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送别》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别》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别》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好!
各位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3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送别》,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送别》是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的学唱歌曲,由李叔同创作于1915年,属于学堂乐歌,C大调,4/4拍深情的。歌曲分为2段,第一段的两个乐句用相仿的旋律线,模仿朋友间离别的对话。第2段用合唱的方式,形成全曲的高潮,歌曲清新略带哀愁的旋律表现出朋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
掌握学生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是很重要的,接下来说一下学情。
这首歌对五年级的学生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歌词内容学生已在语文课中有学习,能够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第二,五年级的学生心理有进一步的发展,对感情的理解能力增强。同样,这首歌对于学生也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合唱部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旋律中fa、si以及变化音对学生较难掌握;后,仍有部分学生会害怕表现、展示自己。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的目标既有科学性又有针对性,具体如下:
第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能够珍惜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聆听、齐唱、合唱以及小组间探讨学习的方式,理解歌曲情绪、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第三、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半音程的模唱,做到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
综合课程目标的分析,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用感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达到背唱效果;教学难点是二声部演唱及变化音的模唱。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本课中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学科综合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首先创设出朋友间离别的情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将学生引入歌曲意境,然后出示谱例,结合歌曲旋律线条,理解音乐情绪。
本节课相对应的学法是小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学生分组进行声部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法发现歌曲中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谈话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和好朋友间有什么难忘的故事么?还有一年大家就要毕业了,可能会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开,大家在那时会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学生积极分享后,我进行总结,每个人对离别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那我们来看看李叔同先生是如何看待的呢,结合多媒体播放《城南旧事》中《送别》插曲的影视片段,引入新课。
我将新课教学设置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初听歌曲,我将介绍歌曲的作者与创作背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送别》,通过初听,学生能够说出音乐是深情的、速度较慢。学生较直观的对歌曲进行学习,可以更准确的理解歌曲,为后面环节做准备。
学唱歌曲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的朗读歌词,然后将歌曲分2段进行教学,第1段由进行范唱(示范),学生在聆听时感受音乐旋律线条,教师范唱后模仿离别的路画出旋律线,展示音乐走向。学生跟随钢琴进行fa、si的半音程练习,熟练后加入歌词进行学唱。第2段的`学习,为了学生感受到二声部的音乐魅力,我首先用钢琴弹奏低声部自己演唱高声部,让学生在聆听旋律的同时,感受朋友间把酒言欢的场景。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第2段中,我会用钢琴引导学生感受“2”与“升2”的区别,并进行多次练习,之后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发出“mu”音,轮流跟随老师钢琴哼唱低声部旋律,反复几次后掌握低声部旋律,采用相同方式,发出“la”音哼唱高声部旋律。高低声部分别学习后,请男生发出“mu”音演唱低声部,女生发出“la”音演唱高声部,进行二声部配合哼唱。每一次练习后,要求学生更加统一、整齐,熟练后加入歌词进行演唱。学生掌握二声部演唱后,将他们分成两组以钢琴伴奏的方式,进行整首歌曲的完整演唱,这时我会对情绪、音色、演唱方面提出要求。达到音乐演唱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全面体会音乐情绪。
拓展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我将设置一个“音乐小擂台”,将全班同学按高低声部分为4个小组,进行小合唱比赛,演唱过程中可以加入舞蹈、朗诵等元素,由学生自行发挥,做到学科综合教学。
好的结尾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课堂小结中,我会总结本节课的难点知识与歌曲情绪的表达,与学生一同演唱《送别》,在歌声中结束。
《送别》说课稿2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学生跟着老师来唱谱子,然后老师唱普学生填词,老师纠正学生唱的错误的部分。
五、做游戏。
萝卜蹲游戏,找六个学生,谁输了谁来给大家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新歌。
六、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我们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教,如果以后有送别的场景,我们就仔细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吧。
《送别》说课稿3
一.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
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
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
诗抒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
章的基本学法。
五、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行之下,本课教学目标需三教时达成,但由于本课凭借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加之,本课件制作采用网页形式,激发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网页式多媒体课件支持下,本课可采用两课时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课始,说说你对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背一背他们的诗。
(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
1、快读诗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板书(依依惜别)
2、课件出示诗句,配乐范读,并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学习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诗句,分4小步进行:
第一步: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有帮助的句子。
第二步:读:读出所找的句子,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和语句。
第三步:说: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
第四步:议:互相讨论,试着把全诗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4、师生共同小结:读通顺并能说出意思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他们依依惜别的.句子。
2、感悟课文一、二两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这一句教学在自由读的基础上个别读,点拔“你已经知道这里体现‘依依惜别’,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并引导评读,激励再读,体会
“依依惜别”。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王勃说得好……,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这一句教学让学生读中谈体会,相机板书友谊永不绝,再次体会“依依惜别”。
在学生细读两人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练读,找好朋友对读,并分角色表演,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品读
谈体会。
3、感悟三、四两句,请同学们继续找出文中体现“依依惜别”的诗句,并分读、看、悟、品四步来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一读,读文中句子。
二看,看课件演示。
三悟:领悟两个问题: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依依惜别’?”“能谈谈你认为读得好的经验吗?”并配乐朗读。
四品: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点拨学生品读。
4、师生共同小结: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古诗的第二步。
(四)升华理解,尝试背诵。
这一部分教学先以课件出示全诗及送别动画场景,引导学生相互挑战朗读,并根据自愿配上音乐激励,在稍作准备后让学生尝试背诵,在
此基础上总结出会背诵是学好古诗的第三步。
(五)自我总结,拓展延伸。
1.搜集送别的诗。
2.搜集和朋友有关的名言。
《送别》说课稿4
1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2、品读,欣赏出峡美景。
2重点难点
1、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欣赏出峡后的美景。
3教学过程3.1第三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唐诗三百首》
1、激趣导入,话谈诗人李白。
一曲动听的儿歌,不仅让我们想起儿时背诵过的诗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则更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个时代,诗歌大放异彩,名家辈出,就曾产生了被人们誉为“李杜”的两位大诗人,他们是李白和杜甫,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李白。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他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足迹踏遍半个中国。42岁时,被唐玄宗召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权贵的诽谤,迫使他上书请还。44岁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因参加李璘幕府而受牵连。晚年四处漂泊,生活困苦,62岁病死在安徽。
这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活动3【讲授】朗读诗歌
3、朗读诗歌,感知全诗内容。
⑴这首诗是李白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时所作,那么,这时的`李白仗剑东游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名回答)那么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一种豪情、锐气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试着用这种情感读出来。(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⑵倾听录音,听录音跟读,注意节奏,体会情感。(放录音)
⑶学生随音乐自由朗读。(放音乐)
⑷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⑸请以诗人李白的口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⑹诗歌围绕这次出游主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
活动4【活动】研讨诗歌
4、合作讨论,欣赏出峡美景。
⑴诗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出峡美景的?诗人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注意联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诗人是如何描绘出峡美景的?试从用词和写景角度等方面作点分析。(学生讨论,交流)
⑶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试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给你喜欢的画面拟个适当的标题。
⑷诗人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如此美丽、壮观而神奇呢?
5、探究质疑,体会诗人情感。
⑴下列思乡名句与诗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表现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请你探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⑵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你是怎样认为的?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6、直面李白,穿越时空隧道。
读完这首诗,假如有机会让你穿越时空隧道,直接面对诗人李白,当你和他谈起这首诗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拓展比较,丰富诗歌积累。
旅夜抒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⑵试比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异同。
8、与同学们共勉。
儿时背下的诗词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 ——郭沫若
活动5【练习】背诵诗歌
背诵诗歌。
活动6【作业】默写
默写诗歌。
《送别》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长亭送别》。我将从以下 8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长亭送别》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是名剧《西厢记》的一折,写的是崔莺莺送别心上人张生的故事,表现了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曲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而《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剧扛鼎之作,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戏曲语言特点、作者及作品梗概。
能力目标:1、体味莺莺的心情,分析其形象。 板书“人物之美”
2、品味曲词之美。 板书
情感目标:1、体会封建社会对自由爱情的摧残。
2、分析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语言表现手法的分析品味曲词之美。
难点:
分析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三、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 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这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表演法——深入文本,理解人物
2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4、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我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
(二) 教学手段
为了使我根据教材特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得以突出,达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同时也为了配合以上我选择的三种教法得以完满实现,我决定采用“多媒体展示平台”的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
四、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1、我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戏剧之门的金钥匙。
2、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
3、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上课伊始,我先用多媒体播放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女士演唱的《长亭送别》片段。渲染情感,创设氛围。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曾经说过:“爱,在幻想里,比在现实中更真实;爱,在回忆里,比在现实中更美好;爱,在舞台上,比在现实中更有价值。”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它讲述的就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板书)。
(二)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手段简介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王实甫。
(三)表演擂台,请学生表演其中的重要曲牌,学生表演后请演员代表和观众代表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根据教学重点我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置身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
(四)整体感知,分析文章
1教师提出问题1、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那么,莺莺与张生离别别时,内心有何感受?
根据能力目标2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我指导学生在思考的时候要注意寻找文中的关键词语。
莺莺在送别张生的时候除了有内心不尽的悲伤和不舍外,还有对未来的忧虑,张生考不上状元,他们两人的爱情就不会得到崔老夫人的同意,她忧虑,张生考上状元,她怕他“停妻再娶妻”,莺莺的感情是复杂的',矛盾的。
2问题2、莺莺是一个善良、多情、心思细腻的女孩子,但人们在评价她的时候总是说她身上具有叛逆精神,你如何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依据?
根据教学重点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回归课本,细读课文。
莺莺的叛逆精神主要表现在她重情义、轻功名上,这可以从她的唱词中看出来。
(五)自由讨论
教师布置讨论题目:
本篇课文打动人之处,除了动人的情感外,语言的美也是至关重要的,请同学们四人结为一组,对你最喜欢的某个句子进行讨论,看它没在哪里。
这一环节突出了设计的教学难点,教师的点拨很重要,要指导学生从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情景交融等其他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去分析。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诗词化、文采飞扬
六、说矫正反馈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比较莺莺与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有何异同?
通过对比,学生们对莺莺的叛逆精神会有更近一步的认识,再次突出教学重点。
七、说作业布置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在语言上有何不同,请写一篇二三百字的鉴赏文字。
八、说教学创新
传统的戏剧鉴赏,习惯于按剧本语言逐句分析,胡子眉毛一把抓,费时但又难以突出教材的特点,关键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长亭送别》这一课,我向传统说“不”,主要设计了“表演擂台”“自由论坛”“对比阅读”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解决教学重难点。
以上就是我本课的教学设想,谢谢。
《送别》说课稿6
一、说教材《渡荆门送别》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中的第三首。本单元的诗歌都是描写山水,在写景中抒发情感的诗。它有着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和古代文化积累传承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设计依据:背诵和默写是首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和诗歌,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本班学生存在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不足。
五、说学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尝试学习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李白出生地?李白什么时候离家远游?李白是如何走上仕途的?
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二十五岁就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设计依据:李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是大家都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读过李白很多诗歌,了解他一些趣事。但对他的一生缺乏系统了解,因此选择其中三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正课:
活动一:一读见韵律
(1)、出示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停顿准确,根据自己理解用语音表现。
(2)、学生自读,组内展示,组内评价。
(3)、朗读展示,合作评价,教师示范。设计依据:初读是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接触和了解,学生有自己的朗读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开展小组合作竞争学习,但要初步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教师的引领很重要。
活动二:二读晓内容
(1)、自读看注解,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全班合作,四个小组分别说出四联诗的意思。
(3)、全班合作,其他小组纠错。设计依据:诗句的`表层意思,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就可以了解,学生间互相纠错,有利于激发思想,形成争鸣,加深印象。
活动三:三读知情感
(1)、小组朗读,说说每句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情感。
(2)、全班合作,四个小组分别说出四联诗的情感。
(3)、教师点拨,询问学生朗读处理的依据,适时补充背景。
设计依据:对于诗歌的情感学生有自己的体会,通过对朗读的技巧处理,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老师起到引领和帮助的作用。
(1)、提问: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特别生动优美?诵读展现。
(2)、提问:你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刚才诵读的句子描绘出来吗?
设计依据:对于诗歌美感的体会,是学生欣赏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以联想和想象为基础,以优美的词句描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与中考的诗歌鉴赏接轨。
活动五:六背寻美词
(1)提问:你认为在朗读这些诗歌的时候哪些词语需要注意和强调?
(2)提问:这些词语你能换成其他词语吗?试一试。哪个词语更好?设计依据:用词的精妙是诗歌的典型特点。学生通过朗读的处理以及词语变换比较,能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炼字的精准,将之用于写作,同时与中考的诗歌鉴赏接轨。
3、当堂练习: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设计依据:当堂练习进口教学重点和难点,实时监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
4、小结:学生学习活动小结。
设计依据: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形成整体印象,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学生明确了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利于下次学习转化为正向的动力。
八、说板书:渡荆门送别李白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向往颔联远景惊喜近景喜爱故乡水送行舟依恋
《送别》说课稿7
我是来自甘南县查哈阳乡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师xx。
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其内容包括:说教材(教学内容、教材重点、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教法、说教学用具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送别》
2、教材分析
“送别”是影片《城南旧事》的插曲,词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李叔同。《城南旧事》曾荣获198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该影片选用这首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有很大影响的学堂乐歌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片细腻的表达出主人公小英子忧伤、惆怅的内心感情世界。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情感认知能力,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他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4、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
(2)通过音乐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教学中应适时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潜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特殊魅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难点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说教法教学
1、教学与教法
创设情境法
节奏朗读法听唱法模唱视唱法律动教学法
游戏互动法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利用教法克服难点
3、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力
5、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共五个环节完成本科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新课。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用了听唱、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这首歌曲的难点句是:5 2 3| |1 -|。我会在电子琴上反复弹奏,让学生多次演唱,掌握音准。并与5 2 3| 4 7|1 -|对比。正确掌握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最后,以个人和小组方式检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歌词,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演示,对处理得恰当的小组给予合适的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进步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鼓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通过观察比较采用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学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激起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思考并抢答关于友人、亲人离别时的诗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在此创造情景,升华情感,将常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延伸开来,是为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尊重父母长辈,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养成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第五环节: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本科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老师随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能否与其他的同学合作、在课堂小结时我安排了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感想如: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歌曲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歌词?在课堂上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及时表扬。另外我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调动他们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说板书设计
送别
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情感大意
音乐内涵
左侧是歌词的展示
右侧是歌曲简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首歌自1914年问世以来,被传唱了将近一个世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纪!它仅有十句唱词,八个乐句,利用美国奥德威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首通俗歌曲的旋律填词而成。就是这样一首看似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寻常的歌曲,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一直在人民群
众中广泛流行、传唱。
五、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送别》说课稿8
一、说教材
《长亭送别》这篇课文选自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通过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欣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戏曲的能力。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文章曲词非常优美。《长亭送别》一折戏因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得与莺莺完婚,这一折戏写爱情刚刚得到母亲认可的莺莺又要与心上人张珙分别痛苦的心情,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这节课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主要分析主题.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二、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西厢记》,进一步熟悉元杂剧。
2、能力目标: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3情感目标: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艺术大师,王实甫的语言被人称赞为“花间美人”,《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笔,其语言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鲜活的口语,从而形成了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我把曲词鉴赏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了交融的高度.我把鉴赏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作为这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
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曲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课曲词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2〉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3)启发诱导与点拨教学法
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可做适当的点拨,较难的问题可做启发诱导。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既扩大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教育学中直观性原则。
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习:
(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3)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2、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我的导语: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在《无题》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在《雨霖铃》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风渐起,黄叶飘零,又一对相亲相爱的人儿要别离了,让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畅叙别情的呢?
(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本文曲词优美动人,故用诗歌导入,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分析曲词。此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启发点拨法和自助合作探究教学法来解决问题。
清代梁廷楠《曲话》中说:“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真是无风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端正好]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全体学生朗读,老师做示范性朗读[端正好],教师提问以下问题:(让学生小范围讨论)
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
明确:[端正好]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过渡语:我们赏析了这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分析一下。
[一煞]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怎么体现情景交融的?(让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几个方面分析)
诵读:分析[一煞]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前三句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后两句“无声”与'有声映衬,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其他写景的词句让学生自己分析)
四.品味语言(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诵读法)
王实甫的语言艺术,一直为人称赞,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是为定评。这“花间美人”不仅有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华丽之美,还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二玉共读《西厢记》读后黛玉觉得“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让我们也进入那优雅迷人的世界,以剧中人的口吻来诵读课文.(选读你喜欢的曲词)
1,分小组阅读并推荐优秀者.。
2进行比赛,看谁读的最好,感情把握最准确.
3读过之后小组讨论本折的语言特点
明确: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2、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例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例如[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它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它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所有这一切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5说作业
就你喜欢的诗词改写成散文诗。如:
二煞: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是谁在挽留呀/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雾霭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荒凉的古道啊/为何让马蹄声渐渐远去
(改写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诗歌的写作技巧,再造语言。)
《送别》说课稿9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了解诗歌的结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诗歌的写作。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老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提示:《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你还记得吗?
生回答并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字音,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它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以前的送别诗是友人相送,表现的是友情,而这首诗,一下子看不出来是谁送谁,表现的是乡情。一般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依依难舍缠绵悱恻,而这首,却是兴致勃勃满腔豪情。)
三、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介绍作者
2、逐句串讲
这首诗首联叙事,颔颈两联写景,尾联抒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前两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后两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个“飞”字极富动感,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变幻,构成海市蜃楼般的景色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天镜”飞,“海楼”结,写出了李白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谊,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切。表现了作者浓浓的乡思。
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两岸青山挺立,夹江相送;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变幻,绚丽多姿。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就充盈在这字里行间。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逐句教读,边读边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出应注意的节奏、字音。
2、根据诗歌的主旨确立朗读的感情基调。(兴致勃勃 豪情万丈 热爱家乡)
3、讲清朗读时每联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具体要求。
首联是诗歌的起,内容是叙事性的,语调应该比较平实,语速适中。
颔联是诗歌的承。李白顺流而下,兴致勃勃地来楚地一游。刚出三峡,看到的是茫茫原野,辽阔江天。眼前顿时一亮,心旷神怡。这一句要读出诗人的兴奋。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
颈联是诗歌的转,由实景转为虚景,同时也是感情的转折上升点。这句要读的跌宕生姿,读出诗人的万丈豪情。语气铿锵有力,语速快慢结合,音色浑厚粗犷。
尾联是诗歌的合,也是情感的归结。由于前几联的蓄势这里是一个总的爆发。要读出诗人的无限乡思,对家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的感激和感动。语气深沉,语速徐缓沉稳。
4、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
5、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6、抽查朗读,点评。
7、齐读背诵
五、体会写法,指导写作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押韵的句子或者韵脚,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诗歌,如:
《赠汪伦》行 xíng 声 shēng 情 qíng
《静夜思》光 guāng 霜 shuāng 乡 xiāng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一般规律。(韵母相同或相近叫押韵,偶句押韵或偶句加首句押韵。)
2、这首诗哪几句是叙事的,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弄清结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生答,教师点拨,总结。
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教师点评。
4、这首诗写景的两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渴望放浪一游和一展雄才伟略的万丈豪情。
这种借写景来抒发情感的方法叫什么表达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教师小结。
5、自由命题,以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为主旨写一首诗。要求:注意偶句押韵;注意诗歌的起承转合;学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6、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
六、课堂总结
由学生谈收获。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首联起 叙 事
颔联承 借景抒情
颈联转 借景抒情
尾联合 直接抒情
《送别》说课稿10
一、开场白: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亭送别》。
二、说教材:
《长亭送别》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课文节选部分曲词优美,文采飞扬,高中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特点,将学习目标确立为:
1、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鉴赏曲词的美
3、欣赏莺莺的人物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实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才斑斓的元曲语汇.吸收借鉴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而且对加厚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的学生的鉴赏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词鉴赏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用比较分析法来突破。
三、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本节课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将书上内容与老师习进行以及动画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五、说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习:观看影片<<西厢记>>,,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标1。
1、为了检测预习的落实情况,我设计了三道预习检测题、检测预习。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用动画《送别》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3、鉴赏曲词:
教师下水,学生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为突破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我先下水改写了文中的两首曲词,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比较,加上教师的启发,贯彻大纲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论,自己动手品味出戏曲的色香、味,完成教学目标1。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1)出示自己改写的两支曲:
第一支是结尾两曲中的[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我改写如下:
第二支是开头三曲中直抒属胸臆的[叨叨令],改写如下:
通过比较学生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一首有情有景形成一种艺术氛围,第二首直接抒情感觉就不如第一首好。
(2)带着这个知识,再让他们自由朗读曲词,在读的时候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课文具体写了哪些时间和地点的景物。
B、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C、课文中的哪段曲词与以前学过诗词的相似?
通过提示学生自然得出了曲词的.美在于意象的选用、情与景的交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3)再问:第一支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你会想象出那些画面?再次观看动画《送别》结合画面,通过类比学生会得出好的语言不仅形象,更能使人产生诗意的联想的结论。
4、分析人物形象:
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在这一课中崔的比山高,比海深,比无边的芳草更加无
边无际的深情,感染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条更加久远的历史长河,莺莺的形象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因此,分析莺莺的形象也是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这里,我一方面借助优美的画面给学生形象的展示,便于引发他们的联想,另一方面以优美的诗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动口动脑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来。
(1)根据画面复述故事情节。
(2)问:古人云“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多情自古伤离别”在别离面前莺莺有哪些表现,刻画了她怎样的性格?(讨论发言)
5、学生学到知识后,通过当堂训练,知识巩固的才牢,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道习题让学生趁热打铁,巩固知识。
6、布置作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曲词进行改写。
结语:读《西厢记》的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郭沫若先生总是一味地称赞莎士比亚的戏剧,总是为歌德的《浮士德》而倾倒,相信我们认真读过王实甫之后,我们会知道,我们也有我们自己优秀的戏剧。遵循洁、美观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送别》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单元目标:
通过对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欣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戏曲的能力。
2、大纲要求:
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3、教材特点:
语言优美动人,情景交融生辉。
4、学生特点:
对戏曲感兴趣,具有诗词鉴赏的经验。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3)学习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意境的方法。
(4)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鉴赏曲词的音韵美
(2)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说教法
1、诵读鉴赏法
2、合作探究法
3、同步迁移法
五、说学法
1、资料搜集法
2、替换想象法
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全班分为四组,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首曲词,借助资料搜集,合作鉴赏。
1、初步感知:有感情朗诵。
2、深入探究:合作鉴赏。
3、同步迁移:搜寻具有相同表现手法的.诗词曲。
(二)导入新课:
展示《长亭送别》昆曲版,连环画版,回忆课文内容,并营造惆怅哀伤的情境。
(三)曲词鉴赏:
1、本组派代表完成:
(1)有感情朗读曲词。
(2)展现全组对曲词的鉴赏感悟。
(3)针对本曲词所用表现方法,在已学的诗词中延伸迁移。
2、其他小组对鉴赏进行评价
3、教师指导鉴赏,引导迁移
【端正好】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同步迁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四)方法总结:
如何画尽愁与恨:
1、借助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情景交融)
2、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
3、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营造意境
(五)课堂结语:
清人杨芳灿曾说:"声声是泪《长亭》曲,道尽千古离人意。"张生与崔莺莺这份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宛如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感染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而且将在更加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长流不息。
(六)课后作业:
背诵最喜欢的一首曲词,并写下鉴赏感想。
(七)板书示例:
【端正好】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
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点染
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
抑之情。
后两句写离人之情,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
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
的离愁,蒙上了沉郁忧伤的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
化而为一,营造了委婉深沉,
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同步迁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如何画尽愁与恨:
1、借助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
2、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
3、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营造意境
谢谢
《送别》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以《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该歌曲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曲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歌曲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一段式的歌曲C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
(一)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期,思想日趋成熟。根据其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能力目标: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正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情感。
(二)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我将采用情景质疑的方法创造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
(三)教学难点:
中的附点节奏和音准
二、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根据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采用了欣赏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发现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取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等进行自主学习。
三、说教学手段:
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堂课准备了如下教具:多媒体、音响设备、钢琴。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堂课设计了导入;进入主题,展开学习;主题延伸、扩大视野;创造情景,升华情感;结束五个环节。其中“进入主题,展开学习”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下面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采用歌曲导入法:以校园民谣《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为切入点导入“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由学堂乐歌自然过渡到本堂课主题——《送别》。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二)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1.介绍词曲作者
在这一环节里我会采用欣赏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在介绍《送别》创作的历史背景,介绍词曲作者及作品风格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送别》,比较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
2.歌曲学习
首先让学生哼唱并熟悉C大调音阶,对歌曲调式有初步感知与认识。
然后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这首歌曲的难点句是:
。我会在钢琴上反复弹奏,让学生多次演唱,掌握音准。并与5 2 3| 4 7|1 ———|对比。正确掌握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最后,以个人和小组方式检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歌词,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演示,对处理得恰当的小组给予合适的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主题延伸、扩大视野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家族”的主要成员,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这里,通过分析理解《送别》在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和电影里小英子的眼神一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四)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激
起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思考并抢答关于友人、亲人离别时的诗歌,古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此创造情景,升华情感,将常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延伸开来,是为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尊重父母长辈,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养成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五)结束
在师生共鸣达到高潮处,我和学生声情并茂地吟咏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汉代《毛诗序》对音乐记载:“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语言穷尽的时候歌声情不自禁响起,全体师生在情景交融中再次有感情地演唱《送别》这首歌结束本课。
五、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
《送别》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名著”里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文包诗。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別的深情。教学重点:鉴于本课文包诗的特殊文体,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教学难点:感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时,我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采取朗读感悟、启发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主要以“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朗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尝试读、分角色读、自我展示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赛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想象情境,使学生不但能从读中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设计意图: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体现了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的理念。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
“烟花三月”的景象虽美,两位好朋友却无心欣赏。抓住“藏”体会。
齐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两人别样的深情。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藏”,引导学生先读到文字的里面,再读到文字的背后,同时还辐射出对烟花三月”的理解,为后面理解古诗埋下了伏笔。
(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寄情”
1、读了两个人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人物对话对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
2、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体会一下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意的。男女分读。
设计意图: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李白与孟浩然话中的情和意,都是通过学生抓住“依依惜别”的中心情感自读自悟得出的。在此同时,还渗透了对话描写的表达方法指导。
(四)学习4、5小节,体味“吟诗抒情”
1、俗话说得好,“送君干里,终有一别”!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吗?
想象说话:
岸边杨柳依依,好像;江上沙鸥点点,好像。虽然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尽头,只能看到江春水流向天边,但是李白依然位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想。再指名说。
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而且是一首怎样的名诗?什么叫脍炙人口”呢?
3、品出了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再来读它,肯定会更有味道。配乐,指名读,齐读。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古往今来,很多大诗人创作了著名的送别诗。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几首,然后挑选其中的一首,也去查找一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由来,下节习作课,我们尝试把它改写成像《黄鹤楼送別》这样的文包诗。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思路、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便于学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送别》说课稿14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力求让学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故事,感悟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3、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古诗及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只有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终于、一饮而尽、凝视、伫立,虽然只有这样短短几个字,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诵读之后学生终可知其滋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暂时"、"凝视"造句。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教学设计思路】:
“文包诗”《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中较特殊的一篇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 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
文章为了降低学生对古诗理解的难度,因而采用诗文对照来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意。
二、品此析句,体会诗词情感
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带动学生情感的发展。通过朗诵古诗和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入情入景,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能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
对于诗词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采用朗读的方法: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悟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读的同时,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一、复习导入,初步设疑。
1.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回忆上节课课文的中心内容,从而导入本文的中心。
2.直接出示本课的重点,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指名读,学生自读,,在读中质疑,并提示学生仔细读课文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朗读话别,感悟深情。
1.光了解了诗意还不够,更要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看看诗中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2.学生通过读诗,体会到“依依不舍”之情。再自读课文,把最能体现他们之间依依惜别的句子划出来,并且可以在旁别可以写上批注。
3.结合学生所找句子,例:“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以及李白与孟浩然的对话。通过让学生指名读、练读、小组读、齐读、悟读等形式充分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课文中划出相对应的句子,结合课文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意思,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文包诗”这种体裁的特点。
四、积累拓展,情感迁移
1、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背一背古诗,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内化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感情背诵,完全抒发诗人的情感,并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学生交流其它的送别诗,旨在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3、作业中让学生制作书签并赠送朋友,旨在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友情的理解。
20xx年《清平乐 村居》说课稿(观摩)
《清平乐·村居》是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一、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写3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文中词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
二、教法学法
1.教法: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 首先,“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其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构建。
三、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情景导入 理解课题
1、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筝曲,让学生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
教学以画导入,伴以琴声,创设了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这样的预社设为课堂的生成奠基良好的基础。
(二)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以及吟咏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韵味。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引导,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认知深刻化。
(三)合作探究,质疑探索。
学生交流,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着重理解:“醉”字的似醉未醉,“吴音”的细软,想象“翁媪”会谈些什么?“无赖”一词的意思,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教师不多作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教师只要抓住学生课堂生成的每一个亮点,让生着力感受吴音的特点,白发翁媪的亲密、浪漫,小儿的调皮、可爱。教学节奏张弛结合,从而实现了能力和情感目标。
(四)感悟词境,熟读成诵。
教师范读,配乐,学生想象画面,最后配乐背诵。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因此,教师结合课文插图再现诗境,让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的恬静、和谐,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目标检测,总结全文 课外延伸
交流辛弃疾其人其作,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结束语: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对宋词有了新的感受,希望你们以后在宋词中尽情遨游,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以一课引一串,以本课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诗词的认识之门,树立大语文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送别》说课稿15
1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习赏析这首诗以壮景传豪情的表现手法。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古诗的经验和知识,对写景抒情一类的诗词有一定的积累,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能做简单的认识和分析。本课将继续学习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但是“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咏。全诗蕴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广阔的时空之中,写景有灵动之感,情蕴悠长。
3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这首诗描壮景,抒豪情的表现手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诗人昂扬振奋与深沉低婉交织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示标
1.以李白写景抒情的著名诗句引入新课;
2.提示课堂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习赏析颔联和颈联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生活动:
朗读思考: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活动2【活动】循标预学
读全诗,解题目。朗读涵咏这首诗,仔细体会,然后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提示:首联开篇点题叙事,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颔联颈联紧扣荆门写景,选取山、江、月、云、平野、大荒等景物,尾联点出“送别”,表达思乡之情。
预设:
随 平野 尽 入 大荒 生 结 海楼 仍 怜(连)
学生活动:
1.学生先默读这首诗,体会诗的节拍押韵、起伏对应、抑扬顿挫;
2.然后小组交流,读出对这首诗的理解。
3.小组交流3分钟,朗读展示,解说题目。
生生交流诗句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朗读指导: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读名联,解景语。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
预设:
写出了乘船出蜀特殊的游览感受,景物辽阔高远,雄健、奇伟、瑰丽,壮阔、恢宏、绮丽、梦幻。
表达了诗人初看平原时的兴奋、激动、欣喜的豪迈之情,写出了一个初上征程、满怀豪情的青年。
学生活动:
3分钟,小组讨论,思考交流:
颔联和颈联写了哪些景物?诗中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诗人借这样的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
万里长江:壮阔
山、平野、江、大荒
水中映月:静谧
天边云霞:绮丽(瑰丽)
豪迈之情(喜出望外、欢欣鼓舞、满怀豪情)
小组发言不一定全面,要注意引导生生之间相互补充、评价。
抓动词,析效果。从颔联和颈联中选出一个你认为用得最传神精炼的动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预设:
随——跟随,写出行船的过程和变化,将山化静为动,亲山送亲人;
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广阔无际的原野,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喜悦与开朗;
入——流入荒寂辽远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江流天地,波涛滚滚;排山倒海,一往无前。“入”字平中见奇,衬托得天空辽阔高远;
飞——仰观天宇,皓月当空,银辉四射;俯察江流,明月倒映,皎洁如镜。著一“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月亮犹如天上来客,飞抵江流,沉落水底,亲近诗人,追随诗人,相依相伴,情意绵绵。
结——仰望天空,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嵌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一到早上,就铺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
学生活动:
3分钟,小组讨论,思考交流:我认为,哪个动词最能表现景物的壮阔高远、奇伟瑰丽,这个词在诗句中是如何描绘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小组确定一个人发言,一个人黑板前板演,写要点,写关键词。
【《送别》说课稿】相关文章: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02-24
送别领导履新的祝福语11-22
简短唯美送别祝福语句09-27
读好送别诗教学反思全文10-04
说课稿09-08
《黄鹤楼送别》教案锦集五篇10-04
《黄鹤楼送别》教案范文七篇09-24
大学毕业送别祝福语简短搞笑01-08
泉水说课稿10-26
绿毛龟说课稿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