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12-17 11:30: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精选3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精选34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一、说教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例如,在描述红领巾上的三个角时,可以说出“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结论,二年级上学期就只能说有三个角,没有直角。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本单元一开始就设计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的游乐场的情境图,图中包含了本单元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例如,风车上相邻两片扇叶之间成直角,秋千架上有直角,观览车上有锐角,滑梯上有钝角…..这是主题图所涉及到的关于锐角与钝角的概念。接下来就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教材通过以下步骤来教学锐角和钝角的概念的。首先,呈现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图上有直角,也有锐角和钝角,接着从图上抽取3个角的局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要观察的角。然后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看到三个角大小不同。最后,抽象出一般的角,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并提供判断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一做。本环节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图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角,有折纸有做活动角的,还有用铅笔搭出来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承上启下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用角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直角来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同桌合作交流,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抽象出几何图形,让他们经历形成过程。学生再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感受生活中也有锐角和钝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角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四)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一、情境导入,感知角

  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过凤凰山主题乐园啊?

  师:孙老师去过。今天孙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下怎么样?

  出示主题图

  师:看多棒的游乐场啊!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啊?

  师:其实在这个游乐园里啊还藏着一个我们的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师出示找到的一个角,它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角

  师: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角的知识啊?

  师:你还能找到“角”吗?

  (创设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温旧导新)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一一出现学生找到的角。(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找了那么多的角!如果把这些角放在一起,你会分类吗?

  师:请小朋友拿出这张纸,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先仔细观察这些角,再进行分类,分好后请选个代表说理由。

  1、生分类,师巡回指导

  2、学生反馈(有2种分法,一种是按照是否是直角来分的;另一种是按照直角的大小,分成比直角大或小三类)

  师:谁能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啊?

  (当学生只有出现第一种分法时,老师这样引导)

  师:第一种分法是以直角为标准,把直角的分为一类,不是直角的分为另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不错,但是显得有点粗糙。能不能将不是直角的这一类再分的细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分法)

  师:看这一组比刚才就显得详细多了,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啊?

  (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

  师:能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3、引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师:小朋友们同意这类分法吗?

  真棒!你们想的跟数学家们一样,他们也把这样大大小小的'角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直角;一类是比直角小的角;另一类是比直角大的角)(边说边画角)

  师:?

  师:那这一类的角呢?

  师:这样的一类叫做钝角(指着比直角大的角),钝角他比直角大。这就是角的三兄弟。

  (这一环节选取各种的角让学生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把角进行分类,让他们自主探索,在小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自然的引出本课内容—锐角和钝角)

  4、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象

  师:现在小朋友们对角的三兄弟的样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吧。请小朋友们拿出活动角,先表示一个直角,再表示一个锐角。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操作的啊?(张口变得小一点)

  师:你们变得锐角都是一样的吗?(锐角有无数个)

  师:现在仍旧用活动角表示一个直角,在此基础上表示一个钝角,你们是怎么操作的啊?

  你能变几个钝角啊?

  师:你发现了什么啊?

  结论:直角的张口变大就是钝角,直角张口越小,就是锐角。

  师:那你能用一个符号表示他们三兄弟的关系吗?(锐角〈直角〈钝角〉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1)快速判断(练习九的第二题

  (2)找生活中的角

  1、师:谢谢大家的礼物,今天我的收获真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生活中的角吧。这是乐乐的一天的生活片段,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找找哪里有角?是什么角?(出示练习九的1的四幅图)

  (内容大致这样:乐乐起床穿衣服----上体育课跳高-------下午放学回家在爬楼梯,把衣服撕破了——帮妈妈买剪刀,要补衣服)

  2、找教室中的角

  师:那你能找找教室中的锐角和钝角吗?找到的小朋友请站到有角的地方去。

  生反馈

  (3)制作小礼物

  师:今天孙老师为小朋友们当导游,让大家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而且还增长了见识,是不是该送份礼物给孙老师啊?

  师:孙老师要大家亲身制作的礼物。愿意吗?

  1、出示制作要求: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制作材料:小棒6根,直尺4把,各种三角板共8个,图钉2个,彩纸2张,硬纸条4根)

  师:做礼物时,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出纸袋里的学具或别的物品,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可以折角动手做角,也可以画角,用三角板拼角。请组长记录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又好啊?

  2 (播放音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有的用的方法很巧妙。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朋友完成的礼物吧!

  3 展示作品,把相应的作品贴与黑板上

  师:刚才通过动手操作,老师发现小朋友已经会用不同方法展示了,老师很喜欢这么多精美的礼物。

  师:看到小朋友们做的那么起劲,老师也手痒画了一个角,? 像这样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

  让学生欣赏简笔画。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

  一、说教材分析

  《分草莓》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在分数目较大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利用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通过观察、交流,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经历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比除数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然后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从而引出除法竖式,鼓励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试商。

  (板书)55 ÷ 8

  3、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或者是7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如果商是7,则会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商不能是7,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用6试商。

  4、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试商,二相乘,三相减,四比较。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我设计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完整地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在新课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加深学习新知的印象。

  五、说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更加完整、更加清晰的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笼统,概念性强。从同学方面看,同学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和具体写法同学较难理解。总之,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一状况,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以和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来理解“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书写格式,能进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培养同学观察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余数”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我主要通过游戏“猜猜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学在纸上依次画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圈,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好后,将自身画的个数数出来写在张上,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画的最后一个的颜色。)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能猜出圆圈的颜色了。

  2、感受新知,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同学来感受“余数”。

  (1)让同学来分一分桔子。6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7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说一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同学会说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个剩下。这就让同学初步感知余数的概念,触和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2)将1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设问:假如每人分2个,剩下5个,可以这样分吗?这时就有同学会回答,5个还能再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1个,还剩下2个,这时老师追问:2个还能再分吗?同学会回答,不能分了。通过这个坏节,让同学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3)老师手中有10颗五角星,要奖励给今天表示的4位同学,应该怎么分啊?谁来协助老师来分呢?让多个同学上来分一分,老师对他们分的结果给予评价,让同学更深刻地明确“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

  3、用数学方法表示。对前面分的结果用数学方法表示出来,再翻开书本50页,参照例题,来自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的写法。教师在同学写完后给予简单点评并说明各局部的意义。我认为这局部同学在前面学习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学。

  接下去通过评价性的活动,看看小动物们做对了吗?出示三个竖式,来比较,观察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会发现其中一个小动物粗心大意做错了,余数比除数大了,还能再分。这一环节让同学进一步明确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数,也就是“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练习巩固新知。通过直观的练习,40÷7,26÷6,让两位同学上来板演,别的同学下面做。做完后集体讲评。这一环节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同学掌握新知的情况,并可以根据同学的错误来巩固试商的方法,其实明确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试商也是不成问题的了。

  5、回到游戏“猜猜看”。这时候同学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来想一想,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说出圆圈的颜色的,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试试呢?这时师生一起来研讨这一方法,从而掀起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在抓住同学的闪光点,找到方法后,让同学来猜一猜。然后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让同学先来说一说。教师可举一个例子:我们班去春游,要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7人,我们班39个小朋友要用多少条船?这一例子将数学问题引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课堂小结

  让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同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余数”的概念,并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 写出体重。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 连一连。

  4、 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5

  一、 说教材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的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因此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它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较我的感性认识,也能初步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根据上述“三角形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规律,以及我校协同教育实验的有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 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及分类能力。

  3、 养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的“四自”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重点是掌握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并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难点是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准备的教具与学具有:电脑软件、小棒、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图片。

  二、 说教法、学法

  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数学的真理……并非是由客观对象抽取出来,而是由主体施加于对象之上的动作,从而也就是主体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

  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实施小组协同教学模式,体现如下的教学理论:

  (1)主客体发展统一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四有”有机结合论。“协同学习”强调系统内在的自主组织性,协同教育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四导”(导向、导行、导评、导励)培养学生的“四自”(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能力,使学生得到自我发展。

  (3)“协同效应”强化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本节课通过组织小组学习,强化师生、生生的协同效应,促进良好学习状态的产生,提高教学的效益。

  三、 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结合本校的协同教学实验,我把本节课分为四个联合会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目标定向

  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复习旧知,提问设疑等手段,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为学生学习新课作知识上、方法上、心理上的准备,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确定学习目标。这一阶段要求教师抓准知识的生长点去引导。在《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已有了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和角的分类的知识

  (电脑演示),这些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老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外形是什么图形?当学生回答了是三角形后,我马上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对于三角形?

  第二阶段:操作实践,探求新知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把数学学习看作一种活动,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几何形体的教学又是实验直观几何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能力,通过对图形的特征的观察和实践活动的验证,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1、 引导操作,学习新知

  在学习三角形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时,我要求同桌的同学配合分颜色围图形,他们围出了以下这样的一些图形:

  红 色 绿 色 橙 色 紫色

  红色、绿色、橙色围出的都是三角形,紫色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把这些小棒都看作是线段的话,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于学生有了活动、实验的基础,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并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边、顶点和角等(电脑演示),通过观察,得出了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板书)。通过让学生判断下面哪些是三角形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 ) ( ) ( )

  2、 操作演示,应用新知

  生活处处有数学,“任何的一个数学知识都能找到它的生活原理。”学生有了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后,我请他们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学生都很踊跃地举手发言,但如何把这些生活原型再现于课堂,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呢?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生活原理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并提出了这样的一

  个问题:“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三角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然后让每组的同学都拉一拉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教具,在“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征(板书),再通过修椅子的活动录像得以证实,这样,就把教师“教数学”变成了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构建的数学。

  3、 小组探究,拓展新知

  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更使逻辑思维正确地进

  行,概念必须明确,而要做到概念明确,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基本弄清了“三角形的内涵”。接着,再引导学生弄清它的外延。知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它所包含的一个个事物,当“一个个事物”多得不用枚举,或者不必要枚举时,可以用一类类事物表示。如三角形的`形状各种各样,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不胜一一枚举,但可以按它的内角或它的边分类。这节课我们先按角对三角形分类,上课前,同学们都剪了一个自己认为最特别的三角形,我让他们观察三角形的角,并分别在角内写上角的名称,然后在小组中,把同组中的三角形按角分类,看可以分成几类,然后让小组汇报,有的说:“三角形的角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及“三个都是锐角的”。除了这三个情况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通过小棒的演示,懂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民情况的三角形,然后我再请个别小组把他们组中的三角形,按这三类分好,贴在黑板上,接着让同学对第一类三角形进行起名,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钝角三角形”这个既简单又能突出这类三角形特征的名字。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一起名的方法,给另两类三角形起名。

  至此,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依从一定的规律,以三角形的载体,通过自己运作,进行了一次逻辑思维训练,然后通过阅读课本和观看电脑演示,系统一整理已学的知识,再让他们在组内说说学具袋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通过看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猜猜是什么三角形,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知道一个角是锐角的就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必须是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的道理.

  第三阶段:互测互评巩固深化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基本性、提高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与检测,使学习得以巩固,并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对照目标检测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评价与调节(边电脑演示)。最后,我出示了一组拼组图形(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这些拼组图形中用到了哪些三角形,并让他们利用组内的三角形拼组一些有趣的图形,说说这些图形分别用到了哪些三角形。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聪明才智能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系统建构

  这一阶段的总结评价是必要的,是对整一节课在知识上、方法上、态度上的总结与评价,应充分引导学生自评,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对本节学习的知识质颖解惑,把旧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形成知识网络,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知识上、方法上的准备。

  至此,结束整节课的教学,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欢迎批评指正!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7、例8及相关练习的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百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为万以内的数比大小、四则计算和万以上的读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

  (1)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巩固加深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而且能为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打下基础。

  (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满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为学习万以数四则计算创造条件,也能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打下基础。

  2、学情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学过了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所以这节课针对已学知识,重点放在中间带两个零和中间末位各有一个零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

  活中的数学。

  3、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下获得主动发展。

  4、目标预设

  (1)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读、写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如果按部就班的使用教材所提供的数据,学生会因离他的生活较远,感到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结合练习的'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2、整节课的教学程序合理、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先让学生试读、观察,然后将收集来的数分成两类:没有0的数和有0的数,使读数过程也分为两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识读数,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中总结规律。这节课的整个知识规律的得出过程中教师基本上起到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3、学生通过读一读、拨一拨、写一写、连一连、摆一摆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巩固知识的理解,整堂课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兴趣盎然。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练习的材料,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出发,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读数,在读数中总结自己读数的方法,并运用同桌交流、集体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总结,读中感悟,所有读数方法都是由学生自己主体参与,尝试探索来获取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铺垫助学)

  1、复习数位顺序表。

  2、看计数器上的数,复习数的组成。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看计数器复习百位数301和310的读法和写法,注意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以及那当上没有计数单位就用0占位。

  [设计意图:复习数位顺序表,千以内数(中间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为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打下基础。]

  (二)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合作探究)

  1、学习千位数的读法。

  (1)出示计数器表示的3745,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

  (2)根据计数器分别写出不同数位上的数,学习千位数的写法。

  (3)学习千位数的读法,提示学生要从高位读起,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其中的“千、百、十”是什么意思?(计数单位)

  2、学习带零的千位数的读法。(黑板上出示计数器图片)

  (1)引导学生从千位起,说出数的组成。

  (2)两组计数器,分别是哪个档没有计数单位,没有计数单位的档应该写什么?请两名学生分别在图片下面写上各个数位上相应的数字,书写时要与计数器数位对齐。

  (3)两个计数器表示的数字20xx和6009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两个零)

  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0xx中间一个零,末位一个零,6009的两个零都在中间)

  (4)复习百位数带零的读法,中间有零要读零,末位有零不读,所以20xx读作二千零八十。(在20xx中间的零下面写上“零”,在末尾的零写上“不读”)。

  (5)学生判断,6009中间应该读一个零还是读两个零?举起一或二根手指头表示。

  教师给予答案,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两个“0”的只读一个“零”。

  [设计意图:通过从没有零到有两个零的数(位置不同读法不同)的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四位数有两个零的数,由于零的位置不同读法也不相同。]

  (6)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歌谣。 从高位读起,中间不管有几个“0”, 只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0”, 一个都不读。

  [设计意图:利用歌谣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中含有零的读法的理解和记忆。]

  3、通过介绍旅游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同时,扩大学生们对单位名称的了解与掌握。

  [设计意图:以旅游过程和见闻的方式展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读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三)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顺思导学)

  1、让学生们独自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珠,再根据拨珠的结果写数。

  2、指定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数的写法(要和教师给的数位线对齐)

  3、课件上出示答案,让学生找出只读一个零的数和一个零都不读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拨一拨、写一写,判断等方式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加深学生对数的写法的掌握。]

  4、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歌谣。

  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就用“0”占位。

  [设计意图:利用歌谣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中含有零的写法的理解和记忆。]

  (四)巩固练习:(应用促学)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准确判断出是否正确,正确修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学生动手连线,集体订正。

  3、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用 □3、□8、□0、□0四张数分别摆出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和一个零都不读的四位数。并将摆好的数写在练习纸上。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是知识的一个拓展,通过摆一摆,写一写,加深对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小结:(梳理评学)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歌谣。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并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一部分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学习新知。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在备课的时候深入研究了教材,进行了预设,估计了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在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不用“0”占位的错误。例如:三千零三,写作:303,三千五百,写作:350,三千三百,写作:330等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分析原因,还是由于对数位的理解不够透彻。重点指导在读数写数时,先分析这是一个几位数,然后再读数写数,读写后数一数数位。比如:在出示了计数器后,先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提问回答:这个数是由几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写出的数应该是几位数?这样就知道没有数的数位要用0来占位,就不会出现缺少数位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学习万以内的连加法,为后面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把连加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情境图,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新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理念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单一的算法和技能训练,比较枯燥。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利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情景、协商、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教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构建方法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也是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用具中你最喜欢什么?学生会根据个人的喜好回答,肯定有的同学会说喜欢书,我就顺势说道:书是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同学们都有好多工具书和课外读物,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却没钱买书,他们也多么希望有几本课外读物啊!大家有好办法满足他们的心愿吗?学生们会各抒己见,可能会说给他们捐书,这时我继续说:正好有两所小学和我们想的一样,大家看用电脑出示统计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要有爱心,要乐于帮助他人的德育教育。

  环节二:探索新知、构建方法

  1、电脑出示统计表,引导观察,问学生:从老师提供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独立观察,发展学生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根据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自己的问题。这一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3、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解决,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先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估算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算出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算法。在交流时,不仅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分析、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计算的基本思路。

  4、完成试一试。在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能使计算方法迁移,得以灵活运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环节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75页1题,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进行新知的巩固。

  2、应用练习。75页2题,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延伸练习。利用原型的启发,突破原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外延。48+( )+567 =813 ( )+450+340=1000

  整个练习设计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的原则,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新知的内化,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挑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环节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自己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和直角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了解长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体会探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

  教法与学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经历了从立体图形的表面画平面图形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测量长度和比角的大小的经验,建立了一定的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通过操作活动系统探索图形的特征,因此需要教师从探究角度、探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

  三、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法、讲解法,以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引导探究与自主探究。

  四、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将通过搀扶——引导——放手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折、量)——归纳的学习方式,(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更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培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说教学过程

  整节课以图形探究旅行为主线,沿途设有各个数学学习站点,让学生从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具体过程如下:

  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次图形探究旅行,这里藏有你们认识的图形宝宝,你能找到吗?学生寻找,老师把它们请出来,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揭题)。

  看课题,想一想,这节课可能会学些什么呢?出示三维目标:1、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2、体会探究图形的方法。3、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

  【设计意图:以探究图形之旅开课,使学生充满期待,然后通过我们最常见的数学书封面、当今的新生事物二维码图片(替换邮票)找图形宝宝,以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揭题,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给学生创设提问题的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学习方向,带着问题主动走进课堂。】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探究长方形的特点

  (1)观察比较,提出猜想:边——角

  起点站——长方形乐园: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引导认识对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并在①图上用彩笔标出直角。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只是你们的观察与猜想,究竟是不是真的,怎么办?得想办法来验证。

  我们先来验证对边是否相等。师出示学生类型的①图

  提示:工具:直尺、三角板;方法:折一折、量一量。

  若测量请,保留整数厘米,并用彩笔把四条边的长度写在相应位置。比一比:谁完成得好而快,拿出①图验证。

  (3)分享归纳,提升认识

  小结:通过操作发现,你们手中这么多不一样的长方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都得到了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角的特点:接下来验证四个角是不是都是直角,继续利用①验证,收集数据(量、折),分享

  量:4次;追问: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减少测量次数。(留足思考时空)

  再次追问:你还能想到不同的方法吗?比如:使测量次数更少。(留足思考时空)

  学生再次体验,归纳长方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以自身的经历告诫人们:“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因此,在引导探究长方形的特点时,首先放手让学生观察——猜想——然后引导学生用量、折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通过归纳得出结论。对于验证部分,因为既要验证边,还要验证角的特别,每一类都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不仅需要多次动手操作,还有很大的数学思维含量,加之二年级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于是全程通过搀扶,引导的方式去探究,去思考,去展示,使学生体会探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

  2、独立探究正方形的特点:

  (1)明确任务,自主研究:角——边

  第二站——正方形乐园:仔细观察这个正方形,你能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猜想。

  (2)动手操作,验证结论

  用②图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验证,独立操作+同桌合作。

  (3)分享归纳,提升认识:

  聚集:“这样对折,上下对边相对,再这样对折,左右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相等,你同意吗?”

  关键点拨:这时只能说明它和长方形一样,满足对边相等,还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四条边都相等呢?(留足思考时空)如果得到2条相邻的边相等,能说明四条边相等吗?要想得到2条邻边相等,接下来该怎么办?

  接下来还应该沿着相对的角再对折一次,发现这两条相邻的边完全重合,所以这两条邻边相等,这时才可以得到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想想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留足思考时空)

  又一次体验,归纳正方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有了探究长方形特点的经验,对于正方形的特点,采用放手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猜想——自己选择验证方法并自主与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水平,老师只在学生思维处引领学生操作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3、自学教材,介绍名称:第三站——自学加油站:书第67页

  我们刚认识过角,它的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想不想知道?打开书67页,仔细观察最下面的“认一认”。

  分享:长方形中较长边叫长,较短边叫宽,摸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认识正方形的边。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认识到命名的必要性和知道究竟是什么名称的学习欲望。】

  4、引导比较,深化认识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设计意图:比较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内在联系。】

  三)随堂练习,巩固目标:第四站——相信我能行:练一练3

  【设计意图: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四)分享收获,反馈目标

  第五站——收获与分享: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方法:观察、猜想、验证(折、量)、归纳;情感: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同学们,今天只是我们进行图形探究旅行的起点,只要你们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去认真探究,一定会发现“图形世界”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回望三维目标,使学生对图形的探究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图形探究作好铺垫,同时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五)极限闯关——延伸目标:终点站——极限挑战赛

  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据进度灵活置前)现在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有个疑问:这样折为什么可得正方形?你有同感吗?把它存入问题银行吧,中学的老师将会带你们继续探究。猜想剩下的至少还能折几个正方形?再折,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并引领孩子走向远方。】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与正方形

  【设计意图:分知识与方法两大版块,使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一个整体认识和不同层次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时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会5分5分的认时间。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力目标: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会读、写几时几分情感目标: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根据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难点是: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学中,多媒体课件、钟表是我这节课中准备的教具。

  二、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让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观察、议一议、动手拨一拨的活动中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应用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构建。

  三、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小组合作:本课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典型时间,(如:1时15分、9时5分等)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动手操作: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表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时分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立了如下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知识。

  (一)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才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大,知识点多,同时根据新课程理念:“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5个活动。

  活动一: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师:(课件: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让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时针从12走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并让学生说出时针是指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让学生观察分针的走动,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提出问题:那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分针指着4是几分?指着6呢?而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我播放一分钟的音乐,让学生做计算题。一分钟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完成情况,跟着出示数据,让他们深深体会到1分钟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好好把握也可以完成不少事情,并对学生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们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好把握每一分钟,达到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请学生观看时针和分针顺时针的转动,通过采用课件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将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正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钟面(9时05分)(6时25分)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2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指过9,是9时多,分针指向1,是5分,合起来就是9时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既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出示这2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2种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9时1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再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间,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五、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认识时间

  1时=60分

  9时5分6时25分(9:05)(6:25)

  我采用直观、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感谢各位领导、老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是培养他们空间观念的好素材,但学生实际应用比较少,本课是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辨认平面示意图,并根据平面示意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设计的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二、说学校及学生状况

  我班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遇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解决,思维比较活跃。由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三、说教程

  整节课,我们的想法是:“(运用)生活经验→(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突出三点:

  1、创设情境,围绕“学校周围的建筑”情境贯穿全课始终。

  小学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初上课时我以“建动物园”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明确辨认方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结尾我针对学生辨认方向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使孩子们能够充分体会验学习的乐趣。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辨认方向。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但是生活的范围很大,因此,我选取了学生周围的环境作为本节课学习的素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我以家学校地点为中心,周围的建筑物为背景图,从说说各建筑物在学校的位置关系出发,引导学生说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学生发现除了这四个方向以外还存在其它4个方向,虽然学生以前没学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4个新方向,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方向已有所了解,但还是不够准确,因此,我尝试让学生说说这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分别说一说动物园等分别在家学校的什么方向,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3、动手实际操作,体验学习过程。

  生活数学并不能永远停留在生活情境中,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提升、建模,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数学的方法。数学活动离不开体验,学生对八个方向都有体验,而且我还引导学生设计制作方向板,根据教室实际方向正确使用,从新知到应用,让学生逐渐脱离手中有形的方向板,在心中构建一个无形的方向板,使孩子们能正确辨认方向。

  4、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研究数学的问题和规律,反过来又运用数学的方法和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新知学习后,我设计了几个层次逐步深入的活动,活动的载体也有目的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平面向空间转移,让学生的思维从平面到立体,由书本画面到生活实际拓展。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连加法的数量关系学生早就熟悉,理解也比较容易,本节所呈现的:“捐书”情景的数量关系也很简单,只是每个数据都比较大,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掌握计算的方法,特别是计算过程中出现连续进位的情况,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养成认真计算,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的大致范围.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

  本节课创设了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估算,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猜想,探究,交流。比较每种算法的特点,突出竖式计算的优点,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探索连加算法时,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更有效的掌握新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创设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通过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想一想、做一做。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算一算,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肯定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体现出的自主选择。

  4、总结算法,及注意事项

  及时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把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3)当堂检测

  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通过当堂检测来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

  (4)课堂总结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五、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简洁,合理,突出了本节的重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2

  一、 说学情

  我班的学生都是地处农村的孩子,虽然“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还通过上节课的“分物游戏”,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做好了一定的积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一分”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说教材

  教材内容:

  教科书第60—61页

  教科书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两个“分一分”活动,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它们分的前提与过程虽然有差别,但分的每份同样多。 知识的前后联系:

  1、分苹果这一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2-5的乘法口诀以及本单元第一课时学习了分物游戏(小数目的平均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的。

  2、本课在具体情境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为下一课学习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除法的意义奠定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具体含义,是今后突破学习除法难点的关键,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结合 “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 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1)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

  (2)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

  2、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2、基本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分实物的过程。

  (三)情感目标:

  1、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2、初步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

  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三、 说教学方法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这也是我县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法;

  2、激励法;

  3、多媒体辅助法;

  4、开放式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分苹果”这个故事情境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老师口述谜语学生猜谜底: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师:今天我们就来分苹果。(板书课题:分苹果)

  【设计意图: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操作体验

  1、师:有这么多又红又大的苹果,快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2、活动一: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⑴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

  ①可以先独立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利用小棒代替苹果,边说边摆,关键要说清你分的过程。

  ②想完或摆完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几种分法,然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分法最多。

  【设计意图:明确具体、层次分明的要求,让学生操作起来有的放矢,又尊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层次性。】

  ⑵学生动手分,小组讨论分法,师巡视、指导。

  ⑶集体集中交流展示(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播放对应课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等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分法多样化,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3、活动二: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操作,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的,交流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既可以按份数分,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分。

  【设计意图:同样是12个苹果,让学生经历按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与交流的过程,再次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4、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地方,重点强调:都是12个苹果平均分,且都是分完后每份个数是同样多的。进一步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但不论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两次分苹果都是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让他们认识到不论是按份数还是按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都可以通过具体操作得出结果。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为学生认识除法做好铺垫。】

  (三)趣味练习 拓展运用

  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我设计了闯关游戏,先易后难设计了三关。

  闯关游戏:

  1、第一关 教师可提示学生圈一圈或用学具摆一摆来完成,同时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小兔分胡萝卜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几个分一份”进行平均分的过程。】

  2、第二关 引导学生去圈一圈或动手摆一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一道题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一是按每份2个来分一分;二是按6份来分一分。主要是巩固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3、第三关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每解决完一到小题后,可让学生在同学间交流,最后请不同情况的学生到讲台展示(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这道题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圈一圈利用已经学习过的表内乘法来找出西瓜的总数,二是按每4个一份来平均分,能分成几份。】

  这些闯关游戏以动促思,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闯关成功之后进入拓展延伸——智慧岛

  智慧岛:这些小朋友还可以怎样站队?

  教师展示情境图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找出有多少学生在站队。再找出每排4人,可以排几排?最后逐步解决还可以排……。整个活动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带有开放性的问题。提供了学生站队的素材,学生在练习中可以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一份地分”的过程。】

  (四)回顾反思 总结评价

  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学生既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还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学生的自我归纳与整理,梳理新知。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丰富了对平均分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数学思考:

  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

  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难点:

  1、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如荡秋千等。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点。

  五、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游乐园主题图及各种游乐项目运动现象的部分图等。

  学具:

  学生学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子、凳子等。

  六、教学方式与方法

  1、探究式师生互动学习方式

  2、观察法与分析法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六个层次,分别是玩一玩、学一学、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与旋转运动现象

  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公园去玩一玩,(出示主题图),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夸张的语言将学生吸引住,然后出示多媒体:旋转椅、缆车、摩天轮、跷跷板、滑滑梯等。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它们是怎样在动,并让学生动起手来比一比,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二)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课件出示旋转动画和平移动画)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让学生通过实物的再次观察抽象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三)说一说——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找出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让学生列举在生活中见到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例如:电风扇叶子的转动是旋转现象,学生很可能说成风扇叶子是旋转现象等等。

  列举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以后,再让学生眼睛闭上,边想边用手做一做,什么是旋转?什么是平移?

  (四)画一画——体验在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物体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呈现“蚂蚁搬家”游戏来互动学习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五)做一做——在做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

  让学生利用桌子、凳子、椅子、学具或自己的身体等做一做旋转与平移现象。在做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将做的好的点到前面。让他们表演并说说自己做的是哪种运动现象,下面的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说为什么?

  等学生做完以后,教师用一根线栓住一只粉笔旋转,让学生判断,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紧接着推门问: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象刚才粉笔运动和门的运动,虽然没有做到一周,但是仍然是围绕中心运动,属于旋转运动。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这样旋转的现象。在这里通过老师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难点。

  (六)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观察之后便回答,然后核对。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第三题,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自己选择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第四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用动画形式集体订正。第五题作为课堂作业独立完成。

  八、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 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运动 直直地移动

  方向发生改变 方向不变

  九、本节课要注意的地方:

  1、语言要富有激情,不要罗嗦,要简练。

  2、学生很可能要说出一些错误的旋转与平移现象,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旋转与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断。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加法估算是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要求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知道得数大约是多少就可以了,这就需要估算;学习估算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头验算建立数感;为今后学习减法、乘法、除法估算打好基础。

  在教学口算、笔算的同时也教学估算,在以前的练习中也散落着一些估算的习题,只是口头的练习没有书面表达。加法估算是要求学生理解求和估算的方法,并会用算式表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探索加法估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学会加法估算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2、能力目标: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

  二、说教法和学法。

  计算类的课大体说来较为单调和枯燥,二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也不强,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疲劳,因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猜价格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层层深入。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从贴近生活的购物情境里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自主探索加法估算的方法,从而达到增强估算意思和能力的目的。

  三、说过程。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准备分三步来实现我的设想。

  (一)铺垫沟通。(用时8分左右)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沟通已有的知识,为下面的估算求和作好准备;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猜测商品的价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学们:我的朋友刚来深圳工作,租了房子要买一些小电器以下是她打算买的几种商品,你们能猜一猜它们的价格吗?)

  教师出示四件商品,分别是电话208元;台灯196元;电钣煲303元;微波炉299元。四件商品是因为四个大组准备的,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游戏。教师先说商品的价格接近是几百元,再让学生猜。学生猜,教师板书并归类。

  1、提问:我们说208接近200元,还可以怎么说?(大约,差不多)

  2、提问:你能用一个式了表达吗?

  教学约等号的读法的写法。

  (二)体验应用。(用时14分左右)

  猜测出各商品的价格后,接着出示问题。想买一部电话和一个电钣煲大约需要几百元?学生自主解答并与同学交流,师生共同找到如何用算式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书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本着让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的新理念,体会发现的乐处,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老师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算式表达,师生共同寻找最好的表达方法,

  (三)巩固发展。(16分左右)

  1、充分利用现有的例题资源接着出示问题,四个问题同时出示,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让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加深理解加法估算的方法,体验估算与实际计算的不同,同时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个问题同是呈现是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在思考,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2、书上练习,根据时间灵活处理。

  3、小结:

  全课的小结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估算是一种粗略的计算,但它需要细心的观察,理智的判断,让学生在不经意建立数感。

  四、说反思。

  低年级的数学课,计算站很重的比例,但计算课又因为学生的速度差异,很不好调控,常常是自己都难让自己满意。本课是先说再上,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完成预设的练习,效果还不错。

  首先一切的准备都是值得的,在细节方面的处理显得从容有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设计大气些,开放些,课上程度好的学生没闲着,较差的学生也有了足够的时间思考最基本的问题;整体来说自己基本满意。但要上好计算类的课,还有需要更多的探索。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5

  一、说教材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充满童趣的略读课文。课文分为18个自然段,情节曲折,讲了卡罗尔希望得到一只猫,于是登广告,结果送来了许多猫导致家里乱成一团,只好又登广告赠送猫,最终只留下一只猫伯洛的故事。整篇课文中主人公卡罗尔情感变化丰富,文中所反映出孩童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令人感动。

  这篇文章从文字本身上来说,这篇文章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但篇幅也较长,所以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从内容上说,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本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引导尝试默读的文章,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设计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练习并掌握默读的技巧。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曲折的情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有趣。

  3.体会卡罗尔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大致内容,了解写的有趣的地方。

  2.串讲、朗读重点段落,体会卡罗尔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卡罗尔美好善良的童心,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真挚的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的基本方法,了解课文曲折的情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有趣。

  教学难点:

  体会卡罗尔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体会爱才能创造美好的一切。

  课时为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由扶到放,采取谈话引导法,以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分层法、朗读法、情景体验法、联系生活法、抓关键词品味法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有趣的地方,感受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以及生活的情趣。具体教法学法的运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具体阐述。

  三、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部分分为四个主要板块:联系生活,导入课文;初读课文,掌握字词;三次默读,体会情感;总结方法,提升情感。其中三次默读,体会情感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下面我详细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以“你喜欢猫吗?为什么?”的问题导入到课文“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从而揭题。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之衔接,让学生的心贴近文本,走进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对于生字所在的句子或者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通过指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生子情况,进行正音。

  【设计意图:虽然默读是此课的重点,但要想读准字词字音还得朗读才能知道是否读准。】

  (三)三次默读,体会情感。

  1.一次默读,整体感知。

  让学生默读课文,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想要猫——送来猫——送走猫——只有一只猫)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大致框架,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2.二次默读,感受有趣。

  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1—11小节,并再次交给默读的方法:一边不出声读,一边划出有趣的地方,要求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生充分默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片段。

  片段一:课文的第五小节。“卡罗尔说,别难过,我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你的。卡罗尔让小猫喝牛奶,吃点心,还给它玩毛绒线团。”

  抓住“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你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再想想卡罗尔还会怎么照顾小猫。这样进行情感迁移,既拓展了文本的内涵,又让学生感受到卡罗尔对猫的喜爱。

  片段二:课文的第七小节。“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这段话中,我认为“滑稽”是画面文眼所在,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发挥想象“你见过什么事也很滑稽”,激发学生已有体验,而后读出滑稽的感觉,真正让学生体会文字的内涵,从而领会其含义并能学以致用。

  片段三:课文的10、11小节中。“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叮叮咚咚响成一片……每只拖鞋都提出一只猫来……”

  在学生说有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猜猜猫还会在家里干什么,从而真正感受文本中“对啊,家里可不得了了”的感叹。

  这么有趣的画面让卡罗尔一家快乐并痛苦着,于是想送走猫。

  3.三次默读,体会真情。

  默读课文12—18小节,提出默读要求边读边想,哪里感动了你,把最感动你的地方圈出来。在学生的交流中重点抓住:15小节中以为猫全走了,“卡罗尔眼泪都流出来了。屋里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与当知道还有一只猫之后“卡罗尔高兴地叫起来”进行对比体会。

  以及“伯洛亲热的用身子蹭着卡罗尔的手”中“亲热”、“蹭”这两个关键词体会人与动物之间也有真情,我们真心关爱他人,他人也会真心地关爱我们

  【设计意图:三次默读,交给学生三次不同的默读方法,让学生静下心来,抓住关键词,抓住神态、动作、语言反复品味、咀嚼,在交流、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内心丰富的世界,感悟卡罗尔那美好的童心。】

  (四) 总结方法,提升感情。

  课堂最后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情感熏陶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收获。

  学习方法上,知道了默读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进行圈点勾画。

  情感上:动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要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和谐相处。

  四、说作业设计。

  这篇文章中给卡罗尔一家带来快乐和快乐之后烦恼的就是广告,广告的作用真大啊,是书中阅读提示中发出的感慨。所以设计了以下作业:

  1.读读课文中的广告,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广告词。

  2.搜集广告,研究下广告的秘密(如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等)

  3.根据自己的需求,也自己设计一份广告,贴在班级信息栏中。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6

  一、说课内容

  《买鲜花》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二节。

  二、说教材

  教材创设了“买鲜花”的情境,通过“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算式,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说学情

  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熟练地加减,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知识底蕴有不同,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美丽的春天”这一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鲜花的美丽,引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买花的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通过买花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结合问题情境,理解掌握在计算有除法又有加法算式、有除法又有减法时,我们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中,我将各类习题由难到易融于智力闯关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做题兴趣,激发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反思小结

  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7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组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数学组采取游戏引入、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想猜”中领悟

  现平时,只要老师抛出“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来劲了,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为本课对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在“游戏”中内化 设计猜礼物、猜动物名字以及猜图形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猜想并叙理从中内化了简单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在“交流”中提升

  这节课中,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清信息,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关键的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培养学生进一步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讲清思路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呢?由此引出连线法,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

  (四)在“设计”中深化

  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猜一猜,连一连,说一说的游戏闯关中对推理知识深化,进一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这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我的教学思考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我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上册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利用摆花片(每份几个)得出结果进行教学,并且会读有余数除法算式,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利用摆花片(平均分成几份)得出结果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

  2、我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分苹果”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两个例题重点指导如何分花片,并且通过花片直观得出结论。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建立模型”两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环节。上课伊始,我请同学把12个苹果放在盘子里,你怎么放?用花片摆摆。完成表格,观察方法,你发现了什么?还能不能举些不能平均分的例子?

  接着,进入到第二环节“操作体验,建立模型”。学生实际摆花片进行折纸鹤、分画片的学习,从实物中得出结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1、引发问题,感知新知

  首先,我创设了“分苹果”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巩固“平均分”这一概念,再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问题“12个苹果每2个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2”,利用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进行计算,明确商是6,再结合刚才学生“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每盘分2个,正好分完,没有多余。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这一情况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平均分物品时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过反问,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随即,我抛出问题“12个苹果每5个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5”,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体会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经历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先让学生用12个花片代替苹果,摆一摆、分一分。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让学生讨论、交流,明白是因为不够分,所以这些苹果不能正好分完,这个剩下的“2”就叫余数。如此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接着指导例1、例2分花片的方法,运用图可以直观得到结果,并且会读算式。适时进行练习。

  众所周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让学生动脑想、亲自摆和说,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余数”的表象,在操作实践中理解“余数”的含义,整个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

  4、观察比较,强化表象

  观察例1、例2,这两题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通过观察、比较,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9

  一、 说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有余数的除法》主要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互相练习。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教学目标:

  (一)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发现并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

  (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二、说学情分析

  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数的除法无论试商还是求余数学生都较难理解,十分抽象,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须小于除数,否则还可以再分,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 说教法学法

  针对二年级年龄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我先让学生解决“用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能摆几个正方形”的问题,得出8÷4=2(个)这一答案,并追问学生为什么想到用除法计算,从中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横式的写法。同时为有余数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动手操作、建构知识

  教学不是简单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所以我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探索和体验过程,所以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摆小棒来感知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主要让学生通过两次摆小棒突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1、第一次摆:在感知了正好分完后,再通过学生独立操作,体验有剩余,剩下的1根还够不够摆一个正方形?

  这个环节又分3个层次进行教学。

  (1)学生操作:请每个学生摆出9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

  (2)学生展示:9根小棒能摆2个正方形,还余下1根。

  (3)全班交流:请学生分别说一说摆小棒的过程,明确剩余的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也就明确了余数的产生的意义。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式,这时候我会让学生列横式,得出9/4=2个......1根,然后结合小棒明确各部分的意义,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式子读作:九除以四商二余一。这个一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对小学生学情分析的了解,我感觉在教学余数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一环节上不够扎实,还应让学生多摆几次小棒,来感知余数。

  2、第二次摆:放手让学生摆,目的是进一步体验加深有余数的理解。

  这一环节我又分了2个层次。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合作,继续添加小棒的根数摆正方形,观察还可能余下几根小棒并记录下来。大量的学习资源,充足的活动空间,充分的小组合作,让有余数的除法认知在学生的思维中由浅入深。

  虽然这个环节上时间用的比较长,但是我认为计算教学就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我将前面让同学继续添加小棒的根数来摆正方形所出现的所有算式排列起来,

  9÷4=2(个) ……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8÷4=4(个)……2(根)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生会出现这些想法:“除数都是4”;“余数有1,2,3,等,这时,我接着问:余数能不能是4?能不能是比4大的数?我这样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先感知“余数比除数小”;再接着设问:假如给你更多的小棒,来摆正方形,余数又会是多少呢?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推测不同数量的小棒摆正方形,在有剩余的情况中,余数仍然师1、2、3,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 “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再去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巩固新知

  本课的练习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1、这道题是基础练习,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摆一摆,填一填

  27÷5=□……□ 30÷4=□……□

  27÷8=□……□ 44÷8=□……□

  50÷9=□……□ 53÷7=□……□

  2、余数可能是几?是对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再一次进行巩固。

  有15个☆,每4个一份,

  能分成几份,还剩几个?

  □÷□=□(份)……□(个)

  3、拓展应用

  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见面了,有20名同学想去野营,每4人一组,能分成几组?找同学来分一分。其他同学可以动手摆小棒或者列算式解答并交流想法:

  20÷4=5(组)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出发了,可是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地面上摆放着各种食品,小朋友正在轻松地分配着各种食品,师问这里有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看怎么分呢?(小组讨论,自己动手摆小棒)

  这是一道开放题,联系生活,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仅巩固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也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

  (四)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历程,畅谈自己的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1(根)

  ↓

  余数

  读作:九除以四商二余一

  余数小于除数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让学生学好本节课的目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一、说教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利用生动有趣的游乐场情境,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去发现角和展示角,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例如,在描述红领巾上的三个角时,可以说出“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结论,二年级上学期就只能说有三个角。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所处承上启下的地位,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目标:能结合生活情景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口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总体设计和说明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知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游乐场为情境图(实物投影:书本第37页的情境图),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知识——角。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再复习旧知,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角的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张开程度有关,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环节: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分了两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个步骤是画角、分类,产生锐角和钝角。

  我首先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旧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四张小纸片上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再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角合在一起进行分类,让学生商量得出分角的方法,并给角分成几类。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分法:直角一类(板书),不是直角的一类(板书)。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分法时,我会引导学生把不是直角的一类再分细一点: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板书)。同时,通过让学生说说怎样知道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使学生明确判断锐角、钝角的方法和判断直角的方法一样:都是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用三角板比一比板书上的任一个角),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提供了依据。再告诉学生,他们的分类方法与数学家想得完全一样,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最后,我从具体的素材出发,适时地上升到抽象概念,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锐角和钝角特征的认识,给这两类角分别取名。这样从具体的素材出发,适时地上升到抽象概念,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本课题的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也顺理成章地揭示了(板书)。

  第二个步骤是建立三种角的关系。

  为了理清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我先让学生运用活动角(演示活动角)先摆锐角、直角,再摆钝角、直角,让学生得出三种角开口大小的关系是:锐角<直角<钝角(板书),这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种角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更愿意去经历、去实践。他们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亲自感受到的。因此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体验学习,在画角、分类、交流、摆角、想特征几个环节中,每个活动都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看、想、说、动”的机会。特别在做角、分类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利用已有经验进行 “动手实验——分类思考——概念概括——表达陈述”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对锐角、钝角的认识建立在以直角为轴心的知识体系中,从而顺利、稳固地建立了锐角、钝角的概念。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丰富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我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四项练习: 找出生活中的角、用三角板判断角、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角以及创作画。

  这样的练习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带到了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学生学有困难,学有疑问,学有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中创作画这种综合实践的练习,通过学生用角来创造美丽的图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外,也让他们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说在这课堂里进一步研究了角,有什么新的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四、说板书

  本堂课板书比较精简,首先板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再板示课题,最后板示锐角、直角、钝角三种角大小的关系。这样板书不但便于学生辨别,也突出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安排以下教学过程

  (一)尝试“平均分”

  第一环节:分一分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随便把18根小棒分成两份,数数看你的左手和右手里分别有多少根小棒?(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是为了提高课的吸引力,二是为了让学生感觉到随便分,分成的两分不相等,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分得两份相等。)

  2、现在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分,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分成2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

  分成3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

  分成6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

  分成9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

  (在这一环节中我有意的选中了18根小棒,因为18的因数比较多,从把18根小棒分成2份到分成9分,难度依次增加。为的是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体验活动,学生不管用那种方法只要分开就行,不会分的学生可以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每份的根数同样多这一现象,也就是什么样的情况叫平均分。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回忆起上学期学过的相同的加数相加的情况。)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如果我们把小棒每份分得的根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平均分,平均分也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

  第二环节,说一说

  出示课件(葡萄,西瓜,苹果),小组讨论判断哪组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 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平均分的直观模型,把学生实际生活中听说过的见到的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演一演

  1小朋友,我们来分一分下面的里,把下面的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设计意图:学生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一环节,我们通过练习来让学生对平均分进一步的理解,将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论理解进行了实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识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同学们把12根火柴每4个为一份,可以分几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演一演的第一环节进行了巩固,让学生充分学习平均分,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平均分的知识,通过份数变化,观察分的结果,深刻体会“平均分”,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知识)

  小结: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的。象这种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或把12根火柴每4个为一份,求每份是多少或分成多少份,像这些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到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指板书,齐读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并教授除法知识

  第四环节,想一想

  1出刚才我们看过的图片,写出算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对所学的知识即刻进行了巩固,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2练一练

  (1)球平均放在2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个,并填上真确的答案

  (2)的算式。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的得数

  (3) 把12根火柴平均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分法? (先分一分,再写出算式)

  (4)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多,你能写出几个算式?

  (设计意图: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因此,我在本环节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参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以增强学生对前后的体验与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从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情境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填写单式统计表

  (1)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数据,我们班在一年级时每位体重情况,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统计每段重量的学生数,并教给学生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2)向学生提供我们班在二年级时,学生的体重情况的数据,学生仿照统计一年级时的体重方法,整理和统计二年级时每重量段的学生数。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单整理数据的方法。

  2、学生在能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会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1)让学生学会怎样填写复式统计表。

  (2)会读复式统计表,并能分析。

  3、练习,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小题第一小题是能直接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是对本节学习知识的直接运用。第二题根据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第三题分两组统计本班喜欢哪些体育活动的人数,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进行简要分析。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3

  一、说教材分析

  《分草莓》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在分数目较大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利用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通过观察、交流,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经历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比除数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然后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从而引出除法竖式,鼓励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试商。

  (板书)55 ÷ 8

  3、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或者是7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以商不能是5,如果商是7,则会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商不能是7,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用6试商。

  4、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试商,二相乘,三相减,四比较。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我设计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完整地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在新课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加深学习新知的印象。

  五、说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更加完整、更加清晰的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指的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哪些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哪些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作用,对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影响等。

  2、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何,有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3、教材处理: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不盲目地依赖教材而循规蹈矩,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授课顺序调整和补充,以纵横知识联系,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把有关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观点等用书画文字等形式加工整理,转化为导向式的教学活动。教材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容易接受、融会贯通,体现教师熟悉教材的程度,把握教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要指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内容以及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通过创设买洗衣机的情境,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转变教师角色,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说学法

  通过创设买洗衣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并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同时创设练习情景使原本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有趣、饱满、灵动,具有深度,富有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回家做一个家庭 调查,你们都调查了吗?(前一天发给学生如下的调查表)

  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表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首先出示课件1.2:小刚踢球回家,看见奶奶在很费力地洗衣服,对奶奶说:奶奶太辛苦了,咱家买台洗衣机吧!以及小刚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爸爸每月寄回586元,妈妈每月寄回412元)。

  要求学生根据课件内容,提炼出从中获得的数学信息。在本环节中首先展示课件,吸引学生的眼球,数学信息显而易见,既快速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锻炼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重点解决:爸爸妈妈一共寄回多少元?

  然后进行估算。

  本处体现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问题的资源来自于学生,缩短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接着边出示课件边提出问题:小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月的生活费是780元,(在此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活费),估计一下,去掉生活费还剩多少钱呢?交待学生去掉生活费还剩下得钱也就是节余。

  在这一部分我又设计了一次估算,计算前让学生先估一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

  估算之后学生心里已经知道大约剩的钱数,然后再要求学生实际计算并指名到黑板前演示。

  根据学生的板书,要求全班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它与我们前两两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板书是学生自己生成的,根据板书再总结,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既引出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脑这一过程,深刻体会本节重点。即脱式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是否有进位或退位。不论用竖式还是脱式,我们都要细心计算,规范书写。

  继续看课件,边看边提出问题

  对于小刚家余下的钱他们也有一个计划。你们想知道吗?

  (看屏幕:奶奶每天操持家务非常辛劳,所以他们准备把节余下来的钱攒起来买一台620元的洗衣机。小刚做思考状。)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刚解决这个问题吗?。

  课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同时这又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只是平时从不参与,这次让他们自己做管家,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对帮助小刚解决问题个个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阶段。小组成员按每组4人进行合理搭配,有利于合作交流。

  讨论之后可能会生成如:

  生1:218+218=436 620-436=184 攒3个月

  生2: 218+218=436 436+218=654 攒3个月

  生3:620-218=402 402-218=184 攒3个月这三种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锻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做自己家的管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有困难的同学请老师帮忙。

  本环节旨在巩固本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第四环节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会了如何进行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那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自由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5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估测和测量。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现实情境,安排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对米以内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估测、测量活动以及掌握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的表象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准备】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在教学前我还为学生准备了10厘米长的纸条,让他们自备一把直尺、一支铅笔,一张光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教学中,我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景,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为一体, 突出了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首先是操作体验,通过估测、测量让学生体验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然后是综合体验,让学生在身上或身边找长度是1毫米或1分米的物体,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说学习评价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教材是按照“先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辨认图形—再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最后体会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2.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角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角的认识并不规范,本节课的知识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发出来的,又让学生动手操作,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兴趣会很高,对于比较角的大小,学生会比较,但总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心里明白,但并不一定会用语言表述,所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规范教学来真正认识角。

  3.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1、借助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因此,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靠具体的操作与观察。教学中必须重视形象直观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折角、做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过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让他们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时通过巩固练习、辨析练习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并通过教法、学法的使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画面,学生欣赏发现藏在屋顶和魔法棒中的角,让学生大胆地猜,从而引入课题“认识角”。

  (二)找一找。

  1、让学生在实物——三角尺上找角,用手摸角,感受角,教师示范指角,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再让学生指角。

  2、通过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角的表象在图片上找角。这时学生只是笼统地指出角。接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教师画角并揭示角的组成。

  3、运用新知,在角上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利用练习题辨别角,在生活中找角,强化了学生对角特征的理解

  (三)做一做

  1、做角,玩角,发现角有大小

  以游戏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感受角是有大有小的

  2、比角

  探究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叉开大小有关。

  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五)总结全课

  (六)思维拓展

  1、数角

  2、折角活动

  我的说课完了,感谢各位老师的评价指导!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7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1、内容

  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课时《平均分(1)》,教材第7页至9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

  2、地位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分数的基础,是较关键的数学概念。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

  3、编排的特点

  (1)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例1中通过创设“分一分”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不同的分物情况,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得对“平均分”的直观认识。再通过小结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结果。

  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即突出体现了学生对平均分物过程的参与性,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的结果。

  例2则呈现了在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教材即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又突出平均分的结果。

  (3)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

  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可以不断加深平均分在学生脑海中相应表象,从而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

  教材在例题和多个练习的设计中,都在:“分一分”“摆一摆”或“圈一圈”的活动后,增加了“填一填”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编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作了充足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渗透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难点: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提炼和升华理论知识。

  三、说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创设参观科技园学生分食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引导观察:由小精灵带领大家来观察,卡通人物更具有儿童情趣,学生更乐于参与活动。多让学生说一说,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三)操作活动:用手中的学具,来亲自动手分一分,同桌之间再相互交流分法。在活动中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探究和学生演示等活动,最后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得出结果,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分的结果。

  (五)积淀经验:课堂回顾,总结本课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点,为今后学习除法做好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提供主题图动画素材,通过观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提升语言表述能力。通过课件出示主题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把图中小朋友分东西的场景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进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应该放在哪一堆里?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平、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2、情境导入,实际操作。利用各种学具代替实物,按照小精灵的要求将这些“实物”进行分配,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分的过程及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是相对开放的,学生利用学具代替实物,按照3个人来分,会出现每人分得同样多,也会出现每人分得不同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经验互补,这个环节使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3、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利用实物动画操作演示,选取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对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

  【设计意图:经过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对比,让学生再次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过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每份分得同样多”。】

  4、讨论小结,确立“平均分”的含义。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由此揭示这种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5、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平均分的亲身体验,学更容易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有利于学习经验的迁移,对平均分的实际意义理解更深。】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教学例2)。读题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引发思考:可以怎样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读题,将数学活动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寻找问题中的“关键词”,加深对文字含义的'理解。这对于学困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2、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分一分,再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完成“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任务,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探究平均分之一“等分”的方法。在不同分法的交流中,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解题策略有

  进一步的体验。】

  3、交流分法,提升对“平均分”的认识。说一说你的平均分物的方法,讨论:结果是怎样的?提出结论: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结合分后的直观图和语言表述,再次强调平均分的含义。】

  (三)应用新知,理解“平均分”。

  这个环节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辨析练习。完成“做一做”,根据学生差异,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操作,再让学生交流分的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概念判断“哪种分法对”,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渗透份数、每份数,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基本练习。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盒?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进行交流,并规范表述: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设计意图:这里重有通过“连线”的方法展现平均分的过程,并与后面所要学习的包含情况所采取的“圈一圈”的方式进行区分。练习后,同样设有语言表述的环节,体现对语言表述能力培养的连续性。】

  3、深化练习,渗透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看图完成填空,让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这里的枫叶都是分好的,安排了让学生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片枫叶的内容,学生可以一片一片地数,也可以用加法或乘法计算,对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作了很好的渗透。完成后,让学生根据枫叶图,把平均分的结果完整的说一说,并通过动作与语言的结合,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为除法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

  (四)课堂回顾,升华“平均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教师让

  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活动、操作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来总结今天的学习活动,升华对“平均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8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数学思考: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难点:

  1、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如荡秋千等。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点。

  五、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游乐园主题图及各种游乐项目运动现象的部分图等。

  学具:学生学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子、凳子等。

  六、 教学方式与方法

  1、探究式师生互动学习方式 2、观察法与分析法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六个层次,分别是玩一玩、学一学、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与旋转运动现象

  我是这样引入的: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公园去玩一玩,(出示主题图),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夸张的语言将学生吸引住,然后出示多媒体:旋转椅、缆车、摩天轮、跷跷板、滑滑梯等。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它们是怎样在动,并让学生动起手来比一比,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二)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课件出示旋转动画和平移动画)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让学生通过实物的再次观察抽象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三)说一说——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找出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让学生列举在生活中见到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例如:电风扇叶子的转动是旋转现象,学生很可能说成风扇叶子是旋转现象等等。

  列举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以后,再让学生眼睛闭上,边想边用手做一做,什么是旋转?什么是平移?

  (四)画一画——体验在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物体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呈现“蚂蚁搬家”游戏来互动学习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五)做一做——在做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

  让学生利用桌子、凳子、椅子、学具或自己的身体等做一做旋转与平移现象。在做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将做的好的点到前面。让他们表演并说说自己做的是哪种运动现象,下面的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说为什么?

  等学生做完以后,教师用一根线栓住一只粉笔旋转,让学生判断,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紧接着推门问: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象刚才粉笔运动和门的运动,虽然没有做到一周,但是仍然是围绕中心运动,属于旋转运动。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这样旋转的现象。在这里通过老师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难点。

  (六)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观察之后便回答,然后核对。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第三题,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自己选择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第四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用动画形式集体订正。第五题作为课堂作业独立完成。

  八、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 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运动 直直地移动

  方向发生改变 方向不变

  九、本节课要注意的地方:

  1、语言要富有激情,不要罗嗦,要简练。

  2、学生很可能要说出一些错误的旋转与平移现象,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旋转与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断。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9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让学生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学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新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三、说教学设想

  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借助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理解深化四个新方向。

  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辨认八个方向,我设计了做“方向板”的活动,顺势利用“方向板”做实践性练习。

  3.为了区分图上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我设计了在教室里做一个大的方向板活动。

  四、说教学准备

  课件、方向板。

  五、说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主要有以下以下 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首让学生我们上节课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自己的东、南、西、北方向分别是谁。

  (二)实践探究 激趣解疑

  活动一:辨认平面图上的方向。

  1.观察情景图,复习四个方向。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先请学生说一说:看平面图的方法,随机在黑板上画方向标。然后让学生汇报。

  2.引出新方向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说,动物园在学校的东面。教师可以借机提出疑虑:“动物园又不会走,怎么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儿呢?动物园到底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们好好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动物园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的位置,并鼓励学生自己给东、北之间的方向起名字,从而了解到生活中的东北方向。进而指出:东与北之间的部分都叫做东北方向。

  接着教师请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书馆、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学校的东南方向有什么?怎么找东南方向?(先找东,再找南,之间的部分就是东南)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新认识的方向起名字,学

  生亲身经历了认识生活中客观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联系生活 玩中强化

  活动二:制作方向板

  这样不仅可以区分方向板上的8个方向和生活中的8个方向,而且对于四个新方向一目了然。再利用它做一些实践活动的练习,从而体会到方向和位置一样,都是相对的。要找好中心点才能确定方向。进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三:把你的方向板和教室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桌或小组间进行你问我答的游戏活动。

  (四)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出示中国地图,先来找找首都北京在哪里?

  我们的家乡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实际是以北京为中心,我们可以在那画一个方向标,从而使问题一目了然。再找吉林、辽宁、四川分别在北京的( )方向。

  (五)师生整理 体验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谈两点:

  1.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2.让学生自我评价,比如,问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说板书:

  辨认方向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

  2.掌握读法法则,会读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绘图纸)、计数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三位数,引导学生读数.(题目自拟)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指导学生数绘图纸小方格的数目(或投影出示).(参照教科书上例5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

  (2)总结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学例6.(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教师提示学生从一百数到一百二十时注意什么?

  (2)从一午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

  ①启发学生观察万位在右起第几位?

  ②数到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万时怎样拨珠?

  (3)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使学生明确:千和万两个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4)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① 从三千九百九十,一个一个地数到四千零八.

  ② 从四千九百五十,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③ 从八千五百,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五百.

  3.教学例7.(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在计数器上出示 745、280、609,启发学生试读,并说一说怎样读的?

  (2)在计数器上出示 3745、20xx、6009.

  ①出示数位顺序表.

  ②拨上3745,读出它的组成.

  ③拨上20xx,读出它的组成.

  ④拨上6009,读出它的组成.

  (3)读数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读数时首先判断最高位是什么位.

  中间有一个或两上0都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

  (5)出示万以内数的读法,引导学生阅读.

  (6)做一做.

  读下面的数,再说说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438 3704 5008 6900

  三、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下面各数.

  2469 5023 6007 10000 9030 7006 3507 2800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1

  一、教材内容

  本课为小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 24÷3= 25÷3= 8÷2=

  10÷4= 38÷2=

  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生2:我不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如果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那被除数和商就不能是零吗?

  师:像这样,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板书)

  看书第78页,齐读“什么叫整数”,并完成“做一做”(1)。

  师:“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

  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电脑显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师: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过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们记得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电脑显示:48÷5=9…3)

  师:如果被除数不知道,该怎么求呢?(电脑显示:?)

  师:你们发现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

  师:这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呢,(学生回答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验算有余数除法是否做对了?(2)求未知数x。)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第78页的“做一做”(2)。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现以下几点:(1)什么叫整数?(2)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3)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4)如何利用关系式进行验算?)

  师总结:对,将你们所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电脑显示)

  (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能被( )整除。

  (2)因为28÷4=7,我们就说28能被( )整除。

  (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 )。

  (4)( )÷3=8…2。

  2.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判断。

  (电脑显示)

  (1)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数小。( )

  (2)19除以4,商是4,余数是3。( )

  (3)8能被32整除。( )

  (4)24只能被6整除。( )

  (5)128能被128整除。( )

  师:你们回答得都很好。(电脑出现回响掌声)

  4.课堂活动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2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加强了“平均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探索。

  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平均分,例l是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让学生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通过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随后回归教材,观察配图,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动手实践,探究“平均分”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认识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体验。教学时,我由帮助小狗分苹果这一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画一画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随后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给这种分法取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对这种体会做出一种概括,加深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练习“平均分”

  在学生对平均分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设计练习题,逐步加深难度,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四)联系生活,应用“平均分”

  联系生活,引出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学生兴趣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平均分”,再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体验从原始化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现象。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转自数 学吧 )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272的组成,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个字、1000根小棒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1000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 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师生共同数小棒,在数出272根小棒后,师生一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

  3、在计数器上拨入849,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课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计1000粒米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再出示实物,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千字文》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我们都知道角是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还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迫切地想知道角的有关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2、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认识角是本节课的重点,设计时我认为要想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关键是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数学活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练一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对角的认识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理性认识。

  3、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做了如下设计: 让学生张合活动角,感受从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的过程。通过张合活动角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角有大小,而且还感受到了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然后再比较活动角,看哪个角大? 通过猜想、演示、验证,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回归生活,了解角的'应用

  数学联系生活,数学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点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多处让数学问题联系学生实际,如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课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如挖土机、剪刀的工作过程中都由于有角度的变化从而解决了实际问题,教师还让学生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达到了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说课稿:平移与旋转08-25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08-02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06-08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合集9篇06-29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09-25

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09-22

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说课稿08-30

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13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说课稿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