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4-10-18 16:25: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和学情

  本节课内容在老教材中为选学内容,只要求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常识性的了解本节知识。新教材显得比较活泼,富于变化,多了学生的参与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形象。本节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学生对于颜色有初步的了解,对于七种颜色,学生嘴上说的是呱呱叫,“赤、橙、黄、绿、青、蓝、紫”,这种说法不但错误,而且很少有同学真正观察过七种颜色,所以白光的色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前面声现象和光现象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仍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来,因此色散现象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光的色散和颜料的混合,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说教学资源

  教师用:多媒体、电视机、投影仪

  学生用:三棱镜、肥皂水、吸管、水槽、水、平面镜、白屏、各色的透明胶片、各色的彩纸、放大镜

  四、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按照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反馈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授课过程注重了以下两点:

  1.注重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自然科学论的高度来指导教学活动,坚持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团体的协作来完成整个的探究过程,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画面---蓝天、绿树、红花,创设多彩的情景,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对于颜色,同学们都了解哪些呢?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这里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将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光的色散”我是这样启发学生设计实验的。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在漆黑的夜晚,你还能看到物体这些漂亮的颜色吗?

  2.是谁把世界打扮的`如此五彩斑斓?

  3.看看窗外的太阳,太阳光是五颜六色的吗?那你见到过太阳光出五颜六色的光吗?

  紧接着多媒体展示彩虹图片。向学生解释阳光透过雨滴时发生了多次的折射而产生了这种美妙的现象。而后引导学生根据彩虹的形成道理,利用桌上的器材,也找到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并观察是哪几种颜色。在实验中,可能有的小组会直接地用吸管吹出肥皂泡,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案现象更稳定和便于观察。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光的色散。这里要对学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描述予以纠正。

  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上台来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彩色画面,让学生归纳得出彩色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混合而成的,得出色光的三原色。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什么是三原色,接下来又为学生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两台投影仪上分别放上红色和绿色的胶片,这样在屏上就会得到红光和绿光,而后让两束光交汇,观察交汇处得到的颜色。当然在这里也可以换成其它颜色的透明胶片多进行几次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透明物体的颜色”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怎样证明什么色的色光能透过某种颜色的胶片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各种色光去试试,教师紧接着进一步地提示,我们手头没有那么多颜色的色光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想到用色散实验得到的光,完成了课本3.5-5的实验,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结论。这么做既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究,而且还复习应用了前面的知识,做到了前后呼应。

  有了上面的实验做铺垫,不透明物体反射什么色的色光实验就可交给学生自主地完成。

  为了更进一步地掌握物体的颜色,大屏幕出示一道练习题:一幅多彩的油画用红光照射,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颜料的三原色”如果用实验探究的手段来进行的话,可能好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授课任务得不到完成,所以“颜料的三原色”我把它做为课外探究的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或向喜欢绘画的请教,并在课后完成不同两种颜料的混合。

  最后出示几道评价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以检测。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条件和本人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地方也不尽人意,比如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室中不可能每个座位上都有充足的阳光,用白炽灯效果又

  不明显,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使每一个同学都能真正“动”起来,而不是留于形式,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去探索的。再如“用放大镜观察电视画面”的实验,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下来看一遍,这可以做为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完成。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后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探究电学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内容,那么对于下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所以本节课内容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而且本节课的学习又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的关键。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通过整个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了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定量关系的探究过程及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的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借助实验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和成功。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目标导学、学生分组实验、分析讨论、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充分体现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学生主要学法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以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以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我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图,然后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先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分析,然后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引入课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并为下一步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连接电路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任何科学结论及物理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而且实验比较直观、形象,便于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教材安排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它涵盖了探究的七个要素。

  (1)提出问题。

  根据课题的引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和目的。

  (2)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

  根据课题引入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分析,学生不难作出“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的定性猜测,然后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知道猜测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获取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总结出来。

  (3)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已有一定的基础(例:在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有哪些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有哪些因素等实验中都曾用到“控制变量法”),因为影响电流变化的原因有两个:电压和电阻,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问题。本次探究内容分二次完成。

  第一: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教师投影,提出问题“如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求学生讨论分析,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教师可作补充“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引导学生回答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要求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难易程度并作合理的选择,还提醒学生注意:考虑到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采用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反复实验。

  B)学生进行实验因本节内容综合要求较高,实验探究的难度较大,因此我把正确的实验电路图投影在屏幕上,要求学生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并作友情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上”在学生分组实验时,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纠正学生实验中所犯的错误,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方法同上,但在此实验中,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生可能会考虑到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很难想到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压,同样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是一个难点,突破此难点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作尝试性调节,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

  (4)分析和论证:

  引导学生用描点的方法,将记录的实验数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反映出来,让学生去发现图象所能提供的信息:从图象上不难发现U—I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用图象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使数据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观察研究,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用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明白各学科之间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5)评估和交流:

  “你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你还有别的设计方法吗?”“你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你是如何克服或解决的?”“你的测量数据是否可靠?”“你的.实验结论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及时交流反馈、及时评讲、及时纠正错误,可以让学生从一团混沌中拨云见日、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巩固记忆。同时通过评估和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反馈和巩固。

  因本节课探究过程难度较大,学生能顺利得出探究的正确结论已不容易,所以我认为巩固练习可以留到下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再做,而需要强调的是物理探究的基本步骤、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时用到的图象法,以及“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实验结论。

  4、板书设计(投影):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实验电路图(略)。

  B)友情提醒:“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上”。

  C)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略)。

  D)U—I关系图象。

  E)实验结论(略)。

  (2)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A)实验电路图(略)。

  B)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略)。

  C)R—I关系图象。

  D)实验结论(略)。

  E)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内容。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是反射、折射现象的基础,可以提高同学热情,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STS意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造光源;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方法与过程: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3、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连的夜景和自然光现象,在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提问:图中的光是从哪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光源定义。

  请学生思考:你知道还有那些物体是光源?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并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举出的光源进行分类。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传播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如下几种猜想:直线、曲线、折线、射线。

  教师引导学生理论的得出需要实验的验证,教师给出实验器材:激光笔、大矿泉水瓶、蚊香、加有少量牛奶的水溶液、果冻、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蜡烛。请学生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

  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大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完善实验方案。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小组分别展示光在空气、液体、固体中的传播。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学习,自己实验得出结论,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接着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让学生举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象等,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解释。并请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课本“想想做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学以致用,那么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得出激光准直、枪的瞄准、排队等。

  活动三:探究光的传播速度

  生活中还有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电脑展示雷电,提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生回答:光速大于声速。光速多大呢?教师向学生讲述光的传播速度,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的阅读材料,教师拓展知识让学生适当了解有关光的传播的知识。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3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3题

  选做题:第3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4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第一节《光的折射》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的思考】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还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二、【学情分析】:

  光的折射的特点就其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光的折射特点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光的`折射特点的理解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的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折射特点。(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用“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特点,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五、【学习资源】

  自制光的折射组合演示仪、烧杯、泡沫板、适量的水、多媒体课件。

  选择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

  通过多个学生活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上述方法总结规律,并联系实际解决课堂实际问题。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又将如何呢?设计渔夫叉鱼的实验引入新课。在装有水的鱼缸里有一条鱼,请学生到讲台先用瞄准器对鱼瞄准,再用激光灯通过瞄准器照射,检验学生是否瞄得准确,接着用鱼叉去叉鱼,结果却叉不到鱼。(装置见图1)这是为什么?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通过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点燃其求知的欲望。

  (说明: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为使学生看清水中的鱼,教师用电筒把鱼照亮)

  二、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学生活动一】:一个同学将一束激光射至空烧杯的B点并保持不动,然后另一个同学向烧杯内注水,注意观察:烧杯底部的光斑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见图2、图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多媒体课件师生一起分析得出光的折射的概念。(板书)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刚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学生回答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那么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又有哪些特点呢?

  2、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学生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图4、图5)。

  〖提出问题〗: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④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后由学生归纳

  【演示一】: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改变入射角度,在电脑上直观显示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演示二】:利用自制光的折射仪演示:光在水和空气中的折射情况,重点演示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况(图6、图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初步归纳光的折射特点。

  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

  【学生活动三】: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特点。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将向哪个方向偏折?当该光线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又会向哪个方向偏

  学生活动后,画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光路图。

  【演示三】:多媒体课件演示,边分析边讲解得出结论。(板书)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开篇的问题:渔夫为什么叉不到鱼?怎样才能叉到鱼?[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解决问题、首尾呼应)

  通过学生猜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整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亲历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探寻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复习小结、布置作业(1)课本p871、2、4

  (2)上网搜索:海市蜃楼现象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折射

  一、折射现象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光线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特点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光垂直入射时的折射角等于零。

  ⑤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配置与设计,增设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效果反馈。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分析

  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三、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重、难点

  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用媒体可把抽象变具体形象。

  五、教法与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

  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已经非常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4、最后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节课侧重现象的特点,不准备设计课后练习,而是把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现象的解释作为一种练习,让学的现象和练的现象浑然一体。把课堂最后时间作为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去了解有关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在体会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文明同时,进一步把现象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本堂课。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播放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引出声音的重要。

  2、媒体引课:

  3、从声音的产生开始研究:(媒体展示)

  活动⑴要求学生用手头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个声音,再研究发声的原因。(学生也可用教师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活动⑵学生汇报结果,先演示实验再说结论。

  板书:发声体都在振动

  多媒体展示较新奇的发声现象。

  深入研究:敲响的鼓,用手按住。(现象,结论)

  4、产生的声音怎样到人耳?

  活动⑶学生读教材声音传播部分

  活动⑷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作适当解释)

  媒体:学生试完成展示的小实验

  总结:人耳听到的大多数声音多数靠空气传播的

  问: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吗?

  媒体展示实例。

  活动⑸学生举例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板书)解释介质

  问:固、液、气都可以传声有什么不同?

  明确:15℃时空气传声速度340m/s

  气体传声最慢

  问:如果没有介质声音会不会传播?

  媒体动画:真空铃。把抽象变具体形象。

  5、媒体: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6、媒体:回声现象

  通过问题提出听到回声的条件

  问题:船测水深

  七、媒体展示练习、小结。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6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惯性现象》是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惯性 惯性定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惯性定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对于惯性定律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中,通过有趣的惯性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培养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实验现象,和准确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的能力。在对惯性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和解释时,纠正学生对惯性概念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加强学生使用物理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在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物理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实验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会用惯性概念解释现象的目的。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为上这节课作铺垫,我提前一周让学生以惯性为题出了一期黑板报,使学生对惯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起到预习的效果,在接受这节课的知识时不会感觉太过生硬。在惯性概念和对惯性现象的解释方法的得出中,采用了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参考实验数据:

  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

  ρ花岗岩:2.6~2.8×103kg/m3ρ水:1.0×103kg/m3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声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小学自然课中学过,但一般印象淡薄,需要进一步对“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现象进行概括得出相关结论。本节也是后面声现象知识的铺垫。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由于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学习本节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依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能力目标:

  重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确立依据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以及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动手实验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然后以“信息平台”、“信息快递”等板块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学法分析

  指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经验中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初二学生才接触物理,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但缺乏描述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自己总结物理规律,在脑海中构建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四课堂教学秩序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导入新课

  注意是心灵的窗口,是学生有效学习新知识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根据本节特定内容,我选择在播放乐曲的同时配以简短的解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提出疑问:同学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以此激发学生探求的心理,从而导入本节课内容。乐曲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据说有利于大脑进入学习激发状态。

  (二)展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

  把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对学习充满期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努力的方向,便于提高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学目标用语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

  (三)新课教学

  本节课有三个小标题,直接指出了本节学习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一,声的产生;二,声音的传播;三,声速。还有部分内容用黑体字标出(例如:介质),为学生自主学习时抓住重点提供了方便。另外,必要的插图,形象的展示了相关内容,为学生在学习中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中介,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进行。

  一,声音的产生

  (1)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验寻找发声体的共同特征

  教师播放敲鼓和琴弦振动的演示课件,同时让学生思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振动停止还能听到声吗?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橡皮筋和直尺实验,亲自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同时教师以信息快递的方式对学生得出的结论加以肯定。

  二,声音的传播

  (1)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固体可以传声

  (2)教师讲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下雨天听见打雷的声音,在岸上听见水下发出的声音。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和气体也能传播声音。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教师播放真空不能传声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教师进一步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以信息平台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书上的图片: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要靠无线电通讯,做到学以致用。

  (4)让学生阅读教材,知道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叫声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声速

  (1)观看视频《射雕英雄传》片段,让学生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固体传声快

  (2)阅读书上“一些物质中的声速”,知道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同时分析、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时直接显示前面所学结论,目的是促成知识的保持,并提示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利用时空顺序辅助记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并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而结构化的知识更便于记忆、检索和提取。

  (五)达标检测

  检测题围绕重点设计,课前印发给学生。检测能够促进知识迁移,设计的原因前面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六)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体现和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程序这样设计,但具体的课堂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整。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想,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且在教法设计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依靠学生的自学、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形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总之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各方面有所提高,还要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法的作用,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回顾总结和板书设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9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1、教材分析:《压强》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压强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本节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诠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通过以前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我制定本节课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应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难点: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据以上教法和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数学推理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节教学程序采用以下几个板块进行:情景导入,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增大与减少压强的方法,总结与反馈。

  1、情景导入

  学生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教学理念。

  2、压力的概念

  (1)通过展示钉锤钉钉子,人踩钢丝等代表不同方向的压力的生活现象的图片,提出问题,通过受力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出所受压力的共同特征,导出压力的概念并板书,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这样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

  (2)由于重力知识的干扰,认为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学生对压力的概念产生困扰,用了一个演示实验通过一把钢尺中间放个磁铁,改变方向,从形变的大小组织学生分析明白压力不是重力,也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也为接下来压力的作用效果作铺垫。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列举实例。请学生们观察对比教材“想想议议”中蝉和骆驼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通过大量的实例,了解对比是一种处理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同时认识到压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对比两幅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两个学生体验活动,意在通过体验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并有所依据的提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

  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肥皂、钉子、图针、钩码。

  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

  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钩码作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探究方法也很多。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4、压强概念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对比速度概念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并板书。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1帕=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运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自己得出结论,自主得出压强的定义和公式。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例题: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通过例题使学生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更进一步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师分析例题,主要强调公式的应用和解题规范。深刻挖掘例题的隐含意义:一是单位要一致,二是正确理解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含义。三是进一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通过计算大家知道了物理课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那如何让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一倍?

  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共同列举压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展示),分析各用什么方法增大,减小压强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6、总结和反馈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形成知识体系,既总结知识也总结方法。

  解释现象:在杂技表演时,气功师躺在钉子上,人却毫发无损。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引入新课时的问题,意图:学以致用,前后呼应。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直观显示出教材的思路,并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章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本单元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小节,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接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二、教法

  1、教学理念: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结合自身的积极探索,用自己的实践去亲自感悟。教学过。程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2、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2)、教具激光器、硬纸板、大头针、平面镜、量角器、计算机多媒体

  4、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知识要点:

  (1)光线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反射分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四、作业。

  课本58页练习1和学习达标训练4、教法实施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莅临紧密联系实际。三、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教师提问: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那么人为什么能看不发光的物体?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的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演示:光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概括: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叫光的反射(二)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AO(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三“线”反射光线OB(同上)法线ON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画虚线)两“角”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反射定律1、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②让学生观察: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此现象说明:“两线分居”。③让学生根据现象和测量填充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现象规律: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反之亦然。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2、概括出光的反射定律。3引申:法线既是镜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4、应用:①求角(随堂教师举例)②作图(四)光的反射类型:1、对照课本4——16中的a、c两图分析说明特点:镜面反射:①反射面平滑②入射光平行,则反射光平行。漫反射:①反射面粗糙②入射光平行,反射光向各个方向。2、强调二者都遵行光的反射定律3、列举日常生活中两种反射的事例,并加以解释。①看电影②黑板反光③雨后夜晚走路五、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础较差,在整个教改氛围比较浓厚的熏陶下,老师利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六、板书设计第二节光的反射(1)一、光的反射现象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一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两线分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平面上,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叫漫反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力 弹力》。下面是我对本课题的设计思考,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分析

  本节教材处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本章知识是学习后续知识压 强、功、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章是初中物理基础的一章。而第一节力 弹力 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教学关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为 后几节教学做好铺垫。 内容分析 本节首先生活中的推、拉、举、压等生活实例引出力,并用压弹 簧或气球的事例体会弹力,紧接着介绍一个弹力的实际应用——弹簧测力计,在 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最后 还点了一些生活工具或玩具从而更好地体会弹性势能。 所有的知识都是用学生看 得到、摸得着的实例呈现,与我们的生活很贴切、学生更容易接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并不难学,引领 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 :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知道弹力及弹性势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

  【情感与态度】 :

  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弹簧测 力计的使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力的定义理解、弹力概念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二、说学生

  本节内容主要是力、形变与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势能,知识点较零碎, 学生对力很熟悉,并且都有亲身感受,采用从生活实例中体会力的存在;弹力与 形变、 弹性势能较抽象, 学生对此缺乏认识基础, 需较强的观察和归纳思维能力, 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引导的手段;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较简单,采用自 学即可完成。

  三、说教法

  本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类型的力——弹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 力.教学实践表明,被动力(如弹力、静摩擦力)的概念是学生难于接受的.因此 教材中没有给弹力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了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 件是什么。本节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利用弹力的作用效果来了解弹簧 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从而达到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通过实例引出力的一般性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的作用;分析具体图 片中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通过对如何知道物体受力的疑问引出力的作用效果, 进而通过自主活动探究物体形变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及物体形变的大小和外力的 关系,引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弹 簧测力计构造、使用方法;并观察图中的日常现象——发生形变的物体对其他物 体产生一些作用,学生体会弹性势能。

  四、说学法

  1、亲身体验:力的概念的建立。

  2、动手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约 2 分钟)

  讲故事:张飞与关羽比力气。三国时,刘、关、张三结义后,张对自己排第三不服气,就提出与关羽比谁的力气大,他使出最大力气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 提,尽管憋得满脸黑紫甚至头发都拔掉了一把,结果还不能使自己离地面,而关 羽找了一根绳子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另一端跨过树杈,双手使劲向下拉,结果他 慢慢离开地面。

  问:张飞为什么失败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章力,帮他分析原因吧!

  新课教学(约 30 分钟)

  (一) 力是什么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四幅图或用多媒体展示。 (也可借助自己准备器材 体验) 完成学习引导第一部分内容。

  问: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引导分析

  力:物体 作用于 物体

  施力物 受力物 (为区分两物体引入施力物、受力物)

  (二) 力的作用效果

  观察课件中的图和演示实验,完成学习引导第二部分内容。

  问:我们如何知道物体是否受力?你能做展示一下里的作用效果吗?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弹性形变的情景,感受弹力的存在,总结弹力的概念。

  (三) 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的关系。

  学生试完成学案中的第 3 个表格。

  请同学上台展示结果。 学生观察、并交流总结出两者间的关系。

  (四)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用多媒体展示自学提纲和弹簧测力计。请同学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 弹簧测力计由( 、 )组成?

  (2) 、力的国际单位是()?

  (3) 、图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

  (4)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试一试

  (a)弹簧测力计指针指针开始偏离了“0”刻度线处,应如何调节?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让重物悬挂于哪个位置?手持哪个位置?

  (c)弹簧测力计应如何读数? 做一做:分别测出你用手竖直向下轻拉和重拉弹簧测力计的力的大小,同桌互相读数。

  (五)生活物理社会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几幅图,思索这几幅图说明了什么。

  (六)小结

  你获得哪些知识?在使用具有弹性的物体需注意什么?还有什么困惑?

  学以致用(约 10 分钟)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教学中没有把学案充分的运用。

  2、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

  3、习题设计的较好,但运用的不理想。

  4、教师讲的较多,没有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附板书:

  一、力弹力

  1、力:物体--作用于--物体

  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①弹性形变 ② 范性形变

  2、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 形变就越大。

  3、弹簧测力计

  ① 结构:

  ② 原理:在弹性限度 (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③ 使用方法:校零、量程、共线、读数

  4、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猜想:

  继续观察:

  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位置。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进行实验: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分析与论证: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三、归纳小结

  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连续完整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3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同时还缺少逻辑思维的经验。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学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现象和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三、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作一个参与者。同时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物理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说学法、教法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步骤和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

  通过展示城市的夜景和自然光现象,让学生产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就问题学生讨论光源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

  2、经历探究,完成光的传播学习

  (1)提出问题:

  “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传播的呢?”

  (2)猜想与假设

  学生小组猜想。

  (3)设计实验,评估优化探究方案

  教师给出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砖、水等。学生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表格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完成实验

  (5)分析与论证

  小组展示光在空气、液体、固体中的传播。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提出问题

  为什么强调“同种均匀”,引导学生完成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实验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从物理走向社会

  接着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让学生举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象等,小组进行简单的解释,并强调一些语言表述方式。接着学生小组完成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光准直、枪的瞄准、排队等。

  4、光的传播速度

  阅读课本内容,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

  5、就所学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同时给予评价和肯定

  6、师生小结

  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教师展示本节主要内容与导学案上。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的产生、传播、特性之后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早上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与危害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讲授法、小组合作法。

  三、说学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因此,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假如你正在午休,有同学在走廊大声歌唱,你感觉怎样?一下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

  由于情景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就会有话说,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种令人心烦的声音就是噪声”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探索新知

  1、噪声的来源

  在理解乐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总结出噪声的物理意义。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令人心烦的声音,从而概况出噪声在环境保护角度的概念。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比较、举例概括出噪声的两个来源,培养了学生有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产生草率的例子,学生这时情绪高涨,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等级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看“小资料”,并找出几个声音的强弱。学生通过看书查找所需信息,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中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早上的危害课本上讲得比较少,但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为下面学习噪声的控制埋下伏笔。因此,我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噪声危害的三个方面: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物理效应。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了噪声的危害,从而产生了减少噪声,保护环境的情感,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3、噪声的.控制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本环节我设计了小组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通过前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防治噪声的必要性,在此,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假如你正在学习,而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很多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控制噪声的方法。本节 课的教学重点一一被解决。

  4、噪声的利用

  这一知识点属于知识的拓展,让学生知道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也有可利用的一面,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噪声的相关知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三)课堂总结

  总结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反思能力。

  (四)巩固练习

  练习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压强知识既是对前面所学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整个章节奠定了基础,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本节内容又是初中物理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改变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归纳、实验能力;通过对压强概念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比值定义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物理学原理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形成。(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4、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和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最好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学法:根据以上教法以及我班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法,比值定义法,数学推理法。

  三、 教学过程

  1.让学生用吸管插入酸奶杯,体验插入的难易程度引入新课;

  2.复习弹力引入压力,详细讲解概念、方向、作用点

  先让学生画压力示意图,再画重力示意图,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大小(通过钢尺、砝码实验,让学生明确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区别),

  通过力的三要素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也有作用效果:

  人站在泥潭里,单脚站立和双脚站立,陷入泥潭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三要素完全一致)。

  气球、铅笔实验让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怎样来探究呢?(控制变量)

  演示实验,完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让学生明白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学生对所提供的三组情况比较压强大小,从而引出压强定义式;分析单位,得出国际单位帕斯卡,对生活中的报纸对折展开压强的.大小进行介绍;

  4.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学生练习并分析、讲解;

  现实生活中要增大(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举例(切菜、切肉(磨刀、大刀))

  5.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压强的实例(打地基、沙发舒服,沙发变形增大受力面积、注射器),并说出是增大还是减小压强,让学生根据公式分析具体的方法,并把图片拖至各种方法边,一一对应;

  6.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之处:

  1.充分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这是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克服了畏难心理,照顾了学生的差异。

  3.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用类比法步步深入,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从而更好的突破了难点。

  4.在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学习中,从公式、现象出发,并结合实例分析,不仅巩固了压强的知识,还进一步落实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教育理念。

  本课需要改进之处:

  1.时间的控制需要加强。

  2.做得再灵活简洁一些,可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所以我会加强制作的学习,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

  由于水平有限,可能有些细节把握的还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当然我会继续努力,恳请您的指导!谢谢!

  附1.板书设计: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F)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特点:作用点 方向 大小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二、压强(P)

  1.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 p=F/S

  3.单位:帕 1帕=1牛/米2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说课稿04-23

初中物理说课稿06-22

物理说课稿模板03-29

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04-17

物理《机械波》说课稿06-19

初中物理说课稿范文(荐)04-18

物理说课稿13篇(精)08-16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06-21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