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亲子活动总结范文汇编七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活动总结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亲子活动总结 篇1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急剧变化和经济迅猛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必须从现存的各种问题出发,寻找最佳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的要接受挑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小学化教学的倾向,幼儿数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却使数学自成体系,而忽视了数学与儿童关系的建立,结果造成数学教育的内容笼杂、单调且重复性强。致使幼儿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幼儿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畏惧与厌烦。因此,探索新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新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而易见,数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不是为了让幼儿获得有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幼儿在掌握初浅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尝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实践证明对幼儿来说,通过数学启蒙教育获得的知识是很有限,但是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却是终身有益的。
其实,世界是变化万千,缤纷多姿的,而形态各异的万物又是由形形色色的图形构成的。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幼儿无时无刻不与图形打交道,从早晨睁开眼看到的门窗、书桌,到大街上的圆柱、棱台,天空中形如火球的太阳,以及造型千姿百态的各类建筑,天地之间无处不充满着图形,可以说,幼儿生活的世界是图形的世界。千变万化的图形构成幼儿的居住、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幼儿对图形是不陌生的。因此,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把较为抽象的数方面知识与较为形象的形方面知识统一起来,是有利于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为此,大量事实证明我对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的改革将是可能,也是可行,且是有用的。
二、 课题的界定
数学是由两个概念构成的,一个是数,一个是形,数抽象,形直观。数学就像一棵大树,它是从数和形这两类基本东西里生长出来的并能长出千奇百怪的分枝和花朵。数形结合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
“数形结合”是本课题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指把几何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发现图形的各种规律中了解数学的初浅知识。它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指直接的数形结合。把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操作材料,在摆弄、玩耍、游戏中感知数学的存在与有用。第二层次指间接的数形结合。这种结合是指在幼儿掌握数的初浅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空间,各种数学规律的高一层次教学活动。如:加法交换律,认识时钟等内容。
“从形入手 数形结合 ” 它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即指:抓住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以各种美丽的图形方式导入数教育。在感知几何图形内在数形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两者之间的巧妙融合、巧妙渗透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数形结合以及自身的内部机制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从形入手 数形结合幼儿园数学模式”是指:在皮亚杰认知理论和新《纲要》思想的指导下,将“从形入手 数形结合”的思想,作为制定教育计划的基础,并用以处理各种数学学习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建构生成内容与预设内容相结合的,并能适应幼儿思维和能力发展的幼儿数学教育新模式。
三、 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目标、内容等)
由于“从形入手 数形结合幼儿园数学模式之探索”课题研究的`范围比较大,为了能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的、可操作性的、富有实效的研究,采用总课题分解、带动子课题运转模式,20xx年9月子课题“数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研究”在秀城区里立项,逐步形成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附表格),使课题研究日趋完善。
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标
让幼儿在探索形的规律中,认识与走近数,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确立幼儿在数学学习中主体地位
在感知几何图形的和谐、美丽、神奇中,体验数学世界的抽象美。在数形相互作用与巧妙融合下,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
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运用在生活中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策略
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内容是对幼儿数学素质的要求
研究内容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如何将从形入手、数形分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从形入手、数形结合新的教学模式
强调环境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价值意义
借助直观的形,结合抽象的数,把数与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幼儿感受几何图形的和谐、美丽,数学的抽象美,在有趣、奇妙的想象中进入数学领域,获得有关数方面的粗浅知识
让幼儿在生活中、活动中主动学习数学
通过评价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创造适合幼儿发展的数学教育
培养幼儿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 研究对象
本园小、中、大班幼儿共105名。
五、 研究的方法
(一) 观察法
教师通过直接的观察,搜集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或资料,了解幼儿的心理变化,确定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等。如:幼儿在自由摆放图形时,观察幼儿的摆放规律、动作、表情、语言、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确定教育措施,为课题开展积累第一手感性材料,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起点。
(二) 调查法
为切实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与幼儿的数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就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自行设计了包括幼儿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方面内容的“幼儿数学教学情况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逐步形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研究方案。在每学期末,采用情景调查与试卷调查的方法,检验科研成效。
(三) 行动研究法
是教师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根据课题目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施行方案→评价问题解决的情况→再次发现问题……循环反复,直至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如:在中班的课题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幼儿的操作摆弄,而忽视了幼儿之间的交流、思考和教师的适时指导,使操作过程成为了一种无目的的行为。课题组通过反复的研究、讨论,从而提出了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师的角色迁移的新理念。
(四) 质的研究法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幼儿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此项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对数学能力超常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儿进行重点的、内在的、长期的研究,形成特殊幼儿的研究策略。
六、 课题的实施
(一) 学习理解《纲要》,建立目标、评价体系
新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没有将数学领域单列,而是放在科学领域之中,并明确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有力的说明了数学教育必须以科学的事实为依据,幼儿只有处于自主和主动的状态下,通过对物体的操作,知识的建构才有可能。
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反复的学习和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逐步明确了幼儿数教育研究的重点是: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使图形成为科学探究的工具。逐步确立了以培养幼儿的兴趣、态度、能力、习惯等内容为重点的研究目标,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多元化、多样化、个别化,关注幼儿内在变化和情感体验的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 探究教学模式,选择适宜内容,体现全新观念
1、教学计划的探究
依据新《纲要》的精神和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本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我们首先把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美丽的图形当作幼儿数学学习的“领路人”,运用欣赏、讲述、寻找、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认识图形,感知图形。也就是幼儿数学教育的起点不再是学科知识的起点“1”(1和许多),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事物各种形状的认识、摆弄、拼搭过渡到对数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在直观的观察、操作中进行归纳,发现规律。其次是在图形的摆弄中运用集合、对应等方法发现物体的多少,并将物体进行分类、排序。最后才过渡到数的理解以及时间、空间、方位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数学教学新模式(计划)。
2、教学内容的探究
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为此我们从幼儿身心特点和学科的特殊性入手,注重内容的生活性、丰富性、启发性、连贯性,从兴趣入手,选择有探索欲望的教学内容,真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在集合的教育中运用动物的特性开展“找一伙”的活动;在加减运算中运用“乘汽车”“逛超市”等教育内容,通过物品的买卖来学习加减运算;在数的组成中运用“分饼干”、“找朋友”等游戏进行。
当然在内容的选择时我们还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幼儿“跳一跳,摸得到”,每一次活动中我们都给幼儿一定的发展空间,让知识得到有效的内化。体验学习的乐趣,逐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3、过程的探究
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能生存、发展、合作,具有竞争力人,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由教师教→幼儿学的单一传导过程,变为教师←→幼儿双向互动及多向互动的过程。
日常教学中,教师时刻观察、注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调整和重新安排材料的依据,同时也在时刻思考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建议幼儿在更高一层次上运用材料或教给幼儿一些能够接受的数概念,还经常主动地与一些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一起活动,教给前者一些更高水平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带动其他幼儿,给予后者必要的帮助,使他们能跟上其他幼儿。在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教师又是活动的协调者,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解决相互间的矛盾。使教师、幼儿、材料、环境都互动起来。
(三) 采用多种手段,发展幼儿的思维
1、丰富的环境,为幼儿的思维发展创设外部条件
中国古代曾有人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隐性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幼儿来说,幼儿园的一切包括人、事、物、时间、空间等都是构成幼儿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幼儿切实感受到图形的美丽、神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首先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的创设其实是教育思想、教育概念和教育价值的物化。幼儿对美丽的、生动的物体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依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环境布置中,力求做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如给几何图形、数字按上五官、手脚,将他们拟人画。
另外在既注重环境美化装饰功能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环境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走廊、楼梯、过道、转角、操场等处绘制了各种可供幼儿参与、游戏的神态不同、造型各异的动物、人物、迷宫图、格子布和一些抽象的组合画,让幼儿自己即可欣赏,又可分类、排序、比较多少,还能发现、思考数学的韵味。如:大
班走廊上的五个不同大小的内切圆
给孩子无限的遐想,他们说是花、孔雀羽毛、贝壳、草帽、面包、眼珠、彩虹、海螺……还有操场上老师自行设计的各种格子布更是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他们在一起跳跳、玩玩、讲讲、议议,到处是孩子们快乐的身影。
在活动室中还设置便于幼儿存放各类操作材料的矮柜,塑料筐和大量便于幼儿操作的图形卡片、数字卡片、贝壳、纽扣、记录纸、铅笔、蜡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并把活动室的墙留给孩子,使一幅幅虽稚嫩,但富有想象和创造的图形组合画给孩子以无穷的动力,让孩子真实的感受到图形世界的美丽和神奇。
(2)心理环境
我们在注重创设物质环境的基础上,还及时将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结合起来。一是教师常常以伙伴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玩,如:跳格子布,走图形迷宫、拼搭组合等,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气氛。二是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度,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甚至做出决定。当发现幼儿遇到问题自已想办法解决或表现出兴趣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三是平日里常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孩子,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提高了幼儿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2、激发兴趣,为幼儿的思维发展增强内部动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前儿童思维总是伴随着活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变化而同步进行。科学家发现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既可受活动兴趣因素的激励获得超常发挥。也可因活动兴趣的丧失而产生失常表现。所以,激发兴趣就成了数教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教师所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主要是通过材料的操作与摆弄;数学美的欣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激发的。为此我们首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操作材料)。其次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操作材料的摆弄中引导幼儿欣赏数学的科学美、抽象美和创造美。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在容量和守恒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从孩子在玩沙时争抢的两个不同大小的桶想到的,孩子们通过“水、沙、米”的科学小实验不仅理解了容量的大小与容积的关系和物体守恒的道理,而且还获得了测量的方法,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幼儿在生活中举一反三,不断的发现与发展。
因此,兴趣是学前儿童数学思维的调控器。在课题进行中,我们正是抓住了兴趣这一思维调控器,使“从形入手 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大放异彩,达到发展幼儿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内部动力的功效。
3、鼓励操作,为幼儿思维的发展提供可能
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他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因此,儿童只有通过摸、画、剪、拼、排、贴等操作活动,让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并受幼儿喜爱的活动。
为使操作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从数学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以《纲要》的理论为依据,边实际边总结,提出以下几条教学原则:
(1) 条件性原则:指在幼儿操作探索过程中具备的条件①为每位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村料。②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③允许幼儿有同伴间交流的机会。
(2) 目的性原则。在幼儿操作摆放图形或实物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明确活动的目的。一是通过图形“力”的作用,发现问题,初步体验到某些概念的内涵或运算规律,二是有目的的让幼儿用语言表述动作的结果,三是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使目标有效达成。
亲子活动总结 篇2
亲子活动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活动,它通过父母亲昵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主宰活动过程,使孩子感到有趣、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展身心。家园互动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的亲子活动。
一、家园互动亲子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纲要》精神的需要: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互动亲子活动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得双方的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家园互动亲子活动的开展,让孩子通过与别人的相互作用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孩子通过与物体环境的的相互作用,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发展了思维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逐步形成自信心。
三是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相互交流的需要:平时,家长都比较忙,在一起交流的机会比较少,通过家园互动亲子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相互交谈。教师与家长交流彼此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理念,提高彼此的教育能力;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育儿经验和感受,相互学习和探讨。
二、家园互动亲子活动内容的选择
1.根据主题活动决定亲子活动的内容。如在进行“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可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动物园游玩。动物园里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有不同的外形,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性,给幼儿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游玩的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主动学习。
2.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亲子活动。如春天,可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春游,踏青、捞小蝌蚪、采野花等;夏天,可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去游泳池戏水;秋天,可组织秋游,到户外捡树叶,制作树叶拼画、标本等;冬天,可组织到郊外打雪仗,烧烤等,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感受,幼儿通过活动体验不同的季节特征,丰富了幼儿感性认识。
3.根据节日开展不同内容的亲子活动。如“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奶奶、外婆)一起参加活动,以幼儿的方式为她们过节。而“六一”儿童节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来园参加活动,为小朋友庆祝节日。通过活动让家长和幼儿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体验相互的关爱之情。
4.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活动的内容。如有一段时间,幼儿对对汽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将各种汽车的图片、模型带到幼儿园,一有空就去观察图片,摆弄模型。于是,教师便利用双休日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参观汽车城。教育要有随机性,根据幼儿的兴趣灵活的开展活动。这次亲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具有教育意义。
三、家园互动亲子活动的组织方法
首先,可以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支持。家园互动亲子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配合。通过家长会可以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并配合幼儿园开展活动。
其次,可以成立家委会。家委会是家长和教师沟通的一个桥梁,同时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家委会成员的产生,可以是家长之间的相互推选,也可以家长自告奋勇,还可以家长相互轮流。家委会成员最好能有比较多的空余时间,对幼儿园的工作比较支持热心,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师与家委会成员共同商议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并请家委会成员一起帮助教师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参与精神,活动后广泛听取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应持有“有则该之,无则加冕”的态度。
四、家园互动亲子活动的组织形式
1.家园同乐之幼儿园活动:家长携子女来园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园内游戏活动。如迎新年庆祝活动,幼儿园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的庆祝活动,让家长观看幼儿的表演,并共同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踩气球、摸宝宝等,与幼儿同乐。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同时让家长感受节日气氛以及与幼儿共同游戏的快乐。
2.家园同乐之户外活动:家长携子女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外出郊游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还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显得特别亲切。
3.家庭互动亲子活动:家长携子女与另外一户或几户家庭共同参加自己组织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既使幼儿感到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发展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解决了当前多数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而可能产生的社会化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家长的业余生活。
五、家园互动亲子活动开展的几个问题
1.注意孩子的安全,对可能危及到孩子健康、生命的各种因素都要予以关注,做到防患于未然。
2.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互动亲子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的意识,教师要注意发挥幼儿和家长的主体性,特别3.要注意自己对家长和幼儿的平等态度。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游戏材料,创造更多的户外活动的机会。不同的环境对于幼儿有着不同的影响,亲子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室内,应该多带幼儿到户外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嬉戏、玩耍。
亲子活动总结 篇3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作为大二班的班主任,管着全班39名孩子,如何让这些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快乐,学的开心,如何让这些家长放心安心?我觉得在教好孩子的同事家长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首先,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道了孩子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父母的脾气,那么我们就可以投其所好,在与家长沟通时也能对症下药,这样对我们的教育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次,注重沟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是很在重要的。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
对幼儿发展很在意,那么家长也会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某一点的发展重视起来。举例哲文和怡雯。经当然,在这一方面孩子有点身体不适宜什么的就更加应该尽早通知家长了。
第三、利用多种通讯手段,做到经常性和简洁性。
除了每天的来园和离园的家长接待工作,每周的'家园联系本交流,家园栏、家长会等等的家长工作,现代科技的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把家长的电话都存在手机里,一有急事,打开电话一查就可以打电话了,不需要在拿出本子来翻号码,以便我的操作。我还把QQ号码告诉了家长,也把家长的QQ号码存入了我的电脑里,那如果放学后有什么事情也可以通过电脑来联系。
第四、要多串门。
这个串门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走亲戚,而是我们幼儿教师每个人都要做的,那就是家访,我做到每学期普访一次,每月家访两名幼儿,在有幼儿遇到特殊情况时也要及时做好家访工作。而每次家访前我总要把家访时要说的几点一一的罗列好。在家访前对这个孩子在园的一切表现我都是了如指掌的,那样和家长谈时才不会出现差错。每一次家访后,把家访的经过、对今后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设想、对幼儿尝试使用新方法的打算记下来。并把这些设想和打算告诉教师集体中的其他成员。
第五、多开展各类亲子活动。
幼儿园要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这样能让父母感觉到我们幼儿园是很欢迎他们的,也能让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也更加有助于家长对我们新课程的了解,那么以后请他们带东西时,家长们就能比较了解我们的用途。鼓励父母留在教室中观察。当父母接送孩子时,邀请他们尽可能多待一会儿,教师与家长也多交流。
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的。”教育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每一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孕育着祖国的花朵。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和获得的成功,我们心中荡漾着说不出的喜悦。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更好地再创辉煌。
亲子活动总结 篇4
镜头一:亲子环保彩灯秀
正月十五闹元宵、做花灯、赏花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一大传统习俗。瞧,新砚池那热闹的操场上悬挂着各种式样的元宵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灯、形状奇特的小鸟灯、光彩夺目的小白兔灯等等。这些花灯可都是家长和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精心制作的,有饮料瓶、各种纸盒、一次性用品、包装纸、塑料油瓶、光碟等等,在孩子和家长的巧手组合下,变成了一盏盏独具创意的元宵灯,形状各异、应有尽有。
这次的活动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发展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让家长和幼儿加深了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感受元宵节的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更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及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镜头二:师幼汤圆搓搓乐
汤圆好,汤圆妙。汤圆好吃呱呱叫。班级里,真热闹,摆满汤圆原材料,你搓搓,我按按,大家动手做汤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自制汤圆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做汤圆,感觉十分新奇,好在平时有玩泥工的'经验,搓汤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瞧!他们把手认真地洗干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立刻兴奋地投入到搓汤圆的活动中。搓、捏、按、团,一块块白白的糯米面在孩子们手中时而团成一个球,时而压成一个饼包上馅,做成一个个诱人的汤圆,期待着期待着,汤圆煮熟,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自己做的美味汤圆。
镜头三:亲子灯谜猜猜乐
猜灯谜是元宵节特有的游戏形式,它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看!新砚池亲子灯谜猜猜乐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家长和孩子有的正对着谜面苦思冥想,有的拿到了奖品喜不自禁,有的三五成群商量着,还有的拿起电话找救兵,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活动中,拿到了奖品的孩子,吃着自己搓得元宵说: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元宵、味道好极了!
本次活动增进了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欢欢喜喜品元宵,猜灯谜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们更祝愿幼儿园大家庭就像元宵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亲子活动总结 篇5
下午,我园彩带飘飘、歌舞阵阵,为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庆新年的各项活动,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和集体活动的快乐,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密切家园关系,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新思维、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我园特举行了举行了迎新年“家园欢乐贺新年”亲子活动。此次活动准备充分,两周前,全园的孩子、家长齐动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作了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手工作品,有的是小朋友自己制作的,有的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完成的,活动这天,我们把手工作品悬挂在活动室内再配上各色彩带、彩球,把整个幼儿园装扮得绚丽多彩,营造了浓浓的“年味”。活动的过程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孩子的活动资料展示;其次是幼儿自主才艺表演;最后是亲子游戏。活动井然有序、精彩纷呈搏夺家长们阵阵热烈的掌声,许多家长在活动结束都留下了肯定、热性洋溢的留言。他们说:“从活动场所的布置、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对孩子的关心与教导。希望下次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希望我园越办越好!”
最后,写下几句话让我们同贺:
衷心祝福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愿孩子们:天天快乐!平平安安!
祝愿我们的幼儿园: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亲子活动总结 篇6
】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亲子间的情感,结合我园课题研究的主题,我班于20xx年12月5日下午举行了本班亲子民间游戏活动。此次活动,我们结合实际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的,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的活动,通过一起做游戏的方式,不仅使亲、子间感到开心、快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此次活动家长们的参与度很高,很多都是父母双方都来的,还有奶奶们来的。他们都愿意与孩子度过这快乐和兴奋的时光,而小朋友们有了家长的陪伴都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于下午1:20开始的,整个活动大致分为三部分:热身运动、比赛环节、集体游戏—抢椅子。家长们早早的就入园了,他们在多功能教室等待参加活动,孩子们随后去的活动场地,分组排队,秩序井然,没有出现哭闹现象。
活动以一首《幸福拍手歌》拉开帷幕,家长们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些腼腆,动作放不开,眼睛始终看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就转变了一下站位,由家长孩子全部面向老师站位转向家长和自己的孩子面对面的站位,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拍、扭就比较自然大方一些,并且和孩子还可以有眼神的交流。接下来的拍手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大人们配合孩子一起也拍的很起劲。我们把孩子们最爱玩的《我们都是木头人》加入到了热身环节,家长和孩子围成一个大圈动静结合,定格在和孩子一起摆的poss里,场面热闹而又温馨。
本次活动的比赛有:推小车、袋鼠抱、夹球跳、踩高跷、抬花轿、顶沙包。活动开始时,大家那种激动的心情一下就表露出来了,虽然只是本班的一个比赛,爸爸妈妈们年轻活跃,奶奶们老当益壮,争先恐后,他们完全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游戏一个接着一个进行,小朋友们也都大声的呐喊!加油!教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比赛分为红绿两队,以计分的形式进行的'。但我觉得如果以争夺小旗子并出示的黑板上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在音乐《小苹果》中,游戏“抢椅子”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抢椅子”游戏很多家长都是在电视上见过,今天真正的体验了一次,一阵一阵的欢呼声,家长和孩子玩的很开心,孩子的表演也很大胆自信。
此次活动开展的很顺利,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家长和孩子玩得很开心,真实感受到了童趣。很多家长意犹未尽,兴致还很高,希望我们能多举行类似大型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与家长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家长与自己的孩子又增进了一份亲情。这次活动也让孩子留下一份快乐、美好的童年记忆。
亲子活动总结 篇7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和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滋养泉华德福幼儿园的厨艺老师大李,上学期和大家一起举办了几次亲子厨房课,那些美妙的滋味和快乐的笑声,至今仍让我难忘,呵呵,不知道你们还怀念吗?
亲子厨房课能够开办成功,首先要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感谢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大家出人出力出物,帮助清洁卫生,准备物品,烤箱不够,还有妈妈送来新烤箱帮 忙,有大家的帮助,才让厨房课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我真的非常感动,非常非常感谢我们的家长。亲子厨房课让我有机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能让这件事变 得对孩子和家长们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也在课程中享受到和孩子们一起工作的乐趣,这是我最令我感到满足和快乐的。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不断思索,亲子厨房课,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它对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在对孩子们的工作观察中,这样的思路也慢慢地清晰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制作美食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项生活技能,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孩子通过与食材的亲蜜接触,可以全方位地开发运动、情感、创造、想象等多种能力 的发展;孩子可以通过事前准备,烹饪开始和事后清洁工作,体验劳动的秩序和美感,还能够体验到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美食的味道(与购买的美食味道一定是不同 的);美食制作还可以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孩子们在烹饪食物时,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发挥他们自己的创意,展现不同的颜色、形状、设计等 等,孩子们在美食制作中感受和创作着艺术,美食成品就是孩子们创作的艺术品。
做美食可以激发孩子的五感,1视觉:各种不同类食物的器具的颜色,形状、2听觉:烹饪时,切割,烹煮食材时所发出声响,3味觉:各种不同类食材做出的不同类美食的口味,酸、甜、苦、辣、咸、鲜,4嗅觉:在烹饪食物时的食材优生烹煮至熟的过程中的.气味的变化,5触 觉:对各种不同食材或食物触摸的感觉,通过触摸可以辨别各种食材的软硬,另外:在每个烹饪过程中几乎都会使用到手,这会提升手、眼的协调能力,孩子在烹饪 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出这些技能,在揉、搅、撒、切、等动作中发展手劲和协调能力。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运动及触觉等紧密相连,五感的发展刺激脑神经发展更多 的联结,这是智力发育的基础。所以美食制作也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和脑的发育。
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和爸爸或者妈妈一起做美食的快乐,这里面流动的亲子之情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这是精神的美食,可能比课程的内容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心里尝到了这美食的味道吗?
【亲子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亲子活动总结08-30
亲子活动总结10-31
亲子活动总结07-08
幼儿亲子活动总结07-15
开展亲子活动总结08-13
[必备]亲子活动总结07-09
幼儿亲子活动总结10-25
开展亲子活动总结11-12
小学亲子活动总结01-07
关于亲子活动总结10-18