘的设计
板书采用了图示式的设计,普通时钟与电子时钟对比展示,直观形象,突出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几时半的“半”字与电子时钟的“30”分以红色显示,更加突出了本课重点,体现了板书的记忆理解功能。(板书的具体内容)
《认识钟表》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2、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教材91—92页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3、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5、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6、关键点:正确找出整时钟面上的共同特点:分针都指着12。
二、说教法学法:
1、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教具学具:电脑课件、实物钟、电子表、学生用钟表学具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思维拓展(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认识钟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学习整时的认、读、写。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出示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3、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看9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课件展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动手拨出时间。
1、让学生看课本92页图,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写出每个时间,再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和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让学生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出任意整时,小组互相说出所拨的时间。
四、思维拓展
1、练习十六第3题。
2、指名拨出下列时间:6时 和 12时 3时 和 9时 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认识钟表》说课稿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钟面的整时。
教学难点:
时间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每人一张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橡皮泥、两根牙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课件显示图)懒羊羊怎么还在呼呼大睡,懒羊羊经常迟到,羊村的小羊们决定送给懒羊羊一件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礼呢?(放音效)(闹钟)。
2、闹钟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催我们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诉我们时间。
3、除了闹钟,有这种作用的还有什么?
生:手表、台钟、挂钟、公鸡…
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的钟表,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4、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不想和懒羊羊一起来了解它。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钟面
师: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生讨论,汇报:有12个数字
师: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钟面围成一圈,最上面的数是(),最下面的数是(),最左边的数是(),最右边的数是()。
师:(课件出示)我这里有一个缺了数字的时钟,你能把残缺的钟面补齐吗?
师:钟面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时针和分针)
师:两根针长得一样吗?长的针叫什么?短的针叫什么?
师:为了让小朋友记住这两根针,老师编了一句儿歌:时针长,分针短,转来转去真好玩。
出示四个钟面:找找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的细心观察,我们认识了钟面,钟表没有嘴,但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么钟面的时间你会看吗?懒羊羊可不会看,我们一起当小老师教教它好吗?
2.认识整时
出示4时、6时、10时、12时四个钟面
⑴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谁也能像他这样说?
⑵比一比:拨出的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⑶儿歌:分针指12,就是整时了。
⑷钟面上有几个整时?
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9时。要准确的表示时间还得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比如说:“上午9时,我在读书,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手中的钟表自己拨出一个整时的时间,然后说一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从早上说起。”
生拨再汇报
师:小朋友们,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养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习惯。
3.学习两种计时法
我们学会了看时间还要学会把它记下来
⑴电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
生:电话显示屏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手机上。
师: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出刚才钟面下的三个时间。
师:说一说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有什么特点呢?
生:中间有“:”,后面都是00,是几时前面就是几。
⑵汉字表示法:记录时间还有另一种方法:
汉字表示法: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⑶比较这两种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师:学会了看时间,写时间,我们还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一起来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过的?
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8时。为了区分这两个8时,我们说的时间前要记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这些时间词,如第一图,我们可以说小明上午8时在读书,谁也能像老师这样说?
小结:
妈妈的话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快乐连连看
2、说一说
3、摆一摆:用两根牙签在钟面上摆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并写下来。
4、游戏:人体时钟
5、画一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时钟,并写出所画的时间:说一说要怎么画?
四、课末总结
事情做错了可以改,东西用了可以再买,可是时间呢?过去了就不再回来。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精心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如羊村的小羊送礼物引入新课从而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来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学习后能为生活服务,二来通过具体事件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如“认钟面”这一环节中,让大家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拉出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如钟面观察、拨时钟;练习书写时刻。在这些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把练习设计成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快乐连连看、人体时钟、画一画。练习也富有弹性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特别是最后一题画时钟并用两种方法写出所画时间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和概括。
《认识钟表》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和两位新朋友(时间老人和琦琦)交谈着;整个背景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琦琦的一天”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时间这一数学知识,本来就是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意地玩自备的钟或电子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日出东方,配有闹钟“嘀嗒”声。
(2)引出主题图(由教材第91页主题图改编)。
提问:
①琦琦正在干什么?(学生:起床。)
②你知道琦琦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学生:6时。)
③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
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我的身体长,我叫分针;我的身体短,我叫时针。)……
电子表:
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
2、认识整时。
(1)创设情境。
课件依次出现“琦琦一天的生活”。
①观察画面,说一说琦琦接下来的一大是怎样安排的?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③学生反馈(随着学生反馈情况,依次出现与主题图相对应的6个钟面)。
④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②学生充分交流,得出:
A、分针都指着12(点击闪烁)。
B、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点击闪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时。(边叙述边板书写法。)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①出示连线题。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③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④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⑤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板书:(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选完成第92页练习题并分组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正在干什么。
(1)投影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琦琦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引导做第1小题)。
(1)出示第1个钟面
(2)提问:
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3)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4)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要求:
(1)添上时针、分针表示整时。
(2)在方框里填上电子表所表示的时间。
(3)说一说这个时间你准备干什么?
(四)小结。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
《认识钟表》说课稿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能够区分时针和分针。
2、会正确认、读、写整时。
3、学生达到了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首先出示幻灯片让大家猜谜,(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闹钟时,再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吧。这样设计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接下来全班交流,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因此可采用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让学生看着画面数,从而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同学们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起床图)学生回答。接着问:同学们会认下图钟面上的时间吗?(出示3个钟表图)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3、动手操作,拨钟面
首先教师拨出1时、4时、7时,让学生认。然后让学生拨出下列时刻:
9时、1时、5时、12时。最后让同桌之间自由拨,互相认。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拨一拨、认一认,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4、认识电子表
(课件出示)8:003:006:00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法?最后得出: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小圆点的后面是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5、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在教普通计时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的写法,然后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字。在教电子计时法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课件上另外两个钟面的时间。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
现在大家会认整时了,是不是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让学生边看课件边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让学生回家在妈妈的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这样设计是对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升,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检测。
1.填空:(出示幻灯片)
(1)钟面上一共有()个数字,有()个大格。
(2)又细又长的是()针,又粗又短的是()针。
(3)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时
2.看钟面填空:(出示幻灯片)
这样设计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测评,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存在的不足,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附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12个数字
12个大格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认识钟表》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钟表》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的,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知道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每个学生带一个小钟表,模型钟。
二、说教法和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本节课我注意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来获得新知,这样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上课,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创设这样一个谜语情境:“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嘀嘀嗒嗒走,猜猜他是谁?”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接着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光有漂亮的外表,钟面上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钟的表王国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也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然后,我用课件演示让学生加深对钟面结构的认识。(出示课件)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认识整时刻
“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钟两个好朋友,那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我利用这样的过渡性语言,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用课件出示了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出示课件)3时、6时、8时。然后再提问:3时、6时、8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发现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我便适时地告诉学生: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我用学具再次让学生巩固看整时的方法。(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那么钟面上的时刻就是4时)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拨整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结合生活实际拨整时的动手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同学们读书的时间8时,同学们做课间操的时间10时,然后让学生以“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的方式同桌合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认整时的方法。
衔接语:通过学生认识了钟面、整时刻,能熟练地拨整时后,再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电子表示法
我用卡片出示4:00的电子钟时间,(板书)告诉学生这是同学们下午放学的时间,“有人会读吗?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这种记时法叫电子记时法,并指导学生电子记时法的写法。
(三)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为了达到巩固知识,开发智能,激励再学习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多角度、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的练习。
1、说一说,比谁棒。通过让学生说说小朋友一天的活动和什么时刻做什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互相评议安排是否合理,更能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画一画,比手巧。同学们能帮老师修一修三只掉了针的表吗?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小朋友最聪明,通过创设一个情景,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组织学生合作进行修理钟表,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写一写,比眼快。通过让学生观察钟面,用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迅速地写出钟面上的整时。
(四)总结拓展,体验乐趣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从这个朋友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再次巩固新知的好方法。
四、 说板书设计
时针 4时
分针 钟表图片 4:00
12个数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突显重点)
《认识钟表》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
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
2、找朋友。
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钟表》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时间学习,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看钟表时间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二年级进一步学习半时的认识和三年级秒的认识的开始,掌握认识钟表和整时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激励、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方法、知识、能力”的有机统一。根据教材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了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为整时的认读方法。教学难点为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课前准备了教学课件、钟面模型、钟面模型零件等大量教具。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钟面特点的环节主要采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都有些什么,逐步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形成表象认知。在例题学习环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对比、讨论出钟面上的三个时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探究认读整时的方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后,我为了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进一步认识,设计了学生自己制作钟面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最大的帮助。
四、说流程
1、上课伊始,我就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猜谜语,为后期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通过回忆“在哪里见过钟表”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我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观察钟面,充分交流,全班汇报,了解钟面上有什么,从而形成表象,再通过动手制作钟面加深对钟面的了解;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三个时刻的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归纳出认读整时的具体方法;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的方法,安排了学生动手拨时钟的练习。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合理灵活的选择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安排了本课的基础练习课本86页练习的第一题连线,和提高练习课本85页的做一做,最后让学生体会接近整时的“快8时”和“10时多一点”的发散练习。层层递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4、总结评价、回顾新知,通过“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回顾,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和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
我注重系统直观的板书,及时的体现了知识点,便于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梳理。
总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是课前教师设计的好,还要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问题,巧妙处理,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所收获。
【《认识钟表》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钟表》说课稿05-16
一等奖认识钟表说课稿07-06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0-26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6-14
《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08-0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8-15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集锦06-3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06-07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5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