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

时间:2023-09-22 10:45: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早上好!

  我是2号参赛选手,下面我就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一节课的教材理解和教学过程设计向各位做个汇报。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分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涉及到消化系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摄入体内,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本单元的开始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身体的结构”,以及“骨骼、关节和肌肉”接着用“跳动起来会怎样”引领学生认识到运动后引起的各种生理现象,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本节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也是在回答一个相关的问题“跳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从哪里来呢?”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主要的消化器官以及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下一节课“口腔里的变化”也是表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具有启下的功能。

  2.学情分析

  人体要对吃下去的食物进行消化,用来获取运动所需要的能量,这是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来讲,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 即使了解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是什么样的,都有怎样的功能和特点,这些器官又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呢?这是学生所陌生的。 那么由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较枯燥,纯理论的灌输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就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小组合作讨论、观看视频资料等活动帮助学生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科学问题,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理念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本课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信息,自主找寻答案为教学方式,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遵循了以下理念:

  1.《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阐述,学生的科学学习首先是合作,其次才是竞争。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此外,我们还要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并不等于放弃独立思考。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2.本节课是典型的`“暗箱课”, 其教学难点主要在于无法给学生可以探究的实体,难让学生的探究有深度。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补充资料,并从大量的模拟体验中去感悟、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在探究前后能在认识上得到提升和完善。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实验,让学生有了形象、直观的感知,有效推进概念的建构。

  3.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是暴露学生原概念并借助于科学探究活动对已暴露的原概念进行重新修正、组合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展示已有的科学概念,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讨论、观看资料等活动有目的地进行更正,让正确的科学概念替代学生脑海中错误的原有概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知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器官以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五、教学材料分析

  记录单;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模拟食道输送食物实验用的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人体消化器官图。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设置情境、引发探究

  课的一开始,我设置一个孩子吃饭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分组在人体轮廓上标示出吃下去食物的旅行路线。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科学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同学们对画食物旅行图很感兴趣,那么食物在人体到底怎样被吸收、分解、消化的,学生心里存在着许多疑问,探究知识的愿望也就越加强烈,这也为探索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借助资料,了解消化系统。

  第二环节,我以图片的形式出示消化系统图,学生对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大致的位置,同时说出食物的旅行顺序,并在小组中能够讲述。

  ( 设计理念:韦钰院士曾经说过“只靠学生自发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并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我理解有时候教师的“教”也是必要的,我想学生对于看不见的消化器官比较陌生,这时候还是由我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形成清晰的、准确的科学概念好一些。 )

  三、小组合作,探究消化器官功能及其特征

  在本环节,是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具体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是需要突破的难点。消化器官除了图之外,不可能有实物提供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的主观判断变为可以客观研究的实体呢?如何让学生的探究深入而不空洞呢?我作如下设计:

  首先,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发放各个消化器官的知识卡,让学生通过收集文字图片资料来探究消化器官功能特征。为了学生在交流汇报中有比较贴近实际的体验,我设计了演示、体验活动。探究食道时,我设计出示一根吸管,以模拟食道,在不直的情况下让学生可以对比出食道需要直及需要有力送等特征。探究胃的功能时,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胃模拟演示实验。在探究小肠吸收营养的功能特征时,让学生感受小肠的长度,以了解食物正是在细长的小肠中营养被充分吸收。同时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能有所发现,并思考自己的健康饮食观念等。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我力求让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这样真正做到个体发展与小组发展同步进行。让学生在这种学习形式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分享。另外,几个模拟实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具体认识有了质的的提升。)

  四、建立科学概念,拓展延伸。

  以动画的形式,模拟再现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并修正自己的食物旅行图,讲述食物旅行的路线及消化过程。同时,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各消化器官具体的消化过程又是怎样的呢?除了这些食物所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外,还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辅助消化呢?你在课堂中还想到了哪些健康饮食的知识呢?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对消化系统和消化器官有了清晰的、科学的认识,因此让学生修改课堂开始绘制的食物旅行图,是巩固所掌握的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此外,带着问题离开科学课堂能够有效地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将课内外联系起来,使科学学习的连续性、科学技能的发展,科学知识的运用与家庭、社会结合起来。)

  五、我的思考:

  科学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知识体系庞杂的学科。对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较高。但教师必竟不是百科全书,有时无法回答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另外,教学时间有限,有时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好奇。所以,老师应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保留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学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教会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创造;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生活。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上是我对这一节课的理解,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中我将从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预设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中第5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认识、理解基础之上,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可以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食物,不同的消化器官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

  二、说学情:

  对于一个四年级学生来讲,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他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知道一些简单的器官名称如:口腔,胃,大小肠,等,知道牙齿是用来咀嚼食物的。但认识很模糊。既不清楚这些器官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和特点。由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较枯燥,纯理论的灌输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我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且直观的视频播放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自身身体内部的的认识,并丰富他们的科学学习经历。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的营养的吸收。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重难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了解消化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合作交流。

  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人体内脏器官的知识因为平时见的较少,如果只是空洞的说教孩子们很难接受,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文字资料和视频课件突破这个难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信息,自主找寻答案为教学方式,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能力为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研究不易观察到的事物原理。以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1)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及文字资料每人一张

  2)食品、粗细管子等。

  3)电脑、多媒体课件。

  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对这个内容的教学设计以及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开课我就用提问引起学生对自身的研究兴趣。为了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课中获得自己的成长,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我设置了研究馒头的小实验,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刚才吃进嘴里的馒头到哪里去了呢?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我们科学课培养的就是学生探究精神,所以我在学习新课中大胆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并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板书课题进入新课后,我问:食物在我们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呢?此时我请同学们拿出笔试着画一画食物从口腔出发依次去了哪里。因为我在学情分析中提到了,学生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要求简单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行,可画也可以写名称。

  学生画过后,我让学生说一说。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的介绍,他们说的食物路线图都不一样,难道在我们不同的人体里食物的.路线都不一样吗?那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回答,我相机肯定或指导方法并让学生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文字资料。通过阅读指导孩子如何正确阅读资料,学会迅速从资料中寻找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学习进行铺垫。

  为了强化学生的探究成果,我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使学生深入掌握食物在体内的主要路线图: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教师抓住时机总结便板书:我们把食物经过的这条路线称为消化道(板书),而食物依次经过的每个景点统称为消化器官(板书)第一个知识点很自然地落实了。

  同样第二个知识点了解消化器官的特征及功能我也是用了这样的一些教学方法。

  如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的旅行主要去了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是怎样的呢?一个简单的提问很自然进入了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探究中。我播放消化系统视频课件,学生观看后再分别讲解。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感悟,讲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做了一些很便利的模拟实验,由于模拟实验难以完全真实是反映现实状况,只是针对莫一难以观察的现象的直观演示,其表现真实原理的可靠性受到约束,所以对模拟实验的研究点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尽量少,这样既可以保证实验效果,又可以避免科学性问题的出现。

  为了巩固所学,我在学习新知后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我们来做一个消化器官的猜谜游戏,出示课件,学生抢答,这样使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设置这一内容,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各消化器官功能的知识,真正做到在快乐与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同学们快速在人体消化记录单图二中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路线图,并做出清楚的语言描述。教学活动到此,学生已经对消化器官有了较多的认识,但我们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对各个消化过程的细节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因为在我们的教科书安排中,让学生体验到一个食物消化的过程是由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器官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是学习的重点。所以在最后学生总结的表述中教师应关注的是学生能不能将事物消化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表述清楚,而不必强求消化器官的一些细节。

  3、拓展知识,课外延伸,学为己用

  新课结束了,我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小馒头作了一次旅行,在旅行中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我总结到:通过这次旅行,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食物的消化过程原来是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而消化器官的功能又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各器官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消化器官对我们如此重要,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的饮食习惯呢?让学生谈谈感想,老师相机出示友情提示: 保护消化器官,请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每天早晚、漱口。

  ( 2 ) 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

  ( 3 ) 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将课堂知识,及时的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学生思考的同时,能够利用科学知识更好的改善生活,保健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凸显学习科学可以更好的服务生活的主题。

  预期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期望学生能清晰掌握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知道消化器官的特点和功能,并经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养成乐于与人合作的学习态度,培养科学的认知方式和自然观,发展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3

各位评委:

  你们辛苦了!我是小2班的2号选手,也是本组的最后一个选手,看到我,意味着大家的艰苦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第5课的《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下面我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6个方面向各位阐述。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涉及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摄入体内,分解食物,吸收食物的营养。学生通过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初步认识到不同消化器官的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食物进入人体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的分工协作下被吸收和利用的。

  食物的消化,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大量的食物,也知道食物里有我们需要的能量。但到底哪些器官参与了食物消化,它们在消化过程各起什么作用,食物到底是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的,对学生来说是很含糊的。因为这些器官都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观察到,平时也很少真正去关注。

  有点知道但知道的很少,没有去关注不表示不想关注,这是我们组织教学的良好契机。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采用了模拟实验、资料讲解、观看视频、交流讨论等方法展开本课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单元结构的整体要求,考虑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学习了解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胃、食道等消化器官的工作过程,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自己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所谓重点,是指有重要价值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不易理解、抽象复杂的内容是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了解消化器官中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1、人手一份小饼干和记录单,人人参与全员体验。

  2、按小组分配模拟“胃、食道等消化器官”的实验材料,让大家合作探究,共享研究结果。

  3、教师辅助教学用的课件和消化器官的`图片。

  五、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我安排了5个内容,分别是: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

  3、模拟实验,体验消化器官功能;

  4、观看视频和图片,进一步修正认识;

  5、总结回顾,拓展机动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这是什么——食物,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两个小问题开门见山,调出学生的前概念:食物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

  老师这有小饼干,大家想不想尝尝?如果把饼干放在嘴里咀嚼,然后咽下,你觉得它会到哪里去呢?此时揭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然后分发小饼干,每人一块,边吃边画“饼干导游路线图”。俗话说,吃别人的嘴软,边吃边画,边画边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我也巧妙利用这一活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后面的修正完善认识铺设基础。

  2、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学生对这些知识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事先收集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充分发挥讲授法的功能。

  3、模拟实验,体验消化器官功能

  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三个问题,标志着模拟实验的开始,也把这节课推向高潮。

  学生分组,在塑料袋里装上水、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里面的食物变成什么样?我们哪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让米饭向前移动,该怎样做?这个塑料管相当于哪个消化器官?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反馈,共享彼此的发现。

  4、观看视频和图片,进一步修正认识四分多钟的视频,确实有点长,但长的有理由。它可以让学生系统了解消化器官的工作过程,完善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并对自己之前的前概念进行修正,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这是必须的。

  5、总结回顾,拓展机动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简单的问题,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而练习,则可以量化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至于最后一张幻灯,那就作为机动问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弹性的安排。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图文结合、结构清晰,分为三个部分,正中是本课标题,左边是各部分消化器官和功能,右边是人体消化器官系统图,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为本课的教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说课稿】相关文章:

食物链说课稿11-02

大班科学种子的旅行说课稿06-15

《旅行归来——文件的移动和复制》说课稿12-02

《快乐旅行》教案09-07

0的旅行教案03-24

食物购买合同09-10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03-02

旅行的请假条02-28

中班信的旅行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