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艺术说课稿

艺术说课稿

时间:2024-06-28 00:35: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艺术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艺术说课稿

艺术说课稿1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固定的考查模块,其考查热点和重点、考查涵盖面、题型及难度值钧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趋势。虽然如此,对于基础状况不实,文字敏感不够,缺少阅读经验的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于突破的点。要害在于,如果不能激发学生有效参与进来,再好的经验、方法也是白搭。因此,我认为,对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问题不在于传授得多么到位,做了多少练习,而在于能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认知实践活动中来。下面我从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八个部分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说地位

  (一)高考诗歌鉴赏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经过高中前阶段教学与不但反复,对诗词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诗歌鉴赏这一块,头脑中也存留了一些答题术语,范式等,但大多趋于零碎、处于关联性不强的状态。因此,到具体作品的鉴赏上,就缺少有机联系,就会因读不懂作品而抓瞎。

  (二)高考复习阶段诗歌鉴赏

  定位在激发兴趣,引导参与具体认知实践活动上。我很认同“诗词考查的本质是正确理解诗意、词意”的说法。一切的'形式、技巧最终都是以意为统帅,都是为达意服务的。

  在具体鉴赏实践中,引导学生尽力破除诗歌的神秘感,让他们了解并逐步熟悉鉴赏诗歌思考方向和步骤。

  二、学情分析

  1、诗词常识积累少、零散。

  2、读不懂,抓瞎(找不到突入口,不能准确地理出思考方向)。

  3、审题不清,不能很好地落实“怎么问,怎么答;有几问分几步答”。

  4、答不全,要点不足,分析欠深入、不全面。

  5、表达差,语言表述往往言不尽意。

  三、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从经典中吸取营养,巩固名篇背诵。

  2、借助媒体,创设情境,丰富对经典诗作的感受与体验,加强对作者意(表达意图)的领会。

  3、经典诗作中的技巧回顾与关联。

  重、难点

  在感知实践环节上,引导学生整理思考方向,在力图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结合答题范式规范答题。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味作品,使之产生对古典诗词的喜爱。

  四、教学方法

  1、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扩充容量。

  2、启发诱导。提示、帮助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3、设问法:通过系列设问,形成对整首诗作的突破、合围,让学生体会思考方向的确定。

  五、学法

  1、情境复习法,创设情境,温习巩固所学经典,调动相关经验。

  2、互助交流法,相互提示补充,达成结果。

  3、联想迁移法,依据相类性原则,丰富联想。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选取了词一首,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作为鉴赏的对象。其中前两首为高中阶段已学习过的经典篇目,后一首为仿真题。我把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个环节来进行。

  1、播放课件中的《虞美人》相关视频,再现情境,巩固背诵,调动学生参与回顾评赏。

  2、定向导引,对《虞》文中的艺术技巧系统归结。

  3、播放课件中《蜀道难》相关视频,巩固背诵,调动学生参与回顾评赏。

  4、结合相关诗句,对应技巧术语,并赏评效果。

  5、仿真练习,近体诗《晓至湖上》赏析实践。

  6、延伸拓展:传统意象“月”的解读,咏月名句大搜罗。

艺术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四年级的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来说,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欣赏自然与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综合能力。这也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1、显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⑵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隐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二、教法运用

  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学法指导。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教学程序。

  一、导入:(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教师出示一支鲜花,介绍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从而引出课题。

  2、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里,组成美丽的瓶花。

  3、请学生谈自己此刻的心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

  二、 讲授新课:(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欣赏活动及评述讨论。)

  1、了解生活中的花。

  (1)看到美丽的瓶花,让学生谈谈花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

  (2)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花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艺术中的花。

  (1)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画《银莲花》、《蓝花瓶》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分析其特点。(2)指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中国画《写生玉簪》、《露气》这两幅作品的内涵。

  3、小组再次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教师适时的小结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中西绘画风格的不同。

  三、 组织:“每人献一朵花”的绘画接力比赛。

  四、师生互评:

  教师选小评委用贴星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看哪个组得到的星星多。教师进行鼓励性总评。

  五、课堂小结:

  艺术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简单的介绍,请各位领导和教师给予指导。

艺术说课稿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数学活动《好朋友》这个活动来自山东省编教材中班上册《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 教材

  教材内容及其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身边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身边各种事物、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我选择了歌曲《好朋友》来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希望通过歌曲这一充满童趣、充满活力、充满动感的画面,培养幼儿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锻炼幼儿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看声势谱,会用口念,拍手,拍腿,跺脚等方式表现歌舞欢快的情绪。

  难点: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的即兴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声势谱一副请大班幼儿排练情景表演节目或者是图片《好朋友》的音带幼儿用书第一册第14-15页

  二 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的思想,主要采用互动游戏法,启发诱导法为了突出重点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表演法:为了让幼儿尽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动上,所以必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节目来拉回幼儿的思维,因此用了适宜的引题题材:找朋友,幼儿基本接受。

  教师范唱范念法:要把一首新的诗歌或歌曲传授给幼儿就免不了教师要进行范念或范唱,这样能直观的让幼儿感受到诗歌或歌曲的美妙之处,激发幼儿想念,想唱的欲望。同时教师亲切的语言又能增加师幼的感情,这也突出了师生互动。

  音乐欣赏法:音乐唱歌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又能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情景表演法:不仅在活动中起到了动的一面,又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幼儿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诠释了歌曲的内容,幼儿在边跳边唱的气氛中能身心愉悦。

  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用游戏来做一个小插曲,对幼儿来说也是很感兴趣的环节,幼儿能在自己较熟悉的旋律中进行游戏活动,更能提高幼儿游戏得积极性。

  三 学法

  1 倾听法:幼儿在活动中要多次听教师说,这就需要幼儿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然后来正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范唱时幼儿能仔细倾听就能对幼儿学唱歌曲有很大大帮助。

  2 欣赏法:音乐活动就需要幼儿能很好的欣赏音乐,这样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时又能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3 体验法:幼儿在唱歌活动中需要自己唱出来,这就是让幼儿自己体验歌词和旋律。在幼儿不断的体验中从而学会新的歌曲。

  4参与游戏法: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当作树叶来进行树的概念习,这也对本活动进行了简单的延伸,幼儿在音乐中同时来进行数学的概念练习,心里比较愉悦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我先请大班的小朋友做情景表演(或出示图片)幼儿一起观看。

  然后组织大家一起讨论:表演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由此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我先播放一遍《好朋友》这首歌的旋律,让儿童熟悉一些歌曲的节奏。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听歌,并且会听歌中的句子,说出歌中的内容。带领大家边看声势谱,边用口念形式,熟悉歌曲的节奏。

  学习歌曲,引导幼儿有表情,适当的加动作表演。

  随着旋律,完整的跟唱。随着旋律,有表情的添加动作演唱。

  在让幼儿结对进行表演看着声势谱,会用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演唱,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五 布置作业

  把新学的歌曲回去唱给爸爸妈妈听

艺术说课稿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材料的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2、通过剪贴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重点: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颜色、质地的瓶子。

  2、装饰用的材料:

  (1)广告纸、报纸、挂历纸、彩色卡纸、皱纹纸等

  (2)各类布块3工具(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明星,她要来我们班选一套最漂亮的衣服,今天孩子们就当一名小小的设计师,设计最漂亮的衣服给她,好么?

  2、幼儿相互讨论

  (1)怎样用纸设计更漂亮的衣服?

  (2)你想设计一件怎样的衣服?

  师:我这儿就有穿着美丽衣服的小明星的照片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集中活动:

  1、出示瓶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师:这些瓶子的衣服漂亮吗?哪里最漂亮?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这些瓶子,有的将材料在瓶子的外面进行整体包裹;有的将材料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粘贴在瓶子的表面;有的在瓶子里面装上色彩斑斓的东西;有的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都让这些瓶子变美了。

  三、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师:你想用哪些材料,给你的瓶子穿一件什么样式的衣服?变成什么呢?

  2、提出要求:

  (1)五官要贴在适当的位置。

  (2)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

  (3)服装要新颖要有特点和别人不一样。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做个小小的设计师,(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协助幼儿一起完成)

  (2)拓展幼儿思路,创造性的设计出连衣裙、旗袍、时尚的服装。

  (3)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四、结束活动:

  1、组织幼儿互相介绍分享自己的装饰好的瓶子娃娃。

  2、组织幼儿与自己制作的瓶子娃娃合影。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和灵巧的小手,把这些普普通通的废旧瓶子变得风格各异,各具特色,让我们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多姿多彩瓶子展览会"吧。

艺术说课稿5

  年级:九年级

  类型:拓展课

  课时:第三课时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都市印象》是二期课改新教材里九年级第一单元的一个内容,这一章节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变迁、艺术特点等,并着重介绍了现代的都市风貌,生态型和园林化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趋势,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

  教材在编写上让学生从了解古代的城市风貌出发,重点放在对现代城市的 了解,让同学们在钦佩我们先辈的伟大杰作的同时,更被我们现代人类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尤其是突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本节课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向我们全面简单的介绍了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及现代标志性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运用了欣赏、对比、构成、色彩等知识,学好这部分内容为接下来的美术学习开拓了总的思路,所以本章节在整本书中起着总分的作用。

  3、教学目标:这一章节分为三课时来完成,我选择的是第三课时。

  (1)、通过欣赏现在城市建筑艺术,感受现代城市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以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创作,掌握剪纸纸拼贴画的欣赏方法和创作制作方法,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剪纸造型表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感受古今中外的典型的城市风貌;运用剪纸拼贴的形式进行设计创作。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城市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变化,并且初步了解了有关城市建筑艺术的知识,结合上海城市特点,让学生了解到现代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将城市主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体现整体美感;注重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联系、过度等丰富的空间序列,体现秩序美;现代的城市建设尤其注重绿化的建设,而且我把这一点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作品的题材我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我选择上海的外滩作为创作主体,作为上海的城市标志,它已经成了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另外我选择椰树作为绿化,不仅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神秘的特征,而且它的造型也独具特点。作品的制作形式我采用剪纸拼贴的形式,它和传统剪纸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同时通过多元化的知识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了其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九年级的学生由于面临升学,学习压力比较大,美术课上的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影响,考虑到这一点,我尽量让美术课上得轻松、简单、更高效,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做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都比较丰富,而剪纸拼贴艺术作为自由化的剪纸造型,也迎合了学生天真活泼的个性和无拘束的表现性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教学正是建立在符合学生个性以及对剪纸艺术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开始设计的。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上课时表现比较被动、呆板、不积极,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很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的欲望,我采用了轻松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作品的完成形式我还采用了“旧题新作”的形式,就是把以前学习过的几个内容,运用新的创作手法进行新的创作组合,以前我们运用撕纸拼贴的技法,现在改为剪纸拼贴,这种技法更容易创作出精细的`作品,作品的构成形式以前也略有学习,在不增加九年级学生学习难度和压力的情况下,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设计创作作品,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设计思路:

  《都市印象》我共分三个课时。前两个课时都是为这节课作准备,我这节课重在拓展设计制作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六个环节,在整节课的设计上都紧紧围绕二期课改的的精神,充分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1、第一个环节,导入部分,本节课以多媒体演示图片形式开始,意在调动学生的兴趣。图片所展示的内容是风景图片(以椰树和外滩为主的图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课题:神秘的椰林之外滩印象。

  2、第二个环节,拓展引新,多媒体演示优秀的撕纸屏贴和剪纸拼贴作品,让学生感受两种技法的不同,并进行简单的交流两种技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明确本节课要掌握和采用的技法。

  3、第三个环节,剪纸拼贴创作的要点,首先分析怎样巧妙的把椰树和外滩安排到一幅画面里,并且安排好作画的顺序,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剪纸示范。(经过几年的纸艺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技能和技巧)

  4、第四个环节,学生创作,这个环节同学们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首先同学们讨论设计构思,根据构思进行分工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创作的效率与水平。

  5、第五个环节,展示与评价,请小组同学介绍自己作品,先指出作品最精彩的地方,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老师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合作、最佳效果奖等

  评价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把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也指出来,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当然,每一种评价的方式都是因人而宜的,分层次对待,给予学生的作品以适当的评价,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6、第六个环节,教师小结。

  以上的就是我的教学分析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现在城市建筑艺术,感受现代城市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小组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剪纸的设计创作,掌握剪纸纸拼贴画的欣赏方法和创作制作方法,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剪纸造型表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感受撕纸艺术的美,掌握撕纸造型的表现方法。

  能够用撕纸的基本技法表现自己的创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画

  2.学具:各色彩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剪纸拼贴”——神秘的椰林之外滩印象

  1.电脑展示风景图片(有关外滩和椰树的图片)

  2.怎么样把两种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3.学生交流讨论。

  4.出示课题:神秘的椰林之外滩印象

  (二)拓展引新

  1、欣赏优秀的撕纸拼贴作品和剪纸拼贴,感受他们的相同与不同。

  2、学生观察比较,并尝试总结。

  3、得出结论:

  不同点:撕纸拼贴作品:比较随意、自由、概括、感觉更加容易表现思想

  剪纸拼贴作品:装饰性强、细腻,更适合细节的创作。

  相同点:自然、和谐、统一

  4、明确本节课要运用的技法,剪纸拼贴。

  (现代剪纸是我国现代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也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剪纸,不光具有观赏性,还有时代性,装饰性,受到大众的喜爱。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现代剪纸的特点。)

  (三)、剪纸拼贴创作的要点:

  1、通过以往同学们对撕纸画的了解与学习,同学们对剪纸的技法很容易就掌握了,那么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锻炼与培养同学们集体创作的能力,及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同时,能够创作主题复杂的作品。把外滩的建筑构成及椰树两种都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巧妙的组合到一幅画面中。

  2、简单的示范椰树的剪纸纸方法。

  3、创作的顺序(步骤)——远:山、云、太阳、星星、鸟等

  中:主体物、人物、花草、椰树等

  近:人物、花草、地面等

  (同学们在创作时可以根据画面需要调整创作的顺序,画面的中景和和近景通常是画面的主体,远景通常对画面起装饰作用。)

  4、应注意的问题

  (1)、构图的饱满

  (2)、色彩的和谐、统一

  (四)、学生创作

  1、学生进行分组创作,教师进行课堂指导。

  2、学生讨论自己的设计构思并进行小组讨论,制订设计方案。(提示:一定要椰树和外滩的建筑有机的、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要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的创作

  (五)、展示和评价

  1、请小组同学介绍自己作品。

  2、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3、老师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合作、最佳效果奖等

  评价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把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也指出来,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当然,每一种评价的方式都是因人而宜的,分层次对待,给予学生的作品以适当的评价,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六)、教师小结:

艺术说课稿6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

  一、教材

  本课是(项国雄主编的)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一节《在文字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的一定的word的基本知识,如打开关闭word、在文档中插入符号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在word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并能对艺术字进行简单变形美化,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考虑到任务目标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漂亮的文字”,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插入表格和剪贴画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

  学生通过第1章的学习,已经具有处理简单文字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操作能力可能会有较大差异,思维敏捷的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所以考虑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一个学习能手)进行合作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制定以下课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方法。

  ②了解用艺术字变形来美化文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处理信息、对信息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性学习、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自主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个人自主学习积累经验。

  ②通过小组协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灵活处理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制订的教学重点是初步掌握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插入方法。教学难点是文字与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属性修改和混合排版。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合作性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多法并用

  六、教学过程

  课堂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性学习的理念,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

  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艺术字形的美化和图文精美混排的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探索,对比,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①建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结合学生在前段时间所学对符号的插入中,教师出示已经插入了表格、艺术字、剪贴画的漂亮文章,让学生观察,感受精美图文混排的文章的美。激发学生想装饰自己文章的好奇感和求知欲,从而诱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索学习的氛围之中。

  ②实际操作,探索经验。

  提出问题,你们想插入这些美丽的文字吗?并给学生一个提示,我们在前面是怎样插入符号的,插入符号的菜单是什么?你能根据插入符号的方法,寻求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吗?请生根据教师提示,进行尝试操作,探索方法,并在小组间对比,找出自己的操作和别人的操作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请先完成插入艺术字的小组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对这些同学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让生观察,你们插入的艺术字美吗?哪儿美?哪些地方不美?引导学生从美化角度探索的操作经验。

  ③任务驱动法,归纳方法。

  针对学生爱比一比,看一看的特点,教师利用语言激发学生:老师看见刚才的同学们他们能干,在我们文章里已经能成功地插入了艺术字,如果我们还需要一个图形来美化一下,哪该怎么办呢?引出对剪贴画插入的新任务。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引入插入表格的又一新任务。并布置下一个操作任务:将你插入的表格、艺术字、剪贴画进行排版。以任务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④质疑解难,合作中积累经验。

  学生在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会因为操作能力的大小而产生效果差异,而在此,则对操作实践能力强的同学直接提出如何进行排版,让思维敏捷的学生利用完成以上任务的空余时间进行操作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探索图文混排的美丽与奥妙,达到兼顾全体的目的。

  ⑤巩固成果,拓展思维。

  直接给出操作任务:在操作过程中,你还发现哪些让你感兴趣的字形和剪贴画,并把它混排在文字中,让文章装饰得漂漂亮亮。让生在操作过程中巩固操作成果,进行探索拓展。

  ⑥成果展示,适当激励。

  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作品时,教师直接提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保存,并让小组之间交流完成的经验,老师根据特色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兴趣。

  七、教学效果和反馈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任务的训练,让同学们感受到表格、艺术字、剪贴画对文章的装饰作用,并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变形艺术字及剪贴画美化文章的方法,初步了解对表格的操作步骤。学生对表格、艺术字、剪贴画各种变化可能感到茫然,惊奇,感觉很难;也可能有很强的欲望,要探个明明白白。

  总之,本堂课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实践运用的认识,以达到培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最终目的。

艺术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闹新年》是小学一年级艺术课程第九单元——《过年了》中的一课,这是一节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是学生在学会歌曲《过新年》后的一个拓展。《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应“参与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了解其中出现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剪纸、装饰品等,尝试模仿其中的一项活动。”根据该理念,艺术课《闹新年》通过“导入激趣、欣赏分析、学中国年中出现的歌舞、剪纸、年画、锣鼓、秧歌、舞龙、舞狮、全家福等与中国年文化相关的民俗活动。并在参与学习锣鼓经、模仿扭秧歌、设计造型、说拜年的话、拍小组全家福、秧歌锣鼓闹新年等一系列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中,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淡化学科界限,突出综合艺术,营造艺术氛围。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取材于中国春节民俗文化:敲锣打鼓放鞭炮,写对联画年画,扎中国结扭秧歌等民俗活动,按照《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和艺术学科能力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起到了滋养艺术情操的作用。

  3、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2)了解、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难点:

  学习模仿扭秧歌。

  5、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开展探究性活动,了解与中国年文化艺术有关的歌舞、剪纸、对联及相关风俗,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模仿敲锣鼓和扭秧歌的基本动作。

  (3)通过分组合作:说拜年话、设计造型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4)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大鼓、钹、彩稠、数码相机、录音机。

  二、说教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体验法

  根据本单元“过年了”的主题,我设计了以“闹新年”为主线的情境教学。在“过年啦”的欢呼声中,学生们手拿过年的物品跑进教室,然后通过唱《过新年》——展示过年物品——布置教室——过年民俗介绍——欣赏分析《精彩的中国年》——拍击鼓点、扭秧歌——创作拜年的话、设计小组全家福造型这些环节,带领学生们了解感受中国年的民俗活动。

  2、综合练习法

  通过唱(唱《过新年》)、说(说民俗活动)、看(欣赏《精彩的中国年》)、拍(拍击锣鼓节奏)、跳(扭秧歌)、演(表演《过新年》)。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感受和表现中国年的民俗文化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个性创作法

  通过说拜年话,设计全家福造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淡化学科界限,突出综合艺术,营造艺术氛围。

  4、情景互动法

  教师是指导者更是参与者和欣赏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闹新年”的参与者,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最后师生共同边歌边舞,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5、活动游戏法

  本课从设计到程序,贴近生活,以“闹新年”为主线,用游戏、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在“动”中获得身心的快乐,培养浓厚的艺术兴趣,将课改提倡的人文素养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

  三、说学法

  1、主体参与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自己当作是学习的带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主动获取学习的方法。如课前资料的收集、布置教室、欣赏分析课件《精彩的中国年》、学习锣鼓经并用其它方式排击锣鼓经、小组全家福、集体扭秧歌等等。

  2、合作交流法

  在“创作——展示”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句拜年的话,设计小组全家福造型,来锻炼学生的整体协作能力,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及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3.自主探索法

  在学习锣鼓经后,提问学生还能用什么方法排击这条节奏,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及借助周围事物探索新的方法,让他们在探索中拓展思维,并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1分钟)

  在“过年啦”的欢呼声中,教师击鼓学生进教室。

  2、复习歌曲《过新年》(1分钟)

  3、新课教学(分为五大点)(36分钟)

  (1)导入——激趣:了解中国年的相关风俗。

  通过过年物品展示、过年习俗介绍,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2)欣赏——分析:欣赏课件《精彩的中国年》。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年的民俗文化,营造喜庆气氛,引出《闹新年》课题。

  (3)学习拍击:锣鼓经。

  学习中国锣鼓经,探知中国民族文化。

  (4)尝试——模仿:扭秧歌

  强调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和自信。

  (5)创作——展示:全家福造型、秧歌《闹新年》。

  通过小组设计一句拜年的话,用秧歌的基本动作设计小组全家福的造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感受集体的力量,学会分享快乐。

  4、课堂小结(2分钟)

  师生共同参与小结、评价本节课学会的内容。

  在《闹新年》的音乐声中敲锣打鼓、扭秧歌出教室,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闹新年》这节课充满了创意,洋溢着童贞童趣,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艺术说课稿8

  【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艺术》是属于美术设计模块的课程,包括服饰艺术的基本知识、服饰美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服装设计的表现手法。服饰艺术,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本课通过对欣赏和设计服饰,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艺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服装画的设计手法,大胆尝试,设计一款有特色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装艺术,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亲手设计服装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设计艺术,特别是现代服饰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艺术,掌握服饰设计的手法,设计服装。

  (2)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4、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说学情】

  1、教学对象:初二年学生

  2、学情分析: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对设计这门课程接触不多,可能对服饰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手段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欣赏一些时装表演视频。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服装画练习)——情感升华(爱生活、爱学校)———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说过程】:

  一、新课程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服饰艺术。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视频导入:现在时装表演视频。(欣赏,感受时装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二、讲授新课程: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到底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呢?

  1、什么是服饰?(板书)

  提出问题: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中国古代服饰欣赏:(板书)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穿着服装,不仅仅为了掩身护体及保暖,还要求它能够美化形象。正像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也就是说:服装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还表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人们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

  展示原始人、唐代、宋代、清代服饰的图片,学生猜想:这些服饰都是哪个朝代的?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服装的款式和色彩、帽子、鞋子、发型等方面入手,由学生观察,找出各种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原始人服饰艺术欣赏

  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已经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

  (学生分析原始人服饰的特点、用途,及装饰品的作用。)

  (2)唐代服饰艺术欣赏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比较开放,在服饰的特点上明显带有西域风格,妇女服饰讲究华丽,(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裳,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多为宽裳、长裙、披(指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发髻式样多样。唐代的女装,以红、紫、黄、绿最授欢迎。

  (学生欣赏,分析:唐服饰艺术形成的原因?唐代服饰的特点?当时体现了怎么样的审美倾向?对后代服饰的影响)

  (3)宋代服饰艺术欣赏

  宋朝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但因经济发展不及唐朝繁盛,因此思想上又恢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风格。宋代女装比较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不再艳丽奢华。男装多为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镶边,头上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学生比较分析:1、唐、宋代服饰的差异。2、差异形成的原因。3、宋代服饰艺术的艺术风格、色彩及款式。)

  (4)清代服饰艺术欣赏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期,清朝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

  (1)长袍马褂: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装,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

  (2)旗袍: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有了腰身,

  (学生欣赏、分析:清服饰形成的原因;马褂的艺术风格、色彩、款式;旗袍的艺术风格、色彩、款式及影响。)

  板书:

  朝代

  艺术风格

  款式

  色彩

  原始社会

  唐代

  宋代

  清代

  3、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欣赏:(板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认识一个民族,进而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衍变,都不能缺少对这个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了解。

  (展示:藏族、苗族、畲族服饰图片)

  提问:这些服饰是哪个民族的?这些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欣赏,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

  民族

  艺术风格

  款式

  色彩搭配

  藏族

  苗族

  畲族

  4、近现代服饰艺术欣赏:(板书)

  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服装也不能例外。

  中山装欣赏:

  多元化的现代服饰艺术。

  (学生欣赏分析:1、近代服饰的审美倾向?2、体会中山装的艺术风格,色彩搭配,款式的变化及影响3、欣赏现代服饰艺术。)

  学生思考:青少年学生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2、服饰的搭配:(板书)

  思考与交流:如何着装自己?(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着装的感想)。

  (1)服装尺寸与款式:

  根据本人的体材比例、体形的胖瘦、高矮;不宜过大或过小

  (2)服装款式要大方

  选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仪态、环境、性格

  (3)着要适时、装饰要适度:

  要适合时尚、适合流行趋势、适合季节变化、适合不同场合。

  (学生讨论:中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说出自己的看法。)

  (4)色彩的搭配:

  A、色调B、色彩情感

  (三)学生活动:

  任选一种表示手法,尝试对校服的再创造

  (四)评价与总结

  今天了解了中国古代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我们知道,人的美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美和内在美。一件合适的服饰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使我们外在美更加出众。但是,他绝不是孤立的,内在美作为人的美的主导的决定性的方面,必然会对人的外在美产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气质、情操、志趣的不同,必然会从穿着、打扮等外在形态上表现出来。虽然内在美不像外在美那么一目了然,有时甚至是无形的,但却比外在美丰富深刻,历久弥新,并通过外在美流露出来。

  所以理智的着装者,不是有意地去掩饰自己的缺陷,而是善于利用服装和饰品,去体现自己美的方面,扬长避短。充分显示自己的外在美和气质美。因而外在美与内在美总是统一。素有"日本超级设计师"美称的高田健藏也认为:"一个会打扮的妇女不介意自己身上穿的服装值多少钱,而是讲究怎样通过服装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可见,内在美虽属于精神范畴,但可以通过其外在形态使人能够觉察到、感受到。

艺术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教材定位

  本节课书籍装帧艺术,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第十一课,本课是一节综合课,旨在师生共同的欣赏与学习书籍装帧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书籍装帧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艺术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通过学生的欣赏,交流和尝试,引导学生体验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此目标中,则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书籍装帧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欣赏、分析,来了解书籍装帧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书籍装帧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那么我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通过鼓励与表扬来更好的凝聚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知识基础。九年级的学生对书籍装帧艺术具体知识还不是太了解,但对书籍装帧已经接触很多,在此我就采用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知识,在欣赏、交流与尝试中学习新知,从而为体现书籍装帧艺术奠定了知识基础。

  3、认识能力。九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好的接受能力,在此我会通过学生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感受书籍装帧艺术的魅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引导发现法

  范例教学法

  学法分析初步体验——接受新知——实践演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体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将同学们分组,互相讨论,总结感受,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合作精神。同时引导学生能够用实践探索的方法学习,自己亲自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采用鼓励学生自学、老师领学、师生共学的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实现预设目标。我认为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最终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向学生展示新颖的书籍装帧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你们喜欢其中的哪一种?为什么?”

  (二)传授新知

  书籍装帧艺术包括哪些方面?

  优秀的图书除了高质量的内容之外,精美的装帧设计最能体现书的艺术性。典雅的扉页、精彩的插图、变化多样的版式、精美的印刷与高质量的纸张,庄重的.书籍封套,都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内容。

  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呢?

  2、书籍中的插图有什么作用呢?

  欣赏分析图片,思考封面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

  (1)封面图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文字。书名清晰美观,使读者一目了然。

  (3)色彩。封面的色彩运用有助于强化书的内容与情调,激发读者的购买与阅读的欲望。

  插图在书籍中的作用?

  学生思考,自我总结教师总结

  (1)文学插图帮助读者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加强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2)科技书籍插图具体说明问题,便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美化书籍,起到装饰书籍的作用,使书籍更具特色,更上档次。

  (三)体验和活动

  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一个封面。充分以学生的爱好为中心,进行自我的知识创作。在创作过后,则组织多组的展示和多维度的评介,请你看哪个小组的创作最有个性、最具创新呢?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四)小结与作业

  在作业的设计中,也要围绕学生的喜好,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文章设计一个插图。

  五、教学辅助设计

  首先板书设计,本节课我以直观性板书,简洁明了、概括重点。

  最后则是我的教学手段,在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来完成我的整个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课题:书籍装帧艺术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书籍装帧艺术的内容

  优秀的图书除了高质量的内容之外,精美的装帧设计最能体现书的艺术性。典雅的扉页、精彩的插图、变化多样的版式、精美的印刷与高质量的纸张,庄重的书籍封套,都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内容。

  3、插图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

  (1)文学插图帮助读者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加强文学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2)科技书籍插图具体说明问题,便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美化书籍,起到装饰书籍的作用,使书籍更具特色,更上档次。

  (3)色彩。封面的色彩运用有助于强化书的内容与情调,激发读者的购买与阅读的欲望。

  2、书籍装帧艺术从哪些方面表现?

  (1)封面图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文字。书名清晰美观,使读者一目了然。

  五、小结与作业

艺术说课稿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风筝)二、出示风筝PPT,让幼儿观察

  1、图一: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风筝?(蝴蝶,金鱼)觉得好看吗?你觉得哪里好看?

  2、图二、图三:我们先来看看这只美丽的`蝴蝶风筝。(出示左右对称的蝴蝶风筝)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风筝漂亮吗?

  教师:颜色真美啊,那你们谁能说出他有哪些颜色?

  3、图三:这只蝴媒上面还有很多图案?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说?

  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左右都一样)告诉你们这叫对称。什么是对称?(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样的)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为了保持平衡和美观)

  4、按照同样方法讲述图四(金鱼)和图五(蜻蜓),侧重对称。

  三、学习点线技巧装饰风筝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美丽的风筝都是由点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1、请小朋友回忆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2、请小朋友回忆线,也画出。

  3、动脑筋将点和线结合,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

  4、欣赏PPT,感知点线结合的美。

  四、创作与体验

  1、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看老师也准备了三种形状的风筝,有蝴蝶、金鱼和蜻蜓,要请你帮助这些风筝穿上有图的花衣服。你会用哪些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呢?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画之前要学会用左右对称的方式来画,要先用线条分割,然后用图案装饰。线条和图案要密一点,丰富一点,这样的风筝才漂亮

  (2)要注意绘画时的坐姿。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3)欣赏与评价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请几名幼儿讲讲哪只风筝最美?美在什么地方?

艺术说课稿11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美术显然已不是一门单纯掌握技能技巧的学科,而是各类知识的综合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双向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变易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活学,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学习机会,使其都能在不同潜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二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改方案所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计课2时。教材图文并茂,文字亲切自然,内容贴近现实,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参与性与一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动手。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3重点难点:艺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表现艺术家是以怎样的思想感情去表现生命与关注自然的策略方法:观察――讨论――分析――评述

  三、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投影、挂图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美术课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其它的。

  四、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是一节欣赏评述课,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相互讨论学习,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学生步入画家的作品中,体会画家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学生通过大屏幕直观演示能够直接感受和欣赏。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巡回指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展示古今中外运用各种不同表现技法创作的艺术作品多幅,提请学生观察欣赏。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分别是以哪些素材作为主题来表现描绘的?(花草、山水、动物、人物)

  3.总结归纳:美术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生动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壁画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不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大多数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4.提出本课探讨的主题: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1)观察欣赏

  (2)分析探讨

  (3)总结归纳

  三、发展阶段:按照课前预习的要求,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和整理的'有关资料,自选一幅或几幅作品进行交流讨论。

  1、欣赏与评述:(1)你所选择的作品中有关画家和作品表现题材、内容、形式的资料,你了解多少?(2)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2、分析与研究:(1)所举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的形象?(2)这些物种正处于哪种生命活动中?

  (3)哪些是与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4) 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条件有什么依存关系?

  3、讨论与解释:(1)美术家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去表现生命与关注自然的?(2)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不是表现了自然法则下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情趣?

  4、体验与评价:(1)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2)你能否体会到对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1)交流讨论

  2)分析研究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3)围绕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总结归纳:

  1.对同学们为此课题所做的工作及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能够谈一至几条通过本课题的赏析研究,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归纳整理自己所获得的启示和感受

  课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和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说课稿1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的第二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本课的目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美术作品在艺术语言的运用上各个方式有所不同,由此美术作品就会产生不同的形式和审美意味。

  2、 教学重点: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这些内容的学习是以后学习美术鉴赏的基础。所以称之为重中之重。

  3、 教学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的,对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深浅得当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并结合运用具体的美术作品来帮助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探究导入课题

  (1)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设置情景:由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这些事物传递的信息是代表春天的语言符号,同时伴随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的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名句及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学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一同朗读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拨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拨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拨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

  教师活动:A、展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并以一幅工笔花卉为例演示其绘画技法。

  B、提出问题:结合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总结《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学生活动:A、结合图示分析工笔画的绘画技法。B、根椐工笔画的技法,总结出《韩熙载夜宴图》运用了线条勾勒、随类赋彩的语言表现方式。

  教师活动:A、展示达维特的《赫拉斯兄弟宜誓》,指导学生从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等几个方面了解具象艺术的其他表现方法。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

  学生活动:A、分析并总结《赫拉斯兄弟宜誓》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

  (2)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语言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记忆的永恒》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x》德国马尔克的《蓝马》齐白石的《虾》宋代梁楷的《拨墨仙人图》b、提出问题:观察分析以上作品中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手段?c、提问

  学生活动:a、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展示的作品给与鉴赏和分。b、学生讨论并回答:变形、夸张、重组、概括、提练。

  老师总结: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3)抽象艺术:主要是在20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

  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热抽象”

  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黑黄兰构成》捷克画家库普卡的《牛顿色盘》b、提出问题:我们从这两幅作品中分别看到了什么形象?两幅作品在运用美术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有什么区别? c、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也就是我们什么形象也辨别不出来。

  完全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

  4、自我评价练习

  教师活动: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若干幅让学生来辨别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

  5、课堂回顾总结

  教师活动: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b、提问: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语言表现手段是什么?美术语言的表现形态分为哪3类?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复述回答

  教师活动: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走进具象艺术”,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研究具象艺术的有关内容,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

  6、板书设计: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美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特征:具体性和形象性

  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2)、意象艺术;(3)、抽象艺术

艺术说课稿13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艺术字。

  本次说课,我将分三个单项对大家进行介绍,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以及教学过程。

  首先,我将对教材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3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这节课是整个计算机实训教学word部分的第4节内容,在前几节课学习了如何使用WORD输入短文、如何对文字、段落进行美化以及如何插入图片的基础上,我们本节课的任务是如何用艺术字使word文档变得更加生动漂亮。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为学生全面学习WORD和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打下了基础。

  根据计算机实训课的要求、结合课本教材,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他们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使学生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学会调整艺术字并熟悉艺术字工具栏中按钮的功能及用法,这将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在能力目标方面,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惯,为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以及创新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目标,体会情感目标。

  在了解了教学目标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本课的重点、难点部分。

  学会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是用艺术字美化word文档的基础,所以我将其确立为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艺术字工具栏上的按钮多,学生不容易记忆掌握,所以使学生正确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上的工具按钮来编辑艺术字,将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

  以上就是我从3个角度来对教材进行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二个部分,即教学法分析部分。

  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使用到的教学环境和教具分别包括有: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仪,word软件,以及我制作的一份多媒体教学课件。

  现在教育理论提倡,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采用了激,导,探,放,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由易到难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放手让学生应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在活动中发现,在实践中感知,体现出了做中学,学中做,探索实践中学,学后尝试创新的思想。

  整节课,为了体现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和时间安排:

  复习旧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4分钟;讲授新课、任务驱动,指导实践35分钟;展示作品,归纳总结3分钟;布置作业,课外延伸3分钟。而在这其中,新知识讲授与课堂实践将是交叉进行,这样安排教学时间主要是为了到职业学校实训课所要求的老师精讲课学生多动手的目的。下面我就以教学过程当中这4个环节为主线,配合本堂课的教学课件,来讲解本节课的具体实现。

  1、复习旧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用课件展示上堂课学生完成的一份较好的图文混排的作业,一方面对其表扬,曾加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并鼓励大家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作出更好的作品。另方面,借此复习上堂课图片的插入、移动及大小调整等操作方法,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和第一个任务的提出做铺垫。

  然后再展示一份在刚刚学生作业的基础上,用艺术字将其标题做部分改动的Word作品。前后两个作品同时呈现在同学面前,从视觉上给学生冲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艺术字的美,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字的兴趣,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此时点明本节课的课题。

  在成功引入课题过后,进入

  2、讲述新课

  知识点一:艺术字的插入。

  我用课件打开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在上堂课作业的基础上插入艺术字并调整好它的大小位置。

  老师首先用课件演示艺术字插入的操作步骤、、、、、、再大家清楚操作步骤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将上堂课学习的图片插入方法与艺术字的进行类比,发现他们的相通点,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照图片的操作方法尝试地移动并改变艺术字的大小。这时台上台下同学容易引起共鸣,大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演示,大家早跃跃欲试。这时,老师要求学生用刚刚所学的`艺术字的插入、移动及调整大小的知识完成课件里的“任务一”。在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老师在每个机位进行巡视,对学生做个别辅导。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进行知识迁移、动手实践,自已获得并巩固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并突出了教学重点)

  知识点二:艺术字编辑

  当学生们差不多做完了的时候,老师用课件打开任务二,将任务二和任务一的作品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回来。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他们通过观察任务二的作品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改,变得更丰富、生动了。

  老师这时用课件总结出三处变化,并向学生分别演示达到这三种效果的操作方法,如何用工具栏编辑艺术字形状、字体和颜色。(这三种效果的操作比较有代表性,目的是通过对此操作的讲解,使学生对“艺术字工具栏”的打开及按钮应用有初步认识,先弱化教学难点)

  接着就让学生在机器上动手完成任务二。学生将刚接受到的知识及时的进行实践,有一个接受-实践-感知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对艺术字工具栏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能力拓展

  利用一个“对号入座”的游戏调动学生对“艺术字工具栏”其他按纽的了解兴趣。

  用课件展示出一个基本的艺术字样和把它“变脸“过后的几个不同形态的艺术字样。向学生介绍(指这后几个字)这几个样式的艺术字,都是用这个工具栏里的按纽“变”来的,让大家把通过完成“任务二”所具备的知识,对“艺术字工具栏”的其它按钮进行尝试,试试找出谁“变”谁,将他们对号如座。

  并鼓励他们用今天所学到知识在自己刚刚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创新,完成任务三。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自己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新识,突破了教学难点)

  3、评价,小结

  学生大部分完成任务后,进入第三个环节-评价小结。我选三个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并让同学欣赏评价。

  然后利用课件梳理知识点,揭示游戏答案,归纳“艺术字工具栏”哪个按钮是哪些功能,再次强调正确应用艺术字工具栏编辑艺术字是本堂课的难点部分。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作品展示评价让学生接受更多新的、不同的思维,在动眼观察、欣赏、评析中提高鉴赏与评价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归纳总结更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整堂课我通过第一个任务强调教学重点,通过第二个任务弱化教学难点和通过第三个任务突破难点,最后通过总结再次强调难点部分。学生在完成这由易到难的三个任务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4、课堂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最后,进入布置作业,课后拓展环节。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我把课件做成翻书的效果吸引学生欣赏几份有漂亮艺术字的word排版作品,让他们在听觉和视觉上放松的同时接受启发,拓展思维,这时老师请学生展开想象,利用本课所学到的技能,在下堂实训课设计出这样一些更有创意的艺术字来,交给老师。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巩固加深本节课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以上就是我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过程三个部分进行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情境和任务驱动相融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给他们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重操作重应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艺术说课稿14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爱我的幼儿园》,这是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我将从说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设计意图

  《我爱我的幼儿园》是一首简单的4/2拍儿童歌曲,节奏活泼明快,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歌词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便于幼儿理解。这些都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符合《指南》中所说的“小班幼儿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环境的变化使幼儿感到不安,排斥去上幼儿园,有些幼儿哭着闹着要回家。而这首简单的儿歌通过简单的歌词和旋律告诉幼儿上幼儿园的好处,使幼儿从心底认可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同时《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行成。”因此我选择了《我爱我的幼儿园》作为本次活动的教材。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即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同时《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所以我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

  1、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知道所唱歌曲的歌词是什么。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随着音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3、感受音乐的美,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本次活动学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难点:在活动中,能够随着音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歌曲的表演活动。

  四、说活动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做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1、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找朋友》。

  2、幼儿日常生活照片制成的教学ppt

  经验准备:幼儿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会唱儿歌《找朋友》,且有交好的小伙伴。

  五、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表达法,观察法等教育教学方法。

  游戏法是指通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规则的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我将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表达法即发表,表现,是指幼儿经过思考,领悟,用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他是什么样的。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将分为三个大的环节:

  环节一,导入部分(唱一唱)

  在本环节中,我将通过和幼儿的相互问好“小朋友们好,老师您好”进行发声的练习,既复习了音阶,又和幼儿进行了交流。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环节二:主体部分(学唱歌曲)

  1、游戏找朋友

  在该环节中,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体会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和团体生活的温暖。

  2、听一听

  教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体会歌曲节奏的活泼欢快,大体知道歌曲在唱什么。在该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和小伙伴一起听音乐,与歌曲产生联系,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里朋友多,感受歌曲的欢快和美好。

  3、学一学

  通过上一环节听一听,联系生活,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让幼儿想知道歌曲在唱什么,应该怎么唱。在该环节中,教师通过逐句教幼儿唱儿歌,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快速学会唱歌曲。

  4、比一比

  在幼儿学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歌唱比赛,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歌词兴趣,也可以使部分幼儿得到一定的休息。

  5、说一说

  在该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幼儿的生活照制成的ppt,请幼儿认一认他是谁,讲一讲自己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这既可以使幼儿的嗓子得到休息,又可以加深对本班幼儿的认识,这也是本次活动动静交替的表现。

  6、演一演

  在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时,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快乐的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的提示如拍手等。通过幼儿大胆的表演,既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又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歌曲。

  环节三,结束部分(游戏大家一起唱一唱)

  在本环节中,教师将再次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为了更好地完善本次活动,我将活动延伸至美术活动,让幼儿画一画我的幼儿园,画出幼儿自己心中的幼儿园,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艺术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秋天的收获》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艺术的第一单元的第三个课题。本单元有三个课题,第一个课题是《多彩的秋天》,第二个课题是《秋天的`叶子》,第三个就是本课《秋天的收获》,这一课题将用三课时来完成。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秋》,并表演。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欣赏秋天丰收场景的图片体会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

  2、知识技能目标:学会用歌唱、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加以表现。

  三、说重点及难点

  1重点:通过欣赏秋天的图片让学生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景色,进而喜欢唱这首歌。

  2难点:是让学生把握好歌曲的节奏,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秋》是一首节奏鲜明,有趣的儿童歌曲。因为低年级小学生音乐感受力还不全,针对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持续性不久但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图片激趣法、创设情景法、听唱法和律动法。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创造快乐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的学法为: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通过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状态下学习。

【艺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艺术说课稿11-30

四年级美术模板上艺术说课稿12-11

说课稿09-08

泉水说课稿10-26

绿毛龟说课稿11-18

《雷雨》说课稿11-19

说课稿范文11-22

《爱莲说》说课稿11-14

《秋天》说课稿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